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黑寡婦的結局?

林梓源


黑寡婦的死亡,是《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最大敗筆!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是一部非常棒的電影,堪稱極品。漫威,獻給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十一年,也讓我們的青春有了一個最完美的結局,謝謝你!那麼為何黑寡婦的死亡,是《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最大敗筆呢!因為電影中對黑寡婦的處理方式有點冷漠或不公平,理由如下:

1、黑寡婦一直都沒有得到MCU的重視。黑寡婦飾演者斯嘉麗·約翰遜在《鋼鐵俠2》時加入漫威電影宇宙,成了復仇者聯盟的六人組之一,然而《復仇者聯盟4》給她設定的故事主題則是犧牲,她在七部漫威電影中並沒有起到重要作用。

2、黑寡婦之死與無限戰爭的設定有衝突。《復仇者聯盟4》選擇黑寡婦和鷹眼去尋找靈魂寶石一點意義都沒有,超級英雄的死亡也破壞了無限戰爭的意義。

3、黑寡婦之死讓靈魂寶石的設定更加糟糕。《復仇者聯盟4》提到“變成了你所愛之人必須死,自殺和犧牲都可以”,這與《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提到的“需要一個人選擇放棄自己所愛之人”相矛盾,這些設定都太模糊,對任何一個倖存的角色來說,“犧牲”和“愛”都過於開放了,以至於我們觀眾不能很好地理解兩部電影中的情感關鍵部分到底是什麼。

4、黑寡婦之死削弱了復仇者聯盟4的結局。黑寡婦的死亡,為《復仇者聯盟4》的最後一場戰鬥留下了一個空白。對抗滅霸的最後一戰充滿許多的感人場面,黑寡婦的缺席無疑是一種遺憾。



影視優創


只能說在《復聯4》中寡姐的結局設定不是“最好的”,但也不失為一種在劇情基礎上“最適合的”謝幕設定!

可以說在整個漫威電影宇宙中,長達11年的劇情鋪墊中,能夠讓漫威粉絲留下幾乎不可磨滅的角色中,寡姐和鋼鐵俠算是其中的佼佼者,甚至,對於寡姐和鋼鐵俠在《復聯4》中的謝幕方式,也是此前最飽受爭議的話題。

這裡面對於鋼鐵俠的謝幕方式,咱們就不說了,雖然相信很多人都希望鋼鐵俠能夠最後大圓滿結局,但是單純的從角色的角度考量的話,鋼鐵俠最後打出響指下線的方式,其實最適合鋼鐵俠的或者也是鋼鐵俠最好的一種謝幕方式。

而對於漫威的寡姐來說,其實能夠存在的爭議的設定的地方就比較多了,典型的就是——

為什麼同樣是犧牲,在《復聯4》中寡姐最後都是沒有存在一個像樣的葬禮?

相信這也是很多寡姐粉絲在看完《復聯4》之後的一個比較大的疑問,畢竟,我們說或許寡姐在電影宇宙的地位不如鋼鐵俠這類的復聯3巨頭,但是本身也是復聯6元老設定,同樣也是為了逆轉無限而犧牲自己,卻最終就跟普通龍套下線一樣的設定,這其實是存在爭議的。

但是拋開這點,我們來說——

在沃密爾星的獻祭崖上,寡姐的這種領盒飯的方式,究竟是不是一個對寡姐角色比較好的結局?

回答其實我們開頭就說了:

不是最好的,但卻是最適合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縱觀整個漫威電影宇宙11年的劇情鋪墊,其實我們能夠發現漫威對於寡姐的這個角色,一開始並不是衝著類似鋼鐵俠這類絕對核心的主角定位來的,更多的,在個人看來,其實漫威寡姐的定位早期更多的是一種“遠高於常規輔助龍套角色的龍套”。

這樣說或許有一些傷感情,但是從《鋼鐵俠2》中寡姐上線開始,寡姐在前期的存在感,能夠找到類似的角色的就是“科爾森”這一類的存在。

甚至相信在早期,很多人根本就沒想到寡姐會以常駐設定出現在“復聯初期成員”中,或許當時的一些影迷會認為寡姐會成為另外一個科爾森,或者是希爾特工。

但是,伴隨著鷹眼的加入,寡姐這一角色的存在感和角色潛在價值開始有了能夠去展現的空間,顯然,熟悉漫威電影的粉絲都清楚,在電影中——

寡姐和鷹眼之間的過去經歷的劇情是一個謎!

