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的教養,決定了寶寶的未來!家長不容忽視,早看早受益

父母帶著4歲的果果和朋友一起聚餐,本來是件特別開心的事情,但果果在吃飯的時候,把桌上的飯菜弄得一團亂,嚴重影響了大家就餐,朋友雖然說"沒關係,不是什麼大事,孩子還小嘛",但果果的父母尬尷又自責,匆匆結束了行程,帶著果果回家了。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了寶寶的未來!家長不容忽視,早看早受益

回到家後,果果爸爸生氣地問孩子,"你怎麼回事,這麼沒規沒矩的,平常我是這麼教你的嗎",果果被嚇到哭了起來,一旁的媽媽把果果拉到一邊詢問緣由,原來果果只是想夾自己喜歡吃的菜,但總是夠不著夾不穩,所以一生氣就把飯菜都弄亂了。果果媽聽後自責不已,孩子這樣做雖然不對,但跟自己教育也有著莫大的聯繫,平常在家覺得孩子小,弄亂飯菜也情有可原,就提醒兩句就過去了,但現在顯然成了大問題。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了寶寶的未來!家長不容忽視,早看早受益

其實有這樣心態的不止果果媽一個人,大多數父母都是這麼認為的,比起鍛鍊孩子的思維力、想象力,飯桌教育是根本不需要放在心上的,但事實上飯桌教育對孩子的意識行為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如果不能及時地發現並糾正不好的飯桌行為,那麼像果果這樣的情況在生活中會隨時發生,到時候想改都來不及了。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了寶寶的未來!家長不容忽視,早看早受益

那麼,孩子的哪些飯桌行為是父母需要留意的呢。

飯桌教育很重要,這3個行為父母一定要留意,不然後悔都來不及

1、 沒有飯桌規則意識

飯桌規則其實不是硬性規定,但的確可以反映出一些父母的教育情況。比如,有些孩子只要看到是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不管飯桌上有沒有長輩和客人,都會自己先動筷子吃。這樣的行為是很不禮貌的,雖然很多長輩會笑著說,沒關係,但對於孩子來說,在飯桌上都沒有尊重長輩和客人的規則意識,在生活裡又怎麼會養成尊老愛幼、禮貌待人的好習慣呢。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了寶寶的未來!家長不容忽視,早看早受益

2、 只在乎自己,不考慮他人

有些孩子雖然不會先動筷子,但是在吃飯的時候總會把自己喜歡吃的菜都夾到碗裡,哪怕自己吃不完,也一定要先佔為己有,這樣會發生很尷尬的情況。比如,把自己喜歡的菜都夾走,其他人都吃不到,如果孩子吃不完就會被浪費;如果人數比較多,吃飯的時候是圓桌或者有飯店轉盤,孩子就會不停地把菜轉到自己面前,而影響到其他人夾菜。這樣只在乎自己,不考慮其他人的做法,在大家看來就是很自私的行為,沒人有人會喜歡的。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了寶寶的未來!家長不容忽視,早看早受益

3、 吃相不太好看

也有一些孩子,看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就特別開心,一點都不注重吃飯的形象問題,拿起手抓著就吃,吃的時候不是掉在了衣服上,就是掉在了褲子上,吃得嘴巴到處是油,直接就用袖子隨便一擦,吃一頓飯下來弄得到處髒兮兮的。吃相不太好看的孩子並不是壞孩子,但在ta的意識裡沒有禮儀規範,不僅不衛生,把細菌吃進肚子裡容易生病,也會讓長輩和客人產生不好的印象。所以這樣的行為父母也一定要及時地進行糾正。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了寶寶的未來!家長不容忽視,早看早受益

別看吃飯是個很日常的事情,飯桌教育卻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只要父母平常陪伴孩子的時間多,就能發現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出現的一些小毛病,也就能很好對孩子進行教育。

飯桌教育其實是文明禮儀教育的其中之一,做好了其他的禮儀規範教起來也會變得更容易,所以父母一定要好好留意孩子是否有上述3個行為,不然後悔都來不及。

如果你家孩子在飯桌上有這5個習慣,那就說明他們的情商不高,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否則養成休幹之後,再想糾正就難了。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了寶寶的未來!家長不容忽視,早看早受益

平時在家的時候,就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可以有意無意的讓孩子模仿,或者給孩子買一些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故事繪本,因給小孩子聽不懂道理,故事繪本才是他們獲取知識的捷徑。

貝塔媽媽推薦《幼兒行為習慣管理繪本》,書中用貼近孩子思維方式的小故事為引子,將難以理解的“大道理”變成了“有趣的小故事”,給孩子帶來成長中的啟示,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了寶寶的未來!家長不容忽視,早看早受益

在看故事的過程中,孩子很容易就會把自己帶入到角色當中,裡面的主人公怎麼做,孩子就會模仿,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價錢也不貴,全書一共10冊,僅需59.9,平均下來一本書還不到6塊錢,一小包零食的錢就能培養孩子的好行為、好習慣,錯過了關鍵時期,再想培養就難了。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了寶寶的未來!家長不容忽視,早看早受益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在3-6歲其實就是給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可能有很多家長平時比較忙,忽視了這一點,家長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