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會說比亞迪不好,比亞迪到底怎麼樣?

新新司機


14款2.0排量S6,201412月買的,裡面音響花了我27萬,車身自重增加了到了2.3噸,車開了32萬公里目前正常保養,車況還非常優秀,跑160碼還非常平穩,雖然有幾輛車,但是我還是喜歡開這個車,平常都開這,而且經常晚上出去兜風聽音樂,我是發燒友沒辦法,不過這車確實經得起折騰,輕微的刮擦我基本上不用弄去洗一下車拋光一下就好,對方可得花好幾千了,有次在新嶺隧道五車追尾奧迪a8,我在最後面對方修了17萬八8,我的也修了一萬多一點,損毀來看其他都沒動,當時還能開去修理廠,安全氣囊全部打開,我沒受傷兒子坐後座也沒受傷,都挺好,a八二個排氣管斷裂,後備箱蓋斷裂,保險桿碎裂,後面防撞粱嚴重變形


用戶72897539925


這幾年的比亞迪可謂讓人,目瞪口呆,大開眼界!因為比亞迪的新車,新技術,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車型,同時也是讓合資車汗顏的車型!比亞迪唐百公里加速4.9秒,同時具備讓傳統燃油四驅汗顏的電四驅,移動電站等功能,很多車主都感言,這是一款比肩百萬級豪華SUV的國產最強車!

經常有比亞迪唐車主,與其他合資品牌的車型進行越野玩車比賽,一般都是以比亞迪唐的勝出而結束。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孜孜不倦的吐槽比亞迪,一起看看網友是怎麼評論,回擊的吧!

一:老王投資50億研發出來雲軌這個大傢伙,一汽投資500億隻搞出來個汽車發動機!這就是差距!

二:看到奧迪總監為比亞迪設計的車型,終於鬆了一口氣,比亞迪之前包吃住月工資2500元的設計師終於被開除了;(哈哈,純屬網友調侃)

三:成為迪粉不是偶然,是在對比亞迪全產業鏈深入瞭解和全面認識後的必然。比亞迪技術和新能源全產業鏈佈局,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貢獻和對全球環境問題改變的渴望,只要認真瞭解,你也一定會成為比亞迪粉。但當你瞭解比亞迪後,你發現這還不是全部,去年,比亞迪以閃電戰的打發進入了軌道交通,無人駕駛搭載鐵電池的雲軌讓迪粉驚喜。其實,比亞迪還有一個驚天夢想,成為能源公司,它可以讓太陽能成為化石能源枯竭後的最佳替代品,改變全球能源格局……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迪粉的愛的確深沉,比亞迪的宏偉夢想動了別人的奶酪,所以"黑粉"的恨同樣可以理解,但,相信誰也阻止不了歷史的發展社會文明的進步。(這是迪粉感言吶!)

比亞迪這文案怎麼?

四:嫌標醜,我給你換漢字;嫌外觀難看,我給你找奧迪設計總監;嫌行駛品質不行,我給你找奔馳底盤調教總監;嫌形象代言不夠檔次,我給你找奧斯卡得主萊昂納多!

比亞迪為了國人,一次次的創新,542戰略,17萬的車,跑出百公里加速4.9秒的霸氣成績,讓合資車汗顏,比亞迪整車利潤也是業界最低,我們還有什麼資格去黑它!

更多比亞迪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孟德說!


孟德說


是營銷還是真材實料?為什麼那麼多人都說比亞迪不好?

隨著汽車行業的大肆發展,各種品牌的車也都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尤其是這兩年在低端市場遊走的比亞迪狠狠讓自己火了一把。 很多人都把這歸咎於王傳福的營銷模式,據說其購買大批水軍和軟文寫手,四處宣揚比亞迪物超所值,吸引無數人購買,但無可厚非,不僅僅是比亞迪,相信每一個汽車品牌都有這樣的行為,宣揚自己的優勢本無壞處。但隨著銷量越來越多,有一些評價也慢慢多了起來,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看好比亞迪,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1.據說這是國產車的梗

