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書流轉土地種糧食,用植保機械防疫:噴灌設備如高炮


陽春三天,春光明媚,在皖北地區大平原上,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農民朋友們都在搶抓有利天氣,為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噴灑除草劑、施肥,希望今年有個更好的收成。這成片的小麥都是當地一對青年夫妻種植的,總面積為1300畝,夫妻二人自2005年開始在村裡流轉土地搞種植,目前已經紮根農村耕耘了15年之久。

丈夫姓聶,安徽省亳州市大楊鎮人,初中畢業後經過了短暫的打工生涯,然後選擇回家創業,由於勤勞能幹、頭腦靈活很快就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行政村裡的幹部和群眾見小聶是個致富能手,能帶領群眾們闖出一片新天地,就推薦他當了行政村的幹部,並且發展入黨,後來還當選了行政村的支部書記。

行政村共有19個自然村,9600多畝地,多年以來當地農民一直沿襲傳統的種植習慣,種植小麥、大豆、玉米等農作物,農業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都不高,收入自然也上不去。聶書記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成立專業的種植合作社,讓農民從較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從而可以放心地外出創業,提高家庭的經濟收入。


經過多年的經營,合作社現在共有收割機8臺、播種機6臺、拖拉機6臺、抗旱植保機械20多臺,植保無人機2臺。最多的時候合作社曾管理全行政村近一半的土地,現在由於工作實在太忙,而妻子一個人又管理不過來,所以他們壓縮了種植規模。

村裡的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打工,剩下的大部分為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如何管理手中的土地,成為這些老年人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很多人找到聶書記,希望他流轉自己的土地,但為了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聶書記只能承包成片的土地,對於零點的土地他也有點無可奈何。圖為聶書記自費慰問村裡的留守老人。

春天正是田間管理的大好時機,只要平均溫度達到10攝氏度以上,就可以開始為小麥噴灑除草剤了。聶書記介紹,這1300多畝土地基本上都是妻子一個人在管理,由於機械程度較高,再加上聘請一些臨時工,管理這些土地綽綽有餘。如果農業合作社的人員充足的話,他願意將全行政村的土地都流轉過來,這樣農民就可以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全身心地外出創業了。


聶書記介紹,他流轉土地的價格為每畝800元左右,這基本上等於傳統農業種植模式一年的收益。為了提高農業科技化水平,他最近又購置了幾臺植保無人機,這樣在小麥拔節之後,還可以通過無人機給小麥噴施肥料、農藥等,再不用擔心輪式機械壓壞莊稼了。

傳統農業種植基本上是“靠天吃飯”,而現在的農業種植可以說是“人定勝天”,乾旱了有抗旱機械,內澇了有排水設施,遇到病蟲害可以用農藥防治,農業豐產豐收得到了有效保障。圖為去年天氣比較乾旱時,聶書記的噴灌設備正在地裡澆水,樣子恰似高射炮一般。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合作社的植保機械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聶書記自費購買了上萬元的防疫用品,每天為19個自然村的道路消毒一次。你可別說,這種使用機械消毒的方式不僅速度快,而且噴灑得非常均勻,受到了村民的廣泛讚譽。


靠著現代化的管理技術,聶書記流轉土地種植的小麥畝產量均達到了1000斤以上,他還先後榮獲了“全國種糧大戶”、“安徽省創業致富帶頭人”、“亳州市生產標兵”等榮譽稱號。欲瞭解他的更多信息,歡迎關注交流,更多農村致富故事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