這不單單是我們經常能夠在類似“復聯1”這類團隊電影中看到所謂的“布達佩斯”的隱藏劇情彩蛋設定,更多的在早期的漫威設定中寡姐和鷹眼因為本身角色的“吸睛力”較弱的客觀事實,就需要寡姐和鷹眼相互去彌補這一短板。

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寡姐和鷹眼都是共同作戰,典型的就是——

《復聯4》中收集靈魂寶石的劇情。

其實在早期漫威的設定中,在我們看到的正片劇情設定之前,還存在著另外一個版本,而在這一版本中,留給鷹眼和寡姐的可不是在獻祭崖上的最後惜惜相別,互相爭著去送死,而是出現了滅霸,在一番混戰中,寡姐負傷的情況下,跳下了獻祭崖,利用靈魂寶石的規則,讓鷹眼拿到了靈魂寶石並擺脫了滅霸的危機。

乍一看:

這種設定單純從劇情角度來說,或許還要比我們正片卡到的來的更為刺激,但是從角色角度來說,這一版設定被刪除就是一個最為明智的決定!

因為這一版中,我們只看到了危機之下的順勢而為,但是卻沒有看到預告片中那一句“不惜一切代價,逆轉無限”的體現,只有在絕對安全的前提下,寡姐再來做出犧牲自我的決定,這樣才讓寡姐這個角色真正的魅力展現出來。

或許寡姐曾經有過黑暗的一面,有過濫殺無辜的黑歷史,但是在努力脫離無法決定的起源歷史後,寡姐以孑然一身來到了復仇者聯盟,在這裡寡姐在這樣一群大男孩子中,不是戰鬥力最強的甚至也不是最聰明的,但卻是最不可缺失的一個角色。

寡姐,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潤滑油”一樣的角色!

平時不不起眼,但是要想讓整個機器運轉,每個齒輪之間不再火花四濺,磕磕巴巴,這種“潤滑油”的存在就是絕對不能缺少的。

顯然——

對於復仇者團隊來說,寡姐就一直充當著這樣的角色,平時不起眼,但是關鍵時刻總是能夠彰顯價值。

同時,復仇者對於寡姐來說,從一開始的組隊打boss,一直到後來慢慢產生生死搭檔的默契,再到後來寡姐開始站在大家庭的角度來考慮整個復仇者聯盟,在成員發生“內戰”的時候,照樣希望能夠調和雙方,甚至是放走和自己對立的美隊等人。

這一點咱們可以參考《美隊3》中的機場大戰。

正是這樣一個個劇情的累積,開始讓寡姐的角色成長為復仇者的大梁之一,而相對應的從劇情角度來說,復仇者聯盟對於寡姐的意義也發生了變化,不再是一個組織,而是一個家庭,一個此前寡姐從來沒有感受過的氛圍。

對於每一位復仇者,寡姐都將其視為“家人”,這也是為什麼在無限響指之後,在5年的煎熬時期,當美隊等人在嘗試著通過各種方式走出陰影時,只有寡姐還是沉浸在痛苦中不願意走出來,不願意去忘記!

顯然,同樣在《復聯4》中當寡姐等人有機會去“逆轉無限”的時候,寡姐成為了其中願意犧牲自我來換取“家人迴歸”的一個不二之選,畢竟,沒辦法——

對於鷹眼來說,漫威不會做出讓這樣一位看重家庭的角色,去自我犧牲,甚至我們說當寡姐和鷹眼去執行這樣一個“必有一死”的任務時,如果漫威設定了讓鷹眼去犧牲,其實能夠反饋出來的感觸力不會太大。

