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春天的突圍


戰疫:春天的突圍

2020年,春。

一場瘟疫,綁架了這個春天。

回想以往的春天,是冰雪消融後,鬆軟的土地;是姑娘換上春裝後,隨風揚起的裙裾;是騎在單車上的男孩兒嘹亮的唿哨……是的,如果不是這場瘟疫,春天儘管步履蹣跚,經過冰雪載途的嚴冬,寒意也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接下來,慘淡了一個冬天的灰黃的草地會黃消綠轉,指日可待一派熱鬧的景象。

可是,今年的春天,被一個叫新型冠狀病毒的傢伙,劫持了。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瘟疫把所有的人,封堵在家中。

比這更糟的是,有的人,根本就沒有走出寒冬。他們鮮活的生命,在春天來臨之前,戛然而止。

截至2月18日13時,全國累計死亡1870例。

1870,不是數字,是1870個曾經活著的人的軀體!

因為瘟疫,生死別離達到了痛苦的極限。

新冠病毒的烈性傳染,讓女兒不能在媽媽去世後,見上最後的一面。

一名孕婦,感染了肺炎,在ICU掙扎了一週,還是帶著她的寶寶走了。

這個春天,神州嗚咽。

難道,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就這樣讓病毒困死嗎?!

極端的困厄,讓我們想起《流浪地球》裡那句經典臺詞: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

84歲的鐘南山院士,身先士卒,直抵前線;

李蘭娟院士,問診危重,“紅區”查房;

美麗的女醫生,義無反顧,削髮出征;

所有的力量凝結成起來,合力突圍!

近幾日,確診人數連日下降,我們已經看到了春天來臨的曙光。

戰疫:春天的突圍


這場生命與病毒的博弈,給所有人搭建了一個真實情境下的課堂。

翻開這本教科書,你是不是讀懂了:什麼是以命換命,什麼是尸位素餐!

法國作家雨果有一句話:“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人類,將那些植物、動物的生命視若草芥,從不敬畏。於是,在人類一次又一次地對它們舉起屠刀之後,大自然咆哮著,向無知的人類,發起了凌厲的攻擊。

100多年前,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法國醫學家、哲學家阿爾貝特.史懷哲就提出了敬畏生命的倫理思想。

史懷哲敬畏生命的倫理認為,一切生命,包括動物、植物和那些人看來顯得低微的生命都是神聖的。它和我們一樣渴求幸福,承受痛苦和畏懼死亡。

生命倫理還認為,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賴於其他生命和整個世界的和諧。人類應該意識到,任何生命都有價值,我們和它們不可分割。

澳洲大火、新冠疫情、東非蝗災……

生命的健康、糧食的安全……告急!

如何正視生命?如何敬畏生命?地球災難,是大自然對人類的一次又一次義正辭嚴的拷問。

教育者知道,教學有個三維目標:1知識與技能;2過程與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可悲的是,疫情來襲,我們的孩子才緊鑼密鼓地學習“七步洗手法”、“口罩的正確使用方法”。

是什麼,導致了國人在如此日常的生活技能面前,竟然全民無知、集體失能?!

這場瘟疫,是一次全民大考。三維教學目標,你達到了嗎?

其實,真正的“病毒”一直蟄伏在人們的心裡。自私、傲慢、不寬容、精緻利己…

敬畏生命、學會感恩、懂得包容……這才是人類抵禦病毒的精神圍牆。

2月,我們已經聽到柳笛聲聲,那是春天吹響的集結號。讓我們眾志成城、克難攻堅,然後,一起登上開往春天的地鐵吧!

戰疫:春天的突圍


2020年2月2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