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運渡口,開放之城——天津的港口源流

天津市,簡稱津,國家中心城市和中國北方最大沿海開放城市。天津位於華北平原的海河各支流交匯處,東臨渤海,北依燕山;有海河在城中蜿蜒而過,跨越海河的各式橋樑形成了“一橋一景”的景緻。

天津因漕運而興起,1404年12月23日正式築城。自1860年天津開放為通商口岸後,英法等九國在天津設立租界,清廷洋務派亦在天津興辦實業,使天津成為中國北方對外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在領風氣之先的同時,天津近代工業、商業、金融業等發展迅速。由天津開始的軍事、教育、司法、交通、通訊、工業等方面的近代化建設,均開中國之先河。天津成為當時中國第二大的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

漕運渡口,開放之城——天津的港口源流

2006年3月,國務院批覆的《天津市總體規劃》將天津完整定位為“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生態城市”,並將“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納入國家發展戰略,設立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07年11月,中國、新加坡兩國政府選址天津共同建設中新生態城。2015年4月,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經過自1990年代開始的工業東移戰略,天津市已經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區-濱海新區”和“天津港-天津南港”的雙城雙港的城市格局。2015年4月,《京津冀協同發展綱要》確定天津市為“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和改革先行示範區”。

天津市舉辦了2013年的第六屆東亞運動會和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同時天津也是夏季達沃斯論壇和世界智能大會的常駐舉辦城市。此外,天津將是2021年國際足聯俱樂部世界盃和2023年亞足聯亞洲盃的主辦城市之一,進一步提升該市的國際影響力。

名稱來源考證

天津名稱的歷史由來眾說紛紜,大致有以下幾種:

詩詞之說:“天津”一詞最早出現於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的詩歌中,他在《離騷》中寫下了“朝發軔於天津兮”這一昂揚的詩句。

星官之說:“天津”的名稱來源於星官名“天津星”,《隋書·天文志》在記載“九坎東列星”時記載:“尾亦為九子箕,亦曰天津”。

河名之說:“天津”源自河名“天津河”,《金史·河渠志》中記載:“通濟河創設巡河官一員,與天津河同為一司,通管漕河閘岸,上名天津河巡河官隸督水監”。

賜名之說:可見天津當地被稱為“天津”由來已久,後由明朝皇帝朱棣以皇家身份又賜予該名,為“天津”一詞的內涵增加了皇室成分。民間亦從而廣泛流傳天津又意為“天子津渡”,是明朝皇帝朱棣奪取帝位成功,始發於渡過沽河,於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公元1404年12月23日),傳諭旨“築城浚池,賜名天津”。明朝文人李東陽的《重建三官廟碑記》,碑記裡注有:“天津象徵天子車馬所渡之地”的詞句。

歷史變遷

漕運渡口,開放之城——天津的港口源流

印有“Tientsin”的明信片

金朝在三岔河口設立軍事重鎮“直沽寨”,“直沽”之名始見史籍,是天津最早的名稱。元朝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時在直沽設“海津鎮”。直至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公元1404年12月23日),明成祖朱棣賜名“天津”,即天子渡口之意。清朝,天津升衛為州,升州為府,但“天津”二字保持此名至今。

外文名稱

明朝時期,天津成為天津衛,西文名稱一般寫為“Tiencienwey”。清末時期,天津的西文名曾使用過威妥瑪拼音的“T'ien-chin”和郵政式拼音的“Tientsin”,如北洋大學堂(今天津大學)曾名“Imperial Tientsin University”,Tientsin作為天津的通用的西文名稱被廣泛使用,見證了天津最輝煌的時期。此外,亦有Tientain的寫法。而自1980年代末以來,使用羅馬字母的國家比較普遍以官方所使用的漢語拼音名稱“Tianjin”來作為“天津”名稱的拼寫。而“Tientsin”僅在歷史、藝術等相關領域或非正式場合使用。

