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湖芦苇荡是怎么形成的?

用户268263357


先来几张高邮湖芦苇荡美美的图片!!!


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现为江苏省四星级旅游景区,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在“畅游江苏·美丽江苏之 网媒荐乡村 ——2015年江苏首届网络乡村旅游征集评选活动”中获评“江苏最具特色乡村生态园”第一名。
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的高邮湖畔。预计总投资5亿元,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将总面积为35平方公里的界首芦苇荡打造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飞碟文化遨游区、湿地文化游览区、渔村文化展示区、水上娱乐运动区、休闲度假商业区”五大板块,逐步形成集“飞碟文化、滨水娱乐、渔村文化、养生休闲、湿地科普”于一体的生态旅游风景区。故被人们誉为“天然氧吧”。

怎么形成的?

自然之力+人工干预。

成立景区后大部分是人工种植和布局的。


不过风景真的很好,值得一看!


后超人


高邮的芦苇河,都是野生野长的芦苇。这些芦苇经过时间年代的生长,可能经历上百年的历史吧,那自然而然就成了芦苇河。


野钓每一天


高邮湖芦苇荡有个管理机构,叫芦苇场管理站,隶属于界首镇政府。原来是市属机构,属市农工办,在这之前,也曾归市财政局管辖。

芦苇荡芦苇是野生的,但也有人工移植的。七十年代初,国家为了扩大造纸原料基地建设,原轻工业部定点高邮湖,建立造纸原料芦苇场,组织人力在湖荡湿地圈了五万亩面积的圩堤,当时只有靠近宝应县交界有少量自然生长的芦苇,向南大部分是人工移栽的。


运河之杨


高邮造纸厂。芦苇荡。现在不需要了,成了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