這是個神奇的話題,因為總有一部分人是不看好國產車的,而作為近些年風華正茂的國產車比亞迪就有些眾矢之的了,總覺得國產車質量不好,問題多,動力不好。比亞迪就更是被推上浪尖了,網友們的話不易分辨,有人說它皮薄餡少,質量不好,也有人說他小毛病多,甚至被稱為修不好的比亞迪,不管是躺槍還是真事,想必只有真的開過的人才有發言權,而大多數人也不過是人云亦云。

2.它的噪音可能確實有點大

關於這一點,不得不承認,不管是比亞迪速銳,宋,元還是其它車系,比亞迪的風躁和胎噪確實是比較大的,但這確實跟比亞迪本身是分不開的,比亞迪走的的是低中端路線,更看重的也自然是總體性價比,你花十萬想要100萬車的質感,我覺得也是不現實的。

3.作為攪局者一般不受人待見

比亞迪是個神奇的品牌,對於整個汽車行業來說,它一上來就註定是一個攪局者。為什麼這麼說,對於合資車來說,比亞迪便宜,就是便宜,對於日韓車來說,比亞迪性價比上乘。不管是錯覺也好還是真實也罷,比亞迪就是給所有人提供了一種信息,同等價格我比亞迪質量最好,同等價格我比亞迪價格最低的現象。但另一方面講,它的出現也惹毛了一大批合資車,日韓車以及各種進口車都開始紛紛聲討,這一點很大程度上就造就了一大批黑粉的出世。

4.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其實平心而論,不管是什麼樣的車,人們都樂意追求一分價錢一分貨,更樂意傾向於物超所值的東西,對於比亞迪更是這樣的心態。比亞迪沒有毛病嗎?有,小毛病很多,外觀也醜,但是你也不得不承認,它的性價比很高,不管是質量上還是造型上確實很良心了。最重要的是自從比亞迪把據說一個月2500包吃住的設計師換掉後,比亞迪的逼格一下子提升了好幾個檔次,同時也讓無數的迪粉鬆了一口氣,比亞迪終於不那麼醜了!


總而言之,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人們都不是上當受騙。比亞迪能夠大賣也不僅僅是營銷的作用,我更相信車主們的口耳相傳。 悄悄告訴你,央妹子家的哥哥就是比亞迪元的車主,說實話,沒那麼多值得黑的,作為小老百姓,元的動力很足,造型也能看的過去,開起來也跟得心應手,無論是操控還是舒適度都是可以的,唯一的缺點就是胎噪有點大,減震略微差些。

親愛的車友,你是比亞迪的支持者還是旁觀者,比亞迪在你心裡又是什麼樣的存在呢?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央妹子,期待你的關注。


富媽成長


這個我就一定要說了,目前來我們店的所有比亞迪中,全部出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地盤松動,或者莫名的不知道什麼地方出現異響!

比亞迪的一些專業汽修技師,或者是這些模具的設計師,難道你看不到配件裝配後有鬆動嗎? 那當你們看到鬆動後,不能做出調整嗎?

特別是經過一些減速帶一些上坡路時,異響更加的明顯!不信你們可以去嘗試或者去觀察。

另外就是三到五年的比亞迪車,後擋風玻璃都會出現氣泡,掉膠的情況!因為抵擋不了強烈的暴曬,我是真沒見過別的品牌車有這樣的情況出現,除非技師貼膜技術不到位或粘到灰塵。

