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打死也不讓孩子住校!你怎麼看?


白巖松:打死也不讓孩子住校!你怎麼看?


白巖松一直是大眾比較喜歡的新聞主持人,在他的那裡永遠能夠聽到耿直和真性情的話語。近日,白巖松在一則視頻中說道:”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在學校,即使我和妻子會萬分辛苦“!究竟白巖松 為什麼會如此反對孩子住校呢?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疑慮?今天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現在的家長對於孩子住校問題常常有不同的看法,希望孩子住校的家長多數是不得已而為之,而說服自己的原因基本上是讓孩子提前進入集體生活,讓孩子早些獨立自主,在集體生活裡學習長大。可是孩子真的有必要提前進入集體生活嗎?

其實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已經進入了集體生活,家長們的住校理論其實並不成立。小學基本上是不會住校的,住校也是初中和高中的學生。有些家長會想到孩子的學習壓力比較大,時間比較珍貴,住校的話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去學習,而且孩子們一起學習效率會好一點,可是真實情況是這樣嗎?

多數孩子住校之後剛開始會比較興奮,晚上熄燈之前和舍友聊天扯皮,可是時間一長就沒有什麼興趣了。宿舍燈關上的一剎那,孩子多數是想家的,面對並不熟悉的一切有多少孩子不是被動接受,又有多少孩子期盼著週末回家?

其實孩子住校的主要原因還是學校離家比較遠,這一點是大多數孩子不得不住校的原因。的確如果孩子不住校很多家長就得非常忙碌,就像白巖松說的那樣自己和妻子會萬分辛苦。可是又能辛苦幾年呢?孩子能夠和你們一起生活多久呢?

孩子是上天賜給每個家庭的禮物,可是這禮物其實是由保質期的,當孩子上了大學畢了業,你想讓孩子回家住恐怕都沒有辦法。初中高中的六年恐怕是家長和孩子能夠一直相處的最寶貴的時間,因為不久之後孩子就長大了,時光匆匆。

孩子不住校家長的確會非常辛苦,有車的家庭會相對好一些,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還要去接送這個祖宗,想一想很多家長都洩了氣。可是應該重點想到的點是你的孩子此時此刻正處於青春期,正處於學習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會有很多的疑惑和迷惘,作為家長的你願意讓孩子們在這個時期獨自闖蕩頭破血流嗎?

對很多人而言,住校是魔幻的,溫情的,悲傷的,甚至殘酷的!看看他們怎麼說吧。

@Lilith:我們學校老師第一天來就說了,洗澡不吃飯,吃飯不洗澡,所以夏天基本上晚飯是不吃的,宿舍五六個人一間,空調風扇都有,但洗澡只能在吃飯時間在澡堂洗,其實物質對我來說都不是最艱難的,主要是心理上幾乎沒有宣洩的機會,而且我們十二天才放一天半,反正我在家是不碰書的,除了學習的壓力, 我覺得住校讓我對上學這件事就產生了很大的厭惡。而且會感覺與外界失去聯繫,我們老師也說能走讀千萬別住校,如果有條件,我肯定不住校。

@格蘭特l: 在宿舍,你不能成績好,不能長得好,不能穿得好,不能用的好,故意扮醜說你瘋,故意裝傻說你陰。 蓬頭垢面說你髒,乾乾淨淨說你騷。天下只有她能做這件事,別人做全是騷浪賤。表面和你親姐妹,等你不在就在寢室罵你,挑撥離間,還和別的寢室的人聯合起來討厭你。這種陰影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孟是hi hi:高二的時候,我們女生忽然興起了一陣互相撫摸的風潮。 比如一個宿舍有ABCD四個女生,按照一個排班表,每天輪流兩兩躺在一起,大家脫了衣服,互相撫摸。忘了這件事是怎麼開始的,但大家後來都很習慣。我還記得有一次,一個女生和我躺在一起,突然一把抓住我的手,放在她的胸上,同時把手放在我的胸上,還問我說,你覺得舒服嗎?很舒服吧。——當時我們並不懂這一切意味著什麼,也沒有害羞的感覺,一起探索著自己的身體。現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議。

尤其是,其實我們那時宿舍關係很不好,在寢室裡總是明爭暗鬥。晚上的肉體親密不會影響到我們白天的對立,前一天晚上睡在一起互相撫摸,第二天照樣彼此吵得不可開交。這種親密好像是一種單純的對青春期性渴望的宣洩。現在想想覺得那段時間太“魔幻”了。魔幻主義現實的感覺。

