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又可与《瘟疫论》,被时代耽误的古代与瘟疫抗争先驱者


吴又可与《瘟疫论》,被时代耽误的古代与瘟疫抗争先驱者

吴又可

吴有性(1582—1652 ),字又可,汉族,江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医学家。在瘟疫研究方面有卓越贡献。

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一直是在同疾病等自然灾害博弈中延伸的。有这样一句话:人类的历史,就是和病毒合作又抗争的历史。

在我们今天大规模展开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之际,不仅又让人想起了十多年前的“非典”疫情防治。也不禁联想古代在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是如何抗击瘟疫的。

中医对传染病病因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到了明代末年著名升学家吴又可提出了突破性的见解---戾气说。这种学说在细菌学没有诞生的年代里,对指导和治疗热性传染病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这种学说能够得到继续发展,无疑地会对祖国医学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当时社会、思想、科学技术等水平的很制,吴又可的卓越见解没能得到继续发展,甚至没有引起当时医学界应有的重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的一件憾事。

明末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小冰河期”的到来加剧了自然灾害,使全国各地的粮食都普遍欠收;而此时大明王朝的腐败也已经深入骨髓、积重难返了,在天灾与人祸的交相作用下,一场历史大悲剧就此上演。

吴又可与《瘟疫论》,被时代耽误的古代与瘟疫抗争先驱者

瘟疫论


吴又可在《温疫论》原序中说“崇祯辛巳,疫气流行,感者多,于五六月益甚,或合门传染。其于始发之时,每见时师误以正伤寒法治之,未有不殆者……医者彷徨无措,病者日近危笃。”

记录的就是发生在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一场横扫全国的大瘟疫。史书记载,1408-1643年,明朝期间共有大规模的疫病流行39地次,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以来疫病最严重的时期。其中吴县连年发生疫病流行,一巷百余家,无一家幸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幸存。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深感当时医学的不足,中医在传染病方面虽然有所发展,但是,不论在病因方面,还是传染病特点及治疗等方面,都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历代医家都把瘟病混同于伤寒,治疗了采用“三日以前汗之,三日后下之”的方法。导致温疫不效,遂发奋探求,吴又可亲历了每次疫情,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推究病源,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所得,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而成《温疫论》一书,别开温疫证治之法门。

吴又可与《瘟疫论》,被时代耽误的古代与瘟疫抗争先驱者

瘟疫论

明朝末年出现的大规模流行性传染病,给人们认识它的本质提供了条件。但是,如果没有敢于冲破束缚的革新精神,仍然无法提高中医对传染病的认识。因此,只有打破传统观念,勇于创新,才能推动中医学传染病理论的发展。吴又可在行医中深入观察瘟疫流行的特点,研究病变的规律,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善于创造性思维,摆脱中医学术上的僵化思想,坚决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风气,他经过系统地总结,提出了瘟疫病因学上的新观点——戾气说,并著成中国医学史上关于传染病理论的专著《瘟疫论》。吴又可在书中对病因、发病症状、传变过程和治疗原则及用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发展了中医对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认识,并且把瘟病、瘟疫和伤寒截然分开。他要把自己的一个发现昭告于众——瘟疫是一种新型的病种,它与伤寒有着天壤之别。

早在中医理论奠基时期,《黄帝内经》一书对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热性病有过这样的论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指出热性病是人体伤于寒而发病。处于朴素经验阶段的早期中医学,对急性传染病与一般传染病在概念上没有严格的区分,从主要症状上统称热性病,从病因上称为伤寒。

吴又可与《瘟疫论》,被时代耽误的古代与瘟疫抗争先驱者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此基础上又结合医疗实践,在病因上下定义,把这一类病定名为“伤寒”。他在《伤寒杂病论》中指出:、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作为病名,“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是外受风寒、感而即发的病变。

传染病的大流行给当时的医学界提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是从理论上搞清病因问题,另一方面是在实践上解决治疗问题。但当时的医者对传染病还缺乏认知,只是根据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来诊断,所以没有对症下药,导致“枉死者不可胜记”。医书中瘟病则没有系统的论述。这表明中医关于急性传染病的认识处于初级阶段。

