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速度、有溫度,這樣的“閉環”有力度

促進抗疫與城市發展有序平衡,真正築牢疫情防控“閉環”。“這兩天,我和社區工作人員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如何把有關部門關於居家隔離的一些規定,更好地用韓語表達出來。”陸家嘴社區公益基金會志願者王麗麗自從3月2日到當地的居委會報到以來,就與工作人員一直承擔起到韓籍隔離住戶處測量體溫以及聯絡的工作。


“雖然現在市場上的翻譯機的功能已經非常強大了,但是相比‘冷冰冰’的機器翻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是溫暖人心,比如像‘居家隔離’,我們在按照韓國電視臺的翻譯方法之外,還會特意跟韓籍人員說明我們這裡的一些服務內容,讓他們安心在家。對於他們的提出一些需求,我們也能準確地讓這裡的工作人員知道。”王麗麗說。


有速度、有溫度,這樣的“閉環”有力度 | 述評

小語種志願者參與戰“疫”。孫中欽 攝


據陸家嘴社區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張佳華介紹,自3月1日,有關部門向基金會尋求外語志願者服務以來,他們用了兩天的時間組建了韓語、日語、意大利語和英語四個組的工作,並在線上微信群以及線下的排查人員中發揮作用,“我們這些志願者大都來自基金會日常活動組織的各類社群,包括在職人士,海外留學生、高校語言專業大學生等,隨著近期有關部門加強了防輸入閉環式管理,我們的外語志願服務,也為‘閉環’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為了防控境外疫情輸入,上海以最快地速度將自己的定位從戰“疫”的“大後方”變成了“前線”。上海的海關、邊檢、公安、交通、民政、合作交流等部門和16個區,落實口岸聯防聯控機制,採取一系列措施,共同構建多層次、全鏈條、立體化的防控體系,築起完整的防控“閉環”。


有速度、有溫度,這樣的“閉環”有力度 | 述評

上海16個區派遣人員值守機場,為入境旅客提供服務。孫中欽 攝


這個“閉環”牢不牢,除了在防控上要秉承從嚴原則不放鬆之外,也需要通過不斷改善入境人員的切身體驗,讓他們積極配合。昨天從韓國濟州島返回上海的春秋航空客艙部乘務長朱赫就驚喜地發現,乘客從落地到出檢驗檢疫的時間明顯變快了,“昨天基本上只花了不到三個小時就完成了檢驗檢疫,已經比之前快了許多,乘客們也非常配合。”


從關口到小區一路無縫銜接,加上小區中的外語志願者的服務,這樣的速度和溫度,真正形成了上海外防輸入力度。面對“狡猾”的新冠病毒,我們不鬆懈、不麻痺,防控從嚴絕不能放鬆;作為國際性的大都市,上海通過精細化的城市管理築起抗疫的“銅牆鐵壁”,讓人感受到這是一座很讓人安心踏實的城市。


開放是上海的城市品格,面對境外疫情輸入風險凸顯,上海絕不會輕言大門“一關了之”,而是要在嚴格而高速的疫情防控中,細緻考慮需要隔離觀察的入境人員體驗和感受,促進抗疫與城市發展的有序平衡,真正築牢疫情防控的“閉環”。


新民眼工作室 方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