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數學題居然有多種答案?多角度思考問題很重要

↑ 立即關注,每天一個數學啟蒙,知識學習、家長誤區、親子游戲——

學習群裡,有媽媽問了一個這樣的問題——

“轎車、救護車、消防車、火車進行分類,小朋友選了轎車。但老師給的答案是火車。”

“小朋友的解釋是,轎車我們可以買,其它車我們不能買。像這種情況,家長如何引導才能讓孩子接受標準答案,又不會被標準答案束縛呢?"

一道數學題居然有多種答案?多角度思考問題很重要

不得不說,孩子的思維方式真的和大人不同,對於分類是否需要標準答案,或許,也是大部分爸爸媽媽的疑問。

事實上,大家都知道分類標準不一樣,答案也不一樣,但是試卷上的題目,又需要標準答案評判對錯。那麼,如何做到啟發孩子多角度思考分類,又不會被強制灌輸大人的想法呢?

一道數學題居然有多種答案?多角度思考問題很重要

今天,我們就以"分類"為例,看一下在學前數學啟蒙階段,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學習。

什麼是分類

分類是把相同的或者具有某一共同特徵(屬性)的東西歸併在一起。分類最能體現孩子的觀察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分類能力的培養也是邏輯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分類可以按照物體的顏色、名稱、形狀、大小、長短、粗細、厚薄、高矮、輕重、功用、材料關係等進行分類,由易到難,由單一特徵到多角度特徵,再到分類統計。逐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分析概括能力等。

一道數學題居然有多種答案?多角度思考問題很重要

學習分類的發展階段

√ 3-4歲:按照物體單一特徵進行分類(顏色、大小、形狀、材質、用途等),按5以內數量分類;

√ 4-5歲:按物體兩個特徵進行分類,按10以內數量分類;

√ 5-6歲:多角度分類、層級分類、自定義分類,在分類的基礎上學習統計。

一道數學題居然有多種答案?多角度思考問題很重要

分類學習方法進階

1、單一特徵分類

單一特徵分類也是"求同"分類,是最簡單的分類方式,是指按一種特徵,將具有相同特徵的東西找出來。

比如:將蘋果、西紅柿、橙子、青菜、菜花、胡蘿蔔等放在一起,讓孩子觀察一下,都有什麼東西,再讓孩子分一分,啟發孩子區分蘋果、橙子等是水果,西紅柿、青菜、菜花、胡蘿蔔等是蔬菜。

一道數學題居然有多種答案?多角度思考問題很重要

單一特徵分類適合4歲左右的孩子學習,通過觀察,找出同一屬性事物 概括出它們的共同特徵,鍛鍊孩子的觀察力和推理力。

2、按數量分類

按數量進行分類,是在孩子掌握一定計數能力的基礎上,將某一類事物按照某一數量特徵進行分類。

一道數學題居然有多種答案?多角度思考問題很重要

比如:將圖中的車按照車輪的數量進行分類。在孩子認識車輛並能正確計數1-5內數量時,可以很快的區分,有的車有2個輪子,有的車有4個輪子,同時,按照車輪數量將車子分成2類。

4-5歲的孩子可以完成5以內的數量分類,5-6歲的孩子可以完成10以內的數量分類。

3、多角度分類與包含關係

多角度分類是事物本身具有兩個及兩個以上特徵,可以按不同的特徵進行分類,分類標準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在孩子掌握單一特徵分類之後,可以逐步啟發孩子思考,是否還有其他的分類方式,從一種分類方法,到兩種及多種分類方法,讓孩子意識到分類的多樣性。

一道數學題居然有多種答案?多角度思考問題很重要

比如:在何老師的課程中,有一節課專門講"分類",根據不同的特徵,將八件衣服進行分類,可以按照衣服領子不同、有沒有釦子、戴不戴帽子、適合的季節、衣服上圖形不同等等,進行多角度分類。

孩子分類後,可以通提問建立包含意識,比如,問一問孩子"是衣服多?還是冬天的衣服多?","是衣服多?還是藍色衣服多?"等等,通過提問,讓孩子理解包含的關係。

一道數學題居然有多種答案?多角度思考問題很重要

多角度分類和包含關係適合5歲左右的孩子學習,通過觀察,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培養孩子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感性。

在分類的基礎上,孩子逐步從事物的單一特徵兼顧到兩個特徵,並開始產生數量統計的概念。

一道數學題居然有多種答案?多角度思考問題很重要

分類是培養孩子數學邏輯思維的基礎,

生活中,"分類"的活動無所不在,超市購物回來,可以把買回來的東西分一分,哪些是放在冰箱的,哪些是放食品櫃的;玩具也可以分一分,汽車放一個盒子,積木放一個盒子等等。

通過"分類"的學習,培養孩子的分析概括能力、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有條有理的做事能力,不僅能為孩子幼升小打下良好的基礎,也培養了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關注【何秋光學前數學】,點擊"瞭解更多",在家就能學的數學思維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