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收到一封信,里面仅有三十字,为何立刻服毒自尽?

风一样的小菇凉


在家“养老”的吕不韦收到秦始皇的来信,脸色大变,思前虑后,选择服毒自尽。信中只有三十个字,意思也很简单明了,没什么晦涩难懂的地方。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与其家属徙蜀!”这一看就是绝交信啊,语气很坚决。

开口就是你对秦朝有什么功劳,却占着河南十万户的封地?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让我叫你一声仲父!带着你家人搬去蜀地吧!短短几十字,既抹去了吕不韦的功劳,还不让人家攀亲戚。

这吕不韦可能没有那么出名,好些人不认识他。他可不是真像秦始皇说的那样无用,他对秦朝还真有大作用。

可以说,秦朝能够一统六国,吕不韦有很大一部分作用,他本是一届商人,后来做到权倾朝野的宰相,能力可想而知。

秦庄襄王运气不佳,好不容易继承王位,没几年就去世了。当时吕不韦推波助澜,让嬴政继承王位,可惜他年纪还小。这样一来,大权不就都落到吕不韦手中了吗?


其实这其中还牵扯出一段丑闻,甚至到现在还有人怀疑秦始皇血统不正,说他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这事被人们添油加醋,已经说不清了,不过笔者推测秦始皇还真应该是秦庄襄王所生。

秦庄襄王死后,当年嬴政还小,吕不韦整天过的跟个皇上似的,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吕不韦和赵姬旧情复燃。

这赵姬曾经就是吕不韦献给秦庄襄王的,据说赵姬去的时候就已经怀孕了。众说纷纭,还好《史记》破案了,书中清楚地写道,秦始皇是秦庄湘乡楚王的儿子。民间也更倾向于这一说法,不过真假与否,已经难以考证了。

不管怎样,和皇太后不清不楚的罪名,吕不韦是逃不掉了。这让秦始皇情何以堪,他那时候小不懂事,可他渐渐长大了,这样的事情败露,吕不韦的日子可就没那么好过了。

吕不韦也开始担心了,他就想了一计,也就是这一办法,直接推动了他的死亡。本意是自己脱身,让门客嫪毐去敷衍赵姬。可没想到这个门客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反手就把吕不韦卖了,他也想当皇上。


可惜嫪毐运气不佳,赶上了秦始皇大有作为的时候,事情败露后,他就偷出了太后和皇帝的印玺,伪造命令攻击蕲年宫,准备造反。

秦始皇也是很有才干的一个人:“凡有战功的均拜爵厚赏,宦官参战的也拜爵一级。”

这样一来,大家当然支持秦始皇,嫪毐及其死党被一网打尽,他和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也被杀掉。可怜嫪毐还曾经幻想过他的儿子继承王位呢。

该事件后,吕不韦也被罢相,其实秦始皇也是网开一面了,让他回家养老。可是吕不韦这一生太爱权利了,他还想掺和政事,养着大批食客。

此外,很多人是他一手提拔上去的,这些人还妄想着他能翻身。这样一来,彻底的激怒了秦始皇,也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秦始皇这封信意思很明显,就是要他死,吕不韦即便不自杀,秦始皇也不会留他了。

其实吕不韦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被迫“养老”,他就应该韬光养晦,安享晚年。本来他这一生赚的钱财,几辈子都花不完,舒舒服服养老多好。自己功高震主,皇帝又怎么能留他?

自杀的消息传入秦始皇耳中,吕不韦死后秦始皇下令没收他的全部财产。努力一生,苦心经营的财富化为泡影,最后两手空空离世。倒真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史之策


不少人推测吕不韦实为嬴政生父,所以为着儿子的事业前途,吕不韦收到嬴政的谴责信后,没有多加分辩就自杀了。

嬴政发给吕不韦的那三十个字翻成大白话就是:“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



说吕不韦对秦国没有功劳,那真是太冤枉吕不韦了。

想当年嬴政之父异人在赵国为质,那真是爹不疼娘管不着,吃穿都发愁。若不是吕不韦那“奇货可居”的设想和实施,哪有嬴政的出身?虽说吕不韦据此从商人一跃而成权贵,自己确实做了笔划算的大买卖,但也正是这番运作,让秦国得了个强大的君主,嬴政绝不会认为自己很差劲吧,所以,吕不韦对于嬴政,对于秦国,是功不可没的。

吕不韦的传奇,是由他惊人的洞察力和远见造就的。他深刻认识到了彼时炙手可热的华阳夫人及其弟阳泉君的后顾之忧,藉此将异人推给他们,又用异人成为嗣君的可能来说服赵国礼遇这个本无人待见的庶王孙。


不得不说,吕不韦是个奇人,深谋远虑,执行力也强。这样一个人,为何会因为嬴政的一封信而自尽呢?