第三點,中控的裝配件,一樣在三到五年時間就會出現鬆動厲害的情況。


毛哥教你


我6年前由於對電動未來有強烈的感覺買了比亞迪第一代混動車F3DM給員工用,偶爾自己用的凱美瑞修理或者保養會用它一天兩天,雖然F3DM時速上了80公里車就飄和混動時像拖拉機是很不爽,但它風風雨雨4年也沒有失去做為交通工具的作用,為我和員工服務了12萬公里,由於2014年11月25日預定了比亞迪唐,凱美瑞可以讓給員工用,所以F3DM被我送給同學,當時可以賣35000元為什麼要白送,我是這麼考慮的,都說比亞迪電池很牛很耐用,而我買的F3DM只有4年,賣了就對車況和電池失去了驗證,所以就做了個人情,送人已經兩年了,現在車況還不錯,只不過因為停產需要修配件又貴又難找,兩年來也就花了兩次修理約4000塊錢左右,電池電芯一點問題都沒有。2015年7月13日提了唐,直接超出了預期,至少有兩個月都是超興奮的,以致於後來買了秦給老婆,又買了E5直接把所有的燃油車淘汰掉,目前三臺比亞迪車越用越喜歡,只不過顏值確實很一般,最近的王朝概念車一出來,本來想唐換唐100,秦換宋DM的,都下了訂單了,但很糾結,一來秦換個電四驅安全點,加速和我的唐同樣,偶爾借老婆的秦開確實與唐有差距,很想換,但又看到新宋,論外觀再等等也無所謂,只是對7座和新宋是否是542很擔心?比亞迪好不好,只有長時用過驗證過的人才有資格說,道聽途說的就是意識形態,是害人的思維方式,可是我的圈子還有我介紹買了比亞迪唐的幾位同事卻都說非常好,他們的朋友試過也都說好,只是不知道開幾年後怎麼樣!我說不用擔心,我買的6年的F3DM還槓桿滴,我的唐是第一批車差不多兩年了也是槓槓滴。


創悅幫


比亞迪這個品牌,一直都是有很大爭議,雖然這個品牌起初口碑不怎麼樣,但從車子質量上看,比亞迪近年來的進步是非常大的,在國產車裡至少算得上是中上水平的品牌了,但為什麼依然還有這麼多人說比亞迪這不好那不好呢?不止題主覺得困惑,我也覺得相當納悶。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帖子,大概分析了一下原因,大概就是行業間的競爭,黑競爭對手吧

首先,比亞迪這樣大肆發展並鼓動國家甚至全球都來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三桶油及代理加油站老闆肯定第一個不喜歡比亞迪,曾經有人親測開比亞迪秦一天,只要2塊錢電費,這對於加油站來說,就是噩夢一般的存在啊,如果大家都被2塊錢一天的電費所吸引,都買新能源汽車,不買燃油車,更何況,因為王傳福帶動很多汽車廠商加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國家也說了***年要停售燃油車,這對於那對於三桶油及加油站老闆的利益來說,簡直就是槍斃了好嗎?他們不天天在網上發發比亞迪這不好,那不環保的,難道等死嗎?

然後,就是汽車配件廠。大家想一下,如果電動汽車真的全面發展起來的話,機油、機濾、變速箱油、排氣管等燃油車上才有的配件,那就只能關門大吉或被迫轉行了。在這來臨之前,大家去看看網上這些配件 的銷量,簡直不要太好哦。當然了,如果電動汽車哪一天真的成了家庭標配,那這不是擋了人家的財路嗎?不黑它黑誰? 難不成別人搶了你的飯碗你還要給人家端碗啊?

還有就是那些傳統燃油汽車廠,這對於他們來說,利益損失是最大的,要麼轉行,要麼慢慢等死;還有一些當地車企,如果這些車企倒了,那政府靠誰來納稅?出於地方保護主義,肯定優先保護當地車企的利益啊。總之比亞迪要真的把新能源汽車全面普及,利益受損方會有很多很多,所以比亞迪無形中擋了很多人的財路,被黑真的很正常。而作為吃瓜群眾及消費者,我們要自己多從更深的角度去想這些問題,實在想不到,那麼自己就去多試駕多開一下比亞迪,只有開了才知道這臺車好不好。

至於比亞迪現在有多好,我覺得我說再多,不如人家一句黑,因為人就是這樣,寧願信不好的,也不願意聽好的。負面影響永遠大過正面評價,題主如果真的關注這個品牌或想購買這個品牌,建議自己去店裡實車,多試駕試駕就知道了!


迪迪答答



我是去年3月份提的比亞迪宋手尊,到目前為止行駛了一萬五千公里左右,期間出現的問題如下

1.前期中控藍屏兩次(升級系統後就OK)

2.雨刮沒有規律的亂刮(刷系統後OK)

3.油表不準,油表是電子油表,不是機械指針油表(也是刷系統)

