萬億俱樂部城市都市圈:規劃、團隊和基礎資源靠譜,已成功一半

萬億俱樂部城市都市圈:規劃、團隊和基礎資源靠譜,已成功一半

海潮青年:由於廣西、黑龍江、吉林等省區還未發佈2018年分地級市經濟數據,2018年各省份分地級市GDP數據彙總沒有廣西篇、黑龍江篇、吉林篇,七大分區的經濟總量前十城市彙總暫沒有華南地區篇和東北地區篇。後臺有不少朋友表示喜歡這一類型的推送,通過經濟數據,輔以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等常識,以外人的視角,更好地認識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在選擇城市上提供淺薄的參考,接下來將會推送部分GDP萬億俱樂部城市都市圈,進入都市圈時代,我們也得跟上時代的潮流。

城市群、都市圈、大都市區等概念單獨出現時,都知道相關的範圍和定義,但當這些概念同時出現時,我們都會感覺雲裡霧裡,分不清之間的聯繫和區別,在海潮青年看來,如果從範圍上由小到大排列,應該是這樣的:大都市區<都市圈<城市群。也許不準確,但大致差不多這樣了。

萬億俱樂部城市都市圈:規劃、團隊和基礎資源靠譜,已成功一半

城市群指在特定地域範圍內,由1個以上特大城市為核心,至少3個以上大城市為構成單元,實現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體化的城市群體;都市圈由1個域內中心城市為核心,由周圍若干個地市為組員,實現高效便捷的一日內通勤圈、生活圈、購物圈和日常活動圈,實現勞動力市場、資本市場和產業鏈一體化的生產、生活城市組合;大都市區的範圍比都市圈範圍小,一般由大城市自己的轄區和緊鄰、密切的周圍縣市組成,是通勤時間更短、更高效便捷、行政關係簡單明瞭、產業分工更加協調的城市生產生活區,大都市區的半徑40公里左右最佳,50公里算極致,超過七八十公里已經超出大都市區的範圍。

在《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下同)發佈後,都市圈已經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打破城市之間的壁壘、合作共贏、抱團發展、共享發展紅利成為區域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共識,大城市帶動小城市發展、小城市吸納大城市溢出的發展要素都引起了討論。

在這一意見發佈的前幾年,有部分城市已經嘗試了城市圈、小型城市群的建設,也有一定的參考方法、經驗和教訓,發展現代化都市圈非一日之功,而是一個長時間的探索和建設過程,所以未來十年關於現代化都市圈的定義、劃分和規劃,會以漸進的方式出現在大家視野之中。

2018年萬億俱樂部城市都市圈

2018年我國經濟總量1萬億以上的城市,已經達到16個,包括4個直轄市、7個省會城市、3個計劃單列市和2個普通地級市。如果按階梯來看,3萬億以上的城市有2個,上海和北京;2萬億以上的城市有3個,深圳、廣州和重慶;剩下的就是一萬億以上城市,其中天津、蘇州、成都大於1.5萬億,武漢、杭州、南京、青島、無錫、長沙、寧波和鄭州為1.0-1.5萬億。

萬億俱樂部城市都市圈:規劃、團隊和基礎資源靠譜,已成功一半

在經濟總量上,當一座城市突破1萬億時,也表示這座城市已經有一定的實力了,就不能“獨善其身”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輻射周邊經濟發展的能力,會逐步誕生大都市區,進而向都市圈發育、發展,1萬億的經濟總量,足以影響到全省了,總量越大影響效益越大,逐漸向周邊城市蔓延。

萬億俱樂部城市都市圈:規劃、團隊和基礎資源靠譜,已成功一半

1.5萬億左右再往上走,影響力會更前進一步,輻射到鄰省的鄰近中小城市;2萬億以上,相當一方諸侯,其各方面的優勢會影響到更大的區域;而像北京、上海這樣,多種光環加持於一身的頂級城市,影響全國、走向國際還不夠,還可以左右其他城市。

萬億俱樂部城市都市圈:規劃、團隊和基礎資源靠譜,已成功一半

16個經濟總量萬億城市,在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與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發佈的《中國都市圈發展報告2018》中,出現名稱的城市都市圈有: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天津、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長沙、寧波、鄭州,共14個城市都市圈,蘇州和無錫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被上海大都市圈覆蓋了。

萬億俱樂部城市都市圈:規劃、團隊和基礎資源靠譜,已成功一半

按《中國都市圈發展報告2018》研究標準,除了港澳臺,共識別出我國大陸地區34箇中心城市都市圈,包括了相互重疊、形成都市連綿區的8個都市圈和相對獨立的26個都市圈。可以說無論是怎樣的都市圈報告,都是一家之言,但能給人們帶來一些參考,包括海潮青年的系列推送,都是我們的一言堂,僅供參考,大家不必過度反應。

現代化都市圈要靠譜

現代化都市圈規劃建設已經開啟,有道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每個新興的都市圈要發展順暢、建設成功,有方方面面的要求,歸結起來就是“靠譜”,或者接地氣,這才有入口。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規劃要靠譜、團隊要靠譜、基礎資源要靠譜,三者缺一不可,三者合一都市圈就已成功一半。

萬億俱樂部城市都市圈:規劃、團隊和基礎資源靠譜,已成功一半

何謂規劃靠譜?簡言之就是都市圈規劃要接地氣、因地制宜,規劃都市圈就不要扯上城市群,當僅憑一座中心城市實力還不足以支撐龐大的城市群時,那就好好地規劃都市圈,像那些如同城市群層面的都市圈規劃,都將是用來總結都市圈建設失敗的教訓;城市圈的組員在10座城市以內,面積8萬平方千米以內,是較為靠譜的規劃範圍,這樣的都市圈規劃落地容易、入口好找,可行性程度高。

萬億俱樂部城市都市圈:規劃、團隊和基礎資源靠譜,已成功一半

何謂團隊靠譜?如果是強中心城市型的,那這座城市的綜合實力一定不能過於孱弱,最基礎的資源一定要有;如果中心城市不是極強型的,那麼這個都市圈內的城市團隊一定要有合理的梯隊。這是團隊靠譜的一方面,如果中心城市極強,團隊出現斷崖可以從其他方面彌補,反之如果中心城市還不強,團隊又出現斷崖,沒有合理的梯隊型,都市圈發展會很艱難。

萬億俱樂部城市都市圈:規劃、團隊和基礎資源靠譜,已成功一半

團隊靠譜的另一方面,就是團隊城市之間的信任基礎,如果從大眾角度看,城市之間的地緣相近、文化相通,表現為飯能不能吃到一塊、話能不能說到一起、事能不能做到一起,如果能做到這三點,那麼就擁有了靠譜的團隊成員,發展都市圈也需要團隊城市彼此讓步、妥協,方能實現更好的共同發展,反之所有的規劃都只能停留在規劃上了,為什麼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城市群可以發展到如此水平,很大原因也在於此,而有些地方的城市群還停留在紙上、口號上。

萬億俱樂部城市都市圈:規劃、團隊和基礎資源靠譜,已成功一半

說基礎資源靠譜,先要清楚基礎資源包括哪些,水電氣就不必說了,這已經是城市最基礎的資源。科教資源、醫療資源、產業資源、交通基礎、政策資源都是基礎資源,如果中心城市的行政級別高,大都擁有這些基礎資源,也可以爭取到這些基礎資源;反之,就需要中心城市的經濟實力較強,方能吸引或爭取基礎資源;要是都沒有怎麼辦?高築牆,廣積糧,也許過程會比較曲折,但規劃靠譜、團隊靠譜,已經是都市圈成功的一半,最終結果會是美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