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当代书法作品中有像《兰亭序》一样的神品吗,讨论一下?

水墨江南2020


要说当代书法,当属毛主席特有的毛体。毛主席把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融入到书法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神韵的书法艺术风格,模仿者甚多,但缺少那种革命者的豪迈洒脱和斗志。





蓝星文明影像


神品算不上,但是有些书法艺术家的毛体墨宝确实不错哈。





润欣画锦鲤




吴成宗人称吴宗师


对不起,没有。为什么这么肯定,神品是要时间去磨练的,《兰亭序》历经1600多年,一直为历朝历代视为法典,可以这样说,我们现在的书法中的法一大半属于王家笔法,后代虽有变化,但法之源来于王家一脉,王羲之及其家族法承钟繇,蔡家父女,属于晋朝正统的的书法大家,王得精华并融会自己风格笔法于一体,创造出的王氏笔法,正式开始了中国最伟大的一段书法史。从书法的历史地位来说,王羲之就是书法之神,《兰亭序》是唯一公认的最真实的真迹,必定是历史第一书法。那问题是王家书法好在哪,这个好在哪万字都难说的明白,但是有四个字最难能可贵,也是书法界难企及的高度,那就是顺其自然,将晋人天人思想展现的淋漓尽致,且《兰亭序》笔法丰富,几乎包含所有行笔笔法及布局章法,且几乎没有一个字败笔,可谓神乎其神,不可能再复制出如此神迹。不要再想着今人会出现这样的作品,因为时代不同了,今人没有那种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心,怎么可能写出如此天人合一的神品来?



扬州八怪爷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

在当代想找到和东晋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一样的神品估计是不可能的,东晋王羲之代表着书法史上的一个不可超越的顶峰,当代书法很难在王羲之上有所突破,有时候我们说到《兰亭序》,不说整幅书法如何,单说其中的一个字,那就是“之”字,就足以说明王羲之的书法功底了,此帖连落款一共出现二十一个“之”字,形态迥异,各具美态。不同的字写出不同的姿态很容易,但是相同的字写出不同的体势,这是不容易的。尤其在此帖中出现了二十一个“之”字,字字不同,也是王羲之的高明之处。

由于《兰亭序》是即兴发挥,又是凭借酒劲,因而免不了有许多瑕疵、纰漏。所以大家看到的作品中有许多涂抹之处,也有不少补漏之处。也正是这一天的几杯酒的原因,才成就了伟大的《兰亭序》,以致于后来,老王几次试图重写《兰亭序》,都以失败告终,书圣在经历多次失败以后,最后发现,自己再也达不到那种被神附体的状态,无法超越这篇草稿了。

兰亭序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而排名第二的颜真卿祭侄文稿,和排名第三的苏东坡黄州寒食帖。都是偶然之作。这些偶然之作就算让他们重新再写一次,他们自身也再达不到这种水平。当代人想超越这些伟人,估计是不可能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呲牙]





陆柬之


近现代公认的几个大家,他们的作品现在非常受青睐,要到达很好的神品的高度还需要时间的沉淀,如果你拥有这几位大家的作品,你真的可以奉为神品了。

一、吴昌硕:浙江安吉人,名俊、俊卿,原字仓石,中年后更字昌硕,七十后以字行,别号老缶。吴昌硕的书法以石鼓文为绝,其石鼓文融合篆刻用笔,凝炼遒劲,貌拙气酣,极富金石气息。其行书融进了清代大家王铎风格。吴昌硕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

二、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三、于右任: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

四、林散之:祖籍安徽和县,生於江苏江浦,原名以霖,号散之。曾任中国书协名誉理事、江苏书协名誉主席。早年学工笔人物画、书法,30岁前其书法得力於唐;后师从黄宾虹。先生尤擅草书。他以王羲之为宗,怀素为体,自成园转深雅、苍劲连绵的风格,擅山水画,工诗文。著有《江上诗存》、《林散之书法选集)