从当时的情势来看,吕不韦的势力和声望都很高,即便因嫪毐之事被遣回封地,拜访他的人仍然很多,这引起了嬴政的不满。

惯于审时度势的吕不韦知道,他的富贵与权势跟做生意一样,跟市场需求相关,此时的嬴政,已经不需要他了,他也无从再找到当年的那些“奇货”了,他的存在,已经不是一种需求,而是一种阻碍。嬴政甚至不愿再称他“仲父”,从私人感情上也要隔绝他了。


此时的吕不韦,像生意人一样,没了客户,又没有新产品开发,已濒临破产,惟有一死以存体面。至于嬴政是不是他的血脉,已经不是他活下去的理由了。


钱多多读文史


嬴政即位的第九个年头,长信侯嫪毐跟太后私通的事情被人举报,言及两人乱搞生子两人,并且嫪毐野心勃勃与太后谋划,让私生子取代嬴政当秦王。

此时亲政的秦始皇对此展开彻查,发现了嫪毐走的是吕不韦的路子,才得以进入宫中。于是在夷嫪毐三族,杀太后两子,并将其迁到壅地后,便想要干掉吕不韦。但念及吕不韦辅佐先王功高,加之吕不韦门下宾客辩士多方游说,碍于舆论及其势力,嬴政最终选择罢免了吕不韦的相位,将其打发到洛阳封地就国。

吕不韦被罢相后,各诸侯的使者们来邀请吕不韦跳槽的络绎不绝,嬴政忌惮吕不韦这么大的影响力,怕其造反或者直接跑到敌国,于是写信给吕不韦说: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嬴政的话,充满了威胁。虽然书中没有直言要吕不韦死,但蛮横地要求他全家迁移到偏远的蜀地,让其感受到了深深的逼迫,于是吕不韦饮鸩而死。

作为权倾一时的秦国丞相,在去相位之后无论在秦国还是诸侯之间都拥有极大影响力的吕不韦,为何就因为一封简短的书信,就自杀了呢?

这不得不从吕不韦的思想倾向说起。

吕不韦处于战国末年,这一时期的社会意识总体上渴望七国一统。无论是儒家、墨家,或者后来居上的法家,他们此时的政治倾向,都认为“天下一统”是结束战乱的唯一途径。吕不韦作为一个活跃在法家大本营秦国的政客,自然也抱有这种心理。

“天下一统”的核心基础是君主集权,在秦国君主集权的思想深入人心。作为天下第一强国的丞相,吕不韦的心里,自始至终也都认为设置君主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

他曾在《吕氏春秋》中明确表达了自己“忠君”的思想,即不但要有国君,而且应该提倡臣下忠于国君。

吕不韦虽然“忠君”,但商贾出身的他,自幼就养成了一种现实主义眼光观察事物的自觉性,使得他在考虑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会产生极端思想。

他在“忠君”方面也是这样,虽然认为君主对国家至关重要,但却并非事事“唯君”。所以他又认为设天子并不是奉承天子,天下也并非天子一人所有,甚至为了国家利益考虑,必要时候可以废掉不合格的君主而拥立有本事、有德行、有能力的人上位。

这种观点,是主张绝对君权的嬴政所万万不能接受的,两人思想上的分歧,必然会导致两人关系的势同水火。

除此之外,吕不韦还拥有极强的权力欲望,权力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都具有难以割舍的诱惑力。

为了长期占有秦国顶级权力,吕不韦对嬴政恩威并施,首先举荐嫪毐进宫,让自己从跟太后的不正当关系中金蝉脱壳,其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嬴政对他成见。

另外,吕不韦集三千门客著《吕氏春秋》,用来训导秦王,让他学会做一个“无为之君”。这种软硬兼施的措施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护现有权力,使其不受侵犯。

这就是吕不韦的心理,忠于君主,但却又为了权位试图将君主改造成一个不管事的“无为之君”。这两种矛盾的心理,最终使得吕不韦在秦始皇亲政后进退失据。

嬴政亲政后,另外设了两个丞相来分散吕不韦的权力。如果说,吕不韦是一个野心家,想要取秦王而代之,那么这个时候无疑是发动叛乱最好的时机。因为羽翼未丰,而吕不韦丞相之权虽被削弱,但还拥有多年来积蓄的雄厚势力。

但在忠君思想的影响下,吕不韦并没有走上造反之路。后来吕不韦到洛阳封地,也只是利用诸侯对他的重视来造势,试图重新回到秦国权力中心,骨子里也没有背叛秦国的想法。

但嬴政短短30个字的书信,字字如刀,把吕不韦十多年的功劳完全否决,逼着他最后选择了自杀。


剧透历史


公元前235年,吕不韦收到还是秦王的嬴政的一封信,信里只有短短30余字: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翻译过来就是:你何德何能?封你河南地十万户侯,你还真敢伸手?你跟秦国何亲何故,竟然敢号称寡人的仲父?打明儿起,你就卷铺盖去蜀地吧!

