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怕媳妇的皇帝,最后被皇后逼疯掉

皇帝贵为天子,乃是九五之尊,统御天下万民,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按理说应该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但皇帝毕竟也是人,比如说怕媳妇就是许多皇帝的通病,隋文帝杨坚就是惧内的典型。但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皇帝,比杨坚还惧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史上最怕媳妇的皇帝,最后被皇后逼疯掉

隋文帝杨坚与独孤伽罗的关系,史书上有一句非常精妙的描述,“高祖(指杨坚)甚宠惮之”


关于隋文帝杨坚与独孤伽罗的关系,史书上有一句非常精妙的描述,“高祖(指杨坚)甚宠惮之”,也就是说杨坚非常宠爱独孤伽罗,但也非常害怕她。杨坚曾因独孤伽罗杀死自己的宠妃,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但本文的这位皇帝比杨坚还惧内,更窝囊,他到底是谁呢?

史上最怕媳妇的皇帝,最后被皇后逼疯掉

史上最怕媳妇的皇帝,此人就是宋光宗赵惇!


此人就是宋光宗赵惇!宋光宗赵惇是南宋的第三位皇帝,是宋孝宗的第三子。宋光宗在历史上几乎没什么政绩,自然无法与隋文帝相提并论,但在惧内这方面,宋光宗却远超过隋文帝。话说宋光宗的皇后到底是何许人也呢?

史上最怕媳妇的皇帝,最后被皇后逼疯掉

宋光宗的皇后名叫李凤娘,出身将门,父亲李道是岳飞的部将。


宋光宗的皇后名叫李凤娘,出身将门,父亲李道是岳飞的部将。据说李凤娘出生那天,“有黑凤集道营前石上”,李道非常惊讶,于是取名凤娘。当时有一位道士曾给李凤娘相面,说“此女当母天下”。后来道士把李凤娘推荐给了宋高宗,“遂聘为恭王(指宋光宗)妃”。

史上最怕媳妇的皇帝,最后被皇后逼疯掉

当时有一位道士曾给李凤娘相面,说“此女当母天下”。后来道士把李凤娘推荐给了宋高宗,“遂聘为恭王妃”


后来恭王成了太子,李凤娘也就成了太子妃,但她“性妒悍,尝诉太子左右于高、孝二宫”,引发了太上皇、皇帝的不满,两人非常不满,宋孝宗甚至声言“宜以皇太后为法,不然,行当废汝。”1189年,宋孝宗退位,宋光宗即位,李凤娘成为当朝皇后。

李凤娘做了皇后,大体上就做了两件事,一是挑拨皇帝与宋孝宗的父子之情,二是严格限制皇帝。先说第一件,李凤娘与宋孝宗交恶后,鼓动宋光宗不去朝见自己的父亲,以致于“中外疑骇”。然后李凤娘还严格监视宋光宗的一举一动。

史上最怕媳妇的皇帝,最后被皇后逼疯掉

文图无关


一次宋光宗在宫中洗手,看到宫女的手非常白,“悦之”。然而没过几天,宋光宗收到了皇后送来的一个食盒,光宗打开盒子后,吓了一跳,原来是宫女的一首手。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而已,更过分的还在后面。

光宗还在东宫时,高宗曾赐给他一名侍姬黄氏,光宗即位后晋为贵妃,倍受光宗宠爱,李后自然妒火中烧,她趁光宗出宫祭祀之机,虐杀黄贵妃,然后派人告诉光宗说黄贵妃“暴死”。光宗明知是皇后下的毒手,但惊骇伤心之余,除了哭泣,连质问皇后的勇气都没有。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与第二天祭祀时发生的一连串怪事,直接导致光宗的精神彻底崩溃。

史书称“帝疾由是益增剧,不视朝,政事多决于后矣”,也就是说宋光宗被吓得一病不起,自此不再上朝,李凤娘开始处理国家大事。李凤娘上台之后,先把宋光宗剩下的两位嫔妃撵出宫,然后大封自己的亲族为官,但她没能折腾几天,百官们逼迫宋光宗退位,李凤娘也就成了太上皇后,失去了大权。

宋光宗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朝第十二位皇帝(1189年2月18日—1194年7月24日在位),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为成穆皇后郭氏。

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日(1147年9月30日)生于孝宗藩邸。绍兴二十年(1150年)宋高宗赐名赵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宋孝宗即位后,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乾道七年(1171年)立为皇太子。

淳熙十六年(1189年),受宋孝宗禅位,登基为帝,改元绍熙。绍熙五年(1194年)禅位于次子赵扩,成为太上皇,史称“绍熙内禅”或“光宗内禅”。

庆元六年(1200年),驾崩于寿康宫,享年五十四岁,谥号宪仁圣哲慈孝皇帝,庙号光宗,葬于永崇陵。嘉泰三年(1203年)加谥号为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赵惇继位之初,确有革故鼎新之意,能听取臣下谏言,也裁汰了一些不肖者。但他“宫闱妒悍”,惧内心理严重,以致后期荒废朝政;又听信谗言疏离太上皇赵昚,引起南宋的政治危机。赵惇在位五年,“乾淳之治”的成果渐消,南宋开始由盛转衰。

