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感慨:我曾和爱因斯坦交谈一个半小时,却没有获得“智慧”

科学家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一个群体,尤其是物理学家们,他们所研究的是这个世界的开端和形成,以及宇宙的规律。对于这些基本的科学问题,想必就算平常不怎么关心科学的人,都一定是满怀好奇吧?所以也诞生出了许多家喻户晓的“明星”科学家,比如说爱因斯坦、霍金、杨振宁等人。

杨振宁感慨:我曾和爱因斯坦交谈一个半小时,却没有获得“智慧”

可以说近代以来,最为人所熟知的一位物理学家便要数爱因斯坦了。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在1921年,因提出了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但是他最令人所熟知的成就却是1905年创立的狭义相对论还有1915年创立的广义相对论。《相对论》的出现可以说是直接颠覆了传统力学,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先河。

而爱因斯坦的横空出世就像是一位物理学界的英雄,以颠覆性的姿态,站在了物理学的最顶端,成为了无数学者的精神偶像。其中也包括了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同样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杨振宁教授。

杨振宁感慨:我曾和爱因斯坦交谈一个半小时,却没有获得“智慧”

杨振宁出生于1922年,当时爱因斯坦已经拿到诺贝尔奖,并已经相继的发表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所以算起来是要比杨振宁大一辈的,但是杨振宁却曾和爱因斯坦有过数次见面的机会,甚至曾在一起亲密的交谈。

杨振宁感慨:我曾和爱因斯坦交谈一个半小时,却没有获得“智慧”

第一次的时候是在1949年,爱因斯坦开了一个“怎么改动广义相对论场方程”的讲座,邀请了大约100人来听,年仅27岁的杨振宁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他在这次演讲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是知识的内容,包括爱因斯坦的思维方式,也在演讲中清晰的体现了出来,这对少年的杨振宁无疑是影响巨大的。

杨振宁感慨:我曾和爱因斯坦交谈一个半小时,却没有获得“智慧”

杨振宁和爱因斯坦第二次接触是在1950年的时候,也是在一次演讲之中。这次是爱因斯坦和波尔的学术讨论会,爱因斯塔和波尔两个人即是亲密的好友,同时也是学术上对手,两人经常一碰在一起就展开一系列论战。

这次他们两来到了普林斯顿公开做演说,场下都挤满了人,其中便包括了杨振宁。不过杨振宁表示他是坐在凳子上听完的,因为场下挤满了人,没有凳子坐。杨振宁真正和爱因斯坦深入交流是在第三次。

杨振宁感慨:我曾和爱因斯坦交谈一个半小时,却没有获得“智慧”

1952年,当时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完成了关于“统计力学”的论文,这两篇论文研究的极为深入,有着很多新奇的观念。连爱因斯坦都十分的感兴趣,于是便通过助手将这两位年轻的科学家叫了过来单独聊一聊。

这次谈话整整维持了一个半小时,在杨振宁的传记中提到:他如此亲近的见到了自己长久以来崇拜的物理学家,内心满是激动的情绪所以很难把注意力放在他究竟讲了些什么上。

杨振宁感慨:我曾和爱因斯坦交谈一个半小时,却没有获得“智慧”

而且更重要的是,爱因斯坦讲话之中虽然是用英语但是却掺杂了很多德语。而杨振宁却并不会德语,所以根据杨振宁回忆,他在这次难得的交谈中并没收获什么有用的“智慧”但却依旧令他印象深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便是大师的魅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