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庸把《九阴真经》作者达摩改为黄裳?

龙退一


个人认为,将九阴真经的作者从达摩改为黄裳是金庸先生的神来之笔。

连载版中,提及九阴真经作者为达摩祖师一笔带过。到了修订版,讲述九阴真经来历就成为了一个故事。

猜测修订原因有三:

其一,连载版九阴真经来历错漏百出,前后矛盾。

“《九阴真经》本是黄药师“赖以成艺”的武学奇书《旧19回》。其来历“相传是达摩祖师东来,与中土武十较技,互有胜负;面壁九年,这才参透了武学精奥,写下这部书来”《旧34回》。此一说法完全站不住脚,与后文无从呼应,矛盾百出!”

这段话引用自叶洪生论剑—武侠小说谈艺录,可以说一语中的。

其二、佛门与道家武学有区别。

修订版中,周伯通讲述九阴真经的来历,说黄裳通过修订万寿道藏,无师自通,修炼出一身上乘的武功,可见他的武术根基来自道家一脉。

达摩流传下的是佛门武功,和道家武功有差异。而在连载版中,梅超风为了修炼九阴真经,屡次想要获取全真教的内功心法。而全真教的武功恰好是道家武学。

这一来,梅超风却也不敢与假冒孙不二的韩小莹较艺,忽地心念一动,朗声道:“马道长,铅汞谨藏,何解?”马钰顺口答道:“铅体沉地,以比肾水;汞性流动,而拟心火,那就是说当固肾水,息心火,习静功方得有成。”梅超风又道:“姹女婴儿何解?”马钰忽然想起她是求教修习内功的秘诀,大声喝道:“邪魔外道,妄想得我真传,快走快走!”

梅超风哈哈一笑,说道:“多谢道长指点。”

如果梅超风练的是佛门武功,哪来如此盗取道家口诀的做法。

其三、增加故事可看性。

修订版中讲述九阴真经来历,曲折离奇,等于小说之内又藏小说,周伯通说来口沫横飞,我们和郭靖一起听得心驰神往。

同时引入明教这个概念,说黄裳带兵杀死明教法王云云,和倚天屠龙记相对应,为三部曲形成一个闭环的武侠宇宙。

有一年他治下忽然出现了一个希奇古怪的教门,叫作甚么‘明教’,据说是西域的波斯胡人传来的。这些明教的教徒一不拜太上老君,二不拜至圣先师,三不拜如来佛祖,却拜外国的老魔,可是又不吃肉,只是吃菜。


狗眼博士


《九阴真经》是金庸小说中虚构的武学秘籍。是金庸武侠小说中威力极强大,也最富盛名的武学秘笈,也是武林中众人无不想争夺的一样至宝。在小说里,《九阴真经》当中记载的武学除了创始人黄裳以外,练得最全的是北侠郭靖和老顽童周伯通。此外北丐洪七公、西毒欧阳锋、南帝一灯大师、黄蓉、杨过、小龙女........等皆有修练过真经中的武学。

我们知道金庸先生笔下的《九阴真经》的创始人是黄裳,因校对《道藏》而悟通武学义理。及后黄裳被派遣消灭明教,官兵无能败阵,黄裳不服,单人匹马杀伤了明教多人,引来众人上门寻仇。黄裳不敌逃去,家人尽数被杀。为雪深仇,黄裳隐居40多年,苦思破解敌人武功之道。

40余年后重出江湖,此时仇家均已死去,余下的当年一个少女,也已年迈。黄裳有见于此,对自己为仇恨而偏执感慨万分,遂将毕生所学写成《九阴真经》,传之后世。不过《九阳真经》到《神雕侠侣》后期才出现,但是《九阳真经》的影响力更盛。它不仅成就了张无忌这个高手之外,还直接影响了三大门派,少林、武当还有峨眉。

关于《九阳真经》的作者,其实也有三个版本。新修版中的作者,是现在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斗酒僧,斗酒僧到底是谁?江湖上多有传言,一直到张无忌翻开第四卷《九阳真经》的夹页时,这个神话般的人物才被读者知晓。不过,三联版中的《九阳真经》,作者并非斗酒僧,而是“前辈高人”。

但是在连载版,金庸先生却明确讲到,《九阳真经》的作者也是达摩祖师!是的,大侠没看错,连载版中《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都出自达摩祖师之手。那么既然《九阴真经》作者本是达摩,金庸先生又是为何将其的作者改为是黄裳呢?而其中的隐喻着实是大胆!

