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一超级工程!建设难度堪称世界级,预计2024年建成


中国又一超级工程!建设难度堪称世界级,预计2024年建成


中国又一超级工程!建设难度堪称世界级,预计2024年建成。 说到这两年国家在搞的交通大项目,那就非“深中通道”莫属了!深中通道作为国务院重点审批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可以说自计划建设以来就深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瞩目,关于深中通道的路线规划问题,以及深中通道建成后,中山市的经济发展问题更是在网上讨论得热火朝天,可对于普通百姓尤其是家庭和工作地址没有在珠三角一带的大多数人来说,关于“深中通道”的了解却知之甚少,那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深中通道”的建设对国家发展有多大的意义吧!

“深中通道”顾名思义是建设于广东深圳市和中山市之间的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准确地来说,这条交通要道是横跨珠江东西两岸的一座超级大桥,同时,它也是堪称世界级别的集中了“隧、岛、桥”等多个项目的超大型集群工程,它的长度达到了24公里,在其规划的所有项目中,8车道的特长海底沉管隧道这一创新型项目将首开世界先例,可以说为世界海底隧道建设提供了智慧性的模范!最重要的是,深中通道一旦通车成功,从中山直达深圳的通勤时间将由原来的两小时缩短为30分钟,这不仅极大程度地减轻了虎门大桥的交通压力,同时在粤西方向上,原来的阳江、湛江、茂名等地区的民众出入深圳必须途径虎门的这一交通瓶颈问题也能够得到有效地缓解!

深中通道工程开始于2017年,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整个深中通道工程包含了两座人工岛(东侧岛和西侧岛)、沉管特长隧道、伶仃洋航道桥以及横门西航道桥等几个部分。而其中最具亮点的要数这条长度达到了7.1公里的沉管特长隧道以及西人工岛的岛形所形成的“海上风筝”。

根据广东省交通厅发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推荐的“东隧西桥”方案,深中通道的跨海桥隧工程采取“先下海再上桥”的建设方案,首先在深圳机场支航道以及矾石水道处建设一条长达6.72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同时在其两侧分别架设东西两座人工岛。沉管隧道作为国内首次采用钢壳混泥土打造的沉管建设隧道结构项目,同时兼具着超宽、变宽、深埋、回淤量大以及挖砂坑区域的地层稳定性极差的五大技术难题,可以说被称为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技术难度极大的几个工程项目之一。

而两个人工岛当中的西人工岛岛形之所以要建成形似中国传统的风筝样式,实质上是为了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海上阻水效应,由于菱形有着十分良好的分水效果,再加上连接的桥梁可以构成风筝线,所以就形成了深中通道“海上风筝”这一优美的景观设计,未来的人工岛将是深中通道十分关键的运营管理设备设施所在地,不仅将建有管理站、救援站等设施场所,同时还会建有办公楼等主体建筑、风塔以及直升机停机坪等设施场地。加上灯光效果,人工岛还会形成大型的海中雕塑,成为指引珠江口航行的船只的重要灯塔!

深中要道一旦建成,其便捷度将会惠及粤西乃至大西南片区,未来也将会成为珠江三角洲乃至于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脊梁,一条可以带来产业升级和经济腾飞的全新交通要道,关系万千民众的人流、动物流、资金流也将在这里生生不息地流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