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两岁”其实并不可怕,4招让孩子从“可怕”变成“可爱”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孩子之前一直都很听话,但是到了两岁左右的时候,突然脾气变得很大,经常做出令人抓狂的事情。

比如,一直百依百顺的孩子突然学会说“不”,但话还说不清楚,让家长不知道孩子到底要干嘛;又比如,孩子前一秒还在安静地吃饭,后一秒就把饭碗扔在了地上。

当孩子出现这些举动的时候,可能是到了“可怕的两岁”,在这个阶段,会让家长十分头疼,而且有些家长会怀疑自己教育孩子的能力,甚至会对孩子吼叫、打骂。

其实家长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家长需要做的,是充分了解孩子,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孩子“可怕的两岁”。

“可怕的两岁”其实并不可怕,4招让孩子从“可怕”变成“可爱”

一、孩子到了“可怕的两岁”,会出现这些特征

1、情绪经常失控

孩子在两岁之前,几乎没什么脾气,只要吃饱睡足,并且身体没有不舒服的情况下,是特别乖的。但是当孩子到了两岁左右的时候,情绪波动比较大,开心了就使劲笑,不开心了就大吼大叫。

2、遇到一丁点不顺心的事就会发脾气

孩子到了可怕的两岁之后,脾气会变得特别大,哪怕家长只做了一点让孩子不顺心的事,孩子马上就会发脾气,要么大哭大闹,要么撒泼打滚,甚至还会动手打人,让家长感到特别“害怕”,做事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惹孩子生气。

3、学会说“不”

当孩子学会说“不”,也是进入“两岁”的表现,比如“我不要”、“我不吃”、“不行”……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有独立的思想和自我意识,懂得如何拒绝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也知道自己都喜欢哪些东西。

“可怕的两岁”其实并不可怕,4招让孩子从“可怕”变成“可爱”

4、经常提出无理要求

比如非要把玩具放在水盆里、出门要穿大人的鞋、睡觉之前要吃糖……孩子提出来的这些要求很过分,但家长如果不满足孩子的话,孩子就会发脾气,让家长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了。

5、喜欢在家里走来走去

孩子只要睁眼醒来,就没有闲着的时候,一会去卧室转转,一会去客厅看看,就像是在“视察工作”一样,而家长就得跟在孩子的身后,生怕孩子会摔倒,也担心孩子碰到一些危险的物品,一天下来身心疲惫。

6、不喜欢接受家长的帮助

孩子总是自己尝试着做一些事情,如果家长要帮忙,孩子会用小手推开,或者转过身去不想让家长帮忙。

“可怕的两岁”其实并不可怕,4招让孩子从“可怕”变成“可爱”

二、家长为什么会害怕孩子的“两岁”?

有人觉得,孩子在一周岁之前实在是太难带了,不是饿了就是尿了,真希望孩子快点长大,认为孩子长大了之后就好了,可是当孩子到了两岁的时候,家长发现孩子更不好带了,还不如小的时候。

其实家长之所以会害怕孩子的“两岁”,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对孩子缺乏了解。

孩子的脾气突然变大,会让父母觉得孩子不再是从前那个可爱的“小天使”,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小恶魔”,而且还会在心底产生这样的一个疑问:我的孩子是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其实家长不用因为此事而感到担心,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是非常正常的,这是孩子长大了的一种表现。

“可怕的两岁”其实并不可怕,4招让孩子从“可怕”变成“可爱”

孩子满一周岁之后,自我意识会变得很强,而且好奇心更重,孩子在这个阶段也学会走路了,于是就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孩子看什么都会感到好奇,想搞清楚却没有太好的方式。

孩子只会考虑自己诉求,但并不知道自己的举动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是在捣蛋,但是孩子只是通过他最基本的技能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比如:孩子把新买的积木拿了出来,放在桌子上玩耍,家长看到后会鼓励孩子,让孩子开动脑筋去拼积木,但是当孩子把水果刀放在桌子上玩耍的时候,家长会大声制止,并且马上把水果刀拿走。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拿在手里的东西,但却得到了家长不同的反应。

“可怕的两岁”其实并不可怕,4招让孩子从“可怕”变成“可爱”

除此之外,孩子也会把“哭”当成是自己的“武器”,因为在过去的时间里,只要自己哭了,家长就会马上安慰自己,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孩子渐渐会发现这招很管用,于是会在两岁的时候把这招用得淋漓尽致。而孩子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他希望得到家长的关注。

在孩子的眼里,家长可以为所欲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自己做这也不行,做那也不行,自然就会发脾气了。

所以说,家长之所以会害怕孩子的两岁,主要是因为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孩子的问题时过于主观。而孩子也并不是特别“可怕”,反而有点“可怜”。

“可怕的两岁”其实并不可怕,4招让孩子从“可怕”变成“可爱”

三、面对孩子“可怕的两岁”,父母应该注意什么?

