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推翻唐朝的朱温做过哪些人神共愤的事?

用户2345394482508


朱温这个人是很残暴的,他参加了黄巢的起义,在起义的时候,他就做了很多惨无人道的事情。

一般一个朝代要灭亡的时候,往往都会发生自然灾害,在加上常年的征战,百姓根本就没有吃的东西。

朱温的军队,他们打仗抢的就是老百姓的东西。

可是,那时候老百姓也没有吃的呀,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对老百姓下手了。也就是说他们竟然干出了用老百姓的性命来充饥这样惨无人道的事情。

你说做了这样的事情,是不是丧失了本性,是不是能够让人神共愤呀。

这样的人,即使成功了,他们也不可能当一个好君王的。

我们都知道,最后唐皇室里的人,都是投降了朱温。

那时候的天下还没有太稳定,朱温就干起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勾当。

在这期间,他还惨无人道的杀了很多忠于唐朝的臣子,当然了皇室里的成员,他也没有少杀。

在唐哀帝没有利用价值之后,他就把唐哀帝给杀掉,然后灭了人家的族。自己宣布当了皇帝。

朱温建立的朝代,就是历史上的后梁。

他这样的人当了皇帝,当然也不可能坐稳江山的,毕竟他这个人就是莽夫,不是当皇帝的料。

一般别人当皇帝,都是好好治理国家,赈济百姓,让百姓感到有家的温暖。这样才能够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但是,朱温不是这样做的,他当了皇帝就开始享受了。更令人感到奇葩或者是人神共愤的是,他竟然喜欢大臣的妻子。

也就是说若是哪个大臣的妻子,被他看上了,那他会想着办法去人家家里,然后把人家的女人给骗到床上的。

这样的朱温,怎么可能得到大臣真心的辅佐呢?

更加重要的是,朱温还喜欢自己儿子的媳妇,他还定了一个奇葩的规定,说若是哪个儿子,送给他的媳妇,让他感到满意了。他就会把皇位传给这个儿子。

正是这个奇葩的规定,导致了朱温儿子之间的互相残杀,最后朱温也被儿子们杀掉,他的后梁很快也就亡国了。


史学达人


朱温,又被人戏称为“猪瘟”,因为此人就像瘟疫一样,毫无人性可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荒淫无度,占有欲极强,只要自己看上了就不会放过

朱温的荒淫在历史上记载甚多,就好比912年已经称帝的朱温,因为战败回到洛阳,臣子张全义好心安排朱温到府上避暑休息,并请医生给朱温进行调节,医生说朱温是纵欲过度,需要休息,于是张全义好生伺候朱温,但是晚上无聊的朱温却耐不住寂寞,溜溜达达到了一间屋子门口,却听见好多女人的声音,推门一看全是美女,之后张全义的妻子还有小妾都未幸免,甚至是搭上了自己女儿。

张全义的儿子知道后,愤恨不已,拿起刀就要去杀了朱温,但是却被张全义死死抱住,给拦了下来,忍气吞声啊。

这点还不算什么,最可气的是朱温竟然与自己的儿媳妇乱搞,甚至放言哪个儿媳妇伺候的好,就让哪个儿子继承皇位,最终他的儿子也争相把自己的漂亮媳妇或者小妾送给他。也就是因为这种龌龊之事,也使得朱温最终惨死在自己儿子手下,结束他荒唐的一生。

“三姓家奴”毫无信义

在古代,信义是很重要的,很多人为了这两个字甚至死都不怕,但是朱温却恰恰相反,屡次的背叛自己的主子。

朱温最早参加黄巢起义军,因为本身喜好舞枪弄剑,迅速在农民军中成长,成为了主要将领之一,但是在黄巢兵败之后,不但没有相救,反而背叛降唐,转过头来就是攻打黄巢起义军,为了得到更多的赏赐,对黄巢起义军一点也不手软,毫不顾忌之前的情面。

