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任正非:华为为什么不以失败论英雄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是社会上的一个传统评价方式。相比成功者,那些失败者都是被社会大众的遗弃者。可是,在任正非看来,失败并不可怕,失败的项目只是项目失败,人还是可能成功的,他因此提出,失败的项目中也有英雄。

首先,任何人都不可能保证永远成功,因此,失败有时候是一种必然。如果因此就认为项目成员都“没用”,显然是不公平的。

其次,导致项目失败的因素很多,要认证分析到底什么因素引导导致的。有时候是主要领导决策失误导致的,并非是基层员工不努力。在失败的项目里,也有做出了很大贡献、值得表扬的基层员工。这些员工就是英雄。主管的失误不要掩埋将士的努力,他们中也有可歌可泣的。

这种情况下,失败的主要责任在于决策者,当然,决策失败也并非意味着要被全部否定,这次决策失败,或许下次就可以成功了。后期决策成功了,照样是英雄。

在任正非看来,一切作战主管,关注的是胜利,要把确定性的事权,分给职能部门;一切平台主管,眼睛应是盯着前线,驱使自己的部门,及时、准确提

华为任正非:华为为什么不以失败论英雄

程东升老师在山东临沂演讲华为与任正非

供服务与支持,对于领导者,考核的是服务事项的结果。前方打了败仗,部门领导肯定也是败将。败将不可怕,关键是要善于在成功中,找到失误,在失败中找到为什么。

为此,就要建立科学的投资评价机制,投资闭环要有投资回报率和产生价值评估。在任正非看来,成功的项目是双重成功,失败的项目只是项目失败,人还是可能成功的。项目失败或关闭的时候,要评估产生了多少专家、干部。这些专家和干部经历了失败项目的历练,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更是后期成功的重要保障。华为很重视从成功项目中选拔人才,但同时,华为也非常注重在失败的项目中发掘有潜力的人才、管理者。

华为最早研发终端产品是在1994年,当时的终端产品是电话机,华为自己进行开发,生产和销售,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终端事业部,毛生江任事业部总裁。终端事业部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电话机,有无绳的子母机,有带录音功能的电话机,有桌面的电话机,还有挂在洗手间的壁挂式电话机等。但是电话机市场和交换机市场是两个不同的市场。华为的交换机与国外交换机相比有价格上的优势,但在电话机方面,华为和其他电话机生产厂商相比就没有很大的优势,再加上当时华为的电话机质量不行,电话机市场一直打不开。最后,终端事业部生产的电话机主要在公司内部使用,还有就是当礼品送给客户。送客户有时候适得其反。北京办事处主任曾送一个子母机给一位局长,结果没用几天就坏了,换了一台,也很快就坏了。最后换了三次,才可以使用。这样反而影响华为的形象。电话机得另外的客户就是内部员工。公司号召员工积极购买自己的电话机。我在96年春节回家的时候买了10台公司的电话机,拿回家去送人。很多人用了没多久都跟我说,话机坏了。终端事业部最终以亏损2个多亿收场。

这次终端产品的尝试虽然失败了,但却为华为培养了一批终端产品的市场和技术骨干。为10年后华为进入移动终端产品(手机)的研发和销售奠定了基础。所以啊,华为手机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当时电话机项目的失败有很大关系。

华为任正非:华为为什么不以失败论英雄

程东升老师在宁波万豪酒店讲华为管理


华为任正非:华为为什么不以失败论英雄

程东升老师在宁波讲解华为与任正非


这些年,我与很多投资人沟通,他们投资一个项目最看重的是这个项目背后的团队,这个团队有成功的案例固然很值得参考,但有失败的项目,并不影响投资人的投资决策。我有个广州的朋友,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创业,先后失败了很多次,前几年他又做了一个知识非付费项目,结果投资人又给他投资了1000多万。我当时其实是很不理解的——这个人创业失败了很多次,为什么投资人还可以看好他?在与他的投资人沟通后,我才明白了,在投资人看来,一个人有一些失败经历,恰恰是后期可能取得成功的前提——做过的错事,趟过的浑水,可以让这个创业团队规避很多后期的风险,对风险的把控能力提升了,就容易少犯错误,既然犯错误的概率少了,那么成功的概率就大了。

你看,这就是投资人的逻辑。这个逻辑与任正非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

我是程东升,本期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见。

华为研究专家程东升:华为研究专家、CEO书院华为研修院首席管理科学家、执行院长,《华为真相》、《华为三十年》、《任正非管理日志》等华为题材畅销书总策划、作者,《华为高效工作法》、《华为极致方法论》主编;吴晓波频道华为课程主讲;“程东升说华为”视频课程主讲;主讲课程《以客户为中心的华为奋斗者文化》。

程东升老师应邀先后在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10多所高校,以及中国南车、百度、香港地铁公司、名创优品等50多个知名企业,30多个地方政府、40多个行业协会等讲课200多场次,直接受众40000多人次。

程东升老师还与多位华为前高管,先后服务于三家上市公司和多家大型民营企业,导入以客户为中心的华为奋斗者文化,打造奋斗者团队,全面提升企业的绩效,为企业赋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