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大名垂宇宙”

“諸葛大名垂宇宙”

0239# 原創 作者:鐵二指宣傳處 王賢 鐵道兵戰友網 2020.02.26

“諸葛大名垂宇宙”

本文題目取自詩聖杜甫《詠懷古蹟五首.其五》;1965年,原國家領導人為襄陽古隆中景區題詞“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勝蹟永清幽。”

——題記

武漢罹患疫難,注目荊襄楚地;聯想歷史掌故,感懷諸葛孔明。

(一)歷史天空的明朗星

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是千百年來人們心目中聰明、智慧、忠臣、信義的化身和代名詞。他上知天文,下懂地理,琴棋書畫,群藝精通;治國理政,成竹在胸,軍事外交,才能超群。他既是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也是文學家、創意家、發明家。他以五十餘年的人生歷程,給世人留下眾多的才智、憶念和佳話;有關他的掌故、諺語(成語、俗語、歇後語等)不勝枚舉:如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住茅廬——懷才不遇、諸葛亮皺眉頭——計上心來、諸葛亮用兵——出奇制勝、草船借箭——滿載而歸、諸葛亮治蜀——順應民心;“三請諸葛亮”“事後諸葛亮”“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等等。他所創意、發明的孔明燈、孔明鎖、諸葛鼓、八陣圖、木牛流馬、諸葛連弩等,大都為世人所稱道、讚歎、利用、流傳。

著名史學家錢穆曾言:“有一諸葛,可使三國照耀後世,一如兩漢。”

(二)審時度勢《隆中對》

漢末亂世,群雄並起。欲建功立業的漢室宗嗣劉備,為延攬人才,三顧茅廬,尋訪隱居於湖北襄陽隆中(時屬南陽郡)的諸葛亮。諸葛亮分析時局,為其籌劃出佔據荊州(我國中南地區)、益州(我國西南地區),藉機向北擴展的統一宏圖;隨之出山輔佐劉備,如願以償地建立了蜀漢政權,形成了與曹魏、孫吳三方割據、鼎立的三國時代。

(三)精忠報國《出師表》

為報答先主知遇之恩,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竭盡所能,嘔心瀝血,輔佐後主劉禪定國安邦。在平定雲、貴南方後,又勉為其難地上書後主,率師北伐。他的《出師表》,言為心聲,情真意切;其“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寢不安席,食不甘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擔當精神,感人至深。公元1138年秋,南宋名將(武昌郡開國公、鄂王)岳飛,率軍路過南陽時,因雨留宿臥龍崗之武侯祠;閱讀《出師表》後,感慨動情,“淚如雨下”,“竟不成眠,坐以待旦”。翌日,“揮涕走筆,不計工拙”,書錄前、後兩表,以舒“胸中抑鬱”,表達精忠報國之情懷。武鄉侯之雄文與武穆王之墨寶,交相輝映,光照千秋。

(四)家國情懷《誡子書》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澹泊明志”“寧靜致遠”“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這是諸葛亮晚年給其幼子諸葛瞻所寫的《誡子書》中的語句。《誡子書》不足百字,言簡意賅,寓意頗深。寄託和表露了一位行將就木的父親,對尚未成年的兒子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諸葛亮為國為民,勵精圖治,運籌帷幄,南征北戰,殫精竭慮,夙興夜寐,忙於軍國輿情,疏於妻兒親情。但他品行高潔,以身垂範,其身教重於言教;子孫後代不負厚望,其子諸葛瞻和其長孫諸葛尚,在抵禦魏將鄧艾的綿竹戰役中,均獻身於國。

——“長江有情化作淚,長江有情起歌聲”。

如泣如訴英雄事,感奮後人砥礪行。


2020年2月18日 於滬嘉安亭鎮


(頭條編髮:雪山飛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