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割據稱雄的必爭之地,影響三國鼎立的形成


荊州:割據稱雄的必爭之地,影響三國鼎立的形成

荊州古城


三國初期關於爭奪荊州的戰爭,從建安十三年曹操揮師南下徵劉表算起,經赤壁大戰,襄陽之戰,至蜀漢章武二年劉備夷陵敗北結束,前後達十五年,投入兵力數十萬。荊州本是劉表的地盤,繼而劃入曹操名下,轉瞬又為劉備、孫權聯合奪去,最後則由孫權獨霸,其主數易。爭奪荊州的戰爭為何如此激烈持久,是因為在曹、劉、孫三方發展勢力的過程中,荊州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它的歸宿影響著三國鼎立的形成。


一、割據稱雄的必爭之地


據《後漢書》,荊州轄郡七,縣、邑、侯國百一十七。七郡是:南陽、南郡、江夏、長沙、桂陽、零陵、武陵,包括今湖北、湖南兩省及河南、廣西等省的一部分。地處長江中游,東聯吳、會,西接巴、蜀,南連交、廣,北通許、洛,水通四通,陸路八達。漢末中原戰亂不已,這裡卻未受影響,沃野千里,民殷商富,成了中原人士的避難所。


而荊州牧劉表,卻是無為之主。因此,無論從政治、經濟和軍事的角度分析,荊州都是當時軍閥可奪取以發展勢力的一塊寶地。荊州北面與曹操勢力的中心地區許昌、洛陽毗鄰,如果佔據荊州,不僅北方領土有了屏障,而且可以巡江上下,直襲孫權和益州的劉璋。因此,曹操在控制北方後,就及時把翁滅荊州劉表和江東孫權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他厲兵株馬,在鄴修建玄武池訓練水軍。


荊州:割據稱雄的必爭之地,影響三國鼎立的形成

劉表劇照


諸葛亮一出山就向劉備指出,曹操下一個進攻目標是荊州。果然,公元208年夏,曹操率大軍南下,直奔荊州而來。而荊州,又是孫權確保江東、成就帝業所必須據有的一塊地盤。孫策在時,就“欲取荊州”。早在曹操南下前,魯肅就向孫權指出:



“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幹裡,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


孫權立即採納了這些建議,領兵征討江夏太守黃祖。曹操尚未南下,孫權就把手伸向了荊州。從孫權搶佔江夏的急迫心情,可以看出荊州對東吳的重要性。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指出:“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跨有荊、益”,是劉備成就霸業之本。流漓失所的劉備寓居荊州小縣新野七年,正苦於無發展勢力的地盤,聽到這番議論後茅塞頓開。從此,劉備明白了荊州對興復漢室的重要。


在劉琮投降曹操,拱手讓出荊州時,諸葛亮曾“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鑑於力量單薄,在曹操大軍壓境時用武力奪取荊州不僅不會成功,反而會惹惱荊州士民,劉備沒有同意諸葛亮的主張,他在劉表墓前祭祀一番,以信義和感情來收穫荊州的人心。此舉果然奏效。曹操殺入荊州,“先主奔江南,荊、楚群士從之如雲”。荊州的政治、經濟、地理條件和當時兼併戰爭的形勢,都決定了它是曹、孫、劉三個集團割據稱雄的必爭之地。


荊州:割據稱雄的必爭之地,影響三國鼎立的形成

曹操劇照


二、荊州爭奪戰第一回合


建安十三年冬發生的赤壁之戰,實際是一場荊州爭奪戰。結果是孫、劉聯盟,以弱勝強,曹操大敗。雖如此,曹操並沒有放棄在荊州的利益。他回北方時,“留曹仁、徐晃守江陵,使樂進守襄陽”。周瑜窮追猛打,圍攻江陵。一年後,曹仁不得已而棄城退守樊城。可以說,這是赤壁之戰的尾聲。經過赤壁之戰的較量,曹操南進的勢頭被遏止,但他派兵死守襄陽、樊城一線,以拱衛許都。


孫權除原佔有的江夏外,又得到了南郡。劉備則利用戰爭勝利之機,獲得荊州七郡中的長沙、武陵、桂陽、零陵四郡。劉備勢力劇增,自任荊州牧。荊州爭奪戰的第一回合結束了,孫、劉共同奪得了荊州大部,然而,這種共有荊州的形勢,又在結盟的雙方中埋下了斯殺的禍根,影響著鼎足之形的穩定。

孫權在赤壁之戰中出兵三萬,而獲土甚少。劉備出兵僅兩萬,卻得四郡。這是不公平的。當劉備還要從孫權手中借走南郡時,周瑜等將領的不滿爆發了。


他對孫權說:“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周瑜認為,應該用美人計腐化劉備,以併吞其人馬地盤,而借地之舉是為虎添翼。魯肅則勸孫權暫借南郡給劉備,以共拒強曹。著眼於長遠目標,孫權暫時放棄了在荊州的部分利益;為了進兩步而退一步,這無疑是英明的決策。當時時機不成熟。現在,荊州已為劉備佔據,孫權自然把眼光盯住了益州。