平庸惧妻的一生


早年经历

史上最怕媳妇的皇帝,最后被皇后逼疯掉

宋孝宗认为赵惇的英武才能像自己,想立为太子


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日(1147年9月30日)生于孝宗藩邸。是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亲是成穆皇后郭氏。绍兴二十年(1150年),赐名赵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宋孝宗即位后,赵惇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

史上最怕媳妇的皇帝,最后被皇后逼疯掉

虞允文(1110年12月14日-1174年7月18日)南宋初年名臣以参谋军事犒师于采石,指挥三军大破南侵的金帝完颜


庄文太子逝世后,孝宗认为赵惇的英武才能像自己,想立为太子,但因为按长次轮不到他,所以迟迟没有决定。这时,虞允文为相,请求趁早确立皇太子。乾道七年(1171年),赵惇被立为皇太子。

赵惇被立为储君之时,年方25岁,正是年富力强、奋发有为的年纪,很想在政坛上有一番作为。然而太子这个角色看似权力很大、尊贵无比,但其实却是尴尬、危险至极,因为若是自己做事积极一点,往往会被怀疑居心不良,想早点上位;若做事消极一点,则会被认为能力不足、难堪大任。如果再碰上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还需要处处提防对方诬陷、谋害自己,整天过得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赵惇苦熬十几年,每日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正因如此,赵惇从当上太子之日起,每天便生活在焦虑恐惧中,几乎没有一刻闲适安逸。起初,赵惇还够忍受,认为父亲年事渐高,恐怕没几年时间便会跟列祖列宗们“相聚”,到时候自己便能上位。没成想孝宗年过花甲依然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根本看不到登遐的迹象,让赵惇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再加上此时悍妻李凤娘不停地在他耳边絮叨,想要尽快登上后位,让赵惇更是烦闷不已。

赵惇在储位上苦熬十余年时间,渐渐由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变成暮气沉沉的中年,无比焦虑之余,便开始对父皇迟迟不让位感到不耐烦。某次利用到宫中问安的机会,赵惇故意装成不经意的模样跟孝宗说:“儿臣的胡须已经开始变白了,前些天有人送来染胡须的药物给我,但儿臣却没敢使用。”

宋孝宗听出儿子的弦外之音,便出言讥讽他

孝宗听出儿子的话外之音,心里大不高兴,于是用略带讥讽的话调侃说:“有白胡须正好向天下显示你的老成持重,何必要用药把它染黑呢?”赵惇碰了一鼻子灰,心中很是不满(“光皇春秋已富,又自东宫尹天府入侍重华,从容启上曰:‘有赠臣以乌髭药者,臣未敢用。”上语光皇曰:“正欲示老成于天下,何以此为?’”见宋人叶绍翁所著《四朝见闻录》)。

史上最怕媳妇的皇帝,最后被皇后逼疯掉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宋高宗去世。孝宗悲痛欲绝,欲为高宗守孝三年


虽然孝宗并不想退位,但不久后一个突发事件却让他改变初衷。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已退位25年的宋高宗驾崩,令孝宗悲痛欲绝。虽然孝宗是高宗的养子,但对养父却是孝顺至极,所以等到他驾崩后,便决定为其守孝三年,而国政则交由太子赵惇来处理。

然而还没等到守孝期结束,孝宗便因心生倦意,且考虑到太子的志向,索性便把皇位让给他,而自己则专心为养父守孝。就这样,在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宋孝宗正式将皇位“内禅”给太子赵惇,以太上皇的身份退居慈福宫,并继续为高宗守孝。赵惇苦熬18年时间后,终于得到梦寐以求的皇位,史称宋光宗。

李后干政

史上最怕媳妇的皇帝,最后被皇后逼疯掉

宋光宗皇后李凤娘,是庆远军节度使李道的次女,由术士皇甫坦推荐给高宗,聘为恭王妃


史上最怕媳妇的皇帝,最后被皇后逼疯掉

李道,早年从宗泽抗金,1134年随岳飞北复六郡,克唐州、襄阳诸郡,积官复州防御使、果州观察使


宋光宗皇后李凤娘,是庆远军节度使李道的次女,由术士皇甫坦推荐给高宗,聘为恭王妃。她生性嫉妒,经常向高宗、孝宗诉说太子身边人的不是,遭到两宫的训斥。


史上最怕媳妇的皇帝,最后被皇后逼疯掉

光宗即位后病情时好时坏,无法正常处理朝政,这正中皇后李氏下怀。从绍熙三年开始,“政事多决于后”


光宗即位后病情时好时坏,无法正常处理朝政,这正中皇后李氏下怀。从绍熙三年开始,“政事多决于后”,大权旁落李氏之手。然而,她既无兴趣也无能力参决朝廷大政,权力对她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为娘家大捞好处。她封娘家三代为王,侄子孝友、孝纯官拜节度使,一次归谒家庙就推恩亲属26人,172人授为使臣,下至李家门客,都奏补得官。李氏外戚恩荫之滥,是南宋建立以来所没有的。李氏家庙也明目张胆地僭越规制,守护的卫兵居然比太庙还多。李后一门获得的显赫权势、巨额财富,无疑都是其患病的丈夫光宗所赐。

立储分歧

史上最怕媳妇的皇帝,最后被皇后逼疯掉

赵恺(1146年-1180年),宋孝宗赵昚的次子,庄文