而在面对重用自己的唐昭宗面前,朱温刚开始拍着“龙屁”,但是等皇帝把该赏赐的都赏赐了之后,朱温便控制唐昭宗,开始学起“挟天子以令诸侯”来了,几年之后便把对自己有恩的唐昭宗杀了,立唐昭宗的儿子为傀儡皇帝,之后没多久觉得没劲,就废了皇帝,建立了大梁,自己当起皇帝了,但是对于退位的皇帝也是杀了解决问题。

在信义之中,朱温对待自己的救命恩人也是毫不手软,绞杀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黄巢起义军和唐昭宗这都不是什么,而面对曾经出兵救过自己的朱瑄、朱瑾兄弟,朱温不但没有感激而是顺势将他们灭掉,还有一位救命恩人就是李克用,李克用曾经亲自出兵援救朱温,解朱温畏难,但是在之后的庆功宴上却围杀李克用,最终李克用侥幸逃脱,但是手下将领却损失严重,这就是著名的“上源驿事件”。

滥杀无辜,嗜好杀人

杀人,简直就是他的爱好之一,因为朱温经常平白无故就杀人,首先面对自己曾经一个战壕的兄弟——黄巢起义军,在镇压黄巢起义军时,他的作风就是无论是该杀的不该杀的起义军,全部都杀掉,所以在黄巢起义军中非常痛恨朱温,甚至屡次不为反唐就为杀朱温,多次将朱温逼入绝境,但是都被人相救。

再降唐之后,掌权的朱温为了达到皇帝的目的,杀了很多反对自己的大臣,但是发动“白马驿之变”的理由,仅仅是为自己的谋士张振出气,因为张振在年轻时20年屡次未中进士,于是怀恨士大夫们,就这样朱温杀死了三十多名无辜的大臣,并在张振的怂恿之下扔进黄河,让他们的“清流”永远变成“浊流”,真可谓人间笑话啊!

称帝之后更是想杀就杀,先是杀死唐哀帝以及唐哀帝的全部兄弟,从而斩草除根,已决李家后患。在面对战俘,更是将战争中所有的俘虏全部杀掉,一个不留。最后对自己的军队也是,只要是战争中自己的队伍中的将校战死,手下的士兵必须全部斩首,这个被叫做“跋队斩”,开始士兵们以为这只是为保护将领的利益出台的,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之后朱温真的执行这一政策,使得当时很多人不愿参加后梁军队。

可以说朱温,建国是因为自己强硬的手段才建立起后梁,但是他并不是一个真正能够体恤百姓和士兵的人,使得后梁并没有得人心,也仅仅是建国16年就灭亡,而自己也落得个被自己儿子杀死的地步,可以说这一切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历史文武君


绵延三百年的大唐王朝在黄巢起义军朱温的手中走向了覆灭,朱温灭掉唐朝的手段异常残忍,后建立了“梁”,其行为更加禽兽不如!

朱温在黄巢起义军时就是有名的“屠夫”,归顺唐朝以后,为了实现自己当皇帝的梦想,更是对唐朝的皇帝和臣民进行了残忍的折磨,等到他建立“梁”,朱温的行为更加肆无忌惮!

那么朱温有哪些人神共愤的行为呢?

一、人神共愤五颗星:行杀人之实,吃人之名!

在公元875年的时候,农民出身的朱温参加了黄巢起义。然而战争非常残酷,因为不仅起义军没有吃的,百姓们因为连年的战乱也都到了食不果腹、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所以这些黄巢起义的将士们就把目光放到了普通百姓身上!

顿时起义军所到之处,一片哀嚎。作为其中的一员,还做到将军层次的朱温吃人杀人的事没少做,而且把人肉做成军粮携带!

二、人神共愤五颗星:血洗唐朝群臣,将李唐子弟灭族!