于是,文信侯吕不韦全家老小,就踏上了发配蜀国之路。

吕不韦刚刚走出封地,就越想越不对劲——自己从一个商人走上秦国相国之位,又从相国之位被贬出京城,现如今又被发配到蜀地;下一步,秦王还会怎么对待自己呢?会不会把自己杀掉呢?

更何况,吕不韦与秦王的母亲赵太后有不清不白的关系。吕不韦为赵太后所举荐的“大阴人”嫪毐还给秦王生了两个弟弟;若是仅仅生了两个弟弟也就罢了,两年前,嫪毐竟然发动蕲年宫之变,差点儿让秦王提前“驾崩”。

吕不韦的命运,也就是从蕲年宫之变以后,发生了大转折。

吕不韦犯下的这几条罪状,若真的按秦律定罪,哪一条都够他死好几回。想到这里,吕不韦有些绝望,索性一杯鸩酒下肚,了却残生。

可是,嬴政将吕不韦发配蜀地,真的打算在半道上搞死他吗?

答案是:不一定。

嫪毐被处死之后,嬴政下令严查此案。毫无疑问,举荐嫪毐的吕不韦,也被牵连其中,《史记》记载:

“于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实,事连相国吕不韦。”

译文:嫪毐死后,嬴政下令严查此案,得到了详实的结果,而且此案与相国吕不韦有极大的关系。

当时秦王就怒了。

人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嬴政当时虽不是天子,可是他的怒火也不可小觑——嬴政下令将赵太后(嬴政亲妈)发配到雍地软禁起来;与赵姬有染的吕不韦,当然也没能逃过此劫,嬴政欲将其诛杀。

这个时候,吕不韦“三千门客”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听说秦王要诛杀吕相,秦国诸多大臣及吕氏门客纷纷前往说情,大家一致认为:吕相侍奉先王功高,罪不至死,还请大王网开一面。

思来想去之后,嬴政饶了吕不韦一命。


一直到第二年十月,吕不韦才被免去相国的职位(此前仍旧担任秦相国);免相之后,秦王将河南地赐给吕不韦,不想在咸阳见到他。

秦王嬴政将吕不韦“赶”到河南地,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嬴政年纪渐长,王权与相权之间的冲突渐显;另一方面,吕不韦之前种种行为,虽然有诸多大臣和门客说情,嬴政真的不介意?

可见,嬴政虽然对吕不韦非常不满,种种表现来看,显然没有要杀死他的意思;吕不韦没有在河南地服毒自尽,说明他心里清楚,秦王并不想杀他。

真正促使吕不韦产生“秦王欲杀我”的想法,是另一件事,《史记》记载:

“秦王十年十月…而出文信侯就国河南。岁余,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秦王恐其为变。”

大意是:吕不韦迁往河南地之后,并没有像嬴政想象中那样,安分守己静默等死;他仅仅在新的封地待了不到一年,过去的三千门客,纷纷到河南地“请教”吕不韦。如此,让嬴政非常惊恐。

试想,嬴政将吕相迁到河南地,就是为了削弱相权。

令嬴政没想到的是,吕不韦“搬家”之后,相权非但没有减少,似乎还慢慢变大了!长此以往,会不会是第二个“嫪毐”?会不会有第二场“蕲年宫之变”?

嬴政不敢往下想。

吕不韦私自结社聚会,嬴政当然能以“聚众谋反”的罪名将其处决。可是,嬴政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继续饶他一命,这就有了开头的那封信——即,将吕不韦往更远的蜀地迁徙。

说到底,嬴政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孩子了,他要实现宏图大志,吕不韦就必须走。

可惜,吕不韦意会错了秦王的意思。如果他老老实实迁往蜀地,说不定,他还真的死不了。虽然日子不如在中原那般钟鸣鼎食,却也足以丰衣足食。

《史记》记载:

“秦王十二年秋 ,复缪毒舍人迁蜀者。 ”

译文:秦王十二年秋天(吕不韦死后两年),那些因嫪毐谋反而迁往蜀地的门客,又被迁回原籍。

吕不韦如果不自杀,会不会如“嫪毐舍人”那样,在蜀地逍遥三五年,又回到中原呢?