漕運渡口,開放之城——天津的港口源流

三岔河口一帶的漕運碼頭

漕運渡口,開放之城——天津的港口源流

16世紀的天津

古代

漕運渡口,開放之城——天津的港口源流

天津城廂保甲全圖

天津現在的位置是古代由黃河改道前由泥沙沖積形成的沖積平原,古黃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寧河縣附近入海,西漢時期在黃驊附近入海,北宋時在天津南郊入海。金朝時黃河改道南移,天津海岸線固定。最遲至戰國時期,此處已有先民勞作生息。西漢時期漢武帝在武清設置鹽官。隋朝大運河的開通,使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三岔河口”成為天津最早的發祥地。唐朝時期在蘆臺開闢了鹽場,在寶坻設置鹽倉。唐朝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等物資北運的水陸碼頭。海河曾是宋遼的“界河”,南北為宋、遼分治。宋朝在海河以南設立許多軍事據點,如南河、沙渦、獨流等,以防遼軍南下。金朝在三岔口設立軍事重鎮“直沽寨”,當時天后宮附近已形成街道。元代海漕開通,直沽成為漕運樞紐,為此在大直沽專設了接運廳和臨清萬戶府並修建糧倉,興建天后宮。1316年,在直沽設“海津鎮”,是當時的軍事重鎮和漕運中心。明朝燕王朱棣以“靖難”為名同其侄建文帝爭奪皇位,在此渡河南下奪取政權。永樂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明成祖朱棣正式下詔賜名天津,即天子渡口之意,築城設天津衛。隨著人口增加商業發展,明廷在天津陸續設官衙、建學或將外地官、衙遷津理事。清朝天津先後改衛為州,升州為府。

清末開埠與洋務運動

漕運渡口,開放之城——天津的港口源流

天津英租界工部局

漕運渡口,開放之城——天津的港口源流

天津開埠以前,特別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西方列強曾先後數次發動針對大沽口的戰爭。1858年5月,英法聯軍向炮臺側面登陸,清軍發炮反擊,殺傷聯軍士兵近百人。然而直隸總督譚廷襄棄守逃亡,使南北炮臺陸續被攻佔。清政府被迫與俄英法美四國代表分別簽訂《天津條約》。1859年6月,英、法、美三國公使到達大沽口外,被清政府要求從北塘登陸並由清軍保護到北京換約。英法聯軍拒絕並進攻大沽口展開第二次大沽口之戰,清軍發炮反擊擊沉英法聯軍4艘軍艦,使英法聯軍遭受重創撤退。這是晚清時期對外作戰罕見的勝利。1860年8月,英法聯軍出動軍艦30多艘和陸戰隊5000人在北塘附近順利登陸展開第三次大沽口之戰,陸續攻下新河、塘沽和大沽口北炮臺。8月21日北炮臺三座在英法聯軍攻勢下丟失,在咸豐皇帝的允許下,當晚僧格林沁下令放棄南炮臺,剩餘清軍撤退到天津,大沽口淪陷。

1860年10月,清朝政府與英國簽訂北京條約。西方各國先後在天津設立英、美、法、德、日、俄、意、奧、比九國租界,並在租界中進行吹泥墊地,疏浚海河航道,改善了天津的投資環境,使天津逐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晚清時期,李鴻章和袁世凱先後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在天津興辦洋務運動,率先在天津推動了近代化建設。由天津開始的軍事、鐵路、電報、電話、郵政、採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設,均開中國之先河,天津成為當時中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1900年7月,八國聯軍攻陷並佔據管理天津事務長達2年,並於1901年下令拆除了天津老城的城牆。1903年,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的袁世凱在天津海河北岸開始開發的新城區,即河北新區,在新城區的規劃建設中,率先在中國採用了西方現代城市規劃理念,也稱“北洋新城”。

民國時期

漕運渡口,開放之城——天津的港口源流

袁世凱於1905年在河北新區設立的勸業會場

漕運渡口,開放之城——天津的港口源流

中華民國時期的天津市

漕運渡口,開放之城——天津的港口源流

1931年美國步兵團在天津租界執行警衛任務

漕運渡口,開放之城——天津的港口源流

1930年代的天津法租界杜總領事路與福煦將軍路交叉路口

漕運渡口,開放之城——天津的港口源流

1939年天津水災時的天津日租界旭街

1912年3月,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北洋政府成立。同年7月,天津縣署裁撤,其所屬機構歸併天津府接管。1913年4月,恢復天津縣,將天津府裁撤。縣署設在原府署,後易名為天津縣行政公署。1916年10月,法租界拘捕中國警察,企圖強佔老西開。天津人民組成“維持國權國土會”,數千人舉行示威。後來由於北洋政府的妥協,老西開歸“中法共管”,史稱“老西開事件”。1917年3月14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政府對德國和奧匈帝國宣戰的當天,中國軍警進駐並收復天津德租界和奧租界。1923年6月,黎元洪曾宣佈將民國政府遷往天津,實際是天津英租界,並在當地發佈總統指令和總統任命,設立議員招待所,使天津英租界一度成為民國大總統的駐地以及沒有內閣的政府所在地。到20世紀初期,以永利鹼廠為代表的天津工業迅速發展,在1926年美國費城世界博覽會上永利鹼廠生產的純鹼獲得了金獎和證書,證書中稱其為“發展中華民國主要化學工業的象徵”。