因為貌似在很多人的潛意識中,這種“送死”的操作,就應該是男人去做的。

但是,漫威反其道而行之,讓原本就“孤身一人”的寡姐,從一開始一個人來,再一個人離開,這種將寡姐這一角色以“近乎殘忍”的方式“榨乾”的謝幕操作,卻是最能夠爆發出影迷的感觸力以及寡姐這一角色的魅力的設定。

同樣的,也是最能夠讓寡姐被影迷記住的方式。

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前面說:這不是寡姐最好的謝幕方式,但從角色角度來說,卻是“最合適”的原因,同樣的道理其實放在鋼鐵俠身上也是如此。

因為有時候——

“殘缺”比“圓滿”能讓人印象深刻,而通過殘缺換來的圓滿,更能夠讓人感受到圓滿美好的價值!

更多漫威電影情報、漫威美劇推薦、漫威吐槽,請關注漫威電影情報局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漫威電影情報局


首先,從電影製作和劇情考慮的角度來看,原因很殘忍,但也很簡單。

寡姐被"冰箱女友"了。

"冰箱女友"(Women in Refrigerators)——超英電影和漫畫中的常用手法,經常以女性受傷、失去力量甚至死亡的橋段來推動劇情發展或男主角成長。

其實此前寡姐作為初代A6中唯一的女超英,就一直多多少少發揮著"冰箱女友"的作用。

只是復聯四里發揮得特別徹底而已。

我們可以來想想,"以所愛之人交換靈魂寶石"的這個劇情,放在這裡最合適的,一定是克林特和娜塔莎。

第一,找倆沒什麼交集的肯定不行吧。比如要是把羅德和星雲往沃彌爾一扔,那得有多尷尬啊: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二臉懵逼。

最後哪怕真有一個充分表現超英的自我修養,跳下去了。另一個看著死球的隊友,淚流滿面,但照樣啥也拿不到。

第二,往那兒放兩個糙漢子也不太合適吧。如果這樣做,確實可以引起一些cp粉的暴風哭泣,但對於佔大多數的普通觀眾來說,這畫風是怎麼看怎麼奇怪啊。

綜上,沒有情感關係的不行,倆男的也不行,化灰的更不行。

但為什麼他們一起去,獻祭的一定是寡姐呢?

這裡其實非常契合娜塔莎的人設。

在電影院裡,我看到是克林特和娜塔莎去找靈魂寶石,心就涼了。

雖然復聯四被吐槽官方ooc嚴重,但至少在她的結局上,編劇唯一耍的花樣就是把她和克林特送去找靈魂寶石。

而此後的一切發展都註定了,如此自然,如此合理。

她一定會選擇犧牲自己。

她看的很清楚,復聯就是她的所有。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生活。但她全部的家人,朋友甚至愛人,都是身旁的戰友。

她除了復聯這個大家庭,一無所有。

而為這個家而犧牲,一定是她心甘情願甚至希望的結局。





Panda剪刀手


從娜塔莎那句"you have to let me go"開始淚崩。

娜塔莎是我最喜歡的角色,也是最心疼的角色。在靈魂寶石所在的星球上,紅骷髏說出她爸名字的時候她相信了,因為從小就被特務機構當工具訓練,連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生父是誰。復聯2裡,avengers到鷹眼家避難,娜塔莎和Bruce當時還在一起,兩人夜談的時候娜塔莎說自己從紅房子裡畢業的時候做了絕育手術,覺得自己是怪物。

在得知無限原石被滅霸毀掉後的五年時間裡,她表面上堅強的維持著大家的聯絡和正常運轉,實際上自己才是那個萬念俱灰一無所有的人,因為復聯是她的家,長期以來唯一的家。不像鷹眼,之前有老婆孩子,還能隱退;不像鋼鐵俠,脫下盔甲還是富豪、企業家、丈夫、父親;不像雷神,還有阿斯加德;不像Bruce,就算離開歸隱也活得有聲有色;不像美隊,永遠充滿正能量,有社交圈子,整個美利堅都是他的信念。

娜塔莎,她從最艱難的人生中走來,是那個除了復聯一無所有的人。Nothing lasts long,總有走到終點時。鋼鐵俠有小辣椒和女兒共度的幸福時光,終點時有大家的陪伴;美隊通過回到過去,改變了命運,終於還上了欠佩吉的那支舞;娜塔莎孑然一身,沒有親人,沒有戀人,終點是葬身外星,連葬禮都沒有!