4.油箱異響,早一批的宋郵箱沒有防浪板,後面給我更換了一個新油箱

5.全景影響的前攝像頭壞了,前幾天才去4S店更換


以上列出了一年多以來遇到的所有問題,大家可以看到小毛病還是不少的,大毛病幾乎沒有,至於為什麼那麼多人說BYD不好,無非就是以下兩個原因


1.BYD標誌的問題,這個不多解釋

2.質量問題,這個原因很複雜,好的人說好,不好的人就認定了不好,BYD的小毛病確實有點多,但是BYD與同級別的車比起來,配置更為豐富,由其是電子配置,這可能也是導致小毛病多的因素之一,例如我自己的車,電子配置有安卓中控,全景影像,主副駕電動座椅,胎壓檢測,自動大燈等等,我朋友提的新軒逸,沒有全景影像,胎壓檢測等等,這也是導致他的車毛病比我車少的原因之一吧


總結:看事情客觀理性,不可人云亦云,很多人跟本沒有開過BYD,確在口口聲聲的說BYD不好,國產車確實需要進步,但也並非沒有可取之處


覺_正_淨


很多車民都在吐槽說比亞迪不好,動力不行,問題很多等等,今天我們就國產車比亞迪這個品牌跟大家聊聊,大夥先看看車民對比亞迪品牌車的看法:

  

  看完這些看法,真的很想吐槽下這些人:憑什麼說不行,你開過嗎,都是靠自己想象覺得不行,憑什麼“未審宣判”,難道就因為它是國產車,不是進口車,不是合資車嗎?難道你買的進口車(奔馳寶馬奧迪)就不出問題嗎?那為什麼市面還那麼多人開比亞迪?如果比亞迪是進口品牌車,價格更貴點,你還會這樣說嗎?

  如果你問我,對比亞迪怎麼看,我這麼看待這個問題:

  1、其實比亞迪汽車,目前來看同級別性價比是比較高的一個品牌,7 8萬左右的車,又不是奔馳寶馬奧迪,在同價位車中安全係數相當。比亞迪這個價位買的人多,這樣量就大,看到它事故的機會也自然會多點,你說是不是?

  2、比亞迪在這個價位裡,有這樣的外觀是不錯的。跟得上時尚,不管外觀怎麼借鑑,但總歸來說,還是比較和諧的,外觀絕對是OK的,識別度很高,腰線很犀利。

  3、有不錯的鈑金和空間。比亞迪本身做模具出身,所以對鈑金質量控制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空間也對得起客戶了,坐五個大人是無壓力的,後備箱空間也不小,能拉不少貨,不足的只是頭部空間略差。不過比亞迪能這樣的價位弄出這麼大的空間,實屬不易

  4、其實小毛病還是有的,但它的發動機和變速器質量還是比較穩定的。可能小配件上稍微差點,一分錢一分貨嘛。但一年後,該換也得換了,自然就穩定。

  5、油耗適中,不如德國那麼耗油,也不像小日本那麼省油,看你怎麼開

  6、總而言之,這個價位,比亞迪還是比較值得的,性價比也是比較高的!

  


耳朵財經


比亞迪自從進入汽車行業以來,就遭到許多人恨,有些人為什麼如此呢?相信這是許多人感興趣的問題。

比亞迪為什麼遭人恨?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比亞迪自從進入汽車行業以來,就遭到許多人恨,有些人為什麼如此呢?相信這是許多人感興趣的問題。

《史記·貨殖列傳》中有一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我們還是來看看比亞迪都衝撞了誰的利益吧!

切入外資最核心的技術領域

核心技術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本錢,也是市場競爭最有力的武器。看看消費者對外資品牌或者合資品牌汽車那麼喜愛,核心技術的先進性是一個重要因素。

汽車的核心技術主要集中於四個方面,發動機、變速箱、懸掛系統和底盤。近年來,國內許多汽車企業投入大筆資金搞底盤,這方面的整體差距在縮小。從駕駛近年來自主品牌生產的汽車感受就可以感受出來,底盤技術確實進步了很多。懸掛系統也是核心技術,但問題的嚴重性不如發動機、變速箱那麼厲害。在很多研討會上,不少人經常提到我國汽車業的發動機、變速箱技術落後於國外先進技術好多年。

應該說,發動機和變速箱技術是外資最為核心的東西。看看大眾汽車的TD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汽車銷量節節攀升,可想而知這項核心技術多麼受到消費者者歡迎;人們談論汽車時總說6速、9速變速器駕駛性能多麼好,等等。然而,比亞迪恰恰傾全力切入了外資最核心的技術領域。

比亞迪也搞出了TDI發動機和雙離合變速箱,並且成功地裝配到自己旗下的車型上。比亞迪切入發動機、變速箱領域的做法衝撞了外資的利益。於是,逆向研發的口誅筆伐鋪天蓋地而來。

但是,我們試問一句:韓國汽車、日本汽車,哪個沒有逆向過?直到今天,有些企業還專門拆解競爭對手的暢銷車型,研究別人的成功之道,並且把其中先進技術為自己所用,這難道不是逆向?