记者李满


说起来,这是吕不韦咎由自取,他是一个成功的经济、政治二重投机商,并从中获取巨额回报,然而最终还是葬送了他的性命,正所谓“成也投机,败也投机”。

很多人怀疑,千古一帝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这绝非空穴来风。

正史记载,秦始皇嬴政是秦庄襄王子楚的儿子,子楚早年有一段特殊经历,也让秦始皇的身世成为一个千古谜团。

子楚本名异人,是安国君(时为秦国太子)庶出的儿子,但因为和母亲娘俩都不受安国君待见,被秦国作为人质送到了赵国,由于秦、赵两国频频开战,子楚在赵国生活地很郁闷,生命安全屡屡遭到威胁,也没人关心他。

这个时候,赵国有一个商人叫吕不韦,得知了子楚的身世,他觉得子楚“奇货可居”,决定像平时做生意一样,大胆投机一把,主动结交了子楚,又是出钱,又是出力,还把自己一个美艳的侍女送给子楚做了老婆,解决了子楚的寂寞生活。

这个美艳的侍女是赵国人,姓名不详,史称赵姬。赵姬她嫁给子楚后,很快给子楚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嬴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但有些史料说赵姬本是吕不韦禁脔,嫁给子楚时已经怀了吕不韦的种,可怜的子楚当了接盘侠,所以才有“嬴政是吕不韦儿子”的说法,只是这一猜测根本无法求证。

吕不韦拥有雄厚财力,也极具政治眼光,他派人到处说子楚的好话,把子楚包装成一个极具前途的年轻人,最后说动安国君的老婆华阳夫人把子楚收为嗣子(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这样一来,从礼法上而言,子楚就成了安国君的嫡子。

接下来,安国君继位成了秦孝文王,子楚也终于从赵国安全回归到秦国。

再接下来,秦孝文王死了,子楚顺理成章继位,成了秦庄襄王。

又接下来,秦庄襄王死了,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

这个时候,嬴政的母亲赵姬成了太后,做了未亡人的赵姬正值虎狼之年,作风十分豪放,很快和老情人吕不韦旧情复燃,打得火热,而年轻的嬴政啥也不懂,只能事事倚仗自己的恩人吕不韦,吕不韦为秦国相,趁机把大权独揽手中,迎来政治生涯的巅峰。

这样的日子过了七八年之久,等嬴政21岁时,已经成年的他终于亲揽国政,吕不韦和赵姬偷情之事早已传的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再加上吕不韦专擅国政,嬴政早对他怨恨已久,时刻想要找到机会一举拔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这个时候,精明的吕不韦觉察到危险,为求自保,他向赵姬推荐了有“特异功能”的嫪毐替代自己,供赵姬淫乐,一方面继续讨赵姬欢心,另一方面转移嬴政的视线。

但嬴政对他们都不放过,他先从嫪毐下手,抓住嫪毐“谋反”之机,先把嫪毐车裂示众,将其势力一网打尽,又把生母赵姬关了禁闭。

吕不韦唇亡齿寒,但为时已晚,嬴政念及吕不韦的恩情功劳,对他“网开一面”,没有赶尽杀绝,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嬴政赐给他一封信,信中有一句: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

你何德何能何功,封你为侯,食邑十万户?你有什么亲戚关系,敢号称“仲父”?

骂完吕不韦后,嬴政下令免除吕不韦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

吕不韦很清楚,自己的政治生命已彻底终结,即便到了巴蜀,嬴政也不会放过自己。想来想去,自己只有死路一条,吕不韦干脆选择了饮毒酒自杀。

这就是投机巨商吕不韦的一生,起于投机,亡于投机,这便是投机者的最终结局,因为投机总是这样利润与风险同在,有多大利润,就有多大风险。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吕不韦可以称得上是最早的风投专家,他用金钱和美色作为投资,换来了权倾天下的秦国丞相职务,可惜最后投资失败血本无归,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吕不韦原来姓姜,是姜子牙的嫡系后人。他虽然通过经商成为富甲一方的土豪,但心里仍然想效法先祖,完成辅佐君王平定天下的伟业,所以在赵国遇到做人质的秦国安国君的儿子异人(子楚,也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后,马上意识到这是上天给他的机会。

吕不韦的基因中,既有商人的精明更有政治家的敏锐,他认识到异人是他所遇到的最有价值的商品,但心里还是有些犹豫,于是回家问他的老爹:种地的利润是多少?老爹回答:十倍。吕不韦再问:贩卖珠宝利润是多少?老爹回答:百倍。吕不韦最后问:立一个国家的君主的利润是多少?老爹明确说:无数倍。

于是吕不韦决定干一票大的。

他先拿出五百金给异人,供给他日常花销和结交赵国的权贵,然后自己带着五百金入秦,去替异人打通关系,成功地说服了安国君最宠爱的夫人,让她收异人做了儿子,最后又在秦赵发生战争时,用六百金买通了守城官吏,顺利的让异人脱身返回了秦国。

他和异人交往过程中,异人看中了他的美丽姬妾,他开始十分愤怒,后来一想大把的钱都花了,也不在乎多送出去一个女人,就满足了异人的要求。这个女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赵姬,也就是秦始皇的母亲。有人说她到异人身边后,十个月生了秦始皇,也有人说是十二个月,这已经成为历史上的一段公案了!

