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农村地里不种庄稼,反而栽起了树,怎么回事?

新大风歌


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揪心的问题,每天走过的小路,在火红的六月再也看不到成片成片的麦浪,金色的十月再也看不到成片成片的大豆和玉米,而是一小块一小块的麦田、玉米地被夹杂着的绿化树、柳树、杨树,还有一些果树挟裹之时,心中难免有一种惆怅。粮食是国之根本,没有了粮食,在风和日丽、欢歌笑语的平和的时期,显示不到它的重要性。一旦出现大的世界经济贸易摩擦和战争,没有了粮食,或者粮食得不到保障,可想而知问题的严重性。

俗话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则其君。有其感慨,是中华民族每一位儿女的责任,因为一旦国之有难,无一人可安得其所。“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对于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或是现象,这么多年与农为伍,对农村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土地条块分割,不好耕作。

在土地实行承包时,大块的土地按户均人口分割成了一条条一块块,人口多的面积大一些,人口少的面积小一些,还有的村庄,考虑到土地的肥力不同,把土地分成了几个等级,再考虑到离村庄的远近,所以,一般情况下,一家都会分到几个地方的地块。就拿我们老家来说,人均2亩多地,家庭人口少的,比如3口人的家庭总共也就6、7亩地,需要分成4、5块,每块亩把地,有的甚至只有几分地,这样的地块无论是机耕,还是播种都不是太方便,加之有的地质非常差,遇到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年份,几乎颗粒无收。所以,有的农户干脆不种了,栽上杨树之林的经济林。就这样,一家栽了,地邻也跟着栽,你栽我也栽,地里面就散落下一片一片的树林,这两年,随着对大田地树木的砍伐,这种现象有所缓解,但土地不好耕作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不至于撂荒索性种上一些树木。

现在农村的开销一点不比城里人少,甚至有的地方比城里人开销还要大,比如孩子上学,农村的教育质量比不上县城,所以大多数家长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就读城里的私立学校,再加上老人的养老问题,住房问题,天价彩礼问题等等,各个地方都需要钱,那二亩薄田怎么能够维持生计呢?好在现在外出打工是一条谋生的路子。出去打工了那一小块块土地又不能集中收种,家里有老人的还有能力种的就种上一些,家里没有老人或者老人已经没有劳动能力的能承包出去的承包出去,实在不能承包出去的特小块地块就只有撂荒或者栽上一些树木。

三、一些流转土地的大户多数都不会选择种粮食,部分会选择种树。

由于种粮食的效益低,加上价格不菲的地租,每年攀升的劳动力工资以及缺失倾向的农业用工,再加上自然灾害的时不时的侵袭,遭遇严重的年份还得赔钱。所以一般情况下,流转土地的大户大部分不会将流转来的土地选择种植粮食,要么搞果树种植、要么搞养殖、要么搞现代农业大棚蔬菜种植,还有一部分选择种植绿化树,这两年在我们江淮地区又刮起了种柳树、榆树,然后在树下种植“爬来猴”风,热情之高,颠覆您的想象力。

结束语:目前,在农村的大田地里,不种粮食却栽树的现象,以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就是这几种,一是土地条块分割单位面积太小,种植粮食不好耕作收种;二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多为老人和孩子,完全或部分丧失了种地的劳动能力;三是庄稼地种庄稼的效益低,大部分流转土地的大户不愿意选择种植粮食作物。基于以上三种原因,就形成了目前我们看到的现象。

聊聊三农的人和事,分享种养殖的实操经验,欢迎关注@我和我的小农庄。


我和我的小农庄


前些年农民栽树都以山坡地.及土壤较差地块,栽培各种果树,如今的农民栽树风暴,遍及全国各地区己成不可否认的事实,其实农民栽树这股风,折射出农民内心真实的无奈,农民心中都明白,为啥利用好的平整土地不去种植粮食,反而去栽各种果树.及各种景观绿化树木,结果让肥沃粮田耕地变成了树林。那么农民在耕地上栽树能怪农民吗?

