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破裂,婚姻不合?只因你不懂这个心理学效应

文/鱼白,关注鱼白看世界,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了。


01 一位读者和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他和妻子结婚好几年了,孩子也好几岁了,本该是安定下来的幸福时光,没想到自己对妻子越来越厌恶,反感。他说,自己也算是个好男人,爱岗敬业还挺顾家。但是,在妻子心目中,他一文不值。

妻子总能从他所做的事情中,挑出瑕疵和问题。有一次,他带老婆出去办事,目的地有点偏僻,但他去过一次,就想着凭记忆力开车过去应该问题不大。但是,毕竟去的次数不多,他一边开车,一边想路。妻子从上车后,就一直埋怨他。

“路不熟,让你用导航,你为什么不用啊!

“刚才要上高架的,你没长眼睛啊!”

“红灯了, 红灯了,你还准备冲过去?”

“前面开车那个傻帽,你赶紧超过他啊!”

“你开车也太肉了!”

除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他难得下厨给家人做饭,妻子不是嫌弃米饭硬了,就是怪他洗菜不干净。气得他再也不想做饭了。

结婚三周年时,他专门给妻子挑了一条珍珠项链,结果,妻子骂他没眼光,珍珠那么小,他怎么看得上的?

他的爱意和热情,就在这样的指责中,逐渐消逝。

他在妻子跟前,找不到一点成就感,妻子说的每句话,都带给他满满的挫败感。

现在只要听到妻子开口讲话,他就烦躁和暴怒,甚至都不想看妻子的嘴脸,对妻子充满了厌恶。

我们相信,这样的事例,绝非个例,它每天都在反复上演。

感情破裂,婚姻不合?只因你不懂这个心理学效应



02 为什么我们厌恶那些带给我们挫败感的人?

社会心理学中有个效应叫”阿伦森效应”。

它就诠释了我们为什么不喜欢那些带给我们挫败感的人。

阿伦森效应表明,人类会随着奖励减少而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态度就逐渐积极。简单来说,就是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再到不再赞赏,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而这种递增的挫折感很容易引起人的厌恶和反感。

心理学家阿伦森做过一个实验。

他找了四位志愿者,让其中一个人担任项目负责人,负责在每次实验的间隙向阿伦森汇报他对其他志愿者的印象和评价。每次评价时,被评价的志愿者都能听到评价内容。这个项目负责人也是事先设定好的“托儿”,评价汇报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评价分四种:

第一种:项目负责人对A组志愿者给予正面评价。

第二种:项目负责人对B组志愿者给出负面评价。

第三种:项目负责人先对C组志愿者给出负面评价,然后逐渐转向正面评价。

第四种:项目负责人先对D组提出正面评价,然后逐渐转向负面评价。

汇报结束后,被评价的志愿者都“听到”了自己的情况。

阿伦森找来他们,给项目负责人打分,看看多少志愿者会喜欢这个项目负责人。

A组志愿者给出了6.4分,B组2.5分,C组7.6分,D组最低,只给了0.8分。

通过实验,阿伦森得出结论:人际关系中,人们最喜欢那些原先否定自己但后来越发喜欢自己的人,同时,人们最讨厌那些开始喜欢自己,但后来不断否定自己的人。

从此可见,在人交往中,一成不变地讲好话并不像一开始说坏话但后来再说好坏的情形,带给人们更多愉悦和满足。

感情破裂,婚姻不合?只因你不懂这个心理学效应


03 阿伦森效应在婚姻中的应用

我们相信,大多数有情人都会终成眷属,在两情相悦的过程中,男女才会愿意携手步入婚姻。所以,在婚姻开始之前,男女两人就处于一种,彼此有好感,相互说好坏的过程,正是有了这个心理愉悦和满足的基础,人们才愿意结合,一起生活。

但是,结婚之后,现实生活中很多琐事就出现了,生儿育女,家务安排,家庭关系等,这些现实问题就开始摆在眼前。加上婚后新鲜感流逝,原来还有些神秘感的完美恋人,突然变得不完美了:吃饭吧唧嘴,上厕所不关门,不修边幅,不讲卫生,懒惰自私。见到这些真实状况后,人们就开始指责和挑剔对方了。