@賽德克n: 在這段校園時光裡,你會忘掉孩子的單純,而是感受到一個人的複雜。 你會發現,在這短短几年時間裡,在這一方校園、一間宿舍所發生的事情,你會記得一輩子。它們像烙印一樣深深刻在你的身上,帶不走忘不掉。它們也像鏡子,讓你看見你對待家庭、對待同齡朋友、對待自己的方式,這些人的方式也會影響你之後的生活。

@璐璐小姐: 我當時高中住校快抑鬱了,靠關注一個小帥哥轉移注意力。

1.人際關係不和諧

當來自與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經濟狀況的孩子們到了宿舍集體生活以後,很多孩子最主要做的就是要去適應新的環境,建立人際關係。但是往往由於性格的原因,同一個屋簷下的孩子們有些時候還是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問題,在交流上也缺乏一些經驗技巧,這樣就不免會導致一些矛盾摩擦,甚至會有衝突出現。

高中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現在的孩子普遍上個性比較強,性格倔強不願意屈服,在處理某些事情上容易走向極端,這樣很有可能會造成一些心理陰影,導致宿舍人際關係緊張。當孩子們失控之後有些時候會衍生出暴力,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傷害。

近階段的新聞裡學校霸凌事件頻頻發生,而多數事件發生在學校的寢室,這就是學生處理不好人際關係導致的惡果。

2.學習壓力太大

高中的孩子學習壓力都很大,這個時期的孩子其實最怕的就是相互對比。而孩子如果住了學校,基本上則逃不開學習成績的比對,當然由於孩子們此時的性格不太穩重,有些孩子還會故意挑起一些學習上的小矛盾,比如故意對比成績等等,這些問題在學校的寢室時有發生。

3.青春期綜合症

青春期是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非常關鍵的時期,這個時期裡孩子會經歷身體和生理上的巨大變化。比如女孩子會來月經,男孩子會遺精等等。在家裡時可能家長會提前對這些問題進行相應的教導,但是真正發生這些事情時多數孩子還是會有些怕的,尤其是女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還會有一些比如性衝動,性幻想等等,會對異性產生愛慕之情,很多孩子就會發生早戀問題。住校的男孩子女孩子由於不受到家長的控制,時間上相對比較自由,是很容易發生這些問題的。尤其是在大環境過程中,有些住校生已經開始早戀,這無疑會給其他孩子帶來誘惑。

1.高知家庭的孩子

如果父親或者母親畢業於名牌大學,那輔導孩子高中功課還是綽綽綽綽有餘的。

這樣的家庭,不說大富大貴,小康之上應該沒多大問題,這樣家庭的孩子,底子肯定也差不了。

2.酷愛讀書的孩子

寄宿制模式,基本上剝奪了孩子大量閱讀的可能性。

一本中等厚度的書認真看,最多兩晚上四五個小時就讀完了。

寄宿制學校少則兩週,多則一個月回家一次,你總不能每次帶好幾本書去學校吧?

3.學習習慣好、自制力強、主動性強的孩子

寄宿制學校的一個好處是,可以營造濃郁的競爭和學習氛圍。

可是,既然自家孩子學習主動性強,學習習慣又好,完全不用老師逼著趕著學,去寄宿制學校又有多大意義呢?

更何況,在寄宿制學校,你可能不得不隨大流執行計劃——而在家,你完全可以自主安排。

4.獨立性不強的的孩子

到了寄宿制高中,離開了父母,也許有一些同學會感到不適應。

這確實不能怪孩子,因為別說是高中生,哪怕甚至大學生,進入新的環境,可能都需要長時間的適應。

之前,在學校裡遇到了再大的委屈,都可以撲到爸爸媽媽懷裡傾訴。

如今,別說傾訴,打個電話還得掐好點爭分奪秒說完話,確實有的孩子會不適應。

5.身體不太好的孩子

這方面好理解。可能出於各方面原因,無論是先天還是後天,總有一些孩子體質稍微差了些,或者略微有些倒黴,和病魔對視了一眼。

那麼,建議,以防萬一,還是把孩子留在身邊吧,安全第一,健康第一。

6.想著重發展個人興趣愛好特長的孩子

想在正常課業之外,再學點藝術的,或者學學某項體育活動的,自然還是要走讀。

因為寄宿制學校不會為你一個人開設專業課程,除非是專門的寄宿制藝術學校或者體育學校。

總之,如果條件允許,還是別讓孩子住校了,即使家長會非常辛苦。有條件的在學校附近租個房子陪讀吧,陪著你的孩子走過高中這三年的青春路,知道孩子的悲喜,放鬆孩子的壓力。其實作為家長的我們真的不能陪孩子太久,抓住和孩子一起的時光不是幸福的嗎?人生在世倏忽數十載,而我們的孩子也必將長大成人,陪伴是最長久的告白,也能讓我們的回憶不是那麼蒼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