在较好的基本农田栽培各种树,会不会影响破坏土壤耕作层和以后土壤质量?是不是减少我国种粮土地总面积?会不会削弱我国粮食生产基础能力?能不能危及到我国粮食生长安全问题?如何发展好农业不光呼口号,要切合实际,怎样做让农民对种地产生较高积极性,让土地发挥出更高能量和经济效益,一系列问题怎样解决和落实?





微笑117359766


关于这个问题,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出门务工

粮食不赚钱,又没有太好的从土地里赚钱的门路,很多农民都出去务工了,想想出去干一个月赚的钱能顶的上好几亩地的收入。土地闲置在家里也没有什么用,所以索性就种上点树吧,以前种点速生杨,还能卖给造纸厂。


占着地

有很多农村人还是不太自觉的,看着别人不种的地,就给人种上了,被占久了,就难要回来了,所以在地里种上树,别人就不好动了。

种点果树

我家搬出农村以前,把地送给我大爷家了,过了几年发现我家的地被种上了苹果树,因为家在山东烟台,可以生产苹果,虽然很累,但是也能卖点钱,比种粮食好很多很多,虽然有违反规定的嫌疑,但是没有人管,毕竟赚钱还是比较重要的。



这种把种地的土地更换成种果树的人还是很多的,因为比种粮食赚钱太多,农民的劳动力是不算成本的,而且也不吝惜体力,所以什么赚钱种什么。

种风景树

丈母娘家的旱地里种了几株朴树,闲置的地,长了五六年,然后有人看上了非要买走,开始开价2500,后来3000,最后3800,烦不过,卖掉了,几株比较小的没卖,反正地也不准备种,就让它慢慢长着吧。


所以农民在不种的地里种上一些价格比较高的树,等到可以卖的时候,也是一个收入。


农科小孙说


农村庄稼地里不种粮食、却种上树这是什么原因、谈点个人亲身感受: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我国农村大地、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极大的鼓午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成倍增长、解块了农民吃饱肚子的问题。但是、年复一年、由于粮价低、农民缺钱用、加上农民看病、读书、送人情、等各种开支、就是把粮食卖光了也不够开支。那时家里有剩余劳力的就外出务工、他们把钱拿回来修房子、买家电日子好过。很多务工人员还有剩余的钱存银行。于是就兴起了一股外出打工潮、这股潮流越来越大、加上政策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很多外出务工人员不愿回农村、很多人在城里买房、结婚生子定居了下来。就是没买房子的也租房过日子、觉得总比农村强、于是农村大片的土地就无人种粮了。有的种上了果树、有的土地就荒废了长了野树杂草。随着中央对农村的政策、土地流转、合作社、大型种粮户的出现、农村正出现深化改革的局面。但是客观上农村现在是人少地多、荒废了不少士地、年青人不愿再回农村、有的地方成了空心村。但我们一定要相信中央对农村的政策、在不久的时间、农村一定会出现新局面。有知识有文化的有志青年会到农村去投入新农村建设。到时候农村还是大有作为的。


快乐村776


有些农村里地里不种庄稼反而栽起了树。对于这种现象。可能各个地方有不同的原因。我来说一说,我们河北衡水,我们这边种树的原因吧。

第一。我们村里鼓励种树。

去年我们村里还在鼓励人们种树。并且有相应的优惠政策。还会有一些补贴。所以有些人家里因为劳动力少。所以就响应了村里的号召,种起了树。

第二。土地承包商种的树。

十里的娘家村,大部分村民把土地都承包给了一个承包商。然后每年都会把承包费用在秋天里的分别打到农户的银行卡里。土地的承包商就大面积的种植的是树。

第三。靠种树增加经济来源的农民。

我们这边种树的还有一些既不是村儿里让种树。也不是承包商种的树。因为最近今年玉米麦子的价格偏低。一些农民靠种植果树来增加经济收入。

像我们隔壁村儿有种植苹果树。梨树。桃树。杏树。还有葡萄树。而且还有一户是种植树苗的。经济效益,也挺不错。

第四,种植了几十年的树村。

记得小时候,在我们附近村就种植苹果树。那时候好多人都去那个村里买苹果。十里也跟着家里人去过。现在20年过去。那里依然还在种植着苹果树。虽然苹果价格啊,在中间也出现了起起落落。但是那里的农民丝毫没有改变种果树的初心。

