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无不胜、扬我国威——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记

自1840年以来,由于闭关锁国的既定国策,国力衰微,中国不断遭到外国列强的欺侮,我们始终在不予抵抗;一触即溃;逃跑;闭门不出;内讧;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等怪圈中轮回。

就连艰苦卓绝的二战,其最后胜利,也是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尤其是美、苏强力介入的背景之下取得的。一部近代史,沾染着多少老百姓的斑斑血泪!

当我们把历史往前再翻一点点,翻到明朝初年,一幕大戏徐徐上演……

十四世纪初叶,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北朝统一日本。南朝的武士、失意政客和浪人失去了依托,于是流落海上,盘踞海岛,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不时侵扰中国沿海,造成洪武末年日渐炽盛的倭患。


战无不胜、扬我国威——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记

大海

从明初开始,倭寇对中国沿海进行侵扰,从辽东、山东到广东漫长的海岸线上,岛寇倭夷,到处剽掠,沿海居民深受其害。

明初筑海上 16 城,籍民为兵,以防倭寇(《明史纪事本末》卷 55《沿海倭乱》),取得了一些成效。至嘉靖时,倭寇又猖獗起来,并与中国海盗相勾结,对闽、浙沿海地区侵扰如故。

正统以后,随着明朝政治腐败,海防松弛,倭寇气焰便日益嚣张。正统四年(1439年),倭寇侵扰浙江 台州的桃渚村,杀人放火,掘坟挖墓,甚至把婴儿束在竿上,用开水浇,看着婴心啼哭,拍手笑乐。倭寇的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嘉靖时期,随着东南沿海一带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海商大贾、浙闽大姓为了牟取暴利,不顾朝廷的海禁命令,和"番舶夷商"相互贩卖货物,他们成群分党,形成海上武装走私集团,有的甚至亡命海外,勾结日本各岛的倭寇,于沿海劫掠。

在倭患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一些明朝官僚也与寇盗建立了联系,事情愈发不可收拾。


战无不胜、扬我国威——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记

戚继光

倭寇的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被激愤的中国人纷纷组织起来,进行抗倭的自卫斗争,而戚继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的祖父为明朝开国将领戚祥,曾任朱元璋亲兵,洪武十四年(1381)病逝,授世袭明威将军。

戚继光从小受其父戚景通严格教育,戚景通一发现其缺点,会严厉批评。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兵部主事计士元,推荐戚继光"留心韬略,奋迹武闱。管屯而俗弊悉除,奉职而操持不荀。",更获得张居正信任。

戚继光从浙江义乌募集矿工和农民,编练戚家军。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受到时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唐顺之的启发,从其所编"六编"中《武》获得灵感,戚继光创立"鸳鸯阵

"。

此阵法以十一人为一队,居首一人为队长,旁二人夹长盾,又次二人持狼筅,复次四人夹长矛、长枪,再次二人夹短兵。阵法可随机应变,变纵队为横队即称两仪阵,两仪阵又可变为三才阵,三才阵攻防兼宜,适合于山林、道路、田埂等狭窄地形。

战无不胜、扬我国威——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记

塞上长城

1555年,戚继光调赴浙江就任都指挥使之际,中国东部沿海正不断受到倭寇侵犯。一股70人的倭寇登陆后竟深入腹地行程千里,从浙东窜入安徽、江苏,一路掠杀,还围绕南京城兜一大圈。

当时在南京驻有军队12万人,却多不敢出战。最后这股倭寇虽然被歼,但明军伤亡竟达4000人!

倭寇虽缺乏统一指挥,只以小股力量杀人越货,却体现出日本下层社会结构的严密,其大小头目对下属能施以严格管制和指挥,还采取了飘忽不定的狡诈战法并配备了仿西洋火枪而制成的鸟铳,因而屡屡以少胜多。明朝军队则虽量多而质差。

戚继光奉命抗倭后,立即改革军制,不用卫所制的世兵,而是招募流亡农民和矿工,精选3000人组建新部队。这些士兵多受过倭祸之害,戚继光就此以"保国卫民"训导官兵,同时严肃军纪,实行"连坐法",规定全队退却则队长斩首等法规,使所部战士斗志高昂。

戚继光还摈弃旧式"看武艺"的训练法,采取了鸳鸯阵等新战术,并建立了队、哨、营等新编制,组织调度比较灵活。他还注重研究葡萄牙和日本的新式火器,仿制出鸟铳和"佛朗机"炮,从而使明军进入了冷热兵器混用的阶段。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几千人袭击浙江台州、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部队在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先后九战九捷,歼灭大量倭寇

,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戚家军将领卢镗、牛天锡也在宁波、温州大败倭寇,浙东的倭寇被全部扫除。

战无不胜、扬我国威——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记

戚继光点将台

第二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从温州来的倭寇与福宁、连江的倭寇一起攻陷寿宁、政和、宁德,自广东南澳来的倭寇与福清、长乐等地的倭寇攻陷玄钟所,并延及龙延、松溪、大田、古田、莆田。