五、启功:启功自称“姓启名功”, [1]  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 [2]  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1]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布十二


兰亭序的艺术价值是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和积淀而来的。在作品的当代,它并没有被认定书传世神品,否则就王羲之的艺术成就,岂能只有极少的作品流传下来。所以当代的作品。在艺术成就影响力的方面。是不能与传世神品比拟的。比如中书协老书法家梁鼎光的作品。被称之为当代最美行书。有“游龙惊云秀逸俊美”之赞。控笔,用墨,气韵天成。正书的楷模,千百年后成为圣品也未可知。






博爱书屋


你觉得当代书法作品中有像《兰亭序》一样的神品吗?

关于这问题,我觉得不用考虑,我的回答是没有。

至于为什么我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说《兰亭序》这件书法神品。我们都知道《兰亭序》这幅作品是王羲之在醉酒的状态下写成的,然而,除了醉酒状态,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状态,就是尽兴。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与当时的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王羲之在《兰亭序》这篇文章中也写到:“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他们在玩当时比较流行的“流觞曲水”游戏。大家喝酒作诗非常尽兴。雅会结束后诗已经作了不少,准备整理出版。恰好王羲之的书法水平最高,所以就让他来写序。于是便有了这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所以,尽兴之余、醉酒之态。成就了这幅书法神品

以至于王羲之第二天想在重新写一份,却怎么也写不出来。所以《兰亭序》成了王羲之本人都无法复制的神品。


其次,王羲之本人。王羲之出生在书法世家,其父王旷、叔父王廙,都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所以他自幼喜欢书法。,据说7岁时书法就已经有一定造诣,而且非常痴迷书法,甚至走路的时候都会用手在衣服上练习写字,这些虽然是传闻,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他的刻苦。早年后师从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又博览篆隶,可谓集百家之所长。造就了这位伟大的书法家。



王羲之本人信奉道教,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有一种特有的浪漫主义气质,所以书法中自带飘逸洒脱,有人说他的《兰亭序》是写给神仙看的,可能也是这个原因吧。后世诗仙李白也深受道家思想影响。


再说说现代人。古时候写都是用毛笔,现在都是钢笔,除非专业学书法的。书法不光写字,文学造诣也非常重要,读了《兰亭序》这篇文章就知道,王羲之的文学造诣也是大家级别的。然而相对与古代,现在知识面更广,语文、数学、英语、化学、地理等等。因为广,所以在文学方面,现代人很难有古人那么精。

还有就是现在很多人一起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会不自觉帖上落后、迂腐、不科学等等标签。能真正沉下心去研究传统文化的人不多。



综上所述,我个人觉得目前的现代书法不可能有像《兰亭序》一样的神品。

纯属个人意见,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悵忘歸


当代书法,也确实很奇怪,说到书法名家,大家能提到很多,比如沈鹏,比如张海,比如欧阳中石,比如李铎,比如……


可是说到当代名作,头脑里却不能出现一点印记。

也就是说,在当代,只有名家,没有名作。

常常在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当然,名作的产生有其机缘巧合,没有兰亭的曲水流觞,就没有王羲之的《兰亭序》;没有安史之乱中颜氏满门的拼死抗敌,就没有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可是,说到底,还是当代名家们的文化底蕴不够。历史上的名家名作,所书写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比如《兰亭序》: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看起来就让人心驰神往,再配以书圣的笔墨,于是一件千古名作就产生了。

但现在的书法家们,书法技艺我们暂且不说,就其文章水平而言,就无法与古人相提并论,故名作无法产生也就在所难免了。


也许是这些名家们也意识到这一点了,于是很多人在内容上开始想办法:沈鹏注重书写自作诗,旭宇以给历代名家写信的形式写书法作品,陈振濂书写新闻事件,等等。

但这样的作品中能产生名作吗?当代人说了不算,且留与后人评说吧。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我觉得还没有。神品,能品,妙品,逸品,是我喜欢的,还是我一生追求目标。我自己是闲品!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