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不要对宝宝做这5件事,你知道是哪5件事吗?

樱桃小番茄


新闻报道一名5岁的小男孩突发情况被送进了医院, 这名5岁的男孩到底得了什么病呢? 原来,亲戚在吃饭时引逗孩子,孩子大笑,一个花生米被吸进了气管,顿时,孩子满脸通红,呼吸困难,幸亏住得离医院近,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很多家长常常对孩子说,“要好好吃饭”,这是一个好的教育习惯,好好吃饭真的太重要了,甚至关乎孩子的生命。 但是,仍有一些家长不注意,在餐桌上存在一些错误做法,给孩子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下面让我们看看有哪些隐患

一,逗笑、看电视

有一些家长,喜欢在吃饭时和孩子逗笑玩乐,比如,讲笑话、用筷子打闹、做游戏等。其实,这是很危险的举动。 孩子年龄小,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家长在餐桌上和他(她)逗笑玩乐,孩子很容易被食物呛到,甚至会导致食物进入气管!所以,和孩子一起吃饭时,家长不但要教育孩子“好好吃饭”,自己也要学会安静,不要在餐桌上和孩子逗笑玩乐,最好也不要打开电视

二,吃饭比赛快慢

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快点吃完饭,会跟孩子进行吃饭速度比赛,事实上,这种做法不可取。 我们都知道,吃饭速度太快,会影响孩子的肠胃功能和吞咽能力。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如果太紧张的话,不仅不利于消化,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此外,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够成熟,吞咽能力较差,如果吃得太快,很容易把食物吞到气管里面,危害到孩子的生命。 让孩子有竞争意识没错,但是,吃饭速度真的不需要竞争。让孩子学会细嚼慢咽,这对他(她)的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三,逼迫孩子多吃

网上有这么一个段子:一个人去奶奶家之前,是一个身材苗条的帅哥;在奶奶家吃了一顿饭,就变成了一个大胖子。 这个段子勾引了很多人的回忆,纷纷在网上留言。 现在,在很多家庭的餐桌上,依然存在这种现象:家长生怕孩子吃不好、吃不饱,总是给孩子夹菜添饭,当孩子说吃不下的时候,仍然执意让孩子吃。 家长要明白一件事,孩子年龄还小,你不能以自己的饭量来衡量孩子的饭量。如果父母总是逼迫孩子多吃饭,不仅会让孩子对吃饭反感,对身体发育也有害。 孩子长期饱食,会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容易引发胃病。 孩子吃太多,还会导致脑疲劳。吃得越多,胃肠需要血液越多,脑供血越少,不利于大脑的健康发育。 俗话说,“饭吃七分饱”,不无道理

四,训斥孩子

现如今,有太多的家长把餐桌当成了“教育基地”,喜欢在吃饭时训斥教育孩子。 “这次怎么考得这么差?”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怎么就这么不懂事?” “再不听话,看我怎么收拾你!“ 很多家长在小时候也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在餐桌上训斥孩子,主要有哪些危害呢? 造成孩子情绪压抑,食欲不振。人的食欲,受心情的影响比较大。心情愉悦时,自然胃口比较好,吃得也多;心情压抑时,便“食不知味”,没心思吃饭。 在餐桌上训斥孩子,孩子胆战心惊,哪还有心情吃饭?之前的食欲肯定也烟消云散了。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把“吃饭”和“挨训”联系在一起,变得对吃饭排斥,严重者还会引发厌食。 造成孩子消化不良,甚至引发危险

五,让孩子喝酒

逢年过节,家里避免不了会有聚会。有的成年人,可能是为了活跃气氛,竟然怂恿孩子饮酒!这是十分危险的举动。 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状态,身体器官发育不够成熟,喝酒对孩子的危害很大。 酒精刺激容易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会使孩子肝、胃功能受损,消化不良。 孩子饮酒,还会降低自身免疫力,容易生病;酒精影响孩子大脑发育,造成智力下降。 之前有报道,四川攀枝花一名男孩,在父亲的朋友引逗下,喝下二两白酒后昏睡不醒,两天后因急性酒精中毒,抢救无效身亡! 所以,在餐桌上,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远离酒水!让孩子喝酒,不仅是一个愚蠢的举动,而且是违法行为,一定要引以为戒

那么如何给宝宝培养好的饮食习惯呢?