《九阴》偏重招式,轻功、拳、掌、腿、刀法、剑法、杖法、鞭法、指爪、点穴密技、疗伤法门、闭气神功、移魂大法等等。而《九阳》偏重内力。防御力无可匹敌,自动护体功能反弹外力攻击,成金刚不坏之躯;习者轻功身法胜过世上所有轻功精妙高手;更是疗伤圣典,百毒不侵,专门克破所有寒性和阴性内力。

《九阴真经》包含无数神奇招术,诡秘莫测,义理艰深难学,但《九阳真经》功成,内力至强,天下武学附拾皆可使用,却非世间武功所能伤害。在金庸第一次修订出版后,对《九阴真经》作出调整。作者方面,由达摩改为黄裳。

其实主要是由原先应是释家武学,变成中原的道家武学。还有一方面就是文化归属问题,释家就是佛家,道家才是中原本土文化,中国佛教是禅宗,也是被道教道化的佛教。所以说结合种种就将其的作者改为了黄裳。从此黄裳成为了一个影响武林百年的武林高手。

而据清朝和民国的《陕州志》记载,佛教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陕州时,就修建了空相寺,距今已1900多年,是与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同一时期的佛门圣地。空相寺是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的葬地,它以达摩舍身求法、开创佛教禅宗而闻名天下。据史籍记载,达摩初祖在少林寺传法慧可之后,即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5年,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十二月圆寂,终年一百五十岁。








衣锦夜行的赵公子


在最初版的《射雕英雄传》中,《九阴真经》为少林祖师达摩所著。

在金庸第一次修订出版后,对《九阴真经》作出调整。把作者由达摩改为黄裳。

为何如此改动?个人浅见:一,是由于真经的内容更符合道家经义,与佛家相比而言。原来设定为达摩所写,可能考虑到禅宗教义与真经相近。改后的作者修改为北宋徽宗时期黄裳在刻录《万寿道藏》时所悟,那就与经文相融洽,顺理成章了。

之所以这样认为,可以看《九阴真经》原文描写。

《九阴真经》总纲(梵文翻译后)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是不是与《道德经》等道家经典的主旨相类似?讲天道,谈阴阳,论虚实,说变化。这是道家的教义,也是部分武术如太极、八卦等的基础要义。

《九阴真经》中:“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明显是道家的“以柔克刚”思想,《道德经》如是说:“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那为何初稿的作者是达摩祖师?还是与《九阴真经》的经文有关:“人徒知枯坐息思为进德之功,殊不知上达之士,圆通定慧,体用双修,即静而动,虽撄而宁。”这经文里的“枯坐”,“圆通定慧”是不是与禅宗的“禅定”很像?其实道家也经常“打坐冥思”的。

我们再来看看《真经》中的神功:「 易筋锻骨章」,「 点穴篇」,「 解穴秘诀」,「 闭气秘诀,「 收筋缩骨法」,「 飞絮劲」,「 蛇行狸翻」,「 移魂大法」……,大部分与道家功夫接近,也少量佛家功夫,所以由黄裳从《道藏》中悟出,更为合理,更为可信。

二,以北宋年间的黄裳创作《九阴真经》比达摩祖师创作更为合理。因为《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三部曲中《九阴真经》是贯穿始终的,以上每部书中都有人物练习上面的武功,有正派,也有邪派,也就是说这部经书掀起了江湖的腥风血雨、恩义情仇。

《九阴真经》设定在北宋年间成书,刚好与三部曲描写故事时间衔接,来的自然。如果是达摩祖师所作,那么有一个问题,时间早了,达摩所作的秘籍基本上是在少林,理论上也应该早就有人练习过,应该早就有江湖传言的。当然也有人会说不见得,那终有让人置喙之处吧,不如北宋年间黄裳所作来的通顺,来的自然。


四顾20DD


《神雕侠侣》原文:“哪想到除了《九阴真经》之外,达摩祖师还著有一部《九阳真经》。”

呵呵,这句话不讨论,可能确实是金庸忘了修改了.因为旧版九阴的作者是达摩,金庸小说分为三版,旧版,新版,新修版。旧版是以前写连载时刊登在报纸上的,后来金庸花了10年时间进行修订,这就是新版.我们现在看到的小说就是新版.

90年代,金庸再次修订,出版.这叫新修版,但没有普及。

旧版写“九阴”确实是达摩写的,后来金庸的朋友告诉他,“九阴”是道家的名词,所以在新版中又改成了黄裳。

所以,神雕这处关于“九阴”“九阳”描写是金老忽略了....






河间笑笑生


金庸一开始将达摩写成九阴真经的作者应该是借他之名气罢了。很多武术流派都托名于少林且连传说中内家功夫的祖师张三丰也是“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说,由于达摩是禅宗在中国的初祖且在少室山面壁九年所以很多少林功夫的创立都假他之名。

但实际上抛开少林武术跟达摩有没有关系,单看射雕英雄传中杜撰的一部分九阴真经的文字比如下面这段“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很明明白白的是出自道家学说,和佛家不搭界。达摩如果真会武术和内功的话也会写一段跟印度瑜伽相关的文字,涉及三脉七轮诸如此类。

金庸后来重新修订时肯定发现了这个破绽,将九阴真经的著作权给了主修道藏的黄裳倒是很合适。


江左老张


《九阴真经》的特点是以阴柔为主,特别强调以柔克刚,更接近于道家学派的理论特点。

而达摩所创的少林武学则是以阳刚、刚猛为主。

所以,该武学秘籍的作者一改,在整体上的逻辑上更通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