朱温在907年嫌自己当幕后的皇帝不过瘾,直接废了唐哀帝李柷。没过多久,他侮辱完这位小皇帝后,朱温觉得没什么意思,就顺手把他杀了,顺便把李唐一族残存的血脉来了一个赶尽杀绝!

这之前,朱温曾经把唐朝的大臣们赶到了河边,杀了个痛快,整条河都被血水染红了!

三、人神共愤五颗星:抢儿子老婆,奸淫大臣的妻女。

朱温如愿的当了皇帝,行为除了残暴,连道德都开始沦丧了。

有一次,他看上了大臣的老婆和女儿,就跑到别人的家里,强迫他们的服侍,而且还一而再再而三行这些不耻之事。

朱温最后被自己的儿子杀死了,原因就是他霸占了自己儿子的妻子,就是自己的儿媳妇,真是应了那句话“天道好轮回,报应不爽”!

无论朱温是起义军首领,还是唐朝大臣,乃至他最后当了皇帝,他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魔头!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真我!


xiaoZ弹史


朱温是终结大唐历史的人,他在把唐朝给终结之后,就建立了后梁。

我们都知道,朱温是军阀出身,他杀杀人,打打仗还是可以的。但是,让他治理国家就有点难为他了,毕竟,他就是类似莽夫一类的人,胸无点墨怎么可以治理天下呢?

那么,朱温都做过哪些人神共愤的事情呢?

我们先说他们在起义的时候,朱温做的一些惨无人道的事情吧,朱温是参加黄巢起义中的一份子,而且他也是最残忍的一个,在唐末乱世的时候,百姓没有吃的。

这些军队所到之处,当然也就没有吃的了。若是百姓没有吃的,他们就没地方去抢。

在这种情况下,朱温竟然做了一件让人看似很难接受的事情,他们竟然把人不当人,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既然找不到吃的,只有对人下手,用人来充饥了。朱温做的这样的事情,就更加速了百姓的痛苦了。

你说他干的这样的事情,是人干的事情嘛,但是,偏偏朱温就干了这样的事情。

再就是朱温对待皇室里的人的残忍。

唐皇室里的人,被朱温挟持之后,他利用人家的名义,先是给自己稳定了天下,然后朱温又把皇室里的人,全部都给杀了。

夺人家江山就夺吧,还要把人家的血脉都给断了,当真是惨无人道。历史上的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帝李柷就是被朱温给赶尽杀绝的。

以上这两个事,朱温做的已经是很让人难以置信人神共愤了。但是,在他当了皇帝之后,他竟然开始向自己的臣子或者儿子们的女人下手了。

朱温是一个荒淫无道的人,他本身后宫就有很多妃子。

但是,他对别人的女人尤其的感兴趣,若是朱温发现了自己的臣子的妻子,或者女儿很漂亮的话。他就会想办法得到人家,对人家实行奸淫的行为。

就这还不算,朱温还经常对自己的儿媳妇动手动脚,而且朱温还告诉自己的儿子们,若是谁能把自己的女人献上来,然后还能让自己满意。那么,他就会把皇位传给那个儿子。

一时之间他的儿子,挑了很多美女给他送来。

最后朱温就是因为这个事件被杀的,他的梁朝也是因为这件事被灭的。


汉史趣闻


朱温做过的人神共愤事情当然是很多的,如屠城、杀害王公大臣,还有私生活极其混乱。

私生活特别混乱,连儿媳都不放过

朱温人神共愤的行径,体现在他的私生活上,他确实是个禽兽不如的东西。连自己的儿媳都不放过。让自己的儿媳们侍寝。

在朱温在位时期,朱温时常以边疆缺人为由将自己的儿子们调往边疆驻守,儿子在外驻守,让儿媳妇轮流侍寝。当时朱温一生共有七位亲生儿子,还有四位养子,他们都虎视眈眈的盯着朱温的王位,后来他的儿子们都知道他老爹和他们媳妇的事,但是他们没有拆穿,因为当时还没有册封太子,所以说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让自己的媳妇在朱温哪里争宠,而其个人生活的糜烂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也由此为自己种下了死亡的祸根。

