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又可的《瘟疫论》到底多厉害?竟发现了瘟疫可空气传播

说到此次新冠肺炎,我想很多人都有种谈之色变的意思。其实我们应该感谢如今的科技技术,因为在古代每一次瘟疫都可能造成大面积的死亡。比如,明末的这一次鼠疫,就是一次大规模的鼠疫记录。但是,正是这个鼠疫,我们的吴又可横空出世,他的观点竟然领先世界。

吴又可的《瘟疫论》到底多厉害?竟发现了瘟疫可空气传播


可怕的瘟疫

吴又可是在明末时期,那个时代正是小冰期。整个中原大地大面积干旱,又赶上明朝到了穷途末路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就算是丰收年都不一定能吃饱饭,何况是这样一次大灾荒。在这次瘟疫到来的时候,正是李自成、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关外还有满清不消停的时候。无奈的是,崇祯皇帝根本不能拿出更多的银两救济。就这样,瘟疫从西北到直隶,最后到浙江、南直隶等多个地区。最后,连北京都被这次瘟疫侵袭。也是因为这个瘟疫,大明王朝倒下了。崇祯在北京的部队毫无战斗力可言。随之而来的就是没有等到勤王之兵,北京就被攻破了。更可怕的是,由于瘟疫传染到了李自成的军队。在山海关,李自成部队的战斗力锐减。从而,给了满清入主中原的一个机会。我们回到这次瘟疫。

吴又可的《瘟疫论》到底多厉害?竟发现了瘟疫可空气传播


在之前治病,瘟疫都是按治伤寒的方法治疗。这个伤寒就是我们所了解的感冒。古人和我们现在也是一样的,得的最多的就是感冒。根据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瘟疫当感冒治疗。且张仲景认为,只要根据季节变化穿合适季节的衣服,平时强身健体就可以预防伤寒。张仲景说的的确没错,但是这世上还有一种病,就是你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避免不了。这种病就是瘟疫。而当时治疗瘟疫,由于瘟疫的症状和感冒及其相似,所以都是按治感冒的方法治疗。结果,当然就是“枉死者不可胜记”。

吴又可的《瘟疫论》到底多厉害?竟发现了瘟疫可空气传播

吴又可横空出世

吴又可划时代的提出了,瘟疫与伤寒是不同的。瘟疫有一股异气在病人与正常人之间乱窜,用他《瘟疫论》中的描述就是:“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个异气,当然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病毒、细菌。吴又可时代科学没有那么发达,但是他已经意识到这个瘟疫和普通疾病不一样,他是可以传染的。

吴又可搞清楚了瘟疫的来源,自然就知道怎样防范了。他的防范措施跟我们今天还真是一样。主要就是戴口罩。不过明代的口罩比较简陋,就是用布缠住嘴。最形象的就是日本忍者,是不是捂得就很严实?吴又可认为瘟疫是从口鼻进入身体,并不是像感冒一样是自己发病。当然,吴又可没有考虑流感的问题,因为大规模严重流感在古代也可以算作瘟疫。所以《瘟疫论》中的预防措施相当合理,就是保持通风、清洁,远离人群。相比于如今的新型肺炎,有没有觉得这些措施很耳熟能详?

吴又可的《瘟疫论》到底多厉害?竟发现了瘟疫可空气传播


救命的吴又可

至于治疗方法,吴又可觉得这个疾病跟治疗伤寒是完全相反的。笔者对医学不够了解,就只简单介绍下。

吴又可为治疗瘟疫,创立了达原饮这个良方。由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七味药组成,对于疟疾、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脑炎有很好的疗效。在明末瘟疫爆发,对于头晕、发烧等症状有良好的药效。

除了达原饮吴又可又有三消饮来巩固疗效。三消饮就是在达原饮上再加了大黄、羌活、葛根、柴胡、生姜、大枣几味药。简单说,达原饮是把邪气从内逼到外,三消饮就是把邪气从外用发汗的方法彻底消除。吴又可创立的瘟疫学说,比欧洲先进了200多年。200多年后,又是瘟疫的爆发,一位欧洲人耶尔森接过了吴又可治疗瘟疫的接力棒。

吴又可的《瘟疫论》到底多厉害?竟发现了瘟疫可空气传播


虽然吴又可搞清楚了瘟疫,但是他受当时科学的局限性并没有搞清楚瘟疫到底如何来的。那么,这场明末大瘟疫是怎么发生的呢?

明末这场瘟疫,说到底还是人和灾难的共同责任。由于明末小冰期天下大旱,而朝廷焦头烂额,下面官员贪污腐败没有钱来救济灾民。就这样,灾民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最后找到了老鼠来作为食物。老鼠虽然可以吃,但是却有着无数的病毒。

刚好这个时候,老鼠身上的鼠疫爆发了。一些老鼠之间互相传染,然后就传染到了人。最后,人与人之间开始传播鼠疫,就这样鼠疫爆发了。这场大瘟疫,直到满清入关才因气候的变化算是正式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