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中为什么说“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杨钰钗


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明朝时期的儿童启蒙读物,其中收集了很多名言警句,十分具有教育意义。放到现在,其中一些观点肯定是不适合的,毕竟时代在发展,但绝大多数还是非常精辟,作为小孩子的启蒙读物还是不错的,只是家长要学会鉴别。

比如这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句话很好理解,就是劝人行善,古人相信因果报应,行善不但是一个人道德品质高尚的表现,更是为自己和家人子孙积德。所以只管去做好事,不要问做了好事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因为善有善报。

当然了,如今社会,行善还是要长个心眼,我们不求行善为自己带来天大的好处,但是也不要让行善为自己带来恶果。

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这一句太过武断,带有明显的刻板偏见。

上句讲行善,下句肯定会说到作恶。字面上没有直接写出,但是结合上文,可以自己理解。

通常来说,结交僧道,是为了向神灵祈求平安,大部分善男信女是这样的,但有一部分人,是在作恶之后,因为心中恐惧,所以采取拜佛求道的方式,寻求心灵上的慰藉。

有句俗话叫做“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反过来说,你做善事多,不用刻意去寻求神灵保护,神灵自然也会庇佑你。

这里说不交僧道,是说不刻意去结交僧道,求仙也好拜佛也好,讲一个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都不是刻意为之的。

所以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不因做了恶事而刻意去结交僧道,这样的人是好人。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与僧道结交就是坏人。

这个因果关系很重要。

僧与道

另外,僧道也并非全是坚定的信徒,特别是在古代,僧道里面更是龙蛇混杂,如果相交不慎,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后果。

《水浒传》中就有非常明显的例子,鲁智深去当和尚,是因为身负命案,法律规定不追究和尚的刑事责任,所以鲁智深不是诚心信佛,而是把出家当做逃避法律责任的一条路罢了。好在鲁智深本性不坏,是《水浒传》中为数不多的真英雄,你要让宋江、吴用直流去当和尚,整个门派都完了。

后来鲁智深火烧瓦罐寺,不就是因为在瓦罐寺遇到了催到成和丘小乙这一僧一道么,他们就是妖僧淫道的代表。

《朱子家训》也有类似的说法:“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

三姑就是道姑、尼姑、卦姑,这都是淫盗之媒,可见在古代,人们对僧道的印象却是不太好。

当然,真正有修为的高人并不在此范围类,不能一杆子打死所有僧道,这也是我说“不交僧道,便是好人”这句话太过武断,带有明显的刻板偏见的原因。



也可自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

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意思是说,只要一个人问心无愧,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当然就不需要与和尚道士打交道了。换句话说,常和和尚、道士打交道的人,基本上不是什么好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功能上看,和尚、道士在中国的职能和基督教里的神父类似,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积累功德,从而为大家赎罪。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古代大量的故事都是一个人最后坏事做尽,最后就出家了。

比如金庸小说就有大量这样的桥段:比如《天龙八部》里的丁春秋、倚天屠龙记里的谢逊。都是生前罪大恶极,然后一出家,比如谢逊居然就能修成正果。

然而,并不是每个坏人都能成正果当高僧的,绝大多数人和和尚、道士打交道,说白了都是于心有愧。

同时,和尚道士基本上是不从事社会生产活动的,他们靠朝廷拨款、靠富商的香火钱就足够生活了,而且生活的还很不错。所以和尚们很难想象普通人的生活方式。

你为什么要种地?

你为什么要朝九晚五的去卖包子?

你为什么起早贪黑的给你儿子赚奶粉钱?

废话,人家江湖身不由己啊,谁不希望当和尚一样的生活?生活在环境优美的地方,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所以一定要与和尚、道士保持距离,因为我们毕竟生活在现实社会当中。


酒骑风


《增广贤文》是明代编写的名言警句集锦,其中有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我们平时常见名人或者百姓参加宗教活动,和僧道来往,觉得僧道肯定是好的,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加入,《增广贤文》这句话却截然相反,让人大跌眼镜。

僧道为什么不好?

