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荷花“四時味”,夏荷妖嬈,冬荷風骨,我們真的會觀荷嗎?


觀荷是一項很古老的風景體驗,如果當地有種植幾千畝以上的荷塘,定然是夏季的一大好玩的去處。然而現在地皮值錢,種荷若不能形成產業,必定式微;要種也只是少數種個幾十平米,幾百平米就夠多了。若大的海南島想要找出幾個成規模的荷塘,也很難。但是有兩個地方還是建有上千畝的荷塘的。一個在海口市南渡江畔的涵泳村,一個就在臨高的皇桐鎮附近。

四時荷花“四時味”,夏荷妖嬈,冬荷風骨,我們真的會觀荷嗎?

海口市南渡江畔的涵泳村荷塘


四時荷花“四時味”,夏荷妖嬈,冬荷風骨,我們真的會觀荷嗎?

涵泳村荷塘棧道


夏天觀荷的好處,想必大家都有體會,夏荷生機盎然。鋪一條紅木棧道穿行於萬傾碧綠的荷田中,周圍五顏六色的荷花隨風搖曳,而愛美的女孩子則拿著手機不停地自拍留念。把一年中最美一季的荷花攬入懷中,希望自己永遠青春常駐。還有一些人順手摺一朵荷花,僅為了自拍一張美的照片,儘管這種做法看起來很殘忍,但也說明“愛美乃人之常情”,只是方法不值得鼓勵。

四時荷花“四時味”,夏荷妖嬈,冬荷風骨,我們真的會觀荷嗎?

夏荷


然而以上的觀荷方法,只是一種初淺的觀荷習慣,真正愛荷的人需要讀懂荷花的丰韻,荷花本身就是有生命的。你唯有用生命的憐惜去看世間的萬物,與他們一起同呼吸共命運,你才能真正讀懂荷花的韻味。而古人也早已為我們提供了賞荷的範本,宋代詩人楊萬里的詩寫道,“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寫出了擬人化的荷美,西湖的荷花其實就是詩人心目中的美人,希望自己所關心與所愛的美人,如同六月的荷花一般永遠活在自己的心裡。

四時荷花“四時味”,夏荷妖嬈,冬荷風骨,我們真的會觀荷嗎?

荷的高潔


而更高級、更經典的觀荷體驗,莫過於北宋哲學家周敦頤所寫的“愛蓮說”,其中有云:“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哲學家思考的層次,確實與一般人觀荷的視角完全不同,常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能啟迪人的思維。

四時荷花“四時味”,夏荷妖嬈,冬荷風骨,我們真的會觀荷嗎?

秋荷


普通遊客與市民自然做不到哲學家那樣去觀察與思索,或許也沒有那樣的心境。但是畢竟給我們一個觀荷思索的方法與先例。古人常雲“大道歸一”,意思是說,當思索到了一定的層次,便會發現萬物的規律都是相通的。

四時荷花“四時味”,夏荷妖嬈,冬荷風骨,我們真的會觀荷嗎?

冬荷


有趣的是,夏荷的美妙與審美體驗,古人幫我們拓展了,但秋荷與冬荷的美,卻不是古人幫我們拓展的;而是出自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攝影師的現代人。攝影師自然沒有華麗的文字來敘述冬荷的另一種“新生美、傷感美”,而是用黑白照片來展示冬荷的“審美精髓”。在冰天雪地的荷塘中,黑色荷莖殘軀,東倒歪在積雪的荷塘中,極度簡潔的畫面,只有黑白兩色的高反差,卻襯托出冬荷殘而不死的風骨,與背後蘊含著的旺盛生命力。只要春風吹來,大地甦醒,積雪融化;便又會迎來一個“鳳凰涅槃重生”的盛夏。

四時荷花“四時味”,夏荷妖嬈,冬荷風骨,我們真的會觀荷嗎?

春荷


荷的生命如此,週而復始;然世間萬物也莫不過如此。荷在冬天中積蓄力量;在春天中甦醒;在夏天中綻放;在秋天中收穫。每個人其實都可以從荷的一生中找到自己的註解,人的一生也會像荷一樣要經歷各種起伏與跌宕。在失意時要看到希望硬挺過去,在得意時要看到危機要居安思危,而這,便是荷的一生帶給我們的“四時韻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