朱温的儿子朱友文的妾室-王氏长得最漂亮。朱温贪图王氏美色,心中早就对其垂涎三尺,他借故支开儿子朱友文后,让儿媳王氏进宫伺候,就这样朱温给他的儿子带了绿帽子,不仅如此,更为人不齿的是王氏和朱温居然谈起了交易,通过床笫之欢,让朱温答应立自己丈夫朱友文为太子。

先杀害唐昭宗,随后杀害唐昭宗的9个儿子

黄巢起义后,唐朝的统治摇摇欲坠,连皇帝唐昭宗也被迫流离失所,朱温控制唐昭宗和朝廷以后,开始对唐朝宗室进行肉体消灭。

公元904年六月,权臣朱温以抵御契丹的名义,带兵离开京城,却暗中安排人暗杀唐昭宗。朱温刚离开京城没几天,他的手下就动手杀死了唐昭宗。

朱温得知唐昭宗的死讯后,连忙返回京城,假模假样地趴在唐昭宗的遗体上嚎啕大哭,并指责自己的手下,“你们这些王八蛋杀了陛下,却让我背负千秋骂名。”

杀害了唐昭宗之后,朱温又把目光对准了唐昭宗的儿子们。

公元905年二月,朱温假借宴请之名,把唐昭宗的9个儿子灌醉后,再命手下蒋玄晖将这9个皇子全部勒死,投尸池中。

是日社,全忠使蒋玄晖邀昭宗诸子:德王裕、棣王祤、虔王禊、沂王禋、遂王祎、景王祕、祁王祺、雅王禛、琼王祥,置酒九曲池,酒酣,悉缢杀之,投尸池中。

唐昭宗的几个儿子都被杀了,朱温只留下李柷这一棵独苗,用作禅位之用。

杀害朝廷大臣,制造白马驿之祸

公元905年六月,朱温以唐昭宗的名义逼令裴枢、独孤损、崔远、陆康、王溥、赵崇、王赞等官员自杀。

随后,朱温又在滑州白马驿(今河南滑县境),把仆射裴枢、新除清海军节度使独孤损、右仆射崔远、吏部尚书陆扆、工部尚书王溥、守太保致仕赵崇、兵部侍郎王赞等三十多名士族出身的官员,全部杀死,然后投尸于黄河,史称“白马之祸”,又称“白马驿之祸”。


袁卫宇


梁太祖朱温,他的私德却是有问题,但远远没有到那种人神共愤的地步。

现在,随着大多数说到朱温的影视剧,都将他描述成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昏君,因此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一说到朱温,就认定他是一个暴君,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非也。

如前文所说,朱温的私德确有问题,一是他滥杀。早年间,他与其他割据势力争夺天下时,就曾大肆诛杀战俘,如唐乾宁二年(895年)十一月,朱温在钜野之南大败朱瑄部一万余人,俘虏3000余人,不久这3000余人就被悉数屠杀;天复三年(903年)五月,朱温因久攻青州博昌县数月不下,所以就起了屠城之心,之后在攻克博昌县后,朱温就下令将十余万民众屠戮殆尽。

二是他好色。初因皇后张氏的存在,朱温还能做到严于律己,不喜色,但是在张氏死后,不知是思妻过度,自暴自弃,还是因无人管束,爆发本性,总之他开始沉迷美色。当然,历朝历代的帝王多数都是好色之徒,没有说不好色的,但朱温的好色却真的是让人有所不齿。朱温的好色,在于他喜欢淫人妻女,而且这妻女有些还是自己儿子的妻子。当时,朱温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他们就将自己的妻子送与朱温,以此来讨朱温的好心,而对于自己的儿媳,朱温是一概接受。



但是,说实话,滥杀、好色这两点,历代多数皇帝都有,即使是英明的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不也有人说他们滥杀、好色吗?所谓“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是人总有缺点,总有黑暗面,皇帝也是人,而不是神。作为皇帝,只要他有功于社稷,有功于百姓,他就是明君,正如吕思勉所说:“当大局阽危之际,只要能保护国家、抗御外族、拯救人民的,就是有功的政治家”。

那朱温,他是这样的明君,是这样有功的政治家吗?