当孩子到了“可怕的两岁”,有一件事最值得家长注意——不要太关注孩子。

很多孩子到了两岁的时候,会变得特别任性,当自己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会大哭大闹,或者撒泼打滚,甚至是摔东西、咬家长。

其实孩子出现这些举动,和家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不久,他的人生就好比是一张白纸,家长在上面怎样“画”,孩子就会怎样做。

“可怕的两岁”其实并不可怕,4招让孩子从“可怕”变成“可爱”

孩子到了两岁的时候,是进入了人生当中的第一个“叛逆期”,而在孩子叛逆期期间,很多家长都会犯同一个错误,那就是“太关注孩子”。

有些家长会问:“难道不应该关注孩子吗?作为父母,就应该随时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其实关注孩子没有错,但有些时候却不应该太关注孩子。

孩子在未满一周岁的时候,是非常脆弱的,家长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会特别小心谨慎,隔一段时间就会看看孩子是不是尿了;没事就摸摸孩子的后背,看看孩子是不是冷了;还有些家长会担心孩子会突然没了呼吸,经常半夜惊醒。在这个阶段,家长这样的举动并没有错。

“可怕的两岁”其实并不可怕,4招让孩子从“可怕”变成“可爱”

当孩子逐渐长大,自我意识慢慢变强,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家里的“焦点”,如果此时家长仍然非常关注孩子,那么会让孩子在心里萌发出一种想法:只要我不高兴,他们就会过来照顾我,陪我玩耍。

其实家长过于关注孩子,也是一种“自我满足”的表现,当帮助孩子解决了问题,自己心里也会非常舒坦,如果孩子哭了,自己却不管不顾,家长首先会陷入自责当中。

其实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当中的那么脆弱,孩子表达能力差,很多时候的哭闹和不听话都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如果孩子在这方面总是得到满足,那么孩子会把这种方式当做是自己的一种“手段”,家长如果一直没有发现问题,反而一味地满足孩子,那么只会让孩子的贪欲便强,从而就形成了“可怕的两岁”。

“可怕的两岁”其实并不可怕,4招让孩子从“可怕”变成“可爱”

所以说,孩子进入两岁之后,家长应该适当减少对孩子的关注。

家长不要怕孩子犯错,也别怕孩子吃亏,更不要用太高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家长没有必要把孩子照顾得太好,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人无完人,家长没有必要做一个完美的父母,这样会让自己很累,而且也会对孩子的成长形成一种约束。

“可怕的两岁”其实并不可怕,4招让孩子从“可怕”变成“可爱”

四、4招让孩子的两岁从“可怕”变成“可爱”

1、摆正自己的心态

家长首先要明确一点,那就是“两岁”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很重要,也是孩子必须经历的阶段,而且两岁的孩子确实会让家长很头疼。孩子自我意识变强之后,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探索世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孩子的行为能力比较差,认知水平也很低,所以会做出一些错误的举动。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焦躁更不要打骂孩子。

2、家长要学会放手

面对孩子“可怕的两岁”,家长一定要学会放手。如果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不断得到满足,孩子会自我意识膨胀,那么会对孩子性格的养成造成一定的影响。家长要明白,孩子早晚要长大,自己不会永远照顾孩子,当孩子离开家庭步入了社会,哭闹能够解决问题吗?所以说,家长要给孩子提供自我成长的空间,不要什么事都帮孩子解决,可以引导,但不要替孩子完成。

“可怕的两岁”其实并不可怕,4招让孩子从“可怕”变成“可爱”

3、给孩子立规矩

给孩子立规矩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给孩子立规矩,才能够约束孩子的错误行为,而且规矩一旦立下,家长就要严厉起来,如果孩子破坏了规矩,要对孩子进行教育,并且让孩子承担相应的后果。家长这样做会让孩子明白:自己不能太放肆,有很多事是不可以做的。

4、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孩子到了两岁之后,模仿能力会变得更强,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平时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当孩子耳濡目染之后,才能够学到家长身上的优点,自然就会慢慢改掉一些坏习惯。

“可怕的两岁”其实并不可怕,4招让孩子从“可怕”变成“可爱”

总之,孩子的两岁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只要家长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这件事,就能够让可怕变成可爱。“可怕的两岁”对于家长来说,是比较辛苦的一年,但对于孩子来说非常关键,所以说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两岁,用正确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这样才能够给孩子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甜橘妈妈,原创作者,全职妈妈,经常会与大家分享实用的育儿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家长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