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騙過大腦,才終於養成了一個新習慣

你對自己的習慣滿意嗎?你想建立新的好習慣嗎?

我今天到街區參加“防控疫情,協助社區”的輪值活動,在行動的休息間隙,我習慣性地做了50個深蹲,很輕鬆,這是我最近的新習慣。

對很多人來說,改掉一個習慣不容易,建立一個新習慣也不容易。

我曾經通過請私人健身教練,就為了形成運動習慣,最後,我嫌棄健身所太遠,沒有再去;我又和小夥伴約好,辦了附近的健身所的年卡,算盤算得很精,結果去的次數很少,分攤下來,一次過去鍛鍊的價格高得離譜。

我想,很多人都健身失敗過,想減肥、戒菸的一籮筐,都跟我一樣,通通失敗。

這麼多年以來,這是我唯一一次成功建立的習慣。它不是偶然,而是運用了科學的方法——微習慣。

我騙過大腦,才終於養成了一個新習慣

01 “激發動力”無法建立習慣

你可能會說,你減肥的前幾天,每天都很有狀態,超有動力,有的時候甚至超強發揮。所以,你認為要常常激發自己的動力,你會依賴勵志視頻、文章、給自己打氣,在短期內提升自己的士氣。

但很可惜哦,要做到一件事,不僅僅是要有動力,是要動力十足。但一個人的惰性,卻是被按壓的彈簧,無需自己出力,在合適的時機,它就能把你的動力反彈走。

依靠“激發動力”,你可能很難成功。

02 “熱情遞減法則”讓習慣沒有勁頭

什麼是熱情遞減法則?簡單來說,就是你吃第五塊披薩的時候,愉悅度會比第四塊略低,吃第四塊時,愉悅度比第三塊低。這就是說,當我們體驗到強烈的情緒時,我們就願意去做,但日復一日去做的時候,每一次都會降低熱情。到最後,你毫無熱情還在一直做的,就是習慣。

像你每天刷牙,洗澡,每天看著那個老公、老婆,你的心情會很高漲嗎?不會的。

所以,想要通過熱情去建立一個習慣,是違反自然規律的,是不現實的。

我騙過大腦,才終於養成了一個新習慣

03 真正的習慣,來自微習慣

微習慣有別於其他傳統方法,能更有效地提升習慣養成和個人成長效果,原因在於它繞開了大腦的抗拒意識。

人的習慣很難改變,因為大腦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運作系統。但是人又非常貪心,想要大幅度地改變習慣,於是直接對大腦提要求,全部都要改。

比如,為了健美,從不鍛鍊的你,要求每天連續跑五公里,跑兩輪。你所想的是,每次改變大一點,新習慣就建立得快一點。只可惜,大腦抗拒大幅度的改變。

04 我是怎麼運用微習慣原理的

說回我的深蹲。

如果第一天我的計劃是做到50個深蹲。我是可以狠了心做到,然後大腿痠痛,氣喘吁吁,滿身大汗,然後信息彙集給大腦,結論是“太難了”。

第二天我依然百分百的熱情,繼續挑戰,依然做到了,大腦也清晰地看到身體的反抗,它的答案還是“太難了”。

接著,我的熱情就會消減,意志力會變弱,復原的力量慢慢變大,最後,我就攤在沙發上,輸給了“太難”。

但我不這樣,我通過小幅度的改變,完全不驚動大腦的反抗意識,才悄悄地奪下了這個習慣的城池。

我騙過大腦,才終於養成了一個新習慣

我是怎麼做的呢?

001 只做大腦覺得“不難”的事

給自己定下最簡單的目標,一定要最簡單,簡單到不可思議。

就如我的目標:每天一個深蹲!

對,就一個而已,蹲下去撿個東西的難度,是不是完全不是事?所以大腦就由著你造。如果你覺得一個輕鬆了,你就做多幾個,但只做到不為難自己的程度。這個時候,你就算做了十個深蹲,就會非常愉悅,因為你超額完成了!

002 通過微習慣強化意志力

我們明明可以設定更高的目標,為什麼還要制定這麼小的習慣呢?

因為我們最重要的目標不是做到,而是在執行可實現的任務中,反覆提升自己的意志力。

在很多的努力中,我們總是被挫折打敗。但如果是微習慣,我們每一次做到,就不會遇到挫折,而成功,會讓自己變得更強大,這種強大,又能繼續支持你執行下去。

003 通過獎勵提升成就感

你會不會對小時候,被老師表揚的場景記憶尤新,那種心裡翻騰的成就感,促使你不斷在這個方面精進,即使遇到挫折,你都能堅持下去?

我們其實也要用物質或精神方面的獎勵,在微習慣建立的路上,不斷提升成就感,繼續積澱力量往前走。

比如,只要堅持15天,就給自己買喜歡的裙子或者口紅,給自己買雙心儀已久的球鞋,等等。

我騙過大腦,才終於養成了一個新習慣

05 怎麼知道微習慣養成了

關注微習慣的養成信號,重點是耐心一點,如果看不到信號就停止行動,就會讓已經收穫的果實,又散落一地。

微習慣養成的信號包括:

沒有牴觸情緒

行動時無需考慮

你不再擔心了

常態化

它很無聊

如果你出現四個以上的信號,那麼恭喜你,你的微習慣養成了。

當我們瞭解自己的大腦運行規則、動力策略無效,熱情遞減法則,以及微習慣的策略後,你可以把這些技巧用在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上。

越是精通微習慣,你的生活就會收穫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