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魂枪》:老舍笔下武者最后的执拗:不传,不传!

《断魂枪》:老舍笔下武者最后的执拗:不传,不传!

文|墨萱荐书

序言

读老舍,我觉得要读他的短篇小说,不是说他长篇没有短篇写得好,而是从运用语言的精妙程度上讲,篇幅越短小,越能现出先生的语言功力来。他的小说《断魂枪》,我尤为推崇,在阅读过程中,能看出一个人面对时代异变时的无奈,不可挣扎时就显出悲凉来。

《断魂枪》:老舍笔下武者最后的执拗:不传,不传!

小说《断魂枪》

行将就木的武林,残阳下的武者

整部小说一开篇就将“武”从这个武侠故事中剥离掉了,历史已经进入火车、快枪、通商的清末时代,这就有了残阳血色的悲情底色

故事的主人公叫神枪沙子龙,曾经走遍西北没有对手。他这时偃旗息鼓,把过去的镖局改造成了客栈。离开江湖生活的沙子龙,不再谈论武艺,对过去的风光也绝口不提。只是在晚上关起门来,熟悉熟悉他的绝学“五虎断魂枪”。

他也没有完全退出江湖,会和一些练武少年来往,在经济上接济他们,不教功夫

。但是这些年轻人还是会自称是沙子龙的徒弟。

其中有个叫王三胜的小伙子,对沙子龙崇拜得很,自己在土地庙前打把式卖艺。有一天,来了一个姓孙的黄胡子老头,用三节棍轻易地破了王三胜的枪。其实,孙老头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想引沙子龙来比武。

《断魂枪》:老舍笔下武者最后的执拗:不传,不传!

《断魂枪》插图

沙子龙对孙老头很和气,但拒绝比武。孙老头说:不比武就教我那趟断魂枪。为了展示自己有学枪的资格,他还现场打了一套拳。沙子龙说:枪和枪法都跟他入棺材,不传人。

从此,追捧沙子龙的年轻人都泄了气。他们说沙子龙不敢比武,栽了跟头。连“神枪”的名号,慢慢也被人忘了。只有到夜静人稀人时,沙子龙独自把那趟枪一气刺下来,自言自语说“不传!不传”。

武人最后的执拗,成就了诗意的悲情绝响

老舍说:怜比爱少着些味道,可是更多着些人情。

《断魂枪》:老舍笔下武者最后的执拗:不传,不传!

老舍

我认为老舍先生是从“怜”这个角度去写沙子龙的,怜他的生不逢时,怜他的孤芳自赏,也怜他对时代最后的不妥协。

初读《断魂枪》时,我心中全是郁闷,为先生不肯给我看那快意的江湖而痛苦,多想欣赏沙子龙与孙老头枪棍相交的游龙惊虹,在生死一线中体味恩怨穿梭,咂着嘴心中暗自为两位英雄叫好。但是,没有就是没有,老舍的执拗像极了笔下的沙子龙,不肯写那刀光剑影。

《断魂枪》:老舍笔下武者最后的执拗:不传,不传!

比武

我再三品读后,发现老舍并不是想用高手对决将故事推向高潮,故事的真正动力其实是传递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在读者的心中一旦产生,就生了根,会逐渐长成一种诗的意境,这一辈子就成了再无来者的阅读体验。

故事的结尾这样写道: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这结尾写出了诗歌的意境,像是遥遥即将消失在大海尽头的小船,让人牵挂前路为何。

一个武者,面对时代的巨变,能将自己的镖局改成客栈,这是“看透”。细细想,

清醒的人更容易在不可抗争历史的情境中显出悲剧来,如果沙子龙还沉浸在江湖世界中,也许活得更加开心,就像那迷醉骑士文化的堂吉诃德,将现实与理想杂糅后,人反而在自己创造得世界中如鱼得水。

《断魂枪》:老舍笔下武者最后的执拗:不传,不传!

