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奧斯卡提名片的質量穩了,2月引進片的檔期懸了

隨著新冠病毒疫情的升級,宅在家成為一種最安心的選擇。

不過,春節前後,臥室、餐桌、客廳的路線實在太膩了。趁有時間補補片,緩解一下緊張的情緒,也是不錯的選擇。今天我們的關注焦點是2月9號即將揭曉的2020年奧斯卡獎。

今年是奧斯卡大年,影片質量堪稱五年來最佳。

今年也是七年來奧斯卡“最白”的一年,若從《為奴十二年》拿最佳影片算起。

解析|奧斯卡提名片的質量穩了,2月引進片的檔期懸了

去年矯枉過正,今年有些撥亂反正的意味。

今年也是很多影迷最糾結的一年。好像,相比去年奧斯卡,今年不管誰得獎都是實至名歸。

一個有意思的觀察角度是,以《小丑》《寄生蟲》《婚姻故事》《愛爾蘭人》《1917》等為代表的奧斯卡影片,話題度和討論度都很高,在豆瓣上評分也都神奇地趨於一致高分(倘若《好萊塢往事》不涉及辱華問題評分會更整齊)。這可以作為一種量化的感受度參考——“大眾確實看得津津有味”。

這樣的觀眾滿意度,奧斯卡頒獎禮今年不愁收視率了。

奧斯卡獎不完全預測

鑑於作者已經看過大多數的提名影片,先從個人的角度做個獎項預測。

今年有9部電影提名最佳影片,從藝術水平而言,《喬喬的異想世界》《極速車王》《小婦人》《好萊塢往事》都偏陪跑片。

從風向上說,海外影評人和學院對《小丑》都沒有好感度,從調性上按以往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規律來看,R級漫改片《小丑》獲最佳影片的幾率不高。非英語片獲得最佳影片的情況屈指可數,《寄生蟲》的概率也小。《愛爾蘭人》的風向,還是要看奧斯卡在對老派導演的珍愛程度和對Netflix的敵視程度上的最終取捨。

解析|奧斯卡提名片的質量穩了,2月引進片的檔期懸了

綜合來看,最佳影片的競爭在《1917》《婚姻故事》之中。後來居上的《1917》價值觀很切合奧斯卡的取向,又是薩姆·門德斯執導。而《婚姻故事》儘管為一部家庭倫理題材影片,但對標《克萊默夫婦》太明顯。

要知道,當年同樣講述婚姻故事的《克萊默夫婦》攬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最佳女配等五項大獎。《婚姻故事》也如《克萊默夫婦》一樣,是再典型不過的奧斯卡式主流影片。

最佳導演獎,從敘事、剪輯、調度上,馬丁·斯科塞斯的《愛爾蘭人》(三個時空交錯)、薩姆·門德斯的《1917》(全片一鏡到底)、奉俊昊的《寄生蟲》(全方位精準),三個都是很符合導演獎的。如果從人文厚度、懷舊情愫、導演資歷而言,導演獎是很可能給斯科塞斯的。昆汀·塔倫蒂諾的《好萊塢往事》、託德·菲利普斯的《小丑》導演獎的陪跑可能性大。

解析|奧斯卡提名片的質量穩了,2月引進片的檔期懸了

今年奧斯卡的最佳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懸念都不大。

最佳男主獎傑昆·菲尼克斯,最佳女主獎蕾尼·齊薇格。

兩人可以準備獲獎感言了。傑昆·菲尼克斯在《小丑》中的癲狂演技一騎絕塵,引發極大話題性;而傳記片《朱迪》中蕾尼·齊薇格的發揮空間太大了,非常出彩。

最佳女配獎應該非勞拉·鄧恩莫屬了,她也剛拿了金球獎最佳女配。

如果你看過《婚姻故事》絕對對她印象深刻,她飾演的女律師太有攻擊性,存在感太強,無論是她的服裝、走位,表演細節,還是她那番關於男性與上帝的經典言論,都讓人感嘆。

今年的最佳男配角,可能是奧斯卡史上賬面最強的“死亡之組”。

這個“死亡之組”強到把有資格進的宋康昊(《寄生蟲》)也給擠下去了。

解析|奧斯卡提名片的質量穩了,2月引進片的檔期懸了

布拉德·皮特、喬·佩西、阿爾·帕西諾、安東尼·霍普金斯、湯姆·漢克斯,真的,最佳男配給誰我們都沒意見。喬·佩西和阿爾·帕西諾在《愛爾蘭人》中演技都很精湛,但阿爾·帕西諾角色的複雜性更大,我更被他的表演打動,更傾向於他。

