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村河镇:疫情防控一线的“犟老刘”


韩村河镇:疫情防控一线的“犟老刘”

“裹着棉袄,我看了半天看不出来是谁,刘书记啊,今儿风这么大,您还跟这儿站着呐?”“三叔,身板够硬啊,这连风带雪的,赶紧回去吧!”一天下来,这样的对话场景会在韩村河镇东营村口出现很多次。刘进银是村党支部书记,其实不是他身板硬,他就是脾气犟。这不,前两天腰伤的老毛病又犯了,吃点止疼药对付着又在村口站起大岗来了。

韩村河镇:疫情防控一线的“犟老刘”

“我在这里,一来鼓舞士气,二来我亲自同乡亲们沟通作解释,防控值守也更好开展,再说,我也是战斗员啊”。疫情防控事关乡亲们的健康安全,生命面前,容不得犹豫和大意,老刘这个犟书记,更是要跟病毒斗争到底。前脚住了近两个月院,后脚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疫情防控这场战“疫”。


犟中带细,漂亮打好“第一枪”


刘书记的犟中带着细。大年初一开展“敲门行动”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枪”,可这“第一枪”怎么打才能更加高效准确、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却让大伙犯了难,“大过年的,家家户户去敲门有点不好意思啊”。的确,按照习俗,大年初一是拜年的日子,入户问询是有点“叨扰”乡亲们了。


“上级已经说了,疫情防控是阻击战,我们现在就是在战场上,任何一项任务都要果断、坚决,犹豫懈怠就是贻误战机,这样吧,咱们去买点药皂发给村民,就当是拜年和防护提醒了,也正好把询问的工作做了。”刘书记一边琢磨着一边说。“真是个好主意!”,这个照顾村民情绪的提议马上得到了大家的赞同。紧接着,采购药皂、制作表格、印制宣传文件、分片成立工作组等工作高效进行,

仅仅不到一天时间,东营村就完成了全村445自然户的入户问询工作,漂亮地打好了疫情防控第一战。


韩村河镇:疫情防控一线的“犟老刘”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作为村子的带头人,刘书记严格按照“村自为战、外防输入”的要求,对于封堵、摸排、宣传、管控、消毒等每一项任务都是亲自部署,对于封堵保留哪些出入口、摸排是否涵盖高墙大院、宣传发动是否起到实效、处于居家医学观察的人员是否还有后顾之忧等重要关键环节,刘书记都要经常过问、反复确认。越是遇到恶劣天气,刘书记去村卡口的频率就越高,因为他要和一线的同事战斗在一起,确保恶劣条件下村子的执勤防控始终如一。


犟中带实,防控数据张口就来


刘书记的犟中带着实,为确保疫情防控不落项,镇里每天都会下发疫情防控要点,有时一会儿的功夫刘书记就会念叨好几遍,大家说“您说好多遍了,就放下心吧”,刘书记就会自嘲说:“60啦,记不住事情了”。其实他不是真记不住事情,封堵点位、开业小商店、居家观察人员等数据他张口就来:“今天食品厂回来了11个,苗圃地回来了4个,解除了2个,目前累计有31人”,面对记者的提问,刘书记思路清晰的回答着。不是记不住,是怕抓的不够实。


犟中带急,一线执勤说走就走


刘书记的犟中还带着急,经常因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顾不上喝水,绿色的太空杯里的新茶都被泡成了深褐色。记者看到他的时候,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问他“书记咋了”,一句没事就被他挡过去了。后来问别人才知道,他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在家睡不好觉。


韩村河镇:疫情防控一线的“犟老刘”


“书记,走去防控岗执勤啊”,村副主任纪春红在外面喊着,“走”。刚刚打完胰岛素的刘书记很快应声道。像往常一样,刘书记拿着手电筒,带着村委会一行5人迈着坚毅的步伐又向村口前进了。


基层是联防联防、群防群治的第一线,是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的关键,就更要充分发挥一个又一个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有了这样“犟老刘”,就会多许多更放心的老乡亲,为犟脾气的老书记点赞!

韩村河镇:疫情防控一线的“犟老刘”


韩村河镇:疫情防控一线的“犟老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