归隐江湖

沙子龙清楚地知道历史的前进已经把江湖抛离,甚至他可能看见了拳脚在枪炮面前的无力,所以,他才要向这个世道作出最后的反抗,带着一身本事进棺材。我认为,“不传”不是执拗,反倒是他给自己做为一个武者最后的尊严,不能阻止的话,就自己承担全部悲情。

这也是“不传”要坚定地说两遍的缘故。一首诗,唱到情浓时,也是结束时。

镜花水月的虚空,是风霜里的一支红梅傲雪

《断魂枪》:老舍笔下武者最后的执拗:不传,不传!

傲雪红梅

实际上,清末不是武术的末路,相反,后面马上就来了一个好时候。1912年,民国政府大力提倡武术,从此开始了一段为期二三十年的黄金期。彼时,武馆林立,尚武精神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从电影《叶问》中就能窥见一斑。

《断魂枪》:老舍笔下武者最后的执拗:不传,不传!

叶问:甄子丹饰演

我们不能说孙老头爱比武就等于格调低。真正的武术精神从来都离不开实战。民国初年名震北京的武学宗师尚云祥,名声就是打出来的。他号称“上打三代,下打三代”。四十年里,谁强就打谁,差不多天天比武。在当时,想为门派和自己守住位置,靠说是说不服别人的

孙老头是沙子龙的反面,他是一个坚定的武者,一切行事逻辑都是江湖规矩。你强,我向你挑战,你不想和我比武,那你得给我个交代:把对方的绝学学到手。来来去去全是率真的人性,潇洒,直接

孙老头在江湖的镜花水月里一往无前,是个卫道者

,也能让人生出敬意来。他在现实世界里用自己的一身本事,用直来直去的拳脚,写就了江湖时代的回光返照。孙老头是清风明月下的城下一摊雪,在银光的照耀下,闪耀的全是纯粹的真实。

老舍说:原来浪漫的人也不过如此。浪漫的人是以个人为宇宙中心的。

孙老头的浪漫就是在自己坚信的江湖中显得耀眼,可算是冬雪中的一支寒梅,娇艳得让人不能亲近。如果说,沙子龙体现的是悲情,那孙老头则显出生命的蛮力,坚信刀光剑影的世界亘古不变。

王三胜,他是新鲜的,是未来的,他像是一道光,他照彻的方向是江湖未来的样子。

《断魂枪》:老舍笔下武者最后的执拗:不传,不传!

比武

老舍写王三胜和孙老头对阵是:老头子的黑眼珠更深更小了,像两个香火头,随着面前的枪尖儿转,王三胜觉得不舒服,那俩黑眼珠似乎要把枪尖吸进去!

这里写出了王三胜的不敌,我认为有更深的层次,这是新武者与真武者的格格不入。简单来说,年轻人不可能再进入前辈的江湖。他们对江湖只有崇拜,憧憬,但是再没机会也没能力去进入。

沙子龙拒绝比武,终结了年轻一辈人对江湖的这种憧憬,他们是被时代抛向更前进的一个处境,他们的出路只能是建立一个新的属于自己的世界,他们的使命不是继承,而是创造。

这是老舍笔下的又一境界,暗示了一条出路,里面有微光在闪烁。

墨萱说:

《断魂枪》是有力量的作品,它一经被老舍写出,变得有了生命,呈现出了末世时代不同人的生活境遇。文字里有悲剧的力量,一下下捶打着人心中的各种挣扎。

沙子龙执拗出了武者最后的坚持,有悲情,有诗意;

孙老头活在自己认定的镜花水月里,有骄傲,有笃定;

王三胜在失败中能发现前方的微光,有希望,有未来。

参考文献:

老舍全集[M]. 人民文学出版社 , 老舍著, 1999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钱理群等著, 1998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M]. 中国青年出版社 , 黄修己著, 1997

《断魂枪》:老舍笔下武者最后的执拗:不传,不传!

(我是墨萱,希望在留言区里看到你精彩的分享。

关注up主,用文学分析的手法为你揭开生活的真相

要关注哦!)

《断魂枪》:老舍笔下武者最后的执拗:不传,不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