异人回到秦国后,吕不韦也开始了顺风顺水的人生,并最后在异人继位成为秦庄襄王之后,当年就被任命为丞相,封文信侯食邑十万户。

一千六百金加上赵姬,吕不韦完成了投资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异人当了三年秦王就病逝了,嬴政继位。吕不韦是赵姬的老情人,又是位高权重的丞相,身份变得愈加显赫,甚至被称为“仲父”。

历史证明,想给给秦始皇当爹,是没有好结果的。

吕不韦毕竟年纪大了,面对赵姬有心无力,于是弄出个假宦官嫪毐送给了赵姬。这嫪毐天赋异禀本钱惊人,十分得赵姬的宠爱,甚至以太后之尊还连着给嫪毐生了两个儿子。嫪毐十分得意,想着吕不韦能当“仲父”,自己就弄个“假父”的身份吧!他梦想着能让自己的儿子取代秦始皇,最后带着门客和家人发动叛乱,被秦始皇无情地干掉了,还被诛灭三族。

嫪毐被五马分尸,他的两个儿子被活活摔死,赵姬也被软禁终身。

“假父”死了,该轮到“仲父”了!

嫪毐的叛乱让秦始皇十分愤怒,也心生警惕。吕不韦这个与太后有私情的“仲父”,同时还是秦国的丞相,这对君权来说,威胁比嫪毐更加严重。以秦始皇大有为之君的性格,自然不能留着这颗威力巨大的定时炸弹?

于是秦始皇将吕不韦赶回了封地,并让人给他送了张小纸条: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与其家属徙蜀!

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秦国给你封了十万户人家做食邑!你和秦国有什么亲厚的地方?居然说是我的二爹!你们全家都在蜀中老实点!

吕不韦明白,这是秦始皇要对他下狠手了!而且信里透漏出的信息很清楚:他和赵姬的关系引起了秦国朝野的巨大非议,并且让秦始皇的身份受到了巨大质疑,而这一切,只能用他的死来平息!

吕不韦投资失败,选择了自杀!

后人有诗叹息他:谋立储君谁孕姬,巨商贩鬻巧观时。十年富贵随轻覆,奇货元来祸更奇。


李飞叨


这是秦王赢政给吕不韦写的一封信,大致意思是说:“你吕不韦何德何能,竟然坐享秦国赐予的封邑?你又与秦皇室有何血缘关系,尽敢以我的仲父自居!从即日起,你和你的家人全部迁往蜀地!”短短一封信,字里行间透露者秦王赢的愤怒之情。


(赢政剧照)

这封信可以一分为二看待,前半部分是斥责,后半部分是命令,前半部分并不是吕布自尽的原因,而让他绝望的迁入蜀地的命令。

在回答题目问题之前,我们先梳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一下秦王赢政为什么会给吕不韦写这封信,中间究竟发生了那些故事。

吕不韦原是卫国人,靠着在赵国都城邯郸做生意而发了家,后来在风月无边的地方邂逅了歌伎赵姬。由于赵姬是一位绝色佳人,所以吕不韦一掷千金,将其纳为爱妾。

不久,吕不韦结识了在秦国做人质的秦王子异人,因为吕不韦周游列国,不仅对时局非常了解,而且熟知秦国皇室之间利益纠葛,所以他看到了异人身上蕴含的价值。经一番详谈,两个人一拍即合,吕不韦负责帮异人运作秦王太子之位,异人许诺将来必报厚恩。后来吕不韦携重金亲自奔走于秦国,成功将异人过继给当时秦王太子安国君的正夫人华阳夫人。如此一来,就算大功告成。
(赵姬剧照)

一日,吕不韦宴请异人到家中做客,席间异人被陪酒的赵姬迷的魂不守舍,赵娆本就是轻浮女人,也不时眉来眼去迎合异人。趁吕不韦离席的片刻之功,二人就乱了手脚,不想吕不韦返回时撞见了不堪入目的一幕。吕不韦虽不痛快,但出于利益干脆就做了顺水人情,把赵姬送给了异人。

一年后,赵姬生下儿子赢政,夫妻二人小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三年后,秦赵交恶,异人性命不保,吕不韦花重金买通城门守卫与异人逃回秦国。赵姬母子流落赵国。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后,安国君即位。三天后秦孝文王(安国君)去世,子楚(异人)即位,是为秦庄襄王,吕不韦任丞相,赢政及母亲赵姬被赵国送回。三年后,庄襄王病故,13岁的赢政继承秦国王位,吕不韦任相国,赢政尊其为仲父。
(吕不韦剧照)