让我们看看作者说这句话的初衷。

从水浒传看僧道的来源

从水浒就能看出部分僧道的来源。

第一个是鲁智深。鲁大师杀了郑屠之后东躲西藏,恰好遇到金翠莲的父亲,由此又认识了金翠莲的官人赵员外,赵员外为了保全鲁大师,建议他去五台山当和尚。这里能知道两点:出家度牒是可以买的;有了度牒谁都能出家。

第二个是武松。武松杀人之后逃到十字坡,张青孙二娘说以前杀了一个头陀,刚好可以借用他的衣服和度牒,于是武松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杀人放火的行者。

古代庙观大多是有田产的,和地主阶级一样。水浒里鲁大师上了五台山,去山下小镇买酒吃,但是店家不卖,说他们的店铺和本钱都是文殊院的,可见这个寺院既当房东又借贷,是绝对的地主阶级。

当了僧道不但生活有保障,还能免除官府的各种劳役赋税,所以生活艰难的时候不少人会选择当僧道,对走投无路的人也是一种不错的出路。历史上有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起因就是寺院有强大的经济和各种特权,造成大量人口涌向寺院,国家失去了劳力和财富。

大多数僧道修行不是为了追求理念,而是为了生计。

大多数僧道的无法脱俗

为了生计而入佛门道门,注定了很多僧道的生活依然是世俗的。

僧道也是人,如果不能一心修行,那么他的欲望是禁止不了的,强行禁止也无济于事,所以僧道里面贪财、好色、好吃、狂饮等事无法杜绝,由于其特殊性,他们(她们)会造成比通常人更恶俗的后果,令人无法直视。

通过文学看到僧道的恶

关于和尚

水浒里有四句话: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这是说和尚的,鬼乐官是说和尚经常超度亡魂,口中诵经,仿佛演奏鬼乐,色中饿鬼是说他们对色情特别在意。

《水浒传》做了分析,有钱人为俗事和钱财操心,没钱人操劳整日,要为柴米油盐操心,家里即便有好看的老婆,也常常没时间没心情好色,但和尚不同,吃好住好,没俗事烦心,精血旺盛,就整天想着色这一件事。

大多是为了生计而来,专心参禅修道的肯定是少数,剩下的好色也就不足为奇。

《水浒传》中裴如海与潘巧云偷情。

《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一个和尚常常把盐抹在头上,看到肥牛就跪在跟前,牛会过来舔头上的盐,他就说这个牛是父亲转世,哭着让主人施舍,得了牛就卖钱。

这里说的是和尚不守清规和行骗的事。

关于尼姑

尼姑的故事更加精彩,关于她们,我借用小说《初刻拍案惊奇》中的分析:

过去大户人家都防着三姑六婆,这种人又闲又有心计,走家串户见多识广,经常勾引家里的妇女做出很多苟且之事。三姑里就有道姑和尼姑,过去大户人家的女人不轻易出门,但是尼姑道姑却能接着修缘进入家中,和内眷打成一片,有机会勾引良家妇女。

《初刻拍案惊奇》第六卷,观音庵赵尼姑帮混混卜良下药骗奸了巫娘子,而她自己也与卜良淫乐。赵尼姑还养了个徒弟本空,二十多岁,为她陪客赚钱,跟老鸨没有区别。

《喻世明言》第四卷,王尼姑撮合陈太尉小姐与阮三在里庵偷情,结果阮三纵欲身亡。

尼姑也有欲望,常常会与人发生关系,有的是为了情欲,有的是为了赚钱,其实和妓女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清朝小说对尼姑的情况也有反映。《红楼梦》里,水月庵的净虚为了银子,让王熙凤拆散金哥和长安守备的公子的婚事,好处是三千两白银,结果金哥自杀。净虚的徒弟智能儿和秦钟发生了关系。