吴又可与《瘟疫论》,被时代耽误的古代与瘟疫抗争先驱者

电影《大明劫》中的吴又可

吴又可非常注重实践,瘟疫为他提供了大量磨炼的机会。当时的医者多指望从古籍之中考证出克服瘟疫之法,而吴又可认为只有深入疫区,才能找到办法战胜瘟疫。他不仅仅和病人亲密接触,有的时候甚至去考证动物是否和瘟疫有关。他提出:“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究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也。”“种属免疫”现代医学之中是常识,但在当时要得出这样的结论非常不容易,吴又可在乡村四处寻访,在牛棚、猪圈和鸡舍之中长久逗留,只想要寻求一个科学的答案。

《瘟疫论》,又称《温疫论》,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医学书籍。吴又可认为瘟疫并非是六淫之邪侵略,瘟疫之因,为无形之“戾气”所致。所谓戾气,是指天地之间存在的一种“异气”,用现代医学的解释,就是“病毒”。戾气有多种,各有“特适”性和“偏中”性,即不同戾气具有侵犯一定脏器的特异性,人或动物对某种戾气也具有不同感受性。把侵入途径分为“自天受”(空气传染)和“传染受”(接触传染),既可形成流行之疫,也可出现散发之疫。提出“能知以物制气,一病只有一药之到病已”的原则。而且,吴又可确认,疬气的传播途径就是经由人的口鼻进入人的体内。

吴又可与《瘟疫论》,被时代耽误的古代与瘟疫抗争先驱者

吴又可-瘟疫方论


疬气的盛行是和地区、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的。而且吴又可还注意到,当传染病在人类之中横行之时,健康的人和患者接触之后,要隔若干天才会显现出这种疫病的争创,所以他认为疫邪到发病是有一段间隔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潜伏期”。对于治疗之法,吴又可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一种病只有一种药治疗,“邪自窍而入,未有不由窍而出”;“数日法日行之 ”;“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在当时科技并不发达条件下,吴又可能提出这样的科学见解,实属珍贵。

而且吴又可不只是只有理论,还根据瘟疫的特性提出“达原”、“三消”等治法,效果非常显著。他所创用的方剂“达原饮”等具有独特的疗效,至今对某些急性传染病均有较好的效果。在抗击非典期间吴又可的达原饮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在《温疫论》的论述里,我们还发现了现如今依然通用的许多防止瘟疫的手段。例如防范口鼻传播,类似今天的口罩,不与重患者接触从源头上切断疠气的传染源显得至关重要。在瘟疫盛行的时候,务必要做好隔离工作,从源头上遏制住传播的势头。

吴又可与《瘟疫论》,被时代耽误的古代与瘟疫抗争先驱者

时至今日,吴又可依旧是中医和西医都一致褒奖的医学大师,他提倡的“疠气说”突破了中医的“六淫说”,他是具有西医思维的中医大师,他逝世后不久,显微镜问世,“疠气说”与后来西医之中的“微生物学”有相似之处,让他从近代开始备受推崇。世界上最早提出传染病学得的是意大利的医学家吉罗拉摩·法兰卡斯特罗(Girolamo Fracastoro, 1478-1553),第二位就应该是吴又可。

吴又可的治疗理念蕴含着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只叹他生不逢时,有创新的手法,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良好的研究条件。吴又可的创新理论在当时的社会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甚至被后来医学大家们视作“异类”。清代的中医大师陈修园对《瘟疫论》如此评价:“创异说以欺人,切不可随波逐流。”而多年之后,吴又可的观点却被现代医学所证实是正确的。

很可惜,这样一位济世名医,却死于清兵刀下。

1644年清军趁吴三桂反叛挥师入关,摄政王多尔衮为巩固统治颁布“剃发令”。生于江南的吴又可坚持气节,拒绝“剃发易服”而被处死,妻子携子投河殉情。

一代传染病防治专家无辜枉死,不能不说是对人类的一个损失。吴又可的医学理论在当时世界上都是领先的,可惜他的儿子和他一样死在国难之中,他的理论无人继承,此后200年,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他这样的医者。

吴又可与《瘟疫论》,被时代耽误的古代与瘟疫抗争先驱者

电影《大明劫》

好在终于有人没有忘记他,在2003年王竞导演的电影《大明劫》中叙述了吴又可在那个时代悲壮的一幕。电影中也展现了吴又可发现瘟疫并对应治疗的过程。

吴又可与《瘟疫论》,被时代耽误的古代与瘟疫抗争先驱者

影片的最后记录吴又可领先世界200年提出病毒学说

在电影中吴又可对孙传庭说到:“王朝兴衰,唯有医道长存。历史的长河里,在今日瘟疫依旧不定时祸害人间的时期,我们缅怀这样一位先驱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