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細菌病毒往往先發生在大城市?

黃岡五棵松


第一,主要是人口人流密集,各行各業尤其是第三產業高度集中,導致人流交叉頻繁直接或間接接觸,一旦有人附帶傳染性病毒未能及時隔離就診,就很容易傳染起來。

第二,就當前疫情和非典病毒來看,帶新細菌病毒的往往是某些野生動物,而大城市市場大,有錢的人較多,可以消費得起這種所謂的野味,所以販賣野生動物的人為了更大的利益,往往會選擇大城市販賣野生動物,從而增加大城市百姓被感染新細菌病毒的風險。

第三,人流流動性大,較難管控和排查感染人員。

第四,城市空氣差,容易呼吸到他人二次空氣,若病毒能通過唾液傳播,那帶病毒的人其周圍的人也很可能會被感染。

第五,城市垃圾多,若不能及時清理並消毒,很可能會二次傳染他人。


深漂黃工記事


最近,是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期。在這期間,確診病例的增長率在持續升高,但從數據上來看,城市比農村的發病率要高出許多。這又是為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此次疫情發源於武漢的華南海鮮批發市場。這裡位於武漢江漢區,地處鬧市,周圍商場、超市、學校、銀行密佈,距離漢口火車站僅600米,無數的旅客從這裡南來北往。

而武漢市又是華中地區第一大城市,人口超千萬。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武漢戶籍人口9083490人,流動人口5103048人,2020年1月初,實時人口約1400萬。武漢又是中國的交通樞紐。

如此龐大的城市規模,如此高的人口密度,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疫情擴散的溫床。高度擁擠的城市,不僅帶來交通擁堵、環境喧囂、居住環境惡化,同時也給各種未知的致命病毒提供了有利的傳播途徑。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大部分確診的新型肺炎患者都有武漢接觸史或間接接觸史。而武漢作為一個大都市,病毒的傳播自然最集中於其城市內部,而通過春節返鄉的人群進行病毒傳播的幾率與其本地人群交叉感染的幾率相比,宏觀上要少得多。

並且,農村相比起城市,農村人口較為稀疏,空氣流通性好,居住密度低,在物理條件上,天生就具有阻斷疫情傳播的優勢。

再者,農村糧食蔬菜肉等儲備相對較多,短時間內可自給自足。相比起城市居民,生活物資充沛,減少了不必要的外出。


營養師隸七


大城市人口高密度,空氣質量差,人員流動大,傳染機會多。打個比方,人口高度城市化就像集約化的養殖場,經濟效益高,但一旦瘟疫出現,損失慘重。如果遇上戰爭,恐怖襲擊等傷亡也多。


林風25


因為大城市人口密集,流動量大,都是來自四面八方的人。車也多,工廠也多,每天汽車排出廢氣瀰漫在空氣中,有些工廠排汙沒有處理好等等。


親情不變的小王


城市化蔽大於利。


孫康林13


大城市人員密集來去也頻繁


靜思己悟


大城市人口多,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進出人口多,細菌病毒容易進來和出去。


萬能小戰


非醫學專業,不會答。但是我估計跟人群聚集有關係。

大城市人口集中,接觸率高,各種體質的人都有,一傳十,十傳百的過程幾個小時都能完成。你要放在小鄉村,半年都不一定能感染上,除非有大型人群聚集。


劇聊灣


人口過密,樓群過高過多造成空氣流動不好和陽光有死角,衛生條件極差。


佛馬基斯三


城市人口密集,流動性又大,甚至於都來之全國各地,所以一但有病毒傳染幾率也高於人口相對稀少的地區,所以就突出了城市的病毒傳染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