其實英雄遲暮也不是我希望看到的結局,鋼鐵俠、美隊、娜塔莎三個人的結局我都尚能接受,也覺得作為角色以這樣的方式退出很好,但真的希望能看到多一點其他人對娜塔莎的思念,給她一個葬禮,不要讓她就這樣利落的謝幕,總覺得欠了什麼。

最後,我都不敢二刷了,從娜塔莎死哭到電影結束後還停不下來,回家後和第二天還又哭了一場,太心疼娜塔莎,作為一個男生,已經哭到極限了。

娜塔莎,沒有人愛你三千遍。

我來。



愛的小陳在身邊


在復聯第四部裡,黑寡婦為了拯救世界,在鷹眼手上搶走了為同伴而死的權利,應該說這個結局讓人很遺憾,很不甘心吧。

《復聯3》裡一批新英雄因為滅霸的一個響指死光了,《復聯4》新英雄救回來了,老英雄又走了大半,而且不會再回來了。這兩部真真都是同樣讓人心疼糾結的節奏。



說回我們美麗的寡姐。

首先我們應該看到她的結局不是她被迫接受的,就像之前說的那樣,是她從鷹眼手上爭來的。在復聯第四部的前半段裡,所有幸存的英雄都度過了非常孤寂壓抑的五年“寂滅”生活。死去的人是不是徹底回不來了?突然失去了那麼多親人和戰友要怎麼揹負他們的意志活下去?世界上一半人口突然消失的情況下怎麼再像曾經那樣維護世界和平?這些都是壓在存活下來的英雄們心口的大石頭。

更重要的是,這些人走了,是因為在對滅霸的戰鬥中他們徹底地輸了。逝者已矣,但活著的人勢必會揹負更大的愧疚和壓力。所以託尼選擇遁世、博士選擇和浩克融為一體、雷神把自己變成了個肥宅,這些都是他們應對難過的表現形式而已。



而寡姐難過嗎?當然,像她那麼堅強,在戰後毅然揹負起保衛重任的人,還是會紅了眼圈,那是實在有無法承受之痛。

所以,在去拿靈魂寶石,需要在她和鷹眼中選一個犧牲的時候,她鉚足了全力要成為犧牲的那一個,不是因為她不惜命,而是因為經受了這些年心靈上的壓迫,她非常明白,與其揹負著別人的生命活著,不如做為了世界犧牲的那一個。



其次,我們可以看看寡姐有沒有回來的可能性。我個人認為是有的,而且可能性挺大。畢竟漫威《黑寡婦》的獨立大片才剛剛開始,如果市場效應好,票房價值高,適合投資,我相信製作者很願意讓寡姐起死回生。

畢竟不管是她還是卡梅拉,都是掉下懸崖之後就沒再出現,接著鷹眼和滅霸就突然在河裡醒來並得到了寶石。掉下去的人卻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完全不能斷定他們肯定死了,如果觀眾樂意看,編劇可以分分鐘用“異次元說”或者“時空穿越說”把她們給撈回來。

況且星爵和雷神兩個互相看不順眼的傢伙也不可能和平地在宇宙裡旅行太久是不是?


電影裡的海闊天空


黑寡婦和鷹眼的小隊時間旅行任務中,他們負責去沃米爾尋找靈魂寶石,然而最終他們發現獲得靈魂寶石必須犧牲最愛之人。就在這對好朋友之間經歷了一場爭鬥之後,黑寡婦最終像卡魔拉一樣墜亡。就像滅霸獻祭了最愛的女兒一樣,鷹眼獻祭了黑寡婦。

