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餘秀華的婚姻痛苦不堪:和殘疾人過日子,選對人很重要

詩人餘秀華的婚姻痛苦不堪:和殘疾人過日子,選對人很重要

01

詩人餘秀華出生在農村,是一位腦癱患者,也是一位質樸的詩歌創作者。她曾經有過一段痛苦不堪的婚姻。

那場婚姻對她來說就像一場噩夢,因為身患腦癱,說話不清楚,走路不穩,在農村就像是一個異類。

在自己並不想嫁人的情況下,餘秀華的媽媽把她嫁給了一個比自己大十幾歲的老男人。在那段婚姻裡,餘秀華沒有體會過被人關愛和珍惜,得到的是數不盡的嘲笑和凌辱。

那個男人看著餘秀華在眾人面前走路,搖搖晃晃甚至摔倒。就像在看一個陌生人,看一場笑話。

而對一個心中有夢,渴望愛的女人來說,在自己的丈夫那裡從來沒有得到過最起碼的尊重。

即使後來,餘秀華的詩歌發表了,有了一些名氣。想離婚,也是一個難題。最後,餘秀華給丈夫買了一套房子,才換來自己的自由身。


一個不甘平庸的普通女性,身殘志堅。和一個好吃懶做,沒有教養的人,怎麼能生活在一起呢?

可見,殘疾人的婚姻裡,選對人很重要。


詩人餘秀華的婚姻痛苦不堪:和殘疾人過日子,選對人很重要


02

殘疾人的婚姻有沒有幸福的呢? 當然有。

小區裡有一對結婚十年的殘疾人夫妻,王建和張紅。兩個人相濡以沫,每天有說有笑,打打鬧鬧,非常恩愛。

王建家裡條件不錯,雖然身體有殘缺,身高一米二。但他上過學,有穩定工作,會開車。家裡本來想給他介紹健全的女孩當媳婦。可談了幾個,都沒有成功。

最後,經人介紹,找了鄰村的殘疾女孩張紅。

兩個人從結婚到現在,張紅都被王建一家人寵愛著。拍婚紗照,辦婚宴,禮金,房子,度蜜月,一樣不少。婚事也辦的很體面。

兩個人每天一起上下班,王建總是比張紅早出門幾分鐘,幫她把助殘車推出來,放上坐墊。然後扶著老婆坐上車。張紅離開小區後,王建再自己騎車上班。

中午回家吃飯,要麼是去父母那裡吃。要麼是王健在單位打好飯,帶回來和張紅一起吃。


詩人餘秀華的婚姻痛苦不堪:和殘疾人過日子,選對人很重要


03

王建的朋友圈不是曬張紅寫的文章,就是幫老婆賣東西,要麼就是兩人的恩愛日常。逗貓,餵魚,養花。

週末或者放假的時候,兩個人還會一起出去旅行。張紅腿腳不好,王建會開車帶著她看全國各地的風景。

雖然他們兩個,家庭背景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但是兩個人相親相愛,互相尊重。

王建和張紅結婚以後,專門去考了駕照。買了汽車,汽車經過特殊改造,成了張紅的專屬座駕。

張紅呢,開朗熱心,經常在單位的刊物上寫寫美文。

兩個人琴瑟和鳴,每天在小區看到他們,都是非常的羨慕,從來沒有看他們吵過架。永遠那麼和諧,那麼恩愛。

殘疾人的婚姻,和普通人的婚姻一樣,都要選對人。


詩人餘秀華的婚姻痛苦不堪:和殘疾人過日子,選對人很重要

王健和張紅的婚姻,之所以會幸福。這幾個方面必不可少

第一,興趣相投,經歷相似

兩個人都是殘疾人,而且都喜歡讀書看報寫文章。有共同語言,都開朗健談。

第二,家庭和諧,父母支持

兩個人從小都得到了各自父母的關愛,心裡不自卑。都接受了高等教育,有素質有教養。

第三,目標一致,相互扶持

兩個人互相扶持,相互幫助。比如:做家務,出行,購物。做什麼事情都很重感情,懂得珍惜。

第四,生育問題統一意見

兩個人在生育問題上達成統一意見,不生小孩。所以,沒有生育養育孩子的問題。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

詩人餘秀華的婚姻痛苦不堪:和殘疾人過日子,選對人很重要


04

其實殘疾人這個群體,他們只是身體上有些殘缺。對感情的需求和普通人是沒有區別的。他們也渴望愛,嚮往美好和幸福。

選對一個人,被這個人寵愛,每天就想活在蜜罐裡,兩個人都會很快樂。

選錯一個人,被這個人傷害,每天就像活在牢籠裡,兩個人都會很痛苦。

不管是健全人還是殘疾人,在選擇婚姻的時候都要擦亮眼睛。畢竟,婚姻就是過日子,選對人,才能過陽光一樣溫暖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