个人认为是。

如吕思勉所说:“在唐、五代之际,梁太祖确是能定乱和恤民的”。



首先在政治方面。自朱温参与到天下的争夺时,他就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盖由国有万几,朝称百揆,非才不治,得士则昌”,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兴盛,人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一登基,就诏令从各地选拔人才,入朝为官。同时,鉴于唐末所出现的地方强于中央,不听从王命的事情,朱温进行了着重的改革。

其一改枢密院为崇文院,任用士人掌朝政。唐后期,为了夺相权,代宗设枢密院,由宦官为枢密使(掌接受朝臣以及四方表奏并宣达帝命),此后,宦官就多利用这个职务来控制朝中军政事务。如此,开平元年(907年)四月,朱温改枢密院为崇文院,以宣武掌书记、太府卿敬翔知崇政院事,“于禁中承上旨,宣于宰相而行之。宰相非进对时有所奏请,及已受旨应复请者,皆具记事因崇政院以闻。得旨则宣于宰相”,原属宦官的权力被剥夺,唐朝宦官乱政这一弊政被有效解决。



第二加强禁军。开平元年至二年,朱温曾两次扩充禁军,增设左右天兴军、左右广胜军、左右神捷军,之后,随着直属于中央的禁军力量的增长,唐末外重内轻的问题得以改观。第三加强对藩镇的控制。唐末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无疑就是藩镇之祸。而到了朱温时期,因他深知藩镇的危害,所以他一登基就开始削弱藩镇对于中央的影响,或移镇,或武力镇压。

此外,对于唐末,外戚横行、官员腐败的问题,朱温亦采取了一些举措来遏制。首先,朱温在位期间曾对地方官三令五申:“刺史、县令不得因缘赋敛,分外扰人”。再是,对于外戚横行问题,朱温亦是严厉制止,如后梁开国功臣寇彦卿在上朝时,途中有人未来得及避让,被他的随从打死,朱温得知此事后,并没有因为他是功臣就袒护他,而是选择严惩。



其次在军事上。能建立一个王朝的,其势力在军事上绝对是不弱的,但值得一提的是,朱温这位开国君主在军事上最突出的造诣就是,自起兵后,他就给自己的手下将领下达了“不论官职多高,有多少人马,在政务方面,一律听从地方官员管理和安排”的命令,而在有了朱温这个最高统治者的命令后,地方官员和军队将领大大减少了纷争,而这自然是有利于国家的安定与团结的。

最后在经济上。朱温自成为一镇诸侯时,他就十分重视对于农业的发展,“梁祖之开国也,属黄巢大乱之后。以夷门一镇,外严烽堠,内辟污莱,厉以耕 桑,薄以租赋,士虽苦战,民则乐输,二纪之间,俄成霸业”,如此,时梁朝,在朱温的治理下,是“田夫田妇,相劝以耕桑为务,是以家有蓄积,水旱无饥民”。



薛史曾言:“帝忧民重农,尤以足食足兵为念,爰自御极,每愆阳积阴,多命丞相躬其事”,朱温这位皇帝,虽能被称为暴君,却不是昏君,他却算是五代十国开始时的第一位有为之君,他重视农业的发展,并推出各种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就在他这般治理下,梁初虽算不上富庶,但相比唐末,却也算是安定,百姓至少有饭吃,不至于饿死。

由上所述,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朱温绝非是昏君,他真的算是一位有为之君,唐末那乱世,在他的强硬手腕的治理下,逐渐走向安定,若不是他早逝,五代十国能否出现,这会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惜乎天不假年,梁太祖篡位后仅6年而遇弑”,对于唐末的百姓来说,梁太祖的出现未尝不是件好事,只是可惜的是,他死得太早。


澳古说历史


不请自来,我是昊涛说史。中国历史上差不多有四百多位皇帝,如果要从中选出一个最无耻最无德的话,非朱温莫属!朱温为人残暴,做的人神共愤的事情太多了!