荊州:割據稱雄的必爭之地,影響三國鼎立的形成

劉備劇照


三、荊州爭奪戰第二回合


建安十五年,孫權奪得交州後,準備西上益州。而據荊州並進圖益州,是《隆中對》為劉備制定的立國方針,劉備當然不容孫權染指益州。他便詭稱:“備與璋託為宗室......今璋得罪左右,備獨諫懼,非所敢聞,願加寬貸。若不獲請,”孫權對此假話置之不理,毅然派兵西進。劉備立即沿江佈防,令關羽、張飛分駐江陵、秭歸,調諸葛亮據南郡,擺出不讓一兵一卒過境的陣勢。孫權只得忍氣退兵。但是,一年後劉備卻率兵入蜀。孫權得知,大罵:“猾虜,乃敢挾詐如此!”他也翻臉召回胞妹,並企圖帶走劉禪作人質,準備同劉備決裂。


劉備不讓孫權伐蜀,卻自己去取蜀;取蜀後又拒不交還荊州,對這種無賴行徑,孫權十分氣憤,他便委任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官吏,去強行接管。但是,統統被關羽趕跑。於是,孫權訴諸武力,派呂蒙領兵兩萬,攻打這三郡。三郡很快丟失,荊州告急。


荊州:割據稱雄的必爭之地,影響三國鼎立的形成

孫權劇照


劉備領兵五萬從成都急入荊州,駐公安,令關羽領兵三萬入益陽,準備奪回三郡。孫權也親自趕到陸口,命魯肅領兵一萬去益陽,配合呂蒙抵擋關羽。雙方劍撥弩張,大戰一觸即發。適逢曹操發兵攻漢中,劉備怕益州有失,不得已向孫權求和。孫權也感到兵力不足,難以獲勝,便同意言和。荊州爭奪戰的第二個回合,發生在結盟的孫、劉之間,以平局而告終。


四、荊州爭奪戰的第三回合


劉備集團的荊州守將關羽,自建安五年隨劉備入荊州後,從未離開過。他參加了赤壁大戰。戰後,劉備“以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劉備入蜀,以關羽和諸葛亮共守荊州。後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入蜀助劉備攻打劉璋,關羽留下總督荊州軍政。關羽駐荊州達二十年之久,獨任一方重任也有八年。他追隨劉備數十年,深知創業之艱辛,荊州得來之不易,以及荊州對於蜀漢之重要性。


他格守寸土不讓的方針,在邊界上與東吳時有磨擦。東吳方面是魯肅鎮守陸口,與關羽為鄰。魯肅是江東主張聯劉拒曹的大臣,對於邊界上的爭紛,他“常以歡好撫之”。因此,孫、劉兩方在荊州相安無事了幾年。建安二十二年,魯肅死,呂蒙代統其部。呂蒙是主張奪回荊州的將領。接替魯肅後,他便向孫權密陳計謀說:

“(關)羽君臣,矜其詐力,所在反覆”,強佔我荊州,“今不於強壯時圖之”,將後悔莫及,其意在唆使孫權攻打曹操的徐州,向北發展勢力。如今要改向攻打荊州,在力量有限的情況下,先出兵何方為上策,孫權猶豫不決。


荊州:割據稱雄的必爭之地,影響三國鼎立的形成

諸葛亮劇照


呂蒙進一步分析說,徐州易攻難守,“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這番分析打動了孫權,他決心暫棄徐州而先奪荊州。建安二十三年,為了奪回荊州,解除後顧之憂,孫權不惜向曹操請降稱臣。孫、劉聯盟因荊州的歸宿而解體。劉備在建安二十四年奪得漢中,自稱漢中王。關羽藉此聲威出兵,向襄陽發起進攻。他斬龐德,擒于禁,水俺七軍;然後圍曹仁,困襄、樊。曹操所屬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紛紛投降。


一時裡,關羽威振華夏,曹操集團為之慌亂,“議徙許都以避其銳”。司馬懿卻認為:“關羽得志,(孫)權必不願也。可遣人勸權攝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曹操依計而行,利用和擴大孫、劉間的矛盾,坐收漁人之利,以保住自己在荊州的最後一塊地盤。曹操的許諾給孫權解除了後顧之憂,並默許他獨佔荊州,孫權大為高興。當關羽起兵攻襄、樊時,呂蒙就敏銳地看到,襲取荊州的機會到了。他上疏孫權,讓他以治病為名假離職,“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而羽可擒也”


