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梨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品和特点是什么?

彭林灵


孙梨是我比较喜欢的作家,他的作品平易近人,接地气,通过日常生活画面来托物言志,自然而意味深长。

1、孙梨1913年生于华北平原的河北省安平县,早期以短篇小说《荷花淀》闻名。1949年解放后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散文集《秀露集》、《晚华集》、《耕堂杂录》等。

2、最期作品清新质扑、简洁明净,语言如行云流水,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晚年作品多沧桑之感而以平淡出之,意蕴幽深。孙梨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3、家乡河北省安平县建有孙梨故居纪念馆。


香风飘玉蕙


孙犁(1913_2002)现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生于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孙遥城村。

1919年至1924年孙犁就读本村初级小学以及安国县城上高级小学,开始接触到"五四"以后的文学作品,如鲁迅和文学研究会中的叶圣陶,许地山等作家的小说,以及社会科学,文艺理论著作和一些苏联文学作品,扩大了他的视野,並为后来的创作和文艺评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26年至1933年,孙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期间,在校刋《育德月刋》发表作品,如短篇小说《孝吗?》,《弃儿》等,並阅读了当时流行的俄国十月革命以后的文学作品,对文芒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3至1936年曾被聘任为北平市工务局雇员以及安新县同口完全小学任教员,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生活有初步了解。

1937年冬至1942 年,抗战爆发,孙犁加入抗战工作,编写了《民族革命战争与戏剧》,选编了《海燕之歌》,汇编国内外的进步诗歌,並出版。在《红星》杂志和《冀中导报》副刋上发表《现实主义文学论》《鲁迅论》两篇论文。並于1941年回冀中区参加编写大型报告文学集《冀中一日》,並写成《区村和连队的文学写作课本》,(后改名《写作入门》,多次出版,。

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开启了中国“诗化小说"的先河。

1949年主编《天津曰报》的《文艺周刋》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创作长篇小说《风云初记》。

1956年疾病缠身,搁笔十年。

1977年至1995年先后出版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等十个作品集,显示出作家的旺盛的写作实力和富有个性特色的思想艺术。

2002年7月,孙犁逝世,终年九十


子英138


孙犁,现当代著名散文家,小说家,荷花淀派创始人。(1913年-2002年),1926年入育德四年制中学,期间发表过:“孝吗”“顿足”“弃儿”等。高中期间在“中学生”中发表过“子夜”。叁加抗战后编写了“民族革命战争马戏剧”,“海燕之歌”,“现实主义文学论”。1941至1942年写成“写作入门”“文艺学习”“走出以后”“第一个洞”“丈夫”“春天,战斗的外围”“他从天津来”。1944年发表小说“荷花淀”“芦花荡”。五十年代初写成“风云初记”。1956年写成“铁木前传”十九节后大病。1979至1995写“ 晚年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等十部作品。以“曲终集”后告别文坛!享年九十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