結局最後局處給鋼鐵俠辦葬禮,而不給黑寡婦也辦場葬禮呢?劇中鋼鐵俠是劇情主線人物,貫穿始終,以至於為保安寧,讓滅霸和他的軍團消失而犧牲,算是結局最壯烈的英雄。其實有些粉絲也比較理解,因為漫威系列電影當中,除黑寡婦娜塔莎外,有很多人的葬禮並沒有在劇情中出現,比如洛基等人,沒有看到為他們舉行葬禮,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偉大,也並不是因為他們不重要,大家也不會因此而忘記他們。

不過也有些粉絲覺得結局處,黑寡婦娜塔莎沒有舉行葬禮,或許是在做鋪墊,畢竟她是在宇宙時空消失,說不定她還會回來,畢竟沒把她的人帶回來,也沒法舉行葬禮。所以黑寡婦跟鋼鐵俠同樣偉大,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呢?

在漫威宇宙中,一切皆有可能,不過斯嘉麗似乎跟漫威的合約到期了,跟小羅伯特·唐尼一樣不會繼續出演接下來的作品了,所以說她的犧牲應該是永恆的。接下來的那一部獨立電影,應該是講述娜塔莎加入復仇者聯盟之前的故事。


撩了個電影


黑寡婦為了能夠拿到靈魂寶石而選擇獻祭犧牲,美隊、浩克等人聽說這個消息都非常難過,浩克甚至痛苦發飆。不過最後鷹眼和美隊還談論起了娜塔莎。

為什麼娜塔莎沒有葬禮?很多人覺得她太慘了,犧牲了自己為大家奪得靈魂寶石,她的犧牲跟史塔克一樣偉大,為什麼最後沒有娜塔莎的葬禮呢?

對此有觀眾表示,娜塔莎之所以沒有跟史塔克一起舉行葬禮,是因為史塔克是有婦之夫,他的遺孀還在這裡,如果將娜塔莎的葬禮跟史塔克一起辦,倒是有點合葬的意思。並且,戰場上犧牲的士兵、英雄不計其數,難道每一個都要隆重的舉辦葬禮嗎?

除了娜塔莎,還有很多人的葬禮也沒有在影片中描述,例如幻視、洛基、千里眼等,這些都沒有葬禮,但這並不代表,大家就忘記了他們。

也有人覺得,娜塔莎沒有舉行葬禮,是因為她消失在了宇宙中,大家都覺得娜塔莎還有機會回來,她的屍體不在這裡,所以沒有為她舉辦葬禮。

在漫威宇宙中,一切皆有可能,不過斯嘉麗似乎跟漫威的合約到期了,跟小羅伯特·唐尼一樣不會繼續出演接下來的作品了,所以說她的犧牲應該是永恆的。接下來的那一部獨立電影,應該是講述娜塔莎加入復仇者聯盟之前的故事。





怡通靈


在2018年的《復仇者聯盟3 無限戰爭》時候,超級反派boss滅霸配齊了6顆無限寶石,打造出威力無窮的無限手套,造成全宇宙一半的生命隨機消失,超級英雄們也損失了一半,包括蜘蛛俠和黑豹等人瞬間灰飛煙滅。

而在第四部復仇者聯盟裡面,為了救回消失的超級英雄們和另外一半的生靈,剩下的復仇者不得不搶先於滅霸集齊6顆寶石,然後穿越回到現在打個響指,恢復滅霸造成的災難。但是同樣的,在獲取靈魂寶石的時候,也不得不犧牲一個最愛的人,結果鷹眼和黑寡婦只能艱難選擇,最後黑寡婦為了大義犧牲了自己,搶先跳下懸崖。

她一生孤苦,從小就是孤兒,被領養也是為了把她培養成殺人工具,身體被多次改造,已經無法生育,沒有親人,沒有朋友,直到遇到復仇者們,她才有了歸屬感,在這裡收穫了友情,感受到了親情,所以她甘願犧牲。

好朋友鷹眼有著摯愛的妻子和女兒,曾經他們有過的情愫也只能方一邊,她自己一個人,沒什麼可以失去了,所以願意自我犧牲,成就大義。

鋼鐵俠有父輩的功勳財富的積累,從小就衣食無憂,人中龍鳳,受到千萬人擁戴,後面成為鋼鐵俠之後,更加是復仇者聯盟的主心骨,何況本身復仇者聯盟就是他父親一手創立,還有小辣椒從得力助手到紅顏知己,到相伴一生的愛人,孩子的母親,他雖然也很悲壯,但還是人生算是圓滿了

