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是"冷敷"還是“捂汗”?弄錯了孩子會越燒越厲害

導語:孩子發燒可以說是嬰幼兒最常見的一種症狀,同時也是很多疾病的前驅症狀,所以處理孩子發燒可以說是家長必學的一項技能。

張蘭很注意孩子的健康問題,母乳餵養一直喂到孩子二歲,所以二歲前孩子生病的次數那是屈指可數,而2歲後孩子慢慢長大了,張蘭才出去工作,就讓奶奶來帶兒子都都,一個週末,張蘭剛好休息,和兒子睡了個懶覺,第二天起床卻發現孩子發燒了。孩子嘴裡呼出來的氣體都是熱烘烘的。張蘭馬上去廁所拿來一塊毛巾用冷水打溼給孩子撫在額頭上,希望孩子能夠快速降溫。

孩子發燒是

可就是因為這個舉動,張蘭被婆婆一頓訓斥:“你怎麼想的?孩子都發燒了,你還用溼毛巾冷敷?趕緊給孩子拿來厚棉被!把孩子捂出汗就行了!”而張蘭看孩子發燒也是慌了手腳了,聽婆婆這麼說就給孩子加了一床被子,讓孩子再睡一下。

張蘭按照婆婆的方法去做之後,孩子的體溫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越燒越糊塗,都開始說胡話了!

這一刻嚇得張蘭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了一下,當醫生聽到張蘭的病情描述後,狠狠地批評道:“為什麼不一直冷敷?你聽婆婆的老經驗幹什麼?本來孩子沒燒這麼嚴重的,你看現在小臉紅紅的,嘴唇這麼幹都有點脫水了”

孩子發燒是

張蘭有點蒙了,難道孩子發燒時,冷敷是正確的?

發燒的物理降溫現在常見的有三種,捂汗,冷敷,溫水擦,很多家長都會因此感到困惑,孩子發燒到底是冷敷還是捂汗還是溫水擦呢?

1、發燒不同階段不同處理方法

菁媽一直和家長說孩子發燒不是壞事,至少告訴我們孩子生病了,而且發燒是刺激孩子的抵抗力來殲滅病毒。

孩子發燒一般會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體溫上升期可以捂汗:

這時候身體會通過加快新陳代謝和收縮末端的血管來來升高體溫,這時候孩子會覺得好冷,甚至是手腳都是冰冷的。這時候可以給孩子多穿衣服,讓孩子的體溫可以快點升上來,這樣孩子會更舒服一些。就也就這時期可以捂汗。

孩子發燒是

第二階段是體溫穩定期可以冷敷:

這時候孩子的體溫已經升上來了,所以孩子會感覺到熱了,這時候就不要再捂了,建議可以給孩子進行冷敷。會讓孩子覺得舒服一些。

第三個階段是體溫下降期可以溫水擦:

就是不吃藥孩子的體溫也會出現下降,或者是吃了藥後下降但是降得太慢,可以考慮給孩子用溫熱的水,大概是37度這樣的水溫給孩子擦或者洗澡。這時候孩子一般會出汗,身體比較虛弱,用和體溫差不多溫度的毛巾敷更好。

孩子發燒是

大多時候我們在孩子體溫的上升期,因為孩子只是感覺有點冷,而且溫度不太高,很少家長會馬上採取措施的,所以一般我們需要捂汗的比較少。

比如常用的就是冷敷,在應該要冷敷的時候如果用了捂汗的方法反而會會影響身體的散熱,導致體溫升得更高。

在國外很多時候用於冷敷的材料不是弄了冷水的毛巾而是用冰片,冰敷其實是西方人喜歡用的降溫方式,它是物理降溫的方法,也正因為在高溫的情況下,會損害我們大腦中的中樞神經。但是對於小孩子可能不太適用,而且冰太冷了,孩子會冷得不舒服,孩子在發燒時會不舒服,如果再加上這種讓孩子不舒服的降溫方面,孩子會更加不舒服。

孩子發燒是

菁媽建議孩子發燒不太嚴重時家長可以給孩子洗一個溫水澡,可以刺激全身表皮進行散熱,也可以讓孩子更舒服一些。

1、小於6個月一旦發燒超過38度就建議上醫院

菁媽每次出去講課時都會和媽媽們講,小嬰兒不容易發燒一旦發燒說明病情比較嚴重,建議可以直接到醫院。特別是小於3個月的嬰兒一旦發燒很容易就轉成肺炎。

2、孩子高燒超過39度建議直接去醫院

特別是燒了兩三天,主要是排除一些嚴重的疾病比較說川崎病或者是一些嚴重的感染性疾病。

3、孩子發燒還伴有腹瀉甚至有脫水

孩子一旦脫水不及時糾正的問題會很嚴重,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及時就醫。

孩子發燒是

4、發燒還出了疹子,可能是傳染病

發燒還疹可能是麻疹或者水痘等傳染病,及時治療和隔離,防止更嚴重。

5、發燒孩子非常煩躁,不吃不喝不睡

說明孩子非常難受,孩子自己有感覺的,難受就是病情嚴重,所以要及時就醫。

孩子發燒是

孩子發燒可能是通過一些疾病引起的,想知道是什麼疾病嗎?那就打開今日頭條APP在上方搜索框輸入“發燒可能是什麼疾病引起的”,再下拉菜單選擇更多的答案吧

孩子發燒是

話題:孩子發燒你是怎麼處理的,歡迎留言。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