九年后,秦王赢政在雍城举行亲政加冕仪式,嫪毐集团趁机发动叛乱,赢政发兵镇压,嫪毐兵败逃亡。秦王下令宣赏,嫪毐被活做。经数月审讯,秦王赢政弄清楚了嫪毐集团犯罪的动机及详细情况,于是始作俑者吕不韦浮出水面。

原来,赢政即位后,母亲赵姬就与吕不韦旧情复燃。随着赢政的日益长大,吕不韦担心媾和之事爆露,于是将自己的门客猛男嫪毐献给了“淫不止”的赵太后。嫪毐是个奇人,对赵太后有致命的诱惑,赵太后如获至宝,身心愉悦之余,不断给嫪毐封地奖赏,并纵容嫪毐伺养门客。很快嫪毐就形成了一个千余人的政治集团。有了政治资本的嫪毐,野心也极速膨胀,甚至开始谋划让自己与赵太后生的儿子继承秦国王位。

吕不韦发现形势失控,于是向秦王举报了嫪毐的不轨之心,秦王派人暗中调查,嫪毐惶恐不安,于是挺而走险,发动叛乱。如果嫪毐当场被杀,吕不韦将金蝉脱壳、化险为夷,但是嫪毐被抓,他这个幕后的间接推手就脱不了干系。嫪毐被抓的五个月后,秦王赢政宣布结案,嫪毐被处于车裂,母亲赵姬被囚禁雍城,吕不韦在众人的求情之下暂时幸免。

一年后,秦王赢政将吕不韦赶回河南封地。吕不韦在封地风光了一年多,赢政又给他下了一封书信,痛斥之余要求其举家迁往蜀地。吕不韦思来想去,喝毒酒自杀。

那么,吕不韦为什么看到了赢政短短三十个字的书信就自杀了呢?原因有两点:

一、秦王赢政已经起了杀心,吕不韦知道自己没有了活路

嫪毐事件之后,秦王赢政之所以赦免了吕不韦,就是因为他的功劳太大。因为吕哥韦不仅将赢政的父亲推上秦国王位,而且积极的为赢政统一六国而奔波,所以尽管嫪毐整件影响非常恶劣,甚至沦为了六笑柄,但是还是放过了吕不韦,可见他在赢政的心目中的分量。可是吕不韦回到封地之后,每天宾客盈门,六国使者络绎不绝,而且都想借吕不韦的名望邀请其去本国为相,这样一来就让秦王赢政起了忌惮。所以,赢政恐怕吕不韦生出祸乱,于是怒斥一番,先让其迁入蜀地与世隔绝,然后再采取近一步行动。

其实吕不韦已经看出,赢政让他迁往蜀地只不过是权宜之计,绝对不是让他去蜀地体验生活,接下来还会步步紧逼,置自己于死地。所以,吕不韦觉得与其赔上家人都死在蜀地,还不如提前了断,也许家人还能免了诛连。因此,吕不韦正是看清了自己命运的归宿,而选择了明智的做法。

二、吕不韦考虑到了自己的面子和名声

吕不韦一辈子了经历了不少风浪,也可以说是开创了波澜壮阔的一生。为了能和战国四公子(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孟尝君)并驾齐驱,吕不韦也广揽门客,为秦国提供人才储备。后来吕不韦为了炒作自己,还让门客编写了赏千金易一字的《吕氏春秋》,所以,吕不韦的声望在某些方面遥遥领先于战国四公子。如此一来,秦王的迁徙令,就是对吕不韦的一种身份上的贬低和侮辱,因此吕不韦要用自杀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吕不韦是个精明的人,任何事情他都了如于心,但没想到被嫪毐给坑了。这就是应了那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话,这也就是所谓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吧!但是从见到秦王赢政的信而自杀这件事情上看,吕不韦虽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怆,但不愧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

感谢朋友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历史上关于吕不韦和秦始皇的关系一直存有争议,由于年代的久远和历史记载的扑朔迷离,他们的关系我们今天已经很难考证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吕不韦之死和秦始皇的三十个字书信有关。

秦始皇的书信内容是这样的,“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迁徙于蜀!”白话文翻译过来,大体意思就是,你吕不韦何德何能,在我秦国享受如此高的待遇。


那么,吕不韦看了秦始皇的这封信为何自杀了呢?

