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跨行業收購貝得藥業 開啟“光伏+醫藥”的雙主業發展模式 “

毫無疑問,“531新政”已成為光伏行業發展的分水嶺。沒了補貼,光伏企業將如何發展?

市場給出了五花八門的答案。有的光伏企業被迫減產停產;有的企業逆流而上,開拓海外市場,啟動新產線;有的則開啟跨行業發展之路,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111,下稱“向日葵”)便選擇了最後一種。

8月31日,在停牌近4月後,向日葵發佈了《第四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議公告》,稱已審議通過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浙江貝得藥業有限公司(下稱“貝得藥業”)100%股權的議案。預計本次交易完成後,貝得藥業將成為向日葵的全資子公司,光伏企業向日葵也將正式進軍醫藥行業,開啟“光伏+醫藥”雙主業的發展模式。

跨行業收購,進軍醫藥行業

6月4日,向日葵宣佈因擬披露重大事項臨時停牌後,又發佈《重大事項停牌公告》,披露了兩大事件:

一是擬以現金的方式出售浙江優創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優創光能”)資產,交易金額範圍3-5億元人民幣(具體金額尚需經審計評估後雙方另行談判);

二是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貝得藥業100%股權,交易金額範圍8-10億元人民幣(具體金額尚需經審計評估後雙方另行談判)。

記者瞭解後發現,向日葵獲得貝得藥業100%股權,主要通過收購其股東紹興向日葵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向日葵投資”)來實現。向日葵投資持有貝得藥業100%股權,是其唯一控股股東。並且,上述兩個事件的交易對手實際控制人都是向日葵的實際控制人吳建龍。

消息一出,輿論猜測不斷。

眾所周知,近幾年國內光伏產業發展迅速,可是“531新政”來得又急又快,電價下降、限制補貼電站規模等,帶給行業不小動盪。在大部分光伏企業正在質疑“531新政”之時,向日葵已快速反應,進軍新領域醫藥行業,試圖化解“531新政”帶來的不利影響。

自2005年成立以來,向日葵一直深耕光伏行業。2010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主要從事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一家擁有多晶硅切片、太陽能電池片及組件製造、光伏電站投建等產業鏈完整的企業。目前,向日葵可年產電池片1.8億片,光伏組件年產量為600MW。作為已有10餘年歷史,專注於多晶硅發展的光伏企業,向日葵的規模並不算大。

據向日葵8月31日發佈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下稱“草案”),其目前主要業務為大規格高效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的生產、銷售。近年受國外反傾銷、反補貼,及國內指標、上網電價調控等因素影響,特別是“531新政”影響,公司盈利水平波動較大。

記者梳理向日葵上市以來年報後發現,其歸母淨利潤指標確實波動較大。2010-2017年和2018年1-6月的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2.51億元、3.48千萬元、-3.57億元、4.06千萬元、3.74千萬元、8.76千萬元、3.06千萬元、2.37千萬元、-1.9億元;同比增降幅分別為165.55%、-86.14%、-1,125.35%、111.37%、7.74%、133.91%、-65.03%、-22.65%、-2,068.46%。

而收購被譽為“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的醫藥行業標的,則是向日葵化解光伏行業發展風險的一個重要舉措。

向日葵在草案中稱,醫藥行業受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市場潛力巨大,週期性相對較弱。通過本次交易,公司主營業務將拓展至醫藥製造業,實現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和醫藥雙主業發展的格局。醫藥製造業務將成新利潤增長點,意在平衡光伏行業波動對公司帶來的影響,公司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將有所提高。

“531新政”後,不少單一主業的光伏企業都選擇了跨行業發展,不過他們並沒有跨得太遠,主要以光伏為依託,進軍儲能行業,發展光儲一體化,比如東方日升,像向日葵這樣跨到醫藥行業的並不多見。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收購

“上市企業跨行業收購時,通常是由於不滿足原有主營業務發展規模或因其規模受限。” 有業內人士表示,“雙主業發展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某一主業行業的波動風險,但若此前沒有涉足另一主業的相關經驗,風險不可避免。”

但對於向日葵來說,這種風險影響較小。向日葵與標的公司貝得藥業系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下的企業,在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上存在共同淵源。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信息,吳建龍是向日葵的第一大股東,直接持有17.37%的股權,由於吳建龍還持有向日葵第二大股東浙江盈凖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因此間接持有其1.36%的股權,是向日葵實際控制人。