以上几点就是,我们这边一些村里不种庄稼,反而栽起了树的原因。

我是农人十里。我们这边是这样的情况,你们那边是怎样的呢?欢迎大家关注评论留言。


农人十里


前几年老爹身体还可以。自己种着点儿口粮地,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老爹就把地交给了儿子,指望着儿子也能跟他一样,把土地伺候的干干净净,地里的庄稼长的茂茂堂堂,垄沟之间没有杂草。邻居们从地边走的时候,都夸奖说这庄稼摆弄的真好,一点儿草没有。

地交给了儿子后,老爹的希望落空了。第一年的时候,我弟弟根本没有时间去地里种庄稼,半亩多地就在那晒太阳,雨水过后。里面长满了杂草。老爹看着地里长满了杂草,心里实在是着急,一早一晚的去把地里的草除干净以后,就打电话给我说,你弟弟没时间摆弄地,还是你回来种着吧。随便种上点什么,总比地空着长草要好,地里长草让人家笑话不说,闲着地也可惜了。所以,为了不让老爹心疼那半亩地,我回家种上了红薯。



后来弟弟跟我说,不要回家种地了,这么远不够来回的油钱,明年把地里种上树。第二年春天,弟弟就把地里种上了几棵核桃树,还有栗子树。弟弟说,不管种植什么农作物都不划算,吃苦受累不说,还浪费时间。辛辛苦苦收那么点粮食,卖不了几个钱。有那功夫,还不如出去做点儿买卖赚钱。即使不做买卖,出去打工也比在家种地划算的多。种两亩地要累死累活,到最后也挣不了一两千块钱。出去打工要不了半个月的时间,起码也能够挣一两千块钱,如果做买卖那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从小生活在农村,让地闲着又觉得太可惜,那就只有在地里种上树。树跟农作物不同,不需要经常浇水施肥,也不需要经常去打农药,进入伏季以后还要每天去除草。特别是种植玉米,越是到了伏季最热的时候,地里的杂草越多。人钻进玉米密不透风地里锄草,热的气都喘不过来,真的是遭罪。而种树就不一样了,只要在刚栽树苗的时候多浇点儿水,以后不能说再不需要去地里看了,只是偶尔有空的时候,可以去到地里转一下,看看小树长得怎么样。



我弟弟在地里种了核桃和栗子树,因为也就半亩地,所以种了没有几棵,主要是为了到秋天的时候,兄弟姐妹几个收了自己吃。其实如果种的树多的话,到秋天收了核桃和栗子,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所产生的价值一点不比农作物少。

我们村也有人在地里种了果树,或者是花卉树木,不管什么树木,都比农作物省心省力,而且到最后要比农作物赚钱。现在在农村,的确有部分年轻人,都不在地里种庄稼,而是把地里种上了树。他们的观点是,让地闲着不像话,种庄稼有不划算,剩下的就只能种树了。


灵子


就拿我们家来说吧老公在外边儿打工,我在家弄孩子上学。一个人一开始种几亩玉米,小麦。还可以解决一部分生活开销,现在孩子们大了有时间可以出去打个零工。比种地。来的收入快。自己种地还得操心。旱了怕旱死,雨大了怕涝。种点儿树比较省心吧。并且不耽误打工。总不能让地荒着吧?


绿茶132316


稻田不种稻谷都种树了,说明人民水平都提高了,加上现在在收割稻谷也是很不方便的,因为一个村没有几家人种了,收割稻谷叫来机器又不划算,机器来一次好几百大洋,而且都是零散户,机器也不一定会来的,所以算算这个帐的话,种点果树,基本就不用管了,每年买点大米的钱,就和种稻谷差不多了,所以人也不那么累了!还有就是农村人口慢慢少了,忙碌起来又请不到人工,这也是一比费用,10年前收割稻谷都是大家一起做,你帮我家,我帮你家,这些情况导致种植水稻的慢慢少了