而美國隊長,蜘蛛俠等人有血清有突變,已經超脫凡人,美國隊長更是精神象徵,天生的政治正確,人人都擁戴他。只有黑寡婦,孤獨的來孤獨的走,用凡人的身軀造就了天神的功業,最後死也是為了朋友,為了蒼生。


大摩話電影


《復仇者聯盟4》這史詩級電影總體來說獲得了票房和口碑雙豐收。優秀的電影能經得起讚美,也得承受得住批評,隨著對劇情的深入挖掘,影迷們對《復聯4》的吐槽聲也越來越多。

其中黑寡婦死於沃米爾星,這一事實讓人難以接受。為了拿到靈魂寶石,鷹眼和黑寡婦在爭著犧牲自己。最終,娜塔莎·羅曼諾夫成為了獻祭寶石的替罪羊,這讓鷹眼巴頓感到絕望,也讓觀眾感到失望!

女性角色的死亡被用來激勵男性角色的成長!很明顯,部分影迷覺得《復聯4》的這一點劇情設定不合理。觀眾們認為女主角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因為在黑寡婦的獨立電影上映前,她的死亡結局就已經註定了。

對此,《復聯4》導演安東尼·羅素表示,娜塔莎的死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局:

“我們非常明確地想過,對於初代6位復仇者來說,最令人滿意的結局是什麼。黑寡婦的結局我們推敲了很多次,她一開始是個和神盾局對立的特工(惡棍),在某次任務中,黑寡婦從鷹眼那裡得到了憐憫,鷹眼有機會殺死她,但沒有。然後黑寡婦才得以扮演一個英雄,成為復仇者的一員。現在她已經找到了這樣一個家庭,她想盡自己所能為這個家庭付出一切,這就是她的風格。”

至於鷹眼,《復聯4》導演認為男主角的動機是複雜的,因為他有可能再次見到他塵封的家人,所以鷹眼在犧牲自己之前,需要考慮更多:

“當她面臨生死抉擇時,這是黑寡婦與鷹眼之間的對決,其中一個必須為靈魂之石而死。儘管鷹眼在失去家庭後感到很難過,但他內心深處仍然希望能再次見到家人,所以鷹眼才加入戰鬥。最終,黑寡婦獻出了生命,即使她死了,她的死也是一種高貴的勝利。”

黑寡婦之死是一種高尚的行為,並不一定要被視為一場悲劇。死亡不應該總是被視為一件壞事,當人們為拯救心愛之人而死時,這是一件高尚的事情,充滿希望,英勇無畏,也許是一個角色可能得到的最好結果。

從時間線上看,娜塔莎·羅曼諾夫的漫威旅程似乎已經結束。儘管如此,這位漫威女主角將會在即將上映的《黑寡婦》中迴歸。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命運》上映之前,就有傳言稱這將是一個關於黑寡婦前傳的故事。





大寶影視秀


她是一個令人有一種微笑著哭泣的衝動的悲劇。

在整個漫威電影宇宙中,娜塔莎是唯一一個以一無所有開始,以一無所有結束的人。

鋼鐵俠還有小辣椒,美隊還有佩吉和巴基,雷神還有啤酒肚,而娜塔莎,連紅骷髏都知道她父親的名字,她卻一無所知。

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

娜塔莎對復聯,對世界,傾其所有。她,何嘗也不是一個“凡人之軀,肩比神明”的人?

《復聯4》,託尼摘下了方舟反應爐,美隊加入了互助俱樂部,於是黑寡婦暫時做了復聯的隊長。別人都不管這個世界了,只能她來管了。當初面對洛基她都只是假裝哭泣,如今她卻真的哭了。為宇宙死去一半生靈而哭,也為復仇者聯盟的分崩離析而哭。她曾經是一個間諜,是復聯讓她有了歸屬感。復仇者不僅是一個職業,更是一個家庭。

漫威欠她一個體面的葬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