1929年8月,比利時簽訂了交還天津比租界的約章。1931年3月,正式舉行交接典禮,比租界改為天津特別行政區第四區。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天津,設立“天津特別市”併成立天津特別市政府。1930年6月,天津特別市改為南京國民政府由行政院直轄。同年11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平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省轄市;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天津恢復直轄市。

1937年盧溝橋事變之後,天津隨即捲入戰火。7月29日,日本侵略軍派遣飛機對天津市包括私立南開大學在內的重點目標進行轟炸。7月30日,日軍佔領天津併成立天津市治安維持會,並任命高凌霨為委員長。同年12月,改組為天津特別市公署。1939年4月,親日派的新任天津海關監督程錫庚在天津英租界大光明影院被刺殺,引發英國與日本的外交糾紛。同年6月起,日軍對英、法租界進行了長達一年的武裝封鎖。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進佔天津英租界。同年8月至10月,天津發生洪水災害,市區八成地區被淹,逾十萬間房屋被沖毀,八百多萬人受災,六十五萬天津及其周邊居民成為災民。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中華民國政府收復天津以及西方各國在天津設立的租界。9月30日,美國海軍陸戰隊2萬餘人在塘沽地區登陸,10月8日,在駐津美軍司令部門前廣場舉行在津日軍籤降儀式。1946年,國共內戰爆發。1948年11月,平津戰役開始。1949年1月,解放軍擊敗國軍後控制天津全境。

當代

漕運渡口,開放之城——天津的港口源流

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遊行

漕運渡口,開放之城——天津的港口源流

津灣廣場夜景

在1949年至1958年2月這段時間裡,天津市為中央直轄市。1952年10月,塘沽新港正式開港,第一艘萬噸輪駛靠新港碼頭。1958年2月,後因“大躍進”和天津良好的工業基礎,天津市被併入河北省,河北省會遷往天津時間達八年。期間,在國務院的協調下,天津市實行中央計劃單列市政策,獨立於河北省,但是天津大量工廠和高校外遷河北,給天津經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1967年1月,因“備戰、備荒”和擔憂天津會成為戰場,河北省遂將省會遷回保定,中共中央決定天津市恢復為中央直轄市並保持至今。1970年4月,在向中央政府申請撥款建地鐵未果的情況下,天津市決定自行籌款以備戰通道名義立項,在舊牆子河基礎上修建。1973年7月,薊縣、寶坻、武清、靜海、寧河等5個縣正式劃歸天津市管轄。

在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的7.8級強烈地震中,天津受地震波波及,遭受重創。全市因地震死亡24,345人,重傷21,497人,全市六成的建築物遭到地震破壞,近70萬人無家可歸,超過三成企業及北大港水庫和於橋水庫被嚴重破壞。同年10月10日,天津市地下鐵路通車運營。1981年,海河上游為供津冀用水而修建的密雲水庫為保障北京用水,停止向津冀供水,導致津冀用水困難。同年,中國國務院決定興修引灤入津工程,解決天津市的用水問題。

漕運渡口,開放之城——天津的港口源流

引灤入津紀念塔和天津之眼

1984年,改革開放伊始,天津被國務院列為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經濟開始快速發展,特別是以天津開發區為標誌,但天津整體發展速度仍慢於經濟特區等東南沿海地區。1994年,天津市開始工業的戰略東移,以開發區、天津港為核心全力打造濱海新區。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召開,會議決定把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納入“十一五”規劃和國家發展戰略。2006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將天津定位為“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生態城市”,從此京津之間在政策層面的經濟中心之爭落下帷幕。同年5月,國務院批准濱海新區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同年6月,《國務院關於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公佈,明確:“在金融企業、金融業務、金融市場和金融開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則上可安排在天津濱海新區先行先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