《老残游记》中泰山斗姥宫尼姑是接客的,客人可以留宿尼姑庵。

这些都说明尼姑已经放开俗人的一面,不但纵欲享乐、接客赚钱,而且还帮忙撮合好事,勾引良家妇女,说是道非赚好处,所以尼姑道姑口碑很坏。

关于道门

明代的道门有点厉害,因为好多皇帝比较喜欢长生和纵欲,所以道门的炼丹术和房中术非常发达,从明成祖开始,所有皇帝几乎都会服用丹药,并尝试房中术。大臣也有涉及,张居正就是因为服用春药而冬天不能带貂帽,火气太大。

明朝的纵欲思潮是自上而下的,这和道门不无关系。

增广贤文对僧道的看法

说到这里,应该能知道《增广贤文》为什么说不交僧道便是好人了吧?这本书的作者对当时僧道的不良风气非常厌恶,由此告诫世人远离僧道,那些僧道不劳而获不说,还做出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违背了人伦道德,远离他们才是觉悟的表现。


鬼山枫语


《增广贤文》中有“不交僧道,便是好人”的话语,但是这句话还有前半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连在一起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只顾去做好事,不要计较前程如何;不与和尚、道士厮混在一起,就表明他是好人。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做好事要不求回报,如果做了好事,还要邀功、请赏、炫耀这就不是做好事儿,而是交易。《道德经》是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意思就是真正善良的人,不会告诉别人自己有多善良。

一旦说出来就是“伪善”,这也是《道德经》中“无有同源而异名”的道理,《孟子·告子章句上》也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意思就是人人都有恻隐之心,善良应该是一种本能。

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至于“不交僧道,便是好人”则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与上下文关联在一起,就是一个人只要做好事,不要奢求回报,也不要去找僧侣或者道士测字、算命,一切结局都在因果里面了,也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第二种解释则是,一个人做了恶事之后,产生了悔过的心理,才去求僧,求道,想要在心灵上得到解脱。好人,是不会做坏事的,就不需要去与和尚、道士打交道了。

第三种解释,就是根据字面意思进行理解了。在古时科举取士,所有人都希望能够考取功名,而和尚与道士的思想是淡泊名利的,他们云游四方,给世俗的感觉就是不务正业,老祖宗害怕我们跟着他们渐渐淡忘了事业心和责任感,所以让我们不要与和尚、道士交往。

在《红楼梦》里就有相应的观点,比如:惜春作的诗歌,蕴含了厌世之心,经常让关心他的人感到担忧;贾宝玉喜欢和妙玉这些出家人聊天,也经常遭到家里的训斥,就连薛宝钗都劝贾宝玉不要与和尚、道士经常在一起。

您的问题回答完毕,“王庶文讲坛”致力于文化领域的创作,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愿意去了解、学习和阐述,如果您感兴趣,欢迎关注。


王庶文讲坛


《增广贤文》中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一句是什么意思呢?以笔者的理解,应该是告诫世人,尽管做好事就行,不比计较行好事的结果,不与和尚道士打交道,就是好人。《增广贤文》为什么要排斥僧与道呢?这是个学术问题。因为《增广贤文》是古代民间读书人编纂而成,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让我们怎么做好一个人,这是“人学”。因此,其源来自儒学,儒学也是讲做人的道理。

平时很多人都把儒释道三家相提并论,认为都是学说。实际上,儒和道称得上学说,而释则是宗教,而且来自国外。而在这三家中,儒是现实主义,道是浪漫主义,释是虚无主义。儒学讲的是我们自己的事情,道家讲的是成仙,释家讲的是轮回。

《增广贤文》中强调“不交僧道,便是好人。”是中国封建文化“独尊儒术”的重要体现。在儒家看来,只有人本身才是现实的,僧和道所提倡的,都远离了现实。因为僧属于佛教,讲的是天道轮回,因果报应,道则是隐归山林,修仙成神。无论是僧还是道,他们都带着幻想去做缥缈的事情,只有儒能够脚踏实地地立足社会,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与道家和释家的思想都是背道而驰。因此,作为来源于儒学的《增广贤文》便有了“不交僧道,便是好人”的警句。


若愚趣谈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或《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增广贤文》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又经过明、清两代许多文人的不断增补,才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在《增广贤文》中有一句话:“不交僧道便是好人。”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难道结交僧侣、道士的人就不是好人吗?难道佛教、道教不是劝人向善的宗教吗?