“逆向研發也是本事。” 比亞迪一位副總說的這句話還是有道理。只要不違反專利,只要不產生知識產權的糾紛,那麼人類智慧的結晶誰都可以共用。其實,跨國汽車公司也是這麼幹的!

筆者曾與一位世界著名汽車零部件公司的技術人員聊過一次,他說:“比亞迪真可恨,介入了EMS(發動機管理系統)中。”

外資品牌的發動機技術很牛,與EMS有很大關係,這也是外資控制國內市場一個主要技術手段。發動機的工作狀態要不斷與外面進行通訊交換,外方不放開EMS接口,國內企業要想在這方面做工作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如果有國內企業破解了接口,那麼外資企業可以迅速修改參數,或者採用升級換代的辦法,仍然把控制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打了某些企業的臉

中國是汽車生產大國,不是汽車強國,這個話說了好多年,原因是自主品牌汽車在市場中佔不了主導地位。

這個問題大家都看到了,許多人也為此大聲呼籲,然而,有些汽車企業沒有真心發展自主品牌的打算。合資公司貢獻了那麼多利潤,沒有動力發展自主品牌汽車。這種現象不是一、二家企業,好幾家大的合資企業都存在這個現象,看看他們的報表不難發現,合資企業輸送大量利潤,自主品牌佔的份額很小,有的自主品牌甚至舉步維艱。

更有甚者,為了應對政策推出了所謂的合資自主產品,把外資的產品直接換個商標變成了合資自主產品。

比亞迪沒有扛自主品牌的大旗,但實實在在發展自主品牌,這個事實,汽車界明眼人都看在眼裡,除了比來迪外,吉利、長城等都在傾力幹自主品牌,他們的做法讓某些汽車企業感到不舒服,有被打臉的感覺。

比亞迪的個性很強

比亞迪的個性很強,倒不確切地說是王傳福(點擊查看最新人物消息)\n的個性很強。有人收集了王傳福的精彩語錄,筆者不妨摘幾條,從中可以窺探到王傳福的個性。

別克那種轎車我們造出來賣11萬都有錢賺,美國的工人一小時掙幾十美元,他們的別克車也就賣1.8萬美元,那你想,我們的價格空間該有多大?、

如果家庭消費一旦啟動,比亞迪分分鐘就可以造出特斯拉。

我們的有些大車企,還在合資模式下吃奶,享受著高利潤,我們國家自己的汽車工業發展只有靠我們這些民營企業了。

主幹道已經被合資企業霸佔了,所以我們會著重發展SUV和MPV。

說汽車尾氣對霧霾貢獻4%,這是扯淡,我認為絕對超過50%。

……

這些言論有極強的個性,競爭對手聽了當然不舒服。中國人比較含蓄,不會公開直接表達不滿,不公開表達不滿並不代表軟弱,各個企業都有自己服務的公關公司,他們的寫手充當了反擊的角色,於是,各種討伐比亞迪的文章鋪天蓋地出現在網上,各大論壇中。

特斯拉的馬斯克卻不同,當有人把王傳福的話說給他聽時,馬斯克表現出一副疑惑的模樣,“他說他分分鐘可以造出特斯拉?好吧,我不認為比亞迪是我們的競爭對手。”

自主品牌這麼多年發展不好,王傳福的這些話也讓某些官員感到被針紮了一下。

王傳福說了實情,否則的話,早就有人把他告上了法庭,但他至今活得好好的。但是,王傳福極強的個性與中國人的圓滑有點那麼格格不入,難免遭人恨。中國有句老話:禍從口出。被刺傷者總會找各種機會進行反擊,於是,各種諷刺、嘲笑比亞迪的聲音不斷出現也就不奇怪。


