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也很美》里的果果和豆豆,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小孩

01

不知怎的,在《第二次也很美》的两个小孩中,我始终更喜欢果果一些,因为这个小姑娘,从出场开始都表现得无可挑剔。

不哭不闹,认真努力,无论在学习的时候,还是在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果果都是一个真正的完美小孩。

只是无论我们,还是剧中的人物,估计都忘了,无论她多懂事,她充其量都只是一个五岁的小孩,根本不可能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

仔细想想,虽然许朗把果果照顾得很好,但是他只是一个父亲,果果所接收到的爱,始终缺失了一块。

我们都说孩子年少无知,那只是我们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因为很多事情,孩子都是知道的。

就拿果果来说,虽然她从来没有在许朗面前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但是在她内心深处,也一直希望母亲可以陪在自己身边。

不然的话,她也不会和豆豆一起在墙上乱涂乱画了。

一直觉得,果果之所以懂事,就是因为许朗的严格要求,如果没有许朗的严格要求的话,果果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但是这样中规中矩的生活,也许并不是果果想要的,毕竟五岁的孩子,他们行为和是非观,更多的情况下,都是父母意志的延伸。

至于果果自己怎么想的,只有果果自己才知道。

《第二次也很美》里的果果和豆豆,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小孩

视频截图

02

我怎么都没有想到,精英小学面谈那一次,果果会那么紧张。

为了这次面试,爷儿俩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准备,之前和许朗预演的时候,果果的表现堪称完美,所有问题都能随口便来。

可是到了真正面谈的时候,果果的表现就差多了——

虽然果果回答问题很流畅,比同龄的小孩强了不止一星半点,甚至比我这个三十多岁的老男人还有厉害得多。但是看得出来,整个过程中,她一直非常紧张,不然的话,她的手也不会一直在那儿扭来扭去了。

虽然没在剧中,但是对于果果的这种表现,却不是很难理解,无非就是压力太大了。

此前的故事,许朗一直没说过要求果果一定要考上什么的,但是准备了这么久,他一定是很希望果果考上。

同样,果果虽然只是个五岁的小孩,但是对于父亲的在乎,她是能感受到的。

面谈结束后,许朗去给果果买吃的,果果不小心把可乐倒在了衣服上,这本是一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对于果果来说,却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于是乎,就那么几分钟时间,果果就不见了。等到安安找到果果的时候,果果正躲在厕所里哭。

其实我们都知道,许朗不会因为这件事责备果果的,果果之所以会哭,就是因为对自己的表现太失望了,她觉得对不起父亲和自己这么长时间的努力。

03

仔细想来,因为许朗潜移默化的影响,果果也学会了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自然也就会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了。

与果果相比,另外一个小孩豆豆则不是这样——

虽然在面谈的时候,豆豆的表现看起来比果果好一些,但是他的功底,确实比果果差了太多太多,可是就算如此,面谈结束之后,他没有丝毫抱怨,不管是对安安还是对自己。

仔细想来,这一切其实得益于安安大大咧咧的性格——

诚然,安安的人设是个十足的傻白甜,但是跟俞飞凡结婚的那些年,她从来没有规划过自己的未来,无非就是天塌了有老俞替她扛着,自然就养成了她从不苛求的性格。

虽然因为离婚,她瞬间从天堂坠入了地狱,但是在对豆豆的教育问题上,从来没有改变。

就连报考精英一小这件事,也纯粹是豆豆自己的主意,而且,自从豆豆做好决定之后,安安也没怎么强求豆豆做准备工作。

如果不是看到许朗在急匆匆地帮果果准备,她估计就会让豆豆毫无准备地去免谈了。

仔细想来,这一路走来,安安始终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不强求的真正含义,虽然她的大度过于圣母了,但是正是因为她的这种性格,她才会一直过得那么开心。

试想想,如果安安像许朗一样较真,一样不放过自己的话,估计她早就被自己给气死了,毕竟无论是离婚还是其它,她自己都有责任。

《第二次也很美》里的果果和豆豆,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小孩

视频截图

04

仔细想来,整部剧里那些痛苦的人,就是因为不愿意接受自己和别人的不完美。

就拿俞飞凡来说,最初离婚是因为安安的作让他觉得很难,到后来,他明白是自己的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局,他又开始跟自己较真。

后来,在邱天妈妈的帮助下,他一路追到了裸心堡,却意外知道了安安的心里已经有了许朗的消息,说不出的扎心。

其实,后来因为安安作品版权之争,许朗和俞飞凡在会上吵了起来,这件事固然是为了保护安安做出的过激举动,但我总觉得这里面有也有着跟许朗斗气的因素。

当然,跟自己最较劲的不是俞飞凡,而是男主许朗。

虽然直到目前,我依旧不知道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些年来,许朗从来都不曾原谅自己,就连他对果果的照顾,也有着太多赎罪的元素在里面。

从网络上的文字分析,当年的事情,很可能就是一场意外,但是许朗却一直把过错归结到自己身上,逃避婚姻,逃避感情,就连后来与安安情愫渐生之后,他也不愿意承认这一切。

至于其他人,包括最大的反派王蕾,其实就是因为一直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如安安,因为嫉妒因为恨,才会心理变态,搞出这么多的事情来。

也许这就是个圈,因为不接受自己和别人的不完美,才会这么偏执,才会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

05

这一路上,我们都在追求完美,追求自己的完美,也期待别人完美,对于那些不完美的事物,我们自然要苛责。

只是我们忘了,无论在哪个故事里,我们都不是完美小孩。

这些年来,我们也一直在跟自己较劲,这样做的结果,要么是我们把自己搞得遍体鳞伤,要么就是把自己变成了一只刺猬,扎伤了身边的所有人。

也许就像安安所说的那样,有时候我们真的不需要太较真了,必要的逃避,也许是对自己最好的放过。

毕竟,如果我们一直把自己关在那座牢里,那就永远没有逃脱的机会,只能把自己折磨到疯掉。

况且,我们的自以为是那些执着,一旦用错了地方,那就成了偏执。

也许终我们一生,我们都不会变得完美,就算我们一直在追求完美,但所谓完美始终只是我们遥不可及的目标。

想通了这些,自然就会放过当下并不完美的自己,因为现在的我们虽然不完美,但是比当初出发时,我们已经完美了好多。

等到很多年后,再回头看看现在的自己,你会发现当初跟自己较劲的样子,到底有多可笑。

想通了这些关节,自然能够放过自己;当然,既然能放过不完美的自己,肯定也能放过不完美的别人。

那时候,整个世界都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二次也很美》里的果果和豆豆,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小孩

视频截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