於是,孫權便以一個“未有遠名,非羽所忌”的年輕將領陸遜來接任他,陸遜到任後,進一步麻痺關羽。他致書關羽,自稱“僕書生疏遲,恭所不堪”,以卑詞令其懈,甘言美其功。關羽接書後喪失了對東吳的警惕,抽調後防軍隊助攻樊城,造成後方空虛。於是,“權乃潛軍而上,使遜與呂蒙為前部,即至克公安、南郡”。關羽得知後匆匆撤兵回救,行至途中,在當陽附近被東昊伏兵擒殺。荊州爭奪戰的第三個回合結束了,襄、樊之圍自解,曹操不費一兵一卒,保住了南陽郡。孫權襲殺關羽,奪去荊州三郡,劉備當然不會善罷甘休。荊州爭奪戰進入了第四個回合。


荊州:割據稱雄的必爭之地,影響三國鼎立的形成

魯肅劇照


五、荊州爭奪戰第四回合


孫權擒殺關羽,奪得荊州後,立即分別對曹操和劉備耍手腕,以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他把關羽的頭顱獻給曹操,企圖移禍於人;又遣使入貢,低三下四向曹操稱臣。同時,派陸遜“守峽口,以備蜀”,但又派人向劉備求和。關羽被殺,荊州被奪,劉備怒不可遏。公元221年7月,他稱帝不到三個月,即興兵征討孫吳。出兵前,趙雲極力勸諫說:“國賊曹操,非孫權也。”諸葛瑾受孫權之命,去信向劉備曉以利害關係,也指出:“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孰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要劉備權衡輕重,三思而行。


而“先主盛怒不許”,執意伐吳。劉備伐吳,諸葛亮的態度如何呢?因他主張聯吳抗魏,多數論者認為他是反對伐吳的,其實並非如此。“跨有荊、益”,然後兵出秦川和宛、洛,收復中原,是《隆中對》中制定的復國方針。如今荊州喪失,北伐中原只剩益州孤軍,諸葛亮會怎麼想呢?荊州對於興復漢室的意義,他比誰都清楚。


荊州:割據稱雄的必爭之地,影響三國鼎立的形成

關羽劇照


因此,簡單地說諸葛亮反對劉備伐吳,尚缺乏證據。劉備之所以執意伐吳,不僅僅是他與關羽“譬猶一體,同休等戚”這種關係,出於感情因素,也是基於這樣一點:荊州是他成就一統天下大業的一塊重要基石。關於諸葛亮對伐吳的態度,史書上只有一句話。他在夷陵之戰後說:“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

諸葛亮對伐吳不勸阻,一是劉備盛怒,勸不住;二是蜀軍順江而下,若能觀變出奇,可以獲勝。這一解釋十分貼切。


伐吳失敗不等於不該出兵,而是沒有法正那樣高明的智士輔佐。諸葛亮存在著荊州應該奪回的想法,當然望伐吳並能獲勝。因此,他對伐吳失敗的嘆息,不能成為他反對伐吳的佐證。劉備東征孫權,史稱夷陵之戰。開戰之初,蜀軍進展順利,打到荊州的夷道虎亭一帶,吳將陸遜為避其銳氣,實行有計劃的戰略退即,待蜀軍師老兵疲時,發起反擊,以火攻破敵殲滅蜀軍數萬,大獲全勝。


劉備狼狽逃回白帝城,又氣又惱,一病不起,於章武三年病故。長達十五年的荊州爭奪戰結束了,是以孫權的勝利結束的。孫權為了奪取和獨據荊州,始而忍氣吞聲,進妹借地給劉備,繼而向曹操請降稱臣,一再入貢獻寶,因此避免了兩面作戰。當打敗劉備,奪得荊州後,他便脫離曹魏,又向劉備求和,重結與蜀盟好。

劉備慘敗,國力大傷,只得承認現實,放棄荊州,與吳講和。荊州的歸宿解決,三國鼎立的形勢也得到穩定。


荊州:割據稱雄的必爭之地,影響三國鼎立的形成

呂蒙劇照


當然,蜀漢最終未能以荊、益立國,還受到兩州經濟和地理條件的影響

。在遠古時代,荊、益二地就分別以楚國與巴蜀並存。到了漢代,兩地的經濟、文化得到相應發展,又成為兩個並立的經濟區域。在兩州中,無法以一州為政治經濟中心去統轄另一州。從地理環境看,兩州中隔大巴山、巫山,交通極為不便;雖有長江相聯,由於三峽險峻,江窄水急,航運艱辛。打仗用兵,相互間難以支援。益州險固四塞,出入不易,史稱“獨守之國”。而荊州為四戰之地,因長江中下游開闊的江面,與揚州聯成一片,形成吳、楚地區。這一地區在歷史上的聯繫頻繁而久遠,與荊、益相比較,情況就大不相同。因此,蜀漢難以守住荊州,實非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