最佳改編劇本,應該就是《愛爾蘭人》與《小婦人》競爭了,前者獲勝概率略大。最佳原創劇本是神仙打架,《婚姻故事》《利刃出鞘》《寄生蟲》《好萊塢往事》四部影片的劇作都強到無法形容。

解析|奧斯卡提名片的質量穩了,2月引進片的檔期懸了

《婚姻故事》非常真實、接地氣,那十分鐘的吵架戲足夠獲獎。《利刃出鞘》《寄生蟲》都工整、精緻、嚴密,而《好萊塢往事》雖然影片完成度不高,但最後30分鐘的“改寫歷史”,簡直太驚喜、太激動人心,又符合好萊塢的期許。所以,最佳原創劇本獎就看評委心情吧。

其它服化道和技術類等的裝修獎,就暫不預測了。

奧斯卡的求變與不變

今年的最大變化是,LGBT題材、女性題材、種族題材更邊緣化了。

我倒沒覺得是“被邊緣化”的,而是因為本身今年的LGBT題材和種族題材沒有質量過硬的作品,所以奧斯卡沒有硬去“湊膚色”。有藝術水平高的,如《痛苦與榮耀》也給提名了,還有亞裔的《寄生蟲》也很受寵了。只不過,《小婦人》的失利,可以說是不給女性題材面子,也可以說是影片本身功利性、衝奧訂製性太明顯了,反而被嫌棄了,沒給導演提名。

解析|奧斯卡提名片的質量穩了,2月引進片的檔期懸了

第二,明星制的糾結。

今年,熬了多年的克里斯蒂安·貝爾連提名都沒進,還得繼續熬;而布拉德·皮特雖然進了男配,但也很有懸念。今年,奧斯卡給了斯嘉麗·約翰遜最佳女主角、女配角雙提名,算是一次很大的成功。寡姐通過商業電影,站到了明星制的頂端,也嘗試過文藝片與實驗類的影片,一路努力拼命,直到現在又迴歸,才得到奧斯卡的認可。

但我們都知道,今年甚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她都不會獲得奧斯卡。

萊昂納多陪跑那麼多年,成為被調侃的對象,像貝爾、皮特和寡姐,包括湯姆·克魯斯、喬治·克魯尼、馬特·達蒙這些一線明星,撇開本身演技水平不談,只要學院認定你是大明星,要想拿獎,真的很難。

奧斯卡好像總是要不斷熬煉他們,最後或許勉強才給一個獎,製造一個“終於拿獎”的感人淚下的故事。而像英裔演員、黑人演員,非一線明星等,往往拿獎很容易,比如去年的奧利維婭、馬赫沙拉。

解析|奧斯卡提名片的質量穩了,2月引進片的檔期懸了

第三點,是自戀邏輯與懷舊情緒。

自我指涉的影片、歌舞片、傳記片深得奧斯卡評委之心,這一直是體現學院獎保守性、傳統性的重要一點。今年的《朱迪》《好萊塢往事》,像往年的《藝術家》《愛樂之城》一樣,講名導、名演員的故事,遍佈好萊塢自我指涉、自我致敬和迷影元素,戳中了許多從業者的心。

昆汀一出作品必會拿奧斯卡提名,也是好萊塢自戀本質的一個體現。

最後,是“Cinema信仰”。

去年末,馬丁·斯科塞斯掀起了漫威是不是電影的辯論,到了《復仇者聯盟4》的提名錶現時,也只拿了技術獎。迪士尼有23個提名僅次於Netflix,但無論是《極速車王》還是《喬喬的異想世界》,都不太可能獲得重要獎項。今年的《冰雪奇緣2》是全球影史動畫票房冠軍但因影片質量平庸,學院也沒給迪士尼面子,沒分配一個提名。

解析|奧斯卡提名片的質量穩了,2月引進片的檔期懸了

學院獎的保守底色在於,不鼓勵實驗性、探索性的影片,更不會褒獎過度商業性的作品,但推崇有普世價值的文藝作品。這個普世價值的堅守,從今年奧斯卡對《寄生蟲》的寵幸中可見一斑。

春節檔後撤,奧斯卡檔何去何從?