首先,当时吕不韦年纪已经不小了,秦始皇这封看似简单的书信,其实是对一向要强的吕不韦的一种致命打击。秦始皇一句话,否认了吕不韦一生的功绩,这无疑是从精神上对吕不韦的残杀。



第二,这封信直接否认了秦始皇跟吕不韦的关系。其实吕不韦去了蜀地后,还是有许多人去巴结他,相信他能够东山再起。但秦始皇这封信,直接把那种东山再起的可能降为了零。

再则,蜀地在当时就是不毛之地,秦始皇把吕不韦贬到蜀地,无疑于是对他的终身监禁。总之种种原因,最后秦始皇一封书信让陷入绝望的吕不韦迅速选择了自杀。


吕不韦一生基本上都很顺利,没想到晚年受到嫪毐事件牵连,被秦始皇迅速疏远,这本身对他打击就很大。再加上秦始皇那封看似简单实则暗藏杀机的书信,一代名相吕不韦于是在去蜀地的路上饮鸩自杀。


猫爷历史观


其实吕布韦是聪明人,嬴政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动了杀机了。他若不自己死,恐怕终究要自取其辱,到时候死的不是他一个人了,恐怕让嬴政对他最后的一丝怜悯也失去,就是灭族了。

嬴政说:”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 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这几句话看似只是一番贬斥,但是实际上说明了三个问题:第一、无论吕不韦曾经做过多少事,建过多少功,因为嫪毐之乱,牵出他跟赵姬的不清不楚,这也就算了,还给赵姬献了嫪毐,这已经深深引起嬴政的不满甚至怨恨了。赵姬毕竟是嬴政的生母,被你吕不韦当妓女在玩了,嬴政没有杀他,已经就是考虑到他的功劳,做了一定抵消了。现在说他无功于秦,实际上就上已经对他失去了最后的怜悯。

第二、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嬴政实际上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他,无论你曾经如何待我,无论你是真爹还是假爹,已经恩断义绝,都不会再认了。

第三、其与家属徙处蜀!举家迁蜀,可不是给你换工作的,那就是流放。蜀中山高水远,与外界隔绝,那个地方吕不韦再无半分势力,到不到的了蜀地先不说,即便到了嬴政想动手也是分分秒秒的事情,那个时候的吕不韦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再者,吕布韦掌握了秦国长达10年,又在赢异人身上投了不少精力,连自己的爱妾赵姬都献给赢异人了,自认为居功至伟,嬴政这几句话如此绝情,也让他难以接受、心中不平,所以自杀而死,以死明志,保护家人。

另外,野史传说嬴政是吕不韦的血脉,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赵姬生性淫荡, 原本就是被吕布韦睡了之后才献给赢异人的,赢异人原本身弱,赵姬在这期间有没有跟吕不韦私会完全可以想象。

吕布韦自杀,也有可能他知道嬴政是自己的儿子,不想走到儿子杀老子那一步。而且儿子那么优秀,他也满足了,不想再给儿子添麻烦。


谢金澎


这都拜秦始皇那不着调且不靠谱的母亲赵姬所赐!

奇人吕不韦

在商人的眼中,只要具有潜在利润的东西,都可以成为商品,人亦如此。

说起吕不韦,他可谓是一个奇人。凡是研究战国末期和秦国历史,必然绕不过他,他是第一个以贱商身份封侯拜相者,他也是第一个以商人身份撰写史书者,他更是第一个商贾身份投资帝王者,他熟练运用资本,驾驭权谋,成为秦国不可多得的政治人物,所有故事必须要从“奇货可居”说起。

公元前十一世纪,阳翟人吕不韦来往各国,低买高卖,积累了巨额财富。公元前265年,吕不韦到邯郸做生意,遇到了秦国落魄质子子楚,他以敏锐的眼光看出“此奇货可居也”,于是帮其运作安国君嫡子之位,不久后果然成功。

为了将子楚牢牢的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为了保证自己的政治投资成功,吕不韦更是以为自己怀了孕的赵姬为赌注,加大投资力度和保险系数,“献姬邯郸,欲以钓奇”,吕不韦充分运用了钱、色的手段,将子楚彻底与自己捆绑。

公元前251年,秦昭王去世,安国君成为孝文王,吕不韦的投资将要得到巨大回报,这让他兴奋不已,然而这一天似乎比预想来的更快。没过多久,孝文王因病去世,子楚作为嫡子顺理成章的即位,是为庄襄王。他即位后第一道政令便是对吕不韦的任命。

以吕不韦为本相,封爵文信侯,兰田十二县为其食邑。

以此,吕不韦的政治投资已千百倍的赚了回来,集官、爵、食邑为一身的吕不韦很清楚,这些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吕不韦并没有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他很冷静的将留居邯郸的赵姬与嬴政接回了秦国。庄襄王见到分别六年之久的美姬回到身边,从此沉迷于温柔乡之中,再也无心过问政事。