一,营造吃饭的“仪式感”,吃饭就做吃饭的事,不要借助游乐工具。

有的孩子吃饭,简直就是大闹天宫,三四个人围着转,变着花样哄,各种玩具齐上阵,ipad手机和电脑,电视开着,心爱的玩具轮番上阵,一个人抱着,一个人哄着,一个人喂着,有的还坐着电梯,楼上楼下地转悠,这样怎能吃好饭。

所以,规矩早早就得立下来。吃饭就得有吃饭的样子。当宝宝开始尝试辅食的时候,父母就准备好餐椅、围兜和儿童餐具,一到饭店,父母就对宝宝说,我们要吃饭了,先洗手,放到婴儿餐椅上,关掉所有娱乐设备,把玩具统统放到一边,戴好围嘴,让他进入安静的吃饭环境当中。

二,给宝宝补充所需要的营养

1,补锌

锌是人体内70多种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酶是新陈代谢,消化及生长发育的必需因素。

孩子每日所需锌量:1-3岁,3mg/天;4-8岁,5mg/天。

富含锌的食物:动物肝脏、牡蛎、鱼、蛋、奶、肉及水果等。

2,补充α-亚麻酸

α-亚麻酸是“脑黄金”DHA的基础物质,是构成胎儿智力、视力发育的必备营养素。如果准妈妈孕期充分补充α-亚麻酸,孩子的智商将能提升20%-30%,且宝宝视力发育也会更加成熟,后天形成近视的几率将大大降低!

α-亚麻酸在体内可以代谢成DHA,对孕产妇有16个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基因表达、优化遗传基因、转运细胞物质原料、控制养分进入细胞,影响胎婴儿脑细胞的生长发育。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年版首次将 a-亚麻酸加入其中,推荐a-亚麻酸每日摄取量为1600-1800毫克。

孩子每日所需α-亚麻酸量:6-18个月,2ml/天; 18个月-3岁,3ml/天;3岁以上,5ml/天。

富含α-亚麻酸的食物:紫苏仁油,有机亚麻籽油等。

3,补维生素D

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等矿物质的吸收,还可增强免疫系力,调节细胞生长,并有助于胰岛素的产生。

孩子每日所需维生素D量:0-1岁,400IU或10mcg/天;1岁以上,600IU或15mcg/天。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海鱼、鱼卵、动物肝脏、瘦肉、蛋黄等。

三,固定用餐时间,让孩子生理性地进入饭点。

到一定的时间做一定的事情,最容易让人养成习惯。每天差不多固定的时间让孩子进餐,进餐前都会孩子重复“起床了,我们要准备吃早饭了”“太阳公公高高挂了,我们得吃午饭了”“太阳公公下班了,晚饭时间到了”。

四,坐在一起吃饭

实证明,一起吃饭比单独吃饭更有滋有味。如果可以,最好大人和孩子一起用餐,儿童餐椅摆放在大人的餐桌前,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大人在餐桌上的表现,是孩子学习最好的榜样,所以在餐桌上的大人,所以要做好餐桌上的礼仪,不大声说话,不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饭前洗手等。而且坐在一起吃饭能应在愉快的用餐气氛。

五,及早“断喂”

当宝宝有能力自己吃饭时,父母可以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吃,最早从10个月开始就可以了。父母准备好容易咀嚼、不需要筷子的食物,放在餐具里,让孩子自行用餐。尽管这样孩子会吃得满手满脸,弄得到处脏兮兮也没关系,这样孩子渐渐长大,熟练掌握使用餐具之后,父母就可以告别喂孩子的苦差事了

六,不要硬喂食

不要因为宝宝不好好吃饭,就拿着碗筷,跟在宝宝屁股后面一直追,这会让宝宝养成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制定规律的用餐时间表,制定丰富多样的食谱,有助于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并让他们以愉快的心情专心吃饭。

七,当宝宝大一点以后,餐后还可以教育孩子收拾餐具

甚至可以让他们尝试清洗他们自己的餐具。不要心疼孩子太小了,不忍心让他们动手什么的。清洗餐具让他们有更深地融入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