其实古人,特别是古代读书人眼中的出家人形象一直都不太好。如果看《三言二拍》之类的古典小说就知道,其中描绘了很多贪婪、狠毒的出家人,代表着古人眼中出家人的一般形象。对于出家人,古人还有很多侮辱性的称呼,比如管僧人叫贼秃,管道士叫牛鼻子、妖道等等。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古代很多出家人并非因为信仰,而是为了谋生计才出家的。

在古代,百姓们都需要交丁税,也就是所谓的人头税。但是,出家人却是不需要纳税的。其他百姓辛辛苦苦劳作赚钱,而出家人呢?混得差的可以给人做法事赚钱,好一点的坐在庙里等人送香火钱,混得最好的则坐拥大片土地,就像俗世的地主一样。所以很多人看到了这其中的好处才出家的,他们并非真心想修佛、修道,仅仅将出家视作一种职业,自然不会认真遵守戒律,因此出现了很多酒肉和尚,喝酒吃肉甚至犯淫戒。

而且,古代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口流动性比较低,但出家人们可以利用行脚、化缘的机会云游四方、走家串户。所以他们可以利用这一机会打听、传递各种流言蜚语,东家长李家短,那些居心叵测的出家人还可能利用这一机会作奸犯科。因此在老实本分的人看来,这些走街串巷的出家人无疑是一种不稳定因素,会带来很多治安问题。

居士我认为,可能正因为这些原因,《增广贤文》才会说:“不交僧道便是好人。”当然这一句话并非一棍子打死所有的僧人、道士,但是那些真正修行的出家人,他们一心向佛、求道,也不会轻易与俗世之人交往。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


梦露居士


【增广贤文】中为什么说‘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要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先把这句话的前半句补上:‘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出自【增广贤文】。这句话从字面解释为只管做好事,不要计较前途如何,不同和尚道士交朋友,就表明他是个好人。

【增广贤文】成书于明代,经过明,清两代的流传和增补逐渐成形,曾风行当时的全国,几乎家喻户晓。整本书的内容虽然多是反应封建统治阶级的伦理观念和人生哲学,但也保存了很多处世为人的谚语格言,是普通大众喜欢传承的处世智慧书籍。

第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句话是说世上的事难以预料,人要行善,同时不要计较结果。做好事的初衷是为了给别人提供帮助,急人之难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如果是为了别人回报而做好事,掺杂了自私之心,那做‘好事’就不是好事了,而成了交易,违背了人的天性,而求回报的心如果没有被满足,反而会生出怨恨之心。因此做好事不要斤斤计较,不要有功利之心,才能适得其所。

一个人多行善事,即使不问行善的好处,也必然会有一个善果,会有一个锦绣的前程。只要有善心,行善事,必然会有功德无量的善果。

儒学大家孔子有一句劝人行善的话:‘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和这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都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魂的结晶和智慧,引领我们一心向善,和谐生存。是我们中华儿女永远应该牢记的祖训,应该传承的美德。

第二,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在明请时期,盛行科举求取功名,一旦考中那就是山鸡变凤凰,飞黄腾达的不只是一个人‘;’而佛教教化人们淡泊名利,云游四方,而且许多僧人道士在出家之前大多是大奸大恶之徒,为了逃避罪责,掩盖身份才出家。所以宣扬僧道不是‘好人’,不可交往,不结交僧道这样的坏人,才是一个好人。

为了防止人们结交僧道听信他们的说教,不思进取,不科考,不光宗耀祖而出家自毁前程;僧道宣扬的则是无为而治的思想,讲究逍遥自在,不被束缚,这样的思想在文人志士看来就是害人的,僧人和道士是不可交的,要避而远之的坏人。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春秋时期就有诸子百家的盛世争鸣。所以仁者看仁,智者看智,不同的人看的角度不一样,这句话解释出的意思也不一样。但是不管怎样解释,人活一世,一定要多做善事,行善心,也一定会善有善报。