自此,秦国进入了吕不韦时代。

盛极一时,由盛而衰

庄襄王仅仅即位三年后,就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留下年轻的赵姬和幼小的儿子驾鹤西去。赵姬的儿子即位为王,还是尊吕不韦为相,并称他为“仲父”。

吕不韦虽然是商人出身,但他的报复远远不止眼前点芝麻绿豆的蝇头小利,他更期盼的是青史留名,为此他大召门客三千,编著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开创了杂家书史的先河,此时的吕不韦可谓是钱权色皆收,志得意满,事业达到了巅峰。

但是有一个问题时时困扰着他,那就是“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秦王年少也就罢了,但随着秦王一天天长大成人,吕不韦深知这种关系被秦王得知,迟早是毁灭性的灾难,于是和赵姬陈述了厉害关系,奈何“是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吕不韦深为头疼,想寻求脱身之计。

思来想去,只有一种脱身办法,那就是找人代替自己满足赵姬的需求即可。于是多方寻求房中术异人,果然不久后便发现这么一个高人,史书上是这样说。

吕不韦恐觉,祸及己,乃求大阴人嫪毐以为舍人。

吕不韦把这个“大阴人”嫪毐献于赵姬,果然赵姬很满意,再也不纠缠他,一心一意的在宫中享乐,嫪毐与赵姬关系迅速升温,不久之后居然接连生下两个孩子。

不久之后,吕不韦才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他为赵姬推荐的面首不仅仅是想当个面首那么简单!这个嫪毐深受赵姬所宠,封爵长信侯,还把秦军流血牺牲打下来的太原封给他。如果光是这样也还罢了,嫪毐狂妄的到处宣称自己是秦王“假父”,并且在雍城另外成立了办公地点,国家大事皆决于这个面首。

嫪毐不光如此,他利令智昏,尤其在太后的支持下居然想阴谋加害秦王嬴政,以自己的孩子取而代之。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离开咸阳去雍城举行加冠大典,“长信侯嫪作乱而觉,矫王玉玺及太后玺以发兵卒攻蕲年宫为乱”,秦王派昌平君平乱,嫪毐兵败后被灭门,与赵姬生的两个孩子也被秦王亲手摔死,嫪毐本人被五马分尸。

嫪毐谋反期间吕不韦在干嘛呢?史书上没写,我们不得而知,但《史记》中有一句话代表他与嫪毐一样,处境不太好。

事连吕不韦……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免相国吕不韦,出文信侯就国河南。

一封信要了吕不韦的命

秦始皇本想连吕不韦一起给收拾了,但考虑到他拥立庄襄王确有大功,加上众多大臣为其讲情,于是只好作罢,但也免除了他的丞相职位,并让其回封地。

本来如果吕不韦回到封国闭门谢客,低调行事则可以安享晚年,然而他却是不断的派门客往来于咸阳与长安之间,而各国的诸侯们也派使臣经常特意去看望吕不韦,甚至有的诸侯国想请吕不韦到他们国家去任职,于是宾客盈门,络绎不绝,甚是热闹。

岁馀,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秦王恐其为变,乃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在嬴政眼里,吕不韦虽在河南,但对朝廷的影响力还是巨大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绝对不允许咸阳以外还要出现第二个权利中心,于是他便给吕不韦写了这么一封信。

站在秦王嬴政的角度上,吕不韦是自己什么人,他心知肚明,所以他不能用最原始的粗暴方式行事,要想集权,必要除掉吕不韦,就算驱逐他去了属地一样迟早要死,但方式方法就是要让吕不韦自己选择了。

而现在吕不韦的角度上来看,秦王一封信不可能要了他的命,他完全可以出逃,东方六国对他可是扫榻以待,然而他不能这样做,所以他看到秦王这封信后,便慨然赴死,这样做的原因有三。

第一,秦王嬴政是他投资最成功的一笔天使投资,他惟有成全嬴政这笔买卖才算完全成功。

第二,依照嬴政暴虐的性格,他要叛逃,自己的家小将会沦落到万劫不复之境,显然吕不韦不愿意这样。

第三,吕不韦已经绝望了,“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鸩而死”,想到自己被亲生儿子逐渐逼迫,将来迟早会被杀,迟死是罪,早死是功,作为最成功的商人,他不会看不出这点,对于他来说政治生命的结束,与人生末路无异,绝望之下,一杯毒酒了却尘缘。

结语:吕不韦用经商之道经营秦国,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本来君臣二人,或者说是父子二人本可以走到最后,就是因为权利欲过盛而最终走向末路。他在秦国主政十二年,秦国国势大涨,军威大振,不得不说吕不韦实乃继商鞅之后又一位秦国奠基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