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帶兵為何不如劉邦?

劉備在涿郡之戰中,帶兵500人,勇獲大勝;後帶兵5000人,解青州之圍;還曾領軍3萬,擊敗袁術軍隊。

劉備涿郡起事的時候,得到張大戶資助共蒐羅鄉勇500人。劉、關、張帶領這500人前去涿郡助戰,這時候正好黃巾程遠志率5萬兵來犯,不知道太守劉焉是真沒兵還是想讓劉備前去送死,竟然不助一兵一卒,就讓劉備引這500兵出戰5萬黃巾軍。

劉備帶兵為何不如劉邦?


劉備運氣好,再加上兄弟們很爭氣,張飛一槍刺死了鄧茂,關羽一刀砍了程遠志,5萬人頓時做鳥獸散了,而且降者無數。劉備宅心仁厚,降兵一個也沒要,並沒有乘機擴大自己的實力。其實並非劉備不想要而是他養不起這些人,因為張大戶捐的那些錢,也就夠這500人的日常開銷。

劉焉收了降兵就做了個大方人情,派鄒靖帶了5000兵協助劉備去青州幫太守龔景。這時候劉備仍然帶著那500兵。實際上對這5500兵起真正統帥作用的還是劉備,解青州之圍的時候,劉備令關羽、張飛各領1000人馬左右夾擊,大破黃巾。從這個意義上說,劉備完全有能力統帥5000這個數量級的人馬。

後來劉備從平原縣救北海率領了3000人馬,救徐州的時候又從公孫瓚那裡借了2000人馬,總共還是5000人馬。劉備靠著5000人馬和運氣救了陶謙,看起來劉備指揮5000人馬應該是得心應手的。

劉備得了徐州,徐州是一個大郡,城內人馬數萬,劉備作為徐州之主,也指揮得動這幾萬人馬。後來曹操假借天子之言,唆使劉備進攻袁術,劉備率領馬步軍3萬出戰,打得紀靈不敢出戰。說明劉備指揮3萬人馬打勝仗,也沒有問題。

劉備帶兵為何不如劉邦?


再往後,劉備率領了3萬人馬入蜀,得了益州後,劉備的軍馬首次超過了十萬人。當然,此時的劉備手下良將謀士只有數十員,指揮這十幾萬人馬當然不在話下。劉備率眾取漢中可以說是劉備的得意之作,而取漢中的人馬也不超過十萬。

可遺憾的是,與曹操的赤壁之戰一樣,劉備初次率領數十萬大軍進行的夷陵之戰,輸得一塌糊塗,號稱75萬大軍在陸遜的一把火下,灰飛煙滅。這一戰讓蜀軍大傷元氣,以至於蜀國再也組織不起這樣一支大軍了。

問題來了,劉備帶兵500、5000可以獲勝,但為什麼領十萬大軍,卻落得失敗收場呢?

劉備帶兵為何不如劉邦?


劉邦曾經問過韓信,說你看看我能夠帶多少兵?韓信說:主公能帶10萬兵。劉邦又問:那你能帶多少兵呢?韓信說:多多益善。劉邦戎馬一生,只能帶兵十萬,劉備也算是一代英雄,可是在帶兵能力方面,卻並沒有超越自己的這位祖先。

曹操在長江邊直接指揮了83萬大軍,一邊做詩、一邊暢飲,得意非凡。可是他犯了直接指揮大軍的錯誤。如果當初曹操不在赤壁戰場,而是置身事外來看待整個戰局的話,恐怕就不會輸得那麼慘了。

從赤壁的兵力部署來看,曹軍80萬,而孫劉聯軍加起來也只有十幾萬。如果曹軍在江邊分駐三個大營,任何一營都足以與孫劉聯軍勢均力敵,那麼周瑜絕不可能一把火就解決問題。如果曹操不在現場,任誰也不能夠獨立統帥這83萬人馬,那麼曹軍必然要分營,一旦這83萬人馬分營,孫劉聯軍就只有死路一條了。可問題就在於曹操在大營,曹操畢竟不是韓信,83萬大軍對他來說實在是太多了。

所以,劉邦有自知之明,而劉備卻沒有分清將與帥的分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