車乎官方帳號


我是比亞迪唐車主,1年零一個多月,近27000公里,使用一切正常,我們有一個近1000人的本地車友群,可能是我人品好,也可能是我們都買到了假的比亞迪,車友群裡肯定也有出問題的車,但都不是大概率事件,有大概率隱患,廠家直接給免費更換新的配件。至於異響,什麼車都有,尤其是冬季,車上那麼多塑料以及橡膠配件,因為熱脹冷縮的原因,有異響是難免的,有些問題自己就能動手解決。我在09年時開過朋友的一輛老F3,感覺除了阻尼比較鬆散外,其它都還好,尤其是機器。到現在朋友都還開著這款車呢,保養的還行,沒有鏽蝕的痕跡,出門旅遊也很放心。在買這車之前,我也聽人說過這車不好,說的頭頭是道,我以為他是車主,詳細追問之下,才知道他也是聽別人說的。於是以後我只接觸真正的車主,向他們請教車子的問題,而車主普遍的反應就是車子整體不錯,雖然會有些這樣那樣的毛病,但服務還算到位,因為自己也是一名司機,所以那些話有沒有誇張,還是能聽得出來的。比如說節油,有的車主認為低檔慢速節油,而我認為高檔低轉,利用慣性行車節油,只能說駕駛習慣不同,而駕駛習慣的不同,會導致對同一款車子的不同評價,針對以上兩種方式,大家體會一下《只有肉人,沒有肉車》這句話。早期的比亞迪,因為急於打開市場的原因,以山寨+低價+高配置來搶奪市場,並且成效顯著,在贏得市場的同時,也把同行都得罪乾淨了,如果沒有比亞迪等國產汽車,估計至今我們仍會開著10萬的夏利、20萬的桑塔納,那些既得利益者,又怎麼會把到嘴的肉吐出來呢,所以當時的營銷人員,搞出了“比亞迪”=“逼、養、的”等汙衊抹黑的口號,並在業界廣為流傳,這與奇瑞的“奇瑞奇瑞,修車排隊”這種口號一樣,都是對手汙衊的。再加上那時候國產車的供應商以及配套商都不是很成熟,故障率自然要高於合資車,再加上競爭對手的刻意抹黑,於是人們自然而然的認為國產車不好,當身邊有人購車時,便有意無意地勸(黑)兩句,其實他不但沒有這車,甚至連開都沒開過,只是人云亦云而已。經過幾年的大力發展,現在的國產車絲毫不弱於合資車,無論是鈑金還是配置,顏值還是性能,都能與合資車叫板,再加上親民的價格,普通購車者的試駕體驗,人們漸漸轉變了消費思路,不在痴迷於合資車,於是合資車在不得不降價以保持競爭力的同時,也更新了對對手抹黑的手段。比如,假扮某一品牌的國產車主,在無底線的託這款車時,也無底線的去黑另一款國產車等,就拿比亞迪來說,反覆以圖標說事,並揚言“比亞迪一天不換標,就堅決不買比亞迪”,真不知道你買的是這塊標還是車,當比亞迪的王朝系列推出並換成漢字車標時,又是這幫人說“比亞迪”的諧音太難聽了,廠家不改名就不買,再換標,它還是比亞迪的車!改名字?呵呵,拜託你們瞭解一下比亞迪再說,比亞迪是國際性的一家集團公司,名下產業眾多,尤其以電池和新能源產業揚名於世界,家庭乘用車只佔其業務總量很少的一部分,它並不是一家單純的汽車組裝廠家,而是掌握了多項核心專利技術的汽車研發、生產廠家。在你眼裡土得掉渣的名字,卻是世界上響噹噹的國際品牌,你們叫嚷著改名字,其心思之惡毒,真是司馬昭之心呀。假如即便比亞迪只是一家國內比較單純的汽車廠家,正因為有了眾多比亞迪們的存在,老外以及那些官僚老爺才不得不放下身段,降低價格、增加配置、儘快的引進國際車型,而不是專為中國定製,才使汽車走下神壇,才讓普通老百姓有了購買更好性能的汽車的能力。就衝這個,就應該為比亞迪、奇瑞、吉利、長城、力帆、眾泰等國產品牌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