输得起的人生


大家好我(新农人助力),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我热爱农村生活,喜欢农村的寂静。我热爱农村 ,热爱生活,喜欢我们村里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我有着很丰富的种植和养殖经验,针对这个问题我希望把我在农村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下面是我的分享。

农村兴起种树是这几年的事情,其根源总的来说还是种树的经济效益比较好。相比于种粮食,种树的实际收获会比单纯的种植农作物会高很多,这里涉及到粮食的收购价格,果树的经济效益等等。但种植庄家的实际收入无法满足农村日益增加的生活开支的时候,农民自然会选择新的路子,年轻人会选择进城打工,而对于留守在家的老人,种树就是比较简单而轻松的活了。只要种好,基本不需要什么管理,等几年就是一笔不错的进项。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缩影,也是农民的无奈选择。好的耕地用来种树,多少会有土地浪费的。不管是从水土保护还是从土壤变化的角度来看。但关键还是要提供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这里面就需要多方协同努力的。让种植粮食能实际增加农民的收入,自然会有更多的农民来种地。

以上就是关于我的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能够把我的经验说出来,我感觉到很开心,因为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农民,我的分享我不求回报,能解决你们的问题就好。

最后祝福大家在种植或养殖的过程中能够顺顺利利,做一个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幸福的农民,同时祝大家身份健健康康,家和万事兴,好运连连,幸福美满!谢谢大家!


新农人助力


小编地道农村人,家住的地方很山区,村里的耕地已经大面积荒芜或者变成了荒山。我大概看了一下村里的耕地情况,跟小编小时候在家时的土地相比,最少荒掉三分之一的土地。原先在做的土地基本上已经成了森林了,这对于偏远山区来说不奇怪,因为种粮食实在是赚不到钱,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了,家里就剩下老人小孩,当然地自然种得少了。

但在今年春播的时候,在我们镇上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镇上有一坝上千亩而且很平的农田,很多农田都种上了树,具体是什么树我并不清楚,也不认识,应该是经济林吧!但是我很纳闷的是,这么好的农田不种粮食,为啥要种上树呢。而且我国的基本农田保护法,是不允许随便把农田发展成林业,果林等。那为何还有这种事情发生呢?小编分析得出以下几个原因。


1、农田种粮食效益底

关注阿泰的朋友应该知道,前一段时间我有发过关于镇上萝卜青菜滞销的文章,满坝的萝卜青菜任你采不要钱,看着都心疼,因为价格底,采来卖的话人工钱都采不出来,谁会去采呢?经济效益底是导致大家都不太原意去种粮食的关健。不管是种玉米,还是种水稻,又或者是小麦等等,产生的经济效益都是非常少的。 所以尤其是当今社会,大家都在追求经济回报,自然什么更赚钱百姓就会种什么,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2、种植树木便于管理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种植粮食经济效益低,对于农民来说,想发家致富,希望赚到更多的钱。更愿意去种植更高附加值的产品。种树便于管理,而且在树种好后无需太多的操心,还能外出打工赚钱,或都做点小生意赚钱。基本上种的树木就等着后期赚钱了,省力又省心,无形中就比种粮食更有优势了。


3、劳动力的缺乏

现在的农村,说实话,严重缺乏劳动力。上面小编讲了,现在的农村,就剩下老人和小孩。土地跟本没人种,而且因为种粮食不赚钱,年轻人对于家中的土地早就丧失了种的兴趣。如果有机会种上可以产生经济价值的经济林,他们是义无反顾的肯定去种树木了,或者流转给别人经营。自己压根都不会再来种地。如果有种树可以等着后期赚钱,谁都原意,因为几乎一劳永逸,对吗?等它慢慢成长还可以赚点钱,并且还不影响其它工作!为何不种树呢,你们说是吧。

综上所述,其实农田里面种植树木,也是无奈之举。当然从农田基本法来看,这样的做法欠妥当,更应该把土地流转出去,让那些承包者来统一管理和种植,这样呢能更多的把农田保住,没准哪一天又想回乡下种地呢,对不对。关于这事,大家有什么想法吗,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