残暴寡恩朱温

朱温的前半生是很励志的,他本是穷教书匠的儿子,父亲早死,母亲带着仨儿子在刘家帮佣,后来不愿意继续待在刘家,就跑出去成了黄巢军的人。他是敢拼命的人,很快就获得黄巢军上层领导的赏识,节节高升。后来,朱温领兵打到同州,娶了曾经的白富美张氏。不久,朱温感觉在黄巢军中有人给他使绊子,朱温的部下劝朱温离开黄巢军转投唐廷。于是朱温投了唐,开始攻打黄巢军。按理说唐朝对他有恩,他应该感恩戴德,报效国家才是。 但朱温靠着累累军功逐步控制了唐廷,在和李克用、李茂贞的相互攻伐中,朱温先一步灭了唐朝,杀了自己的恩人大唐皇帝。



权色交易朱温

对于帝王可以说有很多都是好色的,而他的做法却是有些令人发指。在他登上帝王之位后,他的几个儿子也都被他分封到了各地,但是儿媳妇却是被他以“侍疾”的名义留在自己的身边侍寝,对于这样的事情,他的儿子也是不敢言语,之后的时候也就任由他了,并让她们在其身边吹吹枕边风,好让局势对自己有利,可以说完全是各取所需了。其中朱温最爱养子朱友文的媳妇王氏和庶子朱友珪的媳妇张氏。




杀人如麻朱温

他杀人的时候一点都不犹豫,视人命如草芥。有一次他和几个幕僚在柳树下谈论事情的时候,他忽然说了一句:“这柳树长得如此茂盛,是坐车轴的好材料”。这时候他的幕僚们听见了,要讨好他,就接了一句,“是是大王说的对,是做车轴的好材料”。谁知道他是脾气大变,脸色一冷说道,“你们是傻吗?柳树怎么能做承重的材料?我手下怎么有如此笨的人,我要把你们都杀掉”。就这么一句话,他就把当时所有说的树可以做车轴的人全都给杀掉了。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曾这样评价他:朱温的滥杀是历史上罕见的。




朱温也算史上的奇葩开国皇帝,通常来说,开国皇帝都是雄才大略,胸有经纬。而朱温却残暴不仁,龌龊事一堆。不过最终他死在在其儿子手上,也可以说是天道有轮回。


昊涛说史


我是逐梦,我们一起在史籍中寻找答案。

一、不忠

(一)背叛黄巢

温以为然,乃杀其监军严实,自归于河中,因王重荣以降。---《新五代史》

朱温先跟着黄巢起义,因为表现出色被黄巢委以重任,关键时刻背叛黄巢而投降唐朝。

(二)背叛唐朝

中和三年九月,天子以全忠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沛郡侯。光启二年三月,进爵王......十二月,徙封吴兴郡王.
十月,天子使来,赐王纪功碑。

十二月,天子使来,赐王铁券及德政碑。
三月,天子封王为东平王。
封王为梁王。
五月,天子以王兼河中尹、护国军节度使。---《新五代史》

在史书中关于唐朝对朱温的赏赐和厚遇记载得很多,上面只是记载得一部分。可以看出唐朝对朱温还是很好的(位极人臣,礼遇深厚),没有对不起他,可是他做了什么?