我是跛脚的猫,欢迎评论区留言,一起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喝咖啡的猫猫


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看了好几个评论,有的指出一二,有道理,但是不全面,也不深刻。

一,古时民宅大院侯门深第打秋风转圈子的僧人道人,大多并不是有道之士,相反,对着黄金美女反而更加贪婪。打着佛菩萨、天尊的旗子,胡诌八扯七扭八歪只是顺口胡说骗取财物而已,更有伤风败俗之事,所以,擅持家明理之人,并不泛泛结交僧道。

二,不论出家,在家,总在存乎一心。人处于天地之间,格物致知,知止能定,必有所得。佛菩萨更言人人具有如来智慧本相,有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而已。更何况天道不能假他人之手,只能自己自证自修。妄想结交个把和尚道士,买个香填个油捐几个功德钱就能祈福发财升官得道?自善其身,以戒为师也就罢了。所以有智之士不巴结僧道已逞其欲。

三,实修实证的僧道,乃有道之士,天地并为一元,你我所认为的真,在他们眼中都是虚妄不实的。所有的都是无常,转瞬即逝而已。明心见性识得本心,视大千世界只是心识所转的真正的僧人道人,哪里会在民间巧言如簧评凶论吉以图钱财利益呢?

四,胸有正气,弃恶从善的人,命系于天,一切正法了然于胸自然明理,不必求僧问道,问什么福祸罪过。自自然然,就是大道。所以说,心中无愧,坦坦荡荡大丈夫,知学守礼,断易天机,自然顶天立地,何必访僧拜道?佛菩萨自在你心中。

浅谈而止,并不是绝对。古往今来,通过探访深山大川访僧拜道而觉悟的大有人在,所以这句话的本意一定是在说,你减少了欲望,修身齐家,不去结交在民宅大院中厮混的僧道,就已经是一个好人了。

不知所云,惭愧惭愧!



醉清弦A


交朋友要慎重。僧道有好有坏,不好交往。一旦交个僧道朋友,那就跟好学好,跟坏学坏了。第二信仰问题,明明人生在于奋斗,你一交僧道,画地为牢,不思进取,结果到头干什么也干不成。第三就是社会关系问题,有的僧道是高僧高道,有的可能就是国家的罪人,人间的败类,外国的间谍,一旦卷入,不可设想。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但不可不防。


八卦小一


不交僧道便是好人,最主要的意思是:和僧道来往的人不是好人,而不是强调僧道本身不是好人(虽然也有这层意思)。

为什么会说“和僧道来往的人不是好人”?这其实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这就要说到明朝特有的现象:以宦官、清流为首的臣子,借用僧人和道士,干涉朝政。

明朝部分皇帝对道士十分信任,尤其是嘉靖皇帝,这就养成了部分臣子利用僧道进谏的习惯;而有这类习惯的臣子,以被光速提拔的清流(上任后多沦为贪官)和借用皇帝权威,无视百姓的宦官为主,本身就不会是什么好人。

然而百姓不会知道臣子们上书的内容,他们只会看到僧道被传召,随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自然会怪罪于僧道。

另一方面,明朝时期,僧道无需缴税,本质上是大地主阶级的一部分...

但这个群体同时并不能习文学武,也无法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这就使得这个阶级的中层中衍生了相当一部分无恶不作,鱼肉乡里的僧道,他们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寻找自己的存在感,这使得文人们对自己看到的僧道印象极差,写出的文章里,自然不会给他们辩白。

最后,整个明朝后期处于小冰河期,绝大多数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较为低下的,但僧道群体尤其是位于社会较高层的僧道群体,他们的生活状态却可以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尤其是伴随着明朝国库的衰减,后期部分清流群体开始‘卖清廉’‘卖辛苦’的时候,就连三品大员都可能过着没肉吃的日子,这种情况怎么能不对无需工作还能享受美食的僧道群体,嫉妒羡慕恨?

所以这句话,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下是完全正确的,但却不能在现代完全照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