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乃三国兵神,料敌机先,战无不胜,即使周瑜复生未必是其敌手

公元228年,东吴孙权想对北方曹魏用兵。

孙权想出一计:诈降。

他让周鲂到山越首领里面去物色一个人去向魏国的曹休诈降。

周鲂反对:山越野人,都是跳梁小丑,素来不讲信义,做事不牢靠,这种重要的事情要是交给他们去办,恐怕会走漏风声。

紧接着,周鲂又说:不如让我派亲信去向曹休投降,就说我受到吴王猜忌,害怕被杀,所以向魏国投降,请求他派兵接应。

孙权表示同意。

此人乃三国兵神,料敌机先,战无不胜,即使周瑜复生未必是其敌手

这诈降计也是东吴所惯用的伎俩了,孙权熟门熟路。于是派人到周鲂的鄱阳郡找茬。

不知是查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总之,周鲂似乎被查出了问题。

这个周鲂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举动,跑到郡政府大门口,把自己的头发剃光,以向吴王孙权谢罪。

古代称剃头叫做“髡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头是一种很严重的侮辱,是失去了礼仪,为人所不齿。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相当于现在的剥光上衣游街示众。

当到市长、省长的级别,大家都是体面人,被孙权整的这么惨?

曹休收到消息,果断相信,率领步兵、骑兵十万,南下接应。

曹魏的尚书蒋济向魏明帝曹叡发表见解:东吴大将朱然据守在长江上游,随时可能威胁曹休背后,曹休孤军深入,一定占不了便宜。

前将军满宠也表达了相同看法:曹休没有指挥大军作战的经验,这次的进军路线,易进难退,一旦越过无强口,容易被扼住归路,应该严加戒备。

可魏明帝曹叡已经来不及向曹休发出指示,因为曹休早就出发了。

但曹叡还是做出了部署。他少年老成,为防万一,命司马懿进攻江陵,贾逵进攻东关,遥相呼应,以分散敌军注意,减轻曹休压力。

东吴这边已经做好了充足的作战准备,孙权任命陆逊为总指挥带领中军,朱桓、全琮为副带左右军各3万人。

可能是东吴军的阵仗太大了,曹休感觉到了问题,识破了周鲂的诈降计。

但他却不打算撤兵。

我有十万兵马,即使硬碰硬,也丝毫不惧!

曹休决定去碰碰运气。

这时候,东吴将领朱桓向孙权献计:曹休是个草包,靠着姓曹才有机会带兵,所以我料他必败。如果让我带一万人到夹石、桂车截断曹休的归路,必能俘虏曹休。到时候长驱直入,能夺取寿春、占尽淮南,甚至可以直捣许昌、洛阳。

我从一个后来者的角度来看,恕我直言,一点看不出来。因为当时的实际情况,我已经完全不知道。

曹魏在附近是否有驻守兵力?朱桓带一万人能否神不知鬼不觉绕道到曹休身后截断归路?

此人乃三国兵神,料敌机先,战无不胜,即使周瑜复生未必是其敌手

这些我都不知道。但身为东吴方面总指挥的陆逊是一定知道的。

在白衣渡江和夷陵之战中都有极为精彩发挥的陆逊,是一个用兵如神的高手。

他的判断一定是有分量的。

陆逊明确表示:我不同意。

于是,孙权中止了朱桓的计划。

曹休和陆逊的对决就将到来了。

地点:石亭。

如果说陆逊是战胜,那么曹休只能是凡人。

曹休很聪明,他采用了伏兵之计对付陆逊。自己亲率中军以引诱陆逊。

曹休的伏兵在暗中焦急地等待着东吴军中计,可令他们想不到的是,陆逊所率领的中军和曹休对峙不动,而朱桓、全琮所率领的左右二军直接杀奔曹军伏兵所在地。

他们万万想不到如此精心设计的埋伏,居然被陆逊一眼识破。

一场伏击战就此变成了遭遇战。

可想而知,曹魏军受到的心理打击有多严重。而东吴方面则人人奋勇。

胜负已分。

战争的结果是:东吴擒斩一万多人,俘虏牛车、马车、物资一万多辆,曹军武器、辎重也都遗失。

东吴大军三路并进,直接把曹军赶出伏击地,并一路追击,直抵夹石。

这个夹石,就是朱桓在战前建议在此截断曹休归路的地点。

不得不说,陆逊可谓料事如神,而朱桓还是略逊一筹了。

此人乃三国兵神,料敌机先,战无不胜,即使周瑜复生未必是其敌手

曹魏的贾逵大军正在此严阵以待。

既然胜负难料,又何须纠缠?

看到贾逵在此,陆逊见好就收,选择撤退。

知进退,明得失,陆逊实是不可多得的帅才。

当初,曹叡给贾逵的任务是进攻东关。但贾逵发现东吴根本没有在东关做防备,于是做出判断:东吴的主力都集中在一起对付曹休,曹休危矣!

于是,贾逵水路并进,去追赶曹休。还没追上,就接到曹休的败报了。

贾逵的部下都大惊失色,纷纷建议停止进军,原地等待后续部队的增援。

贾逵力排众议:曹休溃败,一旦道路被截断,后果不堪设想。东吴追击曹休肯定不敢过于深入,如果我们能够火速救援,东吴必定不敢轻举妄动。

于是,贾逵军日夜赶路,并在沿路设置旗帜,虚张声势,以迷惑东吴军。

这才顺利接应曹休撤退。

事实上,贾逵与曹休私怨很深。如果不是他大公无私,施以援救,曹休军可能全军覆没,而曹休本人也很有可能成为东吴阶下囚。

胜败兵机只在一念之间。

贾逵是良才。

而陆逊更是不可多得的兵神。即使周瑜复生,恐怕也不过如此。

读历史,思人生,欢迎关注,我是:刘弘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