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动员案例:通过制造舆论进行政治动员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局座对海湾战争动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撰写了大量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选择其中一些内容进行连载,供大家参考借鉴。


利用国际政治舞台和传播媒介制造舆论,激发士气,广泛进行政治动员和兵员动员。

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任何国家要想依仗强大的武装力量,肆意吞并和侵犯他国是不得人心的,强权政治时代已经过去,武力已不能作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矛盾和争议的主要手段。

海湾战争动员案例:通过制造舆论进行政治动员

2003年生擒萨达姆的是一名

为美军带路的伊拉克翻译

(图源:美国陆军)

因此,利用高度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媒介和积极的外交活动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同情与合作,建立政治和道义上的统一战线,对作战对手施加强大的政治压力,弧立、压制和打击其嚣张气焰对于慑止战争、激发已方人员斗志,寻求新的解决方式和做好战争准备是极为重要的。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兵员动员和以往战争中的兵员动员有着较大的区别。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使一线直接参战的士兵和指挥人员大大减少,而后方技术保障、设备维修人员则成倍增加,所以兵员动员的对象转向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

海湾战争动员案例:通过制造舆论进行政治动员

游戏《红色警戒2》中的“工程师”(Engineer)

目前世界正面临大裁军趋势,美国的裁减比例达30%以上,裁减的主要对象是陆军,有的军、师开始整建制的撤消复员。海湾战争时美国陆军93万人,战争结束后不到7个月就裁减了23万人,就连地面战斗中表现最为突出的第7军这样的王牌部队也被撤消。按计划,今后2年内陆军还要再裁20万人左右。

海湾战争动员案例:通过制造舆论进行政治动员

沙漠风暴行动中的第七军坦克群

(图源:第七军退伍军人协会)

和陆军相比,海空军作为技术军种裁减比例就少的多,基本不到20%。军队裁减之后,便保留一支精干的常备军,以应付高技术局部战争。如战时需要动员则可从退役军人中挑选技术骨干转服现役。这种灵活的机制已被多数发达国家所采用。

战争动员要有多种预案,战争所可能急需的武器装备、弹药、军用物资等要进行预储预置,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支援能力。

根据变化莫测的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认真分析和研究敌情,适时做出预测性威胁判断,确定可能的作战对象、作战方向、持续时间、作战区域和作战样式,并据此设计未来战场,模拟兵力对抗,计算战争消耗,预测战争中对兵员、经费、物资、弹药、食品的需求数量,从而得出对动员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制定相应的目标和计划。

军方和动员部门根据上述推测结论制定多种动员预案,对战争中可能需要的物资进行预先储备,有的则预先存于可能的作战方向,战争爆发后,便可马上进行应急支援。

海湾战争爆发之前5年,美国早已制定了多项波斯湾地区作战预案,有若干项支援和动员预案,据此,平时就注意与沙特、科威特、巴林、以色列、土耳其等国保持良好关系,达成战略上的协作,在上述国家内部署一定的装备,预储一些重要军用物资,并争取战时使用其港口、基地和机场的默许。

海湾战争动员案例:通过制造舆论进行政治动员

沙漠风暴行动中

美国货轮在港口卸货

(图源:美国国家档案馆)

另外,还把快速反应部队(陆战队)应急部署和作战所需的一切装备、物资、弹药和车辆预先装备到大型商船上,长期租用停泊待命。海湾危机爆发后,几天内这些海上预置船便驶抵战区港口码头进行卸货,有力地支援了快速反应作战。

海湾战争表明,对快速反应部队急需的装备和物资进行预储预置是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支援方式。由于此类战争爆发突然、持续时间短,所以往往来不及动员战争已告结束,因此打储备、打后勤、打支援已成为夺取局部战争胜利、特别是掌握战争初期主动权的重要一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