天子行至陕州,王朝于行在,先如东都。是时,六军诸卫兵已散亡,其从以东者,小黄门十数人,打球供奉、内园小儿等二百余人。行至谷水,王教医官许昭远告其谋乱,悉杀而代之,然后以闻。由是天子左右皆梁人矣......遣朱友恭、氏叔琮、蒋玄晖等行弑,昭宗崩......二年二月,遣蒋玄晖杀德王裕等九王于九曲池。六月,杀司空裴贽等百余人。---《新五代史》
甲子,皇帝即位。戊辰,大赦,改元,国号梁。封封唐主为济阴王......弑济阴王。----《新五代史》

朱温权力到手,做了如下几件事:

1、剪杀昭宗身边的侍从,安排自己人,使天子成傀儡。

2、派人杀害天子(唐昭宗),立新天子唐哀帝

3、杀光了除唐哀帝之外的唐昭宗的直系子嗣。

4、杀光心向李唐的大臣。

5、夺位称帝,并杀害唐哀帝。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不忠,可以说他是不忠之人。

二、不仁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上开平元年:初,帝在藩镇,用法严,将校有战没者,所部兵悉斩之,谓之跋队斩,士卒失主将者,多亡逸不敢归。帝乃命凡军士皆文其面以记军号。军士或思乡里逃去,关津辄执之送所属,无不死者,其乡里亦不敢容。则是亡者皆聚山泽为盗,大为州县之患。---《资治通鉴》

朱温嗜杀无度,对于手下经常如此,以军队为例,只要领导死了,其他没死的也得死。

三、不义

五月甲戌,帝(朱温)与晋军振旅归汴,馆克用于上源驿。既而备犒宴之礼,克用乘醉任气,帝不平之。是夜,命甲士围而攻之。会大雨雷电,克用因得于电光中逾 垣遁去,惟杀其部下数百人而已。---《旧五代史》

因为小事就愤懑不平,想要杀死晋王李克用,置国家大事于不顾,实为不义。

四、私生活混乱

初,元贞张皇后严整多智,帝敬惮之。后殂,帝纵意声色,诸子虽在外,常征其妇入侍,帝往往乱之。友文妇王氏色美,帝尤宠之,虽未以友文为太子,帝意常属之。友珪心不平。---《资治通鉴》

朱温好色,史书记载其常常让他的儿媳来陪侍。


带志逐梦


巧了,今天刚把《大唐兴旺三百年》这部书看完,在最后结尾处多次提到朱全忠(朱温、朱晃)这个人,弑君篡位,杀害同僚,残忍屠杀李唐宗室...让我对这个人开始产生了好奇,于是就细致的了解了一下这个人,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他做的【人神共愤】的事情。


忘恩负义

朱全忠的忘恩负义可以说是家常便饭,

  • 背叛大齐

  • 背叛李唐

朱全忠年少时本是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无赖,后来参加黄巢军,反抗朝廷,屡立战功,很快升为大将,受到黄巢的信赖。按这样说,凡事懂得感恩的人都应该是誓死效忠。

但是,不久便叛变降唐,投归河中节度使王重荣。

朱全忠是幸运的,他降唐之后唐僖宗任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全忠”,此后还被封东平王,可以说是荣宠备至。

后来朱全忠在宦官专权问题上与时任宰相崔胤站在了统一战线了,尽杀宦官数百人,废神策军,留自己心腹爱将“保护皇帝”完全控制皇室。

不久,他意识到曾经的盟友崔胤对自己造成了威胁,于是又派心腹将其诛杀。

还没完!

