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總要歸於平靜——《葉甫蓋尼·奧涅金》

“他虛榮心極重,又特別自負,因此無論在談到自己好或壞的行為時都抱著同樣冷漠的態度——這也許是他自以為比別人優越所造成的。”

這就是原著裡的葉甫蓋尼·奧涅金,他看起來和別的青年男子都不一樣,他有口才、會行文書寫、還會說一口流利的法語,整個人瀟灑飄逸、會跳瑪祖卡舞、且在衣著上一絲不苟,看上去足足是一個飽學少年,而且,他最擅長的就是愛情。

他在鄉村繼承了屬於自己的遺產,就到了鄉村居住,一開始對自然景色還有些好奇,但很快就變得無所事事了。

確實,他儘管有著不同於一般人的才能,但是他缺乏意志,受不了寫作的苦,於是,他沒能成為一名作家。儘管他有一大筆金錢,但他卻沒有好好經營,而是揮金如土,肆意人生。他對於一切事物都是冷漠的,就像是一個多餘的人,披著一層皮,在人間遊蕩。

這些關於奧涅金的描繪,在話劇中,要想一一表現是很難的。整臺戲,演員們都是用的《葉甫蓋尼·奧涅金》的詩體小說原文來作為自己的臺詞的,導演雖在此基礎上所有刪減,但總體上來說,是非常尊重普希金的一度創作的。若是全按照原著來,那麼臺詞中交代的部分就會顯得過於繁冗,觀眾也會覺得無趣、乏味。

但顯然,導演在這一點上處理得很好,情境交代與劇情發展相結合,給予舞臺賦予了很多有趣的形式,極富造型感。就像舞臺後區那一個個跳芭蕾舞的少女,在一個靶杆上,用勻速的方式轉動她們妙曼的身軀;又如奧涅金在舞會上站立,每個姑娘都迫不及待地對他介紹自己,通過一個個的站起來,向奧涅金展現自己的美和魅力;又如那一場,將一個個少女的頭髮剪掉,她們都變成了婦女……這樣的場面有很多,美麗的女孩們構成了舞臺上的美麗形式,讓觀眾沉浸在形體之美、造型之美當中。

奧涅金回到鄉村,認識了他的朋友連斯基。連斯基是一個真摯、純真的詩人,他抱有著理想,總是熱情洋溢,而每當這個時候,奧涅金總是會用他滄桑的雙眼注視著他,在心裡恥笑他的單純和愚蠢,卻也不忍心反駁他,“破壞他短暫的快樂,這樣做也許過於愚蠢,不用我說,他也會冷靜,且讓他過得快快活活,讓他相信世上的完美,原諒年輕人的熱情和胡話,這都是由於青年人的狂熱。”

儘管兩人在三觀上有許多的差距,卻也不妨礙他們成為了朋友,正如書中所言,“人們就是這樣,由於無事可做而成為了友人。”

因為生活太過於悠閒,兩個志趣不相同的人成為了朋友。

生活總要歸於平靜——《葉甫蓋尼·奧涅金》


而很快,連斯基和奧莉加戀愛了,奧莉加是女主角塔季揚娜的妹妹,一個天真的少女。可是,奧涅金卻諷刺她的臉圓得像一個月亮,連斯基頓時有些尷尬。

在舞臺上,奧涅金剛說完她的臉,連斯基就和奧莉加在舞臺中央迎面對上,正欲親熱,可是他兩手捧著她的臉的時候,還是感覺到了“月亮”的實際質感。觀眾意會的笑了。

而此時,就在宴會上,我們的女主角塔季揚娜,深深的愛上了奧涅金。原著中是這麼形容她的:“塔季揚娜,不如妹妹美麗、臉蛋也不緋紅、不引人注意。又靦腆、憂鬱、沉默寡言。”於是,她愛上了奧涅金,卻也不表露心跡,她只是沉默的看著他,但其實,她的內心早已被澎湃的愛情之火點燃。

此時的舞臺處理是絕妙的,演員的表演更是動人心魄。塔季揚娜搬了一張床上場,她所有的心聲不需要用語言,而只在她床上的一系列動作上就可以看出——少女懷春,心潮澎拜。她內心的火熱,全都表現在她的動作上了!這是一個演員多麼強大的形體能力和表現力啊!

尤其是當她和奶媽表露心跡的那一瞬間,她坦白了,她用盡全身力氣,扛起了那張床的一邊,大聲宣告:“我戀愛了!!!”