同時,據向日葵8月31日發佈的《收購報告書》,目前,吳建龍之妻胡愛持有向日葵投資99%的股權,為向日葵投資第一大股東兼實際控制人,並間接持有貝得藥業。

有分析人士稱,根據《婚姻法》,夫妻財產屬於共同所有,除非夫妻之間對公司股權存在特別的約定和財產分割情況。在實踐中,如果夫妻同時作為公司股東,一般認定夫妻為一整體,合併計算持有股份數量。如果合併持股數量達到控制比例,可認為夫妻共同擁有公司控制權,同時作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據草案,此次交易中,向日葵將以發行股份的方式向交易對方支付交易對價,發行價格為每股2.65元/股,發行股份數量為283,018,867,涉及股份對價金額7.5億元。

預計交易完成後,向日葵投資將持有向日葵20.18%的股份,成為向日葵第一大股東;向日葵投資、吳建龍、浙江盈凖合計共持有向日葵35.13%的股權,這意味著吳建龍及其一致行動人直接或間接持有向日葵的股權佔比將從18.73%躍升至35.13%,進一步鞏固了其對向日葵的實控權。

向日葵對此次收購充滿期待。草案稱,收購貝得藥業後,向日葵資產、盈利質量將會得到進一步優化:2018年半年報營業收入將由3.8億元提升至5億元,增幅為32.05%;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將由-1.9億元降至-1.78億元,增長7.79%。

從草案得知,此次收購還涉及業績承諾。向日葵與交易對方向日葵投資簽訂的《利潤補償協議》中明確約定向日葵投資承諾貝得藥業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實現的經審計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2,600萬元、4,650萬元、6,450萬元、8,600萬元和10,650萬元。如果貝得藥業未能完成業績預測,需按協議約定對向日葵進行補償。

草案同時披露了貝得藥業近幾年的財務情況。

2016年-2017年及2018年1-6月,貝得藥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06億元、1.88億元、1.2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792.76萬元、2533.55萬元、1507.86萬元,兩項指標均處於下滑狀態,並且,其存貨週轉率也有略微下滑。

另外,“主力軍”克拉黴素原料藥產生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6億元、1.47億元和0.86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86.17%、78.55%、71.84%,也處於下滑狀態。同時,克拉黴素原料藥的產能和產能利用率也都出現下降的情況。

從草案披露的貝得藥業近年來經營情況看,貝得藥業能否完成5年業績承諾,尚有不少變數。

出售優創光能,剝離虧損資產

向日葵在收購貝得藥業的同時,還在出售優創光能的資產。

據向日葵6月15日發佈的《出售資產進展公告》,向日葵已與浙江優創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優創創業”)簽署了《意向協議書》,後者擬通過支付現金方式收購向日葵全資子公司浙江優創光能100%股權。

此次出售資產行為也屬於關聯交易,優創創業的實際控制人也是吳建龍。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信息,吳建龍持有優創創業94.67%的股權,為優創創業的第一大股東兼實際控制人。

7月27日,向日葵發佈《關於出售資產暨關聯交易的公告》,稱董事會已同意已5.4億元的價格出售優創光能100%股權的議案。

據上述公告,2017年,優創光能的資產總額同負債總額幾乎持平,虧損金額達 3,169.13萬元;2018年1-5月,又虧損7,104.27萬元;目前,優創光能已停產,並已於7月16日完成發放全部遣散費用及其他遣散工作。

公告稱,“531新政”後,國家對於光伏行業的補貼有所改變,國內光伏產品需求減少。在光伏行業發展具有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向日葵決定將專注從事硅片生產的優創光能拋售,旨在剝離虧損資產,縮短業務鏈,有利於改善財務狀況和盈利水平。預計交易完成後,向日葵將減少固定資產和投資性房地產18,707.08萬元,增加貨幣資金,提高公司流動比率,增強償債能力,降低財務費用。此外,截至2018年5月31日優創光能淨資產為4.34億元,本次優創光能100%股權的交易價格為5.44億元,公司可取得一次性投資收益。

但是,此次出售議案遭到了深交所的質疑。8月2日,深交所下發《問詢函》,要求向日葵回答出售優創光能商業實質、其停產的具體原因,以及優創創業是否具有支付能力等相關問題。

8月9日,向日葵發佈《關於對深圳證券交易所問詢函回覆的公告》,表示優創光能的定位使其難以實現大規模連續生產帶來的規模效應,生產成本較高,加之硅片行業集中度提高及“531新政”後產能縮減的影響,優創光能經營困難,才做了停產的決定。

而對於優創創業能否支付的問題,向日葵回答,目前,優創創業可為本次交易直接支付3.953億元。優創創業實際控制人吳建龍也將為此次交易提供資金支持。

記者想進一步瞭解向日葵此次購買貝得藥業和出售優創光能更多相關情況,但是多次撥打其官網電話均未接通。

中國能源報董梓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