随后,朱全忠逼迫昭宗迁都洛阳,八月壬寅夜,指使朱友恭、氏叔琮、枢密使蒋玄晖等人杀昭宗。

但是为了逃脱骂名,朱全文又将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朱友恭、氏叔琮贬低、杀害,他的残忍、忘恩负义可见一斑。

天祐二年(905年),在亲信李振鼓动下,于滑州白马驿(今河南滑县境)一夕杀尽杀宰相裴枢、崔远等朝臣三十余人,投尸于河。

强奸儿媳

“张既卒,继宠者非人,及僭号后,大纵朋淫,骨肉聚耰,帷薄荒秽,以致友珪之祸,起于妇人。始能以柔婉之德,制豺虎之心,如张氏者,不亦贤乎”

这是史书《北梦琐言·卷十七》中的一段话。

意思就是他夫人在世时尚能劝止,死后却大肆淫乱,甚至乱伦,包括儿媳都得入宫侍寝。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恶贯满盈的后梁开国皇帝也得到自己应有的下场,乾化二年(912年)被三子朱友珪刺杀,终年59岁,在位6年。



Jackpop


朱温是灭亡唐朝、建立了大梁政权的开国皇帝。一般情况下,开国皇帝都是励精图治、受人尊重的人。

但是这个朱温虽然是大梁朝的开国皇帝,在历史上却名声很臭,受人诟病。这是什么原因呢?总结起来,其人有三大劣迹:不忠、不仁、不伦。

一、不忠。朱温原本生于教师世家,逻辑上应该是诗礼传家,斯文儒雅的人,但是他却跟他老爹唱了反调,跑去参加了黄巢的黄巾起义。

由于其骁勇善战、残忍嗜杀,很快就当了将军。后来他看着黄巾起义式微、败象渐露,就立即出卖黄巾军,投靠了唐朝。当时的唐僖宗没有以朱温背叛旧主而对其加以防备,反而极为嘉许,认为这是上天送给自己的良将。

亲自给朱温赐了个“全忠”的名字,授予他左金吾大将军的官职。接着,又提拔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这样的重要职位。朱温一路节节高升,成为唐朝说一不二的人物风云人物。

朱温并没有感念李唐王朝的隆恩,而是发动了政变,杀了朝中一批重臣,诱骗唐昭宗,将其全家屠戮一尽。在追杀唐昭宗时,尽管唐昭宗哀嚎求饶,还是被其命令乱刀砍死。

此人见利忘义、屡叛旧主,是谓不忠之人。

其二、不仁。朱温一次与人坐在一颗大柳树下乘凉,看着这颗巨大的柳树,朱温自言自语,这种柳木可以做车轮毂。跟他一起的人为了迎合他,也附和说是可以做车轮毂。他立即大怒,说那些人胡说八道,明明要老榆木才能做车轮毂,于是将那些可怜的家伙全部杀死。

朱温在篡位的过程中,残杀了不少大臣同僚。稍不顺意,一概诛杀。当初为了把唐昭宗骗到洛阳,诛杀了丞相崔胤、京兆尹郑元规等人。其篡位成功后,又动辄屠杀朝臣。在滑州时,朱温在白马驿一次性杀了三十多名朝臣。当时他的随从对他说,这些人经常自称清流,应该把他们扔进黄河中,让他们变成浊流。朱温竟然大笑着,真的就把这些朝臣的尸身,全部扔进了黄河之中。

朱温为了逼唐哀帝李柷禅位给他,也大开杀戒,杀了不少人。“一将功成万骨枯”,朱温的帝位,完全是一步一个血脚印走出来的。如此残暴不仁,是谓不仁。

其三、不伦。朱温好色,不但有三宫六院,还特别喜欢搞大臣们的老婆甚至儿媳妇。一些大臣和他的儿子们为了讨好他,居然主动将老婆送给他糟蹋。

养子朱友文老婆王氏的长相最好,又把朱温伺候得舒服周到,朱温便决定把皇位传给养子朱友文。这完全违背了封建王朝的传位规则,导致了他的次子朱友珪发动宫廷政变,把他干掉了。

朱温的荒谬不伦,终究是给儿子做了良好示范,最后因果轮回,不但被篡位,还死在了自己儿子的刀下,可谓天理昭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