对爱人的评价,也从一开始的正面,转向负面。

对于爱人来说,这个心理落差就很大。对方带给他们的感觉是从欢欣(婚前热恋)到失落(婚后指责)。

阿伦森效应的本质就是:人类自我意识中对于负面情绪的本能厌恶。

这种负面情绪,包括挫折感和失落感,这是人类发自内心会排斥的情感体验。当我们从积极的评价或情绪,向消极的评价或情绪跌落的过程中,由此带来的厌恶感会逐渐增强,反之亦然。

婚姻关系的基础,就是人际关系,夫妻两人的交往,也要遵循人际交往的规则。在婚姻中,夫妻两人都需要从婚姻关系中得到自我需求的满足,夫妻彼此很看重对方给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本身的变化所带来的成就感或者挫折感尤其强烈。

我们不喜欢挫折感,连带着不喜欢那些带给我们挫折感的人。相反,我们喜欢成就感,连带着喜欢那些带给我们成就感的人。

纵观那些婚后总是指责和挑刺爱人的人,大多婚姻不幸福。


感情破裂,婚姻不合?只因你不懂这个心理学效应


04 不想做婚姻的差评师,你可以这样做:

英国管理咨询大师梅伦.沃尔夫斯说过一个经典案例。

有一家食品店,店里有一位售货员特别受人欢迎,顾客们宁愿排长队也要在他的窗口购物。他的秘诀是什么?

原来,别的售货员在卖糖的时候,总是先装得满满的,然后把多出来的拿出去,但这个售货员总是一开始装得少点,过秤的时候,再添加一些,还不经意地告诉顾客说:“再送您两颗糖,谢谢光临”。

就是这个小举动,却给顾客的心理带来了大波动。

对于顾客来说,不论从哪个售货员那里买糖,最后都买到了足量的糖果。但其他售货员给他们的心理情绪是从好多糖,到一颗颗被拿掉,这就是一种从欢欣到失落的过程。而这位聪明的售货员,他带给顾客的感受恰好相反,是从失落到欢喜,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自然更喜欢他。

婚姻中,我们就要运用阿伦森效应,不要让对方的情绪总是从欢喜到失落,要试着让他们从失落到欢喜。

具体可以这么做:

第一,改变自己的认知。

我们必须承认,人无完人,对方总会有缺点和不足,你自己也一样。所以,不能幻想丈夫或妻子完美无瑕,什么事都能做的好。他们都是普通人,吃喝拉撒和别人并无两样。改变了自我认知,就可以从根源上避免很多无谓的争吵和指责。你根本不必为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耿耿于怀,大吵大闹。

第二,先说坏话,再说好话。

现实生活中,夫妻是需要坦诚客观的,所以碰到事情时,我们可以先指出对方的不足,但记得要以认可和赞赏收尾。就像丈夫做菜忘记放盐,你可以告诉他菜的味道有待提高,但他下厨的样子太帅了,让他的情绪能够从低落转移到上升,前半句话可以让他知道问题在哪里,后半句话则带给他改进的勇气和动力。

第三,指责的话,点到为止;认可的话,循环播放。

人的潜意识里,通常对痛苦的记忆更为深刻,而读那些幸福的感受反而容易忘怀。所以,人有个特性叫“记仇”。曾经你一句无心的责骂,对方可以一辈子都忘不掉。所以,可以指出对方的缺点,甚至也可以数落几句,但是牢记一点,指责的话,点到为止,说一遍就可以了,不要反复说,天天说,说多了,对方的不满和厌恶就会深深地扎根于心,难以释怀。相反,那些认可他的话,肯定他的话,你要循环播放。时不时告诉他,他有哪些优点,哪些事做得好,这样在他的潜意识中,他就更愿意重复这些好的行为,以期得到更多的赞赏和认可。

感情破裂,婚姻不合?只因你不懂这个心理学效应


05 婚姻幸福与否,全看个人修行。

多少夫妻,在漫长的岁月里,活生生把自己变成了婚姻的差评师,他们总是挑剔对方的各种问题,大加指责,让对方找不到一丝成就感和满足感,最后在强烈的挫败感中,对另一半满心厌恶,直至逃离婚姻的围城。

幸福的婚姻千姿百态,但都有个共性:那就是激情退却后,夫妻之间依旧能欣赏对方,认可对方,经常给对方点赞。

愿你常做好TA的好评师,婚姻幸福一生一世。

感情破裂,婚姻不合?只因你不懂这个心理学效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