此時,全場都盈滿了她的芳音,最美妙的愛情之音。聽得叫人熱淚盈眶,這就是情感外化的極致,一個女孩,她的渴望愛情的力量,讓她抬起了一張床,伴隨著她那嘶聲裂肺的宣告聲,似乎全世界都知道:她戀愛了。

此時,觀眾產生的共鳴是無與倫比的,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種情緒中,又回味著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情感。多麼美妙,令人回味。

生活總要歸於平靜——《葉甫蓋尼·奧涅金》


可是,我們同樣知道,奧涅金殘酷的拒絕了塔季揚娜,任塔季揚娜一個人在那兒呆立,無所適從。奧涅金深深的傷害了她,用他那冷默、輕蔑的語氣。這讓塔季揚娜悲痛欲絕,舉起長凳狂奔著,表達者她深沉的傷痛。

生活總要歸於平靜——《葉甫蓋尼·奧涅金》


生活總要歸於平靜——《葉甫蓋尼·奧涅金》


並且,他在舞會上還調戲了奧莉加,讓奧莉加也為他神魂顛倒。這深深傷害了我們可憐的詩人連斯基。

在話劇舞臺上,導演採用的手法是,奧涅金摟著奧莉加,充滿色氣地咬著她的白手套,一根手指一根手指那麼咬,在舞臺中央,充滿了色情的氣息。奧莉加臉紅撲撲的,可連斯基呢,可憐的連斯基不斷的看著,他自虐般的跑著換了多個地方,可是,結果還是一樣:他的朋友,奧涅金,調戲了他的未婚妻,而他的未婚妻也欣然接受。

這深深地刺痛了他,他提出了決鬥。

兩人明明知道自己有可能會死,但還是義無反顧的決鬥了。“上流社會一結下冤仇,就怕在爭鬥中有失體面。”體面或許比死亡更重要。我們能夠想到,詩人普希金,也正是在決鬥中失去了自己的性命。連斯基,這個可愛的詩人,他還沒有展露出才華,還沒有發光發熱,就在決鬥中斷送了自己的生命。

舞臺上的雪很大,連斯基的屍體倒在了地上,有兩人把他的屍體放在爬犁上,拖走了,在地上,留下了一個弧形的痕跡。很美,也很哀傷。

奧莉加很快就從悲傷中緩過來了,她嫁給了一個軍官,並且很快隨著軍官去參軍了,離開了那個鄉村。為愛情而死的連斯基,似乎不再有人哀悼他。

奧涅金也離開了村裡,塔季揚娜沉浸在哀傷中,她翻看了奧涅金所有看過的書,在上面看他留下的筆記,看他的思想。她發現,奧涅金是個怪誕的人,一個荒謬的人。可能當時在塔季揚娜心中,這個男人,就並不值得她愛了。在舞臺上,她把書整齊的排成一排,看得很認真,風吹動書頁,吹動她的髮絲,美極了。

隨後,她和家人去了莫斯科,在那兒成為人婦。

有一個場景是極美的,在宴會上,婦人們穿著一樣的衣裙,坐在鞦韆裝置上,她們被升在了半空中,錯落有致的造型給她們增添了極致的美感。就像天使一樣,在高空中,俯視著自己的命運。

生活總要歸於平靜——《葉甫蓋尼·奧涅金》


奧涅金又回到了莫斯科,此時,他已經無所事事了26年,他變得虛榮、無聊、頹廢。正在此時,他發現,之前那個對他真誠的表露心跡、永遠都用那雙明亮而渴求的眼神望著他的塔季揚娜,搖身一變,成為了公爵夫人。

奧涅金妄圖向塔季揚娜乞憐,想通過她躋身於上流社會。可是,塔季揚娜決絕的回絕了他,並且告訴他:

“我愛您,我何必向您說謊,但是,既然我已經嫁給了我的丈夫,我就會永遠忠於他。”

自此,奧涅金終於得到了他的結局,只是生活依舊會繼續下去。他卻終究是一個多餘的人,沒有毅力和勇氣,充滿冷漠與蔑視。同時,他也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至於我為什麼不提舞臺上的bgm,我只想說,因為這首歌已經在我腦子裡縈繞了一個多月了,只能說,這是一首神曲,它完美的和舞臺上的氣氛相結合了,對舞臺氛圍和節奏都起了很大的作用。這首貫穿始終的歌曲,點綴了整臺演出,使其成為統一的、密不可分的整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