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如何和高三孩子准备大学志愿填写?

木美梅mzr


首先,要提前准备,因为如果对于填志愿一点概念都没有的话,高考后那几天会很着急和匆忙,你可以完全搞不清楚的,思考也不够。

那需要提前了解什么呢?

1.先把你们省招生考试院2018年发布的招生政策,比如多少个批次,每个批次怎么招生,公布分数和报考流程如何,这些基本的熟悉一下。

2.熟悉前两年或三年你们省公布的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批次线,一分一档这些数据。因为你2019年填志愿需要参考这些数据的。

3.学习看录取数据,匹配学校的方法,基本的线差法,位次法。想再好一些,就要自己会分析以往年份的录取情况,并与一分一档结合起来看。

其次,有了前面的储备,你就可以根据孩子模拟考试的大体成绩圈选出一批适合孩子分数的大学。深入的去了解这些大学:大学的历史,大学的专业建设,大学的硕士博士点,大学的对外交流机会,大学的就业质量报告上公布的毕业生升学和就业情况。更好的还可以去实地参观和与本校的学长交流了解情况。

第三,充分了解孩子的高中学习,优势学科,以及兴趣和性格。带着这些去了解你圈选大学的专业,搞清楚主要的专业在大学都学啥,升学方向和就业前景如何。跟孩子一起确定适合他的专业方向。

最后,最好要了解一些大学里的转专业,辅修,评优,保研考研,出国等学业规划的核心问题,因为未来填志愿纠结或者做取舍的时候都需要考虑这些。举个简单例子,您孩子的成绩目前能上个普通一本或者二本,孩子如果还想学习,或者学习习惯还不差,就要提前考虑未来读研,读研最好要先去一个有保研资格的大学,以后保持好大学成绩争取保研而不是参加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考研。这些会直接影响你挑大学。

再强调一下,高考后除了成绩到填志愿一般就那么几天时间,这几天你顶多能把分数定位学校范围搞好。但是真正能填一份让孩子去读适合他的最好的大学和专业,则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了解大学和专业。


学长帮邦


家长要如何才能帮孩子把好志愿填报关口呢?

首先必须要看分数说话了,你可以按以下步骤来:

一、知分或估分,知道考生在本省市的高考成绩名次,并了解本省市各批次的划线。确定其成绩是在提前批、一批、二批,还是专科线内。

二、到省考试院网站调阅上年考生成绩所在批次的投档情况。根据个人成绩和批次线的分差以及名次,把该批次上年本成绩名次内的所有可录取高校拉出一个全名单。

三、对名单内的可录取高校,进行分类了解。比如成绩在一批线上,想上财经类高校,有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而外语类高校有北外、上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二外等。

四、平行志愿下,所报的几个高校,要注意参考上年分数,从高到低拉开档次。前面可冲击,中间要稳妥,后面的志愿要能确保录取。







重庆高考志愿填报老师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高考志愿填报虽然经常被考生家长忽视,但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家长应如何准备呢?

首先,要熟悉志愿填报的规则

想把志愿填报报好,首先就要了解志愿填报规则。比如山东省普通批是一次填报12所高校,不分批次;山西省是分批次填报,而浙江上海则是高校+专业填报。那么不同的地域,填报规则不同,技巧也不同(各省份具体的方法大家可以具体向我咨询),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填报好的志愿


了解不同的大学,专业

差不多的分数,你可以填报山西大学、也可以填报青岛大学,还可以填报河北大学。那么你到底改选择哪所大学呢?

那么这就需要家长平时对大学的一个关注了。不能只凭地域或者录取分数填报、

同样,同样的专业,也会差很远

比方说,同样是车辆工程。各个学校都叫车辆工程的。有的是偏小汽车的,有的是造拖拉机的,等等,如果你不弄清楚,会对你以后的职业规划有很大的影响

了解孩子的兴趣

在志愿填报中,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孩子的兴趣,开始与专业相结合了。这点事没错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填报的专业孩子喜欢,那么不管是大学生活,还是以后的工作,他都能比较轻松容易的接受,当然也能发展的更好

志愿填报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我是乾宇教育志愿填报专家,大家记得关注哦!


小张老师126


#高考志愿#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随之而来的高考志愿填报,更是牵动着每一位考生家长的心。常言道:三分考,七分报。那么,如何填报志愿?如何在自己考取的分数基础上最大限度选取心仪的院校和专业?最好能科学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心智成熟度如何”,帮助高考生走入理想院校。

青少年的职业规划是我们在不断探索的一个领域,我们做的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是从科学角度,人的神经生物基础出发,多个维度地帮助孩子了解自我,建构自己的职业生涯

001 “能力结构”——简单地说就是“你能做什么”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从孩子的时候就开始,正所谓“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不同领域的天才”,所以16岁前的孩子我们去发现他的各种学习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复杂信息处理能力、数学能力、识字能力等十四种学习能力),帮助他扬长补短,而16岁以上及成人,了解他的整合能力后,帮助他扬长避短(这个年龄段再补短,意义不大)

002“性格特点”——就是“你适合做什么”

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很多时候不分好坏,譬如“内向”与“外向”,只是适合不同的职业而已,所以发现他的性格特征,找到匹配的方向,比改变个性要更合适,或者说更科学——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要论证起来是很长的一节课,包括个性特征,去年高考我做了大量的案例,特别有感触。

003“兴趣爱好”——“你想做什么”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

而在调查中发现,80%的高中毕业生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所以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用两三天的时间临时来决定自己未来的专业是相当不靠谱,或者说是一个成本极高的试错的行为。

但一个人想做的事情,刚好跟他的能力与性格特点相匹配,那么这个人是很幸福的,在职业生涯中是游刃有余的,恰好我有两个这样的案例

004“社会适应”能力——包括抗挫折能力,求助能力,内外归因,幻想度和灵活度

这部分跟家庭教育和生活的环境大为相关,大约是我最能跟家长们沟通和交流的部分。

如果每一位高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都能从这四个维度去了解自己,科学地选择志愿,那么未来入错行、走弯路的可能性就要小很多,也节省了盲目试错的成本。

如果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有任何的问题,都欢迎私信我,一一为你解答。

祝愿每位高考生都顺利地选择到自己最适合的专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