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党,总是会因为自己做了一道题,做对了,有好大的成就感怎么办,特别讨厌自己这种想法,天天给自己洗脑

马雪毅


就个人而言,当年自己初三也有过类似的感受。但我并不讨厌这种感觉。因为在往后的经历体验中,感觉一个人自信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更高能量。过分自信总比没自信强。

再者,这自信不是盲目自信,更不是自卖自夸,这是你掌握知识后努力实践的结果。是在你知识背景下的有效输出。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目前学习方法是正确的,或许可以从更深的角度去探索总结你的学习方法经验,并应用到其他科目中乃至其他方面,触类旁通。

所以,不要轻易忽视或厌弃这种感觉。理性对待,好好利用这成就感,借机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日后升学、生活都会大有益处。


WooYu


初三党,当看到这三个字脑海满满的回忆!首先回答下你的问题,攻克难题有成就感,我觉得并不是骄傲表现,恰恰相反它会激发我们学习的动力!让我们向更大的难题冲刺!记得我们那时候是在我们镇上上初中,住在学校里,初三的时候,每天都会很早起床!尤其是冬天,还没等开宿舍门,都会有大批人聚集在宿舍门口,微弱的路灯下看书,背单词!感觉都特别认真!后来想想,真正记住的有多少呢😄那时候,记得连吃饭,跑操都得看着书,看着自己的做的小笔记😊甚是用功!那些都是我们记忆力抹不掉的甜蜜哈😊再想想那些夹在中间的傻事,哈哈,更是别有风趣……


农家大睿二妞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自我激励的习惯,我经常用这种方法,帮助那些厌学的学生。

你的这种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可以分享给大家,让更多的人受益。同时,分享也可以让你自己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这个习惯,以便打消自己对它的顾虑。

相比较你的这个习惯,你对这个习惯的“讨厌”可能更有问题。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察到自己的这个习惯的?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讨厌”这种习惯?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触发了你的这种“讨厌”?比如说被重要的人嘲讽,或者因为这种习惯而做出过什么出格的事?

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你会发现,你根本不是讨厌这种“成就感”,讨厌的是另有它物。只是,这两者经常一起出现,所以,让你产生了一种误判,认为你讨厌的就是这种“成就感”。

比如说,有个青春期的小女孩,小时候她即使是做对一道很普通的题,她的爸爸妈妈也会对他说“你真棒”,久而久之,她每做完一道题,就会感觉自己“很棒”。但是,到了青春期,伴随这种成就感而来的,还有一种认为自己好幼稚的观念。所以,她讨厌的不是成就感,而是自己的幼稚。


姜丁粽子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考试观

中考对于考生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考生在思想上比较重视。但如果考生过度重视的话,则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影响考前的情绪。

对于“能不能考上重点高中”、“考不上重点高中怎么办”之类的问题,会经常出现在考生的脑海里。因此,考生在考前及考试过程中不要想得太多,而应把思想集中到复习及答题中去,使自己以平和的心态走进考场、面对考卷。

2缓解压力的小窍门

尽情发泄:心中的烦恼、忧虑不要积在心中,应设法及时宣泄,想哭就哭。医学心理专家认为,哭能缓解压力,让人类情感抒发出来要比深深埋在心里有益得多。

一读解千愁。在书的世界遨游时,一切忧愁悲伤便付诸脑后,烟消云散。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心胸开阔,气量豁达,不惧压力。

勇担责任,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改变学生的厌学消极态度:遇到困难不要退缩,不要逃避,知难而进,勇于战胜它。

3初三学生找朋友交流

同学们如果考前过于紧张,可以找一个自己信任的、头脑比较冷静的人(有条件的可以找心理老师)交谈一下,把自己的烦恼倾诉出来,最好具体描述一下以前考试时紧张的感觉。

也可以给要好的朋友写封信,把你紧张的心情写出来。这些都是情绪宣泄的渠道,将有助你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4保证充足的睡眠

同学们尽量在晚间11点前上床入睡。因为夜里11点到凌晨2点这个时段是人体经脉运行至肝、胆的时间,若这个时间没有得到适当的休息,时间久了这两个器官的不健康症状就会表现在皮肤上,如粗糙、黑斑、青春痘、黑眼圈的发生等。

而且睡眠不足会影响第二天的听课效率,严重的还会影响正常的逻辑思维。因此,保证每天足够的睡眠时间,是保持良好状态的必要条件。


哈尔滨数学教师宋鹏程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对初三党,中考党们的心理做一个简单的剖析,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1,自信心不足,心态急,有点急功近利。

初三的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有些学生觉得自己努力就能达到一个怎样的状态,结果可能并不尽如意,就会让学生丧失信心。

2,心态慌乱,情绪焦虑。

有些同学在初三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非常焦急,老是觉得自己以前的知识没有学好,担心剩下的时间全用来复习都不够用。

