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广州中考(八)——自主招生,尖子生的独舞

已经进入三月,中考将至。于是,这个很久没更新过的这个系列又回来啦!

我们可以从多渠道了解到关于中考的一切,但是,官方公布的政策总有些晦涩难懂,各项数据对于外行人来说找起来也不太容易。有一些学生和家长希望有一个途径可以更简单地知道中考的全方面。

可以回顾一下前面的内容:

今天来谈一个属于优秀学生的舞台——自主招生。对自主招生 (以下简称“自招”)有惦记的家长,可以先熟悉一下。

自主招生的规则与玩法

自主招生是2019年才开始的模式,取代了以往的独立批,可以理解为这是对金字塔顶3%的学生的筛选方式。

以下摘自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自主招生录取情况的公告:

今年我市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22所示范性普通高中先行试点自主招生,共有自主招生计划1274个。考生报考踊跃,参加报名考生共有11388人,报名人数最多的学校为市第二中学,达2348人。经招生学校审核,共有4825名考生取得自主招生综合能力考核资格。学校结合学生综合表现评价,通过材料审核、面谈、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式对考生的个性特长、综合素质等进行考核,确定预录取考生1198名。根据投档规则及学校自主招生简章要求,正式录取1161人,计划完成率达91%,完成率为100%的学校有13所。

先细品,后面会一一提到。

关于录取细则,其实官方文件就讲得非常清晰。

解读广州中考(八)——自主招生,尖子生的独舞

也就是说:

  • 自主招生在提前批之前录取,参与与否,不影响后面的志愿录取,也就是说,不去白不去,见识一下没坏。
  • 被预录取后,还是要参加中考的,并且中考成绩要达到学校设定分数线才能正式录取(这个分数线理论上远比该学校提前批分数线低)。上面摘录的就有37个倒霉蛋被预录取后没被正式录取(不排除自行放弃)的原因。

参与学校

2019年,共有22间学校试点,分别如下:

解读广州中考(八)——自主招生,尖子生的独舞

广州市拿得出手的头牌学校均在其中。预计2020年可能会继续增加。

时间节点

解读广州中考(八)——自主招生,尖子生的独舞

各项工作基本上在五月份开展,而表面上最重要的综合能力考核,则在中考后进行。

好了,到这里为主,自主招生是怎么回事,大致已经了解了。但这显然不是本文的重点,请继续往下看。

自主招生选拔方式

在官方数据中我们看到,共有11388人报名自招,其中4825名学生通过学校审核,取得进入下一阶段,也就是6月29-30日综合能力考核阶段的资格,这里就筛选掉了57.6%的学生。

综合能力考核考的是什么?我们继续。

在选拔方式上,各学校基本上是采用人机对话或者评委团队面试的方式。以下列举其中四间学校的题目:

1.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考核形式:面谈
考核内容:
英语:就青少年应该做世界公民为主题做2分钟即兴演讲,准备时间10秒;
物理:半小时密度测试;
语文:给自己取一个像古人的名字,并阐述理由;
数学:讲出解题思路。
2.广东省实验中学
考核形式:面谈
考核内容:


语文:考察《红楼梦》里的情节和人物以及个人看法。
数学:概率论相关问题
英语:who is the person that you respcet most?口述两个原因或自己的一段挫折经历以及学到了什么(用英语回答)
物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涉及的物理原理、中国古近代发明中的物理发明,说明原理。
化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里涉及的化学原理、化学方程式;中国古近代发明中的化学应用,给出方程式。
3.执信中学自主招生考核
考核形式:面谈,题目采取抽签三选一,2分钟完成
考核内容:
关于糟蹋文化的现象(如鲁迅笔下的小说人数变成游戏人文角色等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有一个白领,吃饭时把吃不完的饭打包给一个流浪汉,有人说这是对流浪汉的不尊重,你怎么看?
谈一谈科学家的关注度没有明星的关注度高的问。
4.广雅中学自主招生
考核形式:人机+面试
考核内容:
面试:自我介绍+谈谈初中数学喜欢什么模块+谈谈对高考题维纳斯的看法。
人机:90分钟做48题,难度较大。涉及数学、物理两科,但数学题居多(非中考题难度)。物理考查电学并联混联电路,力学等。数学考查勾股定理等。

可以说, 难度是挺大的,非常考验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临场发挥,绝不是一般学生能够搞定的。面试环节,基本上每名学生的只有区区3-5分钟左右的时间。

最后,综合各个环节的表现,每间学校按照自己的评核标准打分,划定预录取的名单。并且,各学校也必须给出参照标准,如下:

解读广州中考(八)——自主招生,尖子生的独舞

自招,说到底还是拼过去的

过往的独立批招生,名校会会把最好的一些班级放在这个批次,拼的就是分数,并且往往出现恐怖的分数。例如备受关注的华附“大先班”,嗯,全称大学修仙,啊呸,大学课程先修班。在最后一届独立批招生(2018年)时,分数线是夸张的750分。

从去年开始,选拔尖子的模式换成自招模式。有标准,公平公正公开是不是?来看看各学校预录取的集团内部名单:

解读广州中考(八)——自主招生,尖子生的独舞

表格表示的,是通过自招预录取的学生里面,集团内部的学生占比。以之前我详细介绍过的广附为例,广附集团内部就占据了90%以上的名额,约等于基本不接受“外来者”。时间往回拨几年,为了进广附到处报班,大洒金钱,不惜时间的这波家长,是不是显得很有远见呢?

而集团势力不庞大的,则会通过各种方式,笼络散落各初中的尖子生,其中最近两年重要的手段,是学校举办的各种夏令营、冬令营、集训营等等,例如执信“金秋营”。

如果不是已经铺好路,或是本集团学生,或是已和学校互相对上眼,早就知根知底的“自己人”,也没有光辉的竞赛奖项或者特长,光凭几分钟的面试,凭什么能够打动学校评委呢?

在不知道考试题目的情况下,拿出评委一看难忘的精彩表演,可能性有多大?

在我看来,这个轰轰烈烈的综合能力考核,基本上相当于走过场。如果没有过去的铺垫,哪怕是有700+硬实力的学生,抱着“见见世面”的心态去试试名校的自招,我是赞成的,但是绝不建议在此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抱有太多的幻想。

现在就是这么残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