倭寇在距宁德5公里的横屿,凭险固守,官军与倭寇相持一年多。新来的倭寇又在牛田,兴化筑营固守,互为声援,使福建频频告急。

戚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剿寇。戚家军先是攻下横屿,斩首2600;又乘胜攻下牛田,捣毁倭寇巢穴。倭寇逃向兴化,戚继光乘胜追击,连夜作战,连克60营,斩首无数。戚家军进入兴化城,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

“宜将剩勇追穷寇”,戚继光回师福清,又歼灭登陆的倭寇200人;同时明朝将领刘灦也屡败倭寇,盘踞在福建境内的倭寇几乎被全部消灭。

戚继光返回浙江后,倭寇又大肆劫掠福建沿海。嘉靖四十一年底攻陷兴化府城,在城中烧杀奸淫掠夺,无恶不作,盘踞两个多月才弃空城退出,经岐头攻陷平海卫(今莆田县平海),以此为巢,四出骚扰。福建再次面临倭患的威胁。

战无不胜、扬我国威——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记

海防遗址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戚家军再次进入福建。在攻击平海卫倭寇的战斗中,戚家军为中军,担任正面进攻,俞大猷为右军,刘显为左军,从两翼配合攻击。

二十一日,戚家军以胡守仁部为前导分兵三路,以火器打乱了倭贼前锋骑兵,乘势发动猛攻,俞、刘二部从两翼投入战斗。倭寇三面受敌,狼狈窜回老巢。三路明军乘胜追击,将敌人围困于巢中,并借风火攻,荡平了倭巢。

此战只用了四五个小时,歼倭2000多人,解救被掳男女3000多人,明军收复兴化城。平海卫之战后,戚继光又率部消灭了原侵扰政和、寿宁的倭寇。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又相继大败倭寇于仙游城下、同安王仓坪和漳浦蔡不岭,斩获颇多。

其后戚继光又在福宁大败倭寇,并与俞大猷一起最后扫清了福建境内的倭寇。余倭逃往广东,至此,福建倭患基本平定。

战无不胜、扬我国威——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记

侠女十三妹

让我们看一组数据:

台州花街之战:斩首308颗,生擒2名倭首,其余淹死和未割首的数目不详,牺牲陈文清等3人

白水洋战斗:我敌对比为1500对2000余,全歼2000多名倭寇,斩首344颗,生擒5名倭首,己方牺牲陈四等3人;

长沙之战:消灭倭寇3000名;

横屿岛渡海之战:消灭倭寇1000多名,斩首348颗,俘虏29名,牺牲陈文彪等13人;

牛田之战:击溃上万倭寇(包括假倭和真倭),斩首688颗,己方无一人牺牲;

林墩之战:烧死和淹死倭寇3000名左右,斩首960颗,俘虏26人。己方阵亡90人;

福清葛塘之战:消灭300多名倭寇,斩首150多颗,牺牲20人;

平海卫战斗:

斩首2622颗,己方牺牲金渔等16人

仙游之战:击溃10000余名倭寇,杀死倭寇1000余,斩首498颗,生擒1名,己方牺牲童子明等24人;

王仓坪战斗:击溃倭寇近万名,斩首177颗,己方无一人阵亡

蔡陂岭战斗:击溃倭寇7000余名,杀死1000多名,斩首160多颗,己方牺牲31人……

战无不胜、扬我国威——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记

守望大海

面对此情此景,戚继光曾为诗云:"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抗倭斗争的胜利,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其他抗倭将领的配合是密不可分的;而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也实现了他"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灭倭志向。

在剿倭战争中,戚继光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严格要求士兵,不准扰害百姓,做到兵民相体;在战略战术上,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进攻重集中兵力打歼灭战;防御重积极主动而不是机械地死守,在防御中伺机反攻。

他创造了独树一帜的"鸳鸯阵",发挥集体互助、长短兵器结合的机动、灵活、严密的作战优势,有效地打击敌人,这是戚家军屡败倭寇的重要原因,也是戚继光和戚家军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

当然,我们总结这段历史,也有一些遗憾。因为从当时中日双方的战略态势看,最有效地平定倭患的方法,应是建立一支实力胜于日本海盗的舰队,以明初郑和下西洋的建船水平也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战无不胜、扬我国威——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记

波涛汹涌

与戚继光共同作战的名将俞大猷便主张:"大治战舰,贼来则击,贼去则追,又来又击,又去又追"。防敌、歼敌于海上,确实是战胜海上强敌的根本途径。

然而明朝当权者承袭了农耕民族的保守观念,缺乏海洋观,对付海上来敌主要靠的是陆战,则是以己之短、击敌所长。

瑕不掩瑜,戚继光他们尽管没能指挥舰队驰骋东海,但在陆地战场上演的抗倭大战,保住了国家主权、保卫了百姓安全、激励了全民斗志,给中国人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甚至于在今天,每每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总是激情满怀、壮心难已!

愿与大家一起探讨历史,请大家多留言、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