3,攻不下关,情绪焦虑。

一些初三同学表示,他们深知这一年的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但有的同学发现,自己所得到的成绩和付出的努力并不成正比,有的学科再怎么去“攻”它,成绩就是上不去,每次考试都考得“灰头土脸”,久而久之,对这门学科只能束手无策了,甚至对它丧失了信心。

4,作息不当,效率不高。

5,面对父母的压力,不能承受。

至于问题中的事情,我倒是认为这是一种简单的乐观精神,反而会给自己打气,自我调节做的不错,但不适用于经常性,中考党还是要真正从学习和生活上得到平衡才是至关重要的:

1,放平心态,给自己进行一些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和自我鼓励,比如在学习的地方写一些小纸条,如:“踏踏实实复习,不急躁”;“请把注意力从担心转到学习活动上”;“不和别人比,只做自己该做的”等,这些小纸条会帮助稳定情绪,找回信心

2,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我们就会在学习上有条不紊,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什么,还有哪些内容没有完成,对于已经完成的学习任务还可以使我们形成学习成就感,会更加增强我们学习的信心

3,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们应多与老师、同学们交流沟通,善于从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劳逸结合 ,保证睡眠,合理利用时间,注重学习效率

5,学会与父母沟通,变对力为合力,变压力为动力,挖潜力为实力

6,重视挫折教育,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返乡老康助学


这种感觉还不好?能拥有做题带来的成就感,是一个学生,或者说成绩好的学生非常快乐的事。

如果你有这种成就感,那我要先恭喜你,你有很大机会收获学习的快乐;不过,我也要给你提个醒,你现在初三,等你步入高中,如果你成绩更好,这种成就感会更大,可能有很多题,只有你一个人做上,那时的成就感会给你溢出感,会让你觉得自己有天赋,这是一种很可怕的事,当你觉得自己某一方面有天赋的时候,你的大脑会不自觉的产生“我在这方面是有自己的骄傲的,所以我不需要练习”这种感觉带来的伤害很大

热爱学习,拥有成就感,体会学习的乐趣,真的是人生幸事!






丰子笑侃世界


这位同学,为什么要讨厌呢?这是一件开心又提升自信的事情啊!

你讨厌的是你的成就感竟然因为“只是做对一道题,而且并不是考试满分得第一”?

觉得这么件小事情就能开心,感觉自己小家子气?

这样的想法,同学你才是真正的错了。

人并不是生而知之的,都要学习!而学习对很多人而言,他就是一件枯燥无聊到底的事情!但你能通过学习获得成就感,这本身就是你比别人而独特的天赋!

另外,要记住,学习是为自己学,是为自己未来的机会而学。不要怕慢,不要嫌弃目标小,饭一口口吃才香,一口气吃不成胖子的,量变积累到一定阶段自会质变!

你才初三,成就感会提升你的自信!日积月累的自信又会成为你独特又耀眼的气质。所以不要嫌弃,去拥抱它,去享受它!


米山楂


孩子,这是人之常情!努力过,思考过,学业必有精进,值得高兴!学海遨游苦亦乐。学无止境,学习道路上有无数的高峰等我们去攀登,所以我们必备胜不骄,败不馁的坚强心,具备持久的恒心!勇往向前,把知识学精,学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才!我们要努力学习方不负韶华!


活着即是人间仙


很荣幸能够收到邀请来回答你的问题

大家都是从那个时间过来的,初三了,如果不是五四学制今年就要开始考高中了,所以说应该把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当中,当然对于你所说的因为做对题就会感到有成就感,其实如果是适度的成就感反而会激起你学习的兴趣,所以你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尽可能把这种成就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更大的动力去做题,你要想的是我都做出来一道题了,下一道题也一定要做出来,把所有的成就感就推到做出下一道题的动力中去,加油,相信你一定会在中考中考出一个好成绩。



i科技源


初三党,你好!我非常喜欢回答你的问题。因为首先你让我觉得,你是一个很可爱的学生。你不仅能体会到解题中的成就感,同时你也学会了自我反思,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只是看起来这两者形成了一种冲突,让你一时之间陷入了烦恼中。我想,作为一名青少年来说,很多时候可能都会有一些莫名的烦恼,这是青少年发展阶段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比如有的时候,明明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在大家面前却不敢表达。甚至有的时候自卑和自傲也会常常伴随着一起出现。

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因为大多数学生可能都会认为学习是一种压力而非乐趣。成就感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特别珍贵的一种体验,它会不断激发我们的兴趣,保持一种长久探索的动力,也是我们不断超越自己的一个宝器。相信很多在某些专业领域有特别贡献的人,都会在钻研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求和获得这种成就感,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至于说讨厌自己这样的想法,可能你在寻求自我和他人认同过程中,还有很多的困惑。这个阶段我们对自己的评估是不足和偏颇的,常常需要依赖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所以,有时候你所担心和讨厌的并不一定是错误和不应该的。保持对于成就感的体验,相信对于你未来的发展会更有帮助,同时,你也会随着年龄和经历的成长,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会越来越充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