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秀场到电视综艺之王 费玉清兄长张菲“封王”的原因是“挑剔”

早期的秀场文化

在七十年代之际,是台湾秀场的鼎盛时期,“南猪北张”之一的“北张”就是指张菲。

从秀场到电视综艺之王 费玉清兄长张菲“封王”的原因是“挑剔”

当时的张菲也才二十岁出头,但因为生活环境所迫,不过是毛头小子的年纪,张菲却已经显得比常人要稳重,识大局。

从秀场到电视综艺之王 费玉清兄长张菲“封王”的原因是“挑剔”

因为排在家里居中的位置,上有姐姐,费贞绫——有东方“维纳斯”之称的艳星,下有弟弟,费玉清——歌喉清亮,秀场公务员之称的歌手,张菲在大胆和拘谨之间,有着中和的意味,他成熟稳重,做事严谨。

在演艺圈里,是因为姐姐费贞绫先行试水,看到台湾以及其他地方的演艺圈开始大红,于是费贞绫将2个弟弟都带入演艺圈。

也是因为这个先见之明,张菲一家三个兄弟姐妹在日后成为众人称赞的“一门三杰”。

作为眷村出身的张菲,本身也有着眷村文化的身影——刻苦、奋斗。

从秀场到电视综艺之王 费玉清兄长张菲“封王”的原因是“挑剔”

在当时经济不大好的时代,人们需要给多舛、多变的生活添加一些笑料和放松,所以有点经济能力、或者有点社会地位的人等,都会到歌厅、露天休闲场所等观看表演,亦或是日常的红白喜事,或者乔迁、庙会等,也会请那些擅长唱歌、说笑的人演出,以此作为排场和门面。

在这样的种种情景下,就衍生出秀场文化。

参加秀场的歌手、艺人等,红的人经常是通告不断,一个接一个地,四处奔波,但收入也很可观,因为秀场艺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看秀观众的红包。但是艺人不红的时候,通告很少,也经常食不果腹。

秀场里的小兵

秀场环境里,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为观众们的反应经常是五花八门,临时加各种要求、各种演出节目的请求等也是不按套路出牌,所以早期的歌手、艺人、主持人等,都被锻炼出好口才以及很好的现场应变能力。

从秀场到电视综艺之王 费玉清兄长张菲“封王”的原因是“挑剔”

早期的张菲就是在这样的秀场环境里被锻炼出来的。

外加他沉着稳定的性格,张菲做到了“南猪北张”的格局。

秀场时光,可以说是张菲“小兵”经历的积累和转折。

电视机里的大将

当科技的进步带着电视机步入人们的生活并普及化后,综艺节目继承了秀场的部分功能——逗笑观众。

从西餐厅等秀场里辗转到电视台的张菲,其实原先是因为歌唱能力出道的。但后来因为正式出现在电视机上,因为偶然的机会,主持了综艺节目《黄金拍档》,以及后来演出喜剧电影,从而慢慢地定型,在综艺节目里,以主持人的身份深耕。

从秀场到电视综艺之王 费玉清兄长张菲“封王”的原因是“挑剔”

从《音乐教室》到《龙兄虎弟》,以及后来得《综艺大哥大》等,多个火得如日中天的综艺节目,不仅让他接触到从音乐到演戏,以及幕后等娱乐圈里多个领域的出色人物,同时,也接待了当时政治上的多位大人物。

在张菲之前,这样的场面很少,也可见张菲在娱乐圈里的影响力之大。

从秀场到电视综艺之王 费玉清兄长张菲“封王”的原因是“挑剔”

当时,尚且的吴宗宪还不见经传,一个劲儿地在张菲主持的综艺节目中找存在感。

张菲和弟弟费玉清二人,一个用一本正经地讲各种笑话,与各个上节目的女艺人传“绯闻”等立人设,一个是则是一本正经地开车,以及顺手拈来就对女歌星、男歌星的歌唱特点进行惟妙惟肖的模仿。两个人各有各的特色,外加他们是谁亲兄弟,经常拿家里的事情、八卦等说笑,极大地满足了观众们的好奇心。

第30届和第39届的台湾电视金钟奖综艺节目主持人奖肯定了张菲的主持能力,却没能直观地向观众道出张菲背后的“挑剔”。

“挑剔”是“小兵”向“大将”质变的原因

在旁人的眼中,张菲非常敬业,甚至有点“挑剔”。

他可以因为节目拍摄的效果达不到自己心里预期的,就一直拖延时间,直到拍摄的效果是自己满意的。

敬业的态度从中可见。

也难怪他能拿金钟奖。

日常生活中,张菲对待主持事业的心态也从没放松过。

从秀场到电视综艺之王 费玉清兄长张菲“封王”的原因是“挑剔”

在生活中看电视、看电影时,他经常是一眼就看到幕后工作。以致于他得自己买DVD等回家看,边看边暂停播放,研究别人那好的情节是怎么拍摄出来的,那不好的地方该如何改进,以及如何避免等。

按张菲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他自诩自己为艺术家,所以都用高标准要求自己。

也得感谢这样的高标准,成就了张菲自己的一生,也为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带来了很多难忘又欢乐的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