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一個南京農村人的自我修養

01


早上被中國移動的短信震醒:

疫情之下!一個南京農村人的自我修養


許多人被“農村人”了一把,還有不少人等了大半天,有沒有短信。全江蘇防疫深入廣大農村,不過,我這次真的在南京的農村。


有大黃可以作證,我現在充分能理解他的心情:


疫情之下!一個南京農村人的自我修養

02


此刻,我在南京市浦口區星甸街道下面的村裡一個小區裡。


此地距離石橋有4.8公里,距離星甸6.1公里,距離橋林街道11.8公里,距離浦口雨山路20.6公里,距離河西元通27.9公里,距離橋北32公里,距離新街口35.8公里


不過,有意思這裡距離安徽全椒縣才16.2公里,從我這邊出發過一條四馬河就是安徽和縣。

疫情之下!一個南京農村人的自我修養


這裡的路網都是通的。沒有封村。但是外來車輛和人員不準進入小區。


疫情之下!一個南京農村人的自我修養


如果你想在農村坐公交車,一樣要戴口罩,我們這兒的司機雖然方言比較重,但是絕對按要求"文明"辦事,一點巧都不能討。

疫情之下!一個南京農村人的自我修養


南京的防疫也確實厲害,我在村裡的幾天,村裡能動員的人基本都動員了,這幾天村委會的壓力不小,說服老人出門戴口罩不是簡單的事兒


疫情之下!一個南京農村人的自我修養


疫情之下!一個南京農村人的自我修養


南京的農村不比北方的農村,近幾年的棚改,讓許多農民住上了樓,這就有個好處:方便宣傳。


別看這裡是農村,諾大的小區西側,還有一處老年公寓,2處菜鳥驛站,菜館、飯店、小菜場全部有,要啥有啥。

疫情之下!一個南京農村人的自我修養


03


在農村,最不愁的就是蔬菜。


這裡沒有蘇果,也沒有盒馬,永輝、沃爾瑪、蘇寧。但是,這裡菜真的是管夠,南京的農村人不用搶,也不慌,更不用撿別人的剩下的蔫菜。不需要排隊逛超市。


因為,我們南京農村人流行:


自己種菜!


基本上只要家裡有田的都種菜,菜地旁邊就是有水塘。種菜是南京農村人基本操作。


在田裡開一塊地,自己種菜,都是季節菜,比如大蒜、青菜、大白菜這類。最關鍵的是新鮮的,無公害。地裡挖的現炒現吃。


疫情之下!一個南京農村人的自我修養


疫情之下!一個南京農村人的自我修養


疫情之下!一個南京農村人的自我修養


疫情之下!一個南京農村人的自我修養


疫情之下!一個南京農村人的自我修養


農村現在有灶的人家不多了,大部分小區都通的天然氣,再不濟也有灌裝液化器。燒鐵鍋、起大灶做飯是大戶人家才有的“奢華”。


這個冬天,在大灶之下,我可以在呆上一個下午不出去。暖和!

疫情之下!一個南京農村人的自我修養


作為一名地道的南京農村人,憋在家裡苦練烹飪,也是一種自我修養。就看這就炸雞和春捲的色澤就知我的功力深厚了。

疫情之下!一個南京農村人的自我修養


南京農村人窩在家幹嘛,除了看電視就是打牌,最近村上銷量最好的就是撲克牌,老闆娘還緊急進了一批貨。所以,晚上是一定要跟爸媽來上一局摜蛋。


前幾晚還可以,但是這幾次的手氣不太好。

疫情之下!一個南京農村人的自我修養


不僅僅是城裡人自律,農村人也自律。晚上的村裡,是不會有人串門的。橫幅掛著、廣播播著,誰晚上亂竄?


早上,我跟我老父親下了田,放放風農村的田間沒什麼人,偶爾看見熟人,也就遠遠打個招呼。“非常時期,小心謹慎,能不串就不串”。

疫情之下!一個南京農村人的自我修養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住在小區裡,仍有許多“大戶人家”住著自己的小“獨棟”,上下兩層,樓上樓下,每天走上十幾個來回,也當是消磨時間。


雖然裝修不咋滴,傢俱也比較老,但是“自住”依舊很爽。

疫情之下!一個南京農村人的自我修養


你看這木製的扶手,配上連美縫都沒有的瓷磚,在大白牆的映襯下,是不是讓你很心動?就這樣的疫情下,來上一套這樣的房子,還怕啥?


疫情之下!一個南京農村人的自我修養

04


南京的農村不同於別處。


雖然一般的農村是熟人經濟,對外界瞭解不多。但南京不一樣,幾乎年長一輩的都玩微信和頭條。尤其是23號武漢封城,一下子就緊張起來了,家裡的老人也都在給鎮上的子女打電話。


我老爸1月25號就給我發消息:讓我不要走親戚了,就待在家裡別出門。

疫情之下!一個南京農村人的自我修養


並且,在村裡和各種宣傳攻勢下,全民防疫幾乎是共識。春節期間,在村口小區也幾乎看不到什麼人。有的村幹部盯著進村的幾條路,發現有外來的車輛進小區,都會攔下來問一問,該登記就要登記。


南京的農村,全民防疫深入人心;

南京的農村,防疫不粗魯;

南京的農村,有樓不慌。


南京向來是一個重宣傳的城市,年輕人靠微博,中年人靠微信群,老年人靠電視廣播。城內城外,都是一片“不一樣的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