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一个南京农村人的自我修养

01


早上被中国移动的短信震醒:

疫情之下!一个南京农村人的自我修养


许多人被“农村人”了一把,还有不少人等了大半天,有没有短信。全江苏防疫深入广大农村,不过,我这次真的在南京的农村。


有大黄可以作证,我现在充分能理解他的心情:


疫情之下!一个南京农村人的自我修养

02


此刻,我在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下面的村里一个小区里。


此地距离石桥有4.8公里,距离星甸6.1公里,距离桥林街道11.8公里,距离浦口雨山路20.6公里,距离河西元通27.9公里,距离桥北32公里,距离新街口35.8公里


不过,有意思这里距离安徽全椒县才16.2公里,从我这边出发过一条四马河就是安徽和县。

疫情之下!一个南京农村人的自我修养


这里的路网都是通的。没有封村。但是外来车辆和人员不准进入小区。


疫情之下!一个南京农村人的自我修养


如果你想在农村坐公交车,一样要戴口罩,我们这儿的司机虽然方言比较重,但是绝对按要求"文明"办事,一点巧都不能讨。

疫情之下!一个南京农村人的自我修养


南京的防疫也确实厉害,我在村里的几天,村里能动员的人基本都动员了,这几天村委会的压力不小,说服老人出门戴口罩不是简单的事儿


疫情之下!一个南京农村人的自我修养


疫情之下!一个南京农村人的自我修养


南京的农村不比北方的农村,近几年的棚改,让许多农民住上了楼,这就有个好处:方便宣传。


别看这里是农村,诺大的小区西侧,还有一处老年公寓,2处菜鸟驿站,菜馆、饭店、小菜场全部有,要啥有啥。

疫情之下!一个南京农村人的自我修养


03


在农村,最不愁的就是蔬菜。


这里没有苏果,也没有盒马,永辉、沃尔玛、苏宁。但是,这里菜真的是管够,南京的农村人不用抢,也不慌,更不用捡别人的剩下的蔫菜。不需要排队逛超市。


因为,我们南京农村人流行:


自己种菜!


基本上只要家里有田的都种菜,菜地旁边就是有水塘。种菜是南京农村人基本操作。


在田里开一块地,自己种菜,都是季节菜,比如大蒜、青菜、大白菜这类。最关键的是新鲜的,无公害。地里挖的现炒现吃。


疫情之下!一个南京农村人的自我修养


疫情之下!一个南京农村人的自我修养


疫情之下!一个南京农村人的自我修养


疫情之下!一个南京农村人的自我修养


疫情之下!一个南京农村人的自我修养


农村现在有灶的人家不多了,大部分小区都通的天然气,再不济也有灌装液化器。烧铁锅、起大灶做饭是大户人家才有的“奢华”。


这个冬天,在大灶之下,我可以在呆上一个下午不出去。暖和!

疫情之下!一个南京农村人的自我修养


作为一名地道的南京农村人,憋在家里苦练烹饪,也是一种自我修养。就看这就炸鸡和春卷的色泽就知我的功力深厚了。

疫情之下!一个南京农村人的自我修养


南京农村人窝在家干嘛,除了看电视就是打牌,最近村上销量最好的就是扑克牌,老板娘还紧急进了一批货。所以,晚上是一定要跟爸妈来上一局掼蛋。


前几晚还可以,但是这几次的手气不太好。

疫情之下!一个南京农村人的自我修养


不仅仅是城里人自律,农村人也自律。晚上的村里,是不会有人串门的。横幅挂着、广播播着,谁晚上乱窜?


早上,我跟我老父亲下了田,放放风农村的田间没什么人,偶尔看见熟人,也就远远打个招呼。“非常时期,小心谨慎,能不串就不串”。

疫情之下!一个南京农村人的自我修养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住在小区里,仍有许多“大户人家”住着自己的小“独栋”,上下两层,楼上楼下,每天走上十几个来回,也当是消磨时间。


虽然装修不咋滴,家具也比较老,但是“自住”依旧很爽。

疫情之下!一个南京农村人的自我修养


你看这木制的扶手,配上连美缝都没有的瓷砖,在大白墙的映衬下,是不是让你很心动?就这样的疫情下,来上一套这样的房子,还怕啥?


疫情之下!一个南京农村人的自我修养

04


南京的农村不同于别处。


虽然一般的农村是熟人经济,对外界了解不多。但南京不一样,几乎年长一辈的都玩微信和头条。尤其是23号武汉封城,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家里的老人也都在给镇上的子女打电话。


我老爸1月25号就给我发消息:让我不要走亲戚了,就待在家里别出门。

疫情之下!一个南京农村人的自我修养


并且,在村里和各种宣传攻势下,全民防疫几乎是共识。春节期间,在村口小区也几乎看不到什么人。有的村干部盯着进村的几条路,发现有外来的车辆进小区,都会拦下来问一问,该登记就要登记。


南京的农村,全民防疫深入人心;

南京的农村,防疫不粗鲁;

南京的农村,有楼不慌。


南京向来是一个重宣传的城市,年轻人靠微博,中年人靠微信群,老年人靠电视广播。城内城外,都是一片“不一样的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