今年金球獎,Netflix只拿到了最佳女配。結果奧斯卡給了Netflix足足24個提名。但畢竟只是提名,《愛爾蘭人》提名10項,誰也搞不清楚有多少是因為斯科塞斯的“面子工程”。

儘管新任院長約翰·貝利更為開放,但最終的頒獎結果,才能印證Netflix能否實現奧斯卡零突破。

Netflix能製作出《羅馬》《愛爾蘭人》《婚姻故事》,連續衝擊奧斯卡了,我們的網絡電影卻還在初級發展階段。《囧媽》在特殊情況逼迫下的臨門一腳,引發了極大的行業聲討。但其實,大銀幕和小熒屏的共存,是必然趨勢。

解析|奧斯卡提名片的質量穩了,2月引進片的檔期懸了

流媒體、5G、4K、VR,技術更迭一定程度上會改變產業格局,但還是不會取代影院。影院不能快進,影院沒有彈幕,目前電影所有的視聽語言,還是傳統的電影語言,停留在契合影院的規格上。沒有大銀幕就沒內味兒了,用手機看和去影院看,差別太大了。

回到院線,拿了6項奧斯提名的《喬喬的異想世界》《小婦人》《婚姻故事》,都是本屆奧斯卡上的熱門影片,這三部影片之前都已經確定中國內地檔期,《喬喬的異想世界》宣佈定檔2月12日,《小婦人》和《婚姻生活》先後定檔2月14日和2月28日。

解析|奧斯卡提名片的質量穩了,2月引進片的檔期懸了

本來將於2月份陸續在內地院線公映的奧斯卡獲獎電影,受特殊時期疫情的影響,是否能如期上映還未可知 。

本來定於本月12日上的《喬喬的異想世界》只是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專線上映,鑑於稀少的排片,其預期票房本就不高,加上疫情當前,幾乎可以說是無法賺回版權費用。只有改檔後延,其喜劇、積極的調性或許會對疫情後的觀眾,有疏解調劑之用。

定當情人節的《小婦人》,名著改編,雲集了艾瑪·沃森、西爾莎·羅南、梅麗爾·斯特里普以及近兩年在國內較紅的“甜茶”提莫西·查拉梅。本來從類型到演員陣容,都適合情人檔,但現在也面臨著極大困境,幸好前期宣發還未過多投入。

《婚姻生活》作為一部家庭倫理題材,故事卻充滿話題性,雖然口碑不俗,但一部分觀眾已經在網絡上先睹為快了,檔期在月末,只能說安全係數高些,存在一定的潛力。

解析|奧斯卡提名片的質量穩了,2月引進片的檔期懸了

除了這三部已定檔的奧斯卡提名影片之外,電影《1917》,以及騰訊影業聯合出品的《鄰里美好的一天》本來也有望引進,但是整體的風向,還是受到了疫情發展的制約。畢竟,當下整個行業已經步調放緩。

1月24日除夕起,打開貓眼專業版,電影票房數據已經暫停更新,界面一直定格在了“萬眾一心 攻克時艱”的字眼上。一片空白的界面,讓人相當不適應。行業焦慮瀰漫,2月的電影市場,艱難會一如既往,只能互相安慰,慢慢期待春暖花開了。

解析|奧斯卡提名片的質量穩了,2月引進片的檔期懸了

92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名單

最佳影片提名:

《極速車王》

《愛爾蘭人》

《喬喬的異想世界》

《小丑》

《小婦人》

《婚姻故事》

《1917》

《好萊塢往事》

《寄生蟲》

最佳導演提名:

奉俊昊《寄生蟲》

薩姆·門德斯《1917》

託德·菲利普斯《小丑》

馬丁·斯科賽斯《愛爾蘭人》

昆汀·塔倫蒂諾《好萊塢往事》

最佳男主角提名: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痛苦與榮耀》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好萊塢往事》

亞當·德利弗《婚姻故事》

喬納森·普雷斯《教宗的承繼》

華金·菲尼克斯《小丑》

最佳女主角提名:

辛西婭·艾莉佛《哈麗特》

斯嘉麗·約翰遜《婚姻故事》

西爾莎·羅南《小婦人》

查理茲·塞隆《爆炸新聞》

蕾妮·齊薇格《朱迪》

最佳國際影片提名:

《寄生蟲》韓國

《基督聖體》波蘭

《蜂蜜之地》北馬其頓

《悲慘世界》法國

《痛苦與榮耀》西班牙

最佳男配角提名:

安東尼·霍普金斯《教宗的承繼》

湯姆·漢克斯《鄰里美好的一天》

阿爾·帕西諾《愛爾蘭人》

喬·佩西《愛爾蘭人》

布拉德·皮特《好萊塢往事》

最佳女配角提名:

凱西·貝茨《理查德·朱維爾的哀歌》

Florence Pugh《小婦人》

勞拉·鄧恩《婚姻故事》

斯嘉麗·約翰遜《喬喬的異想世界》

瑪格特·羅比《爆炸新聞》

最佳動畫長片提名:

《馴龍高手3》

《我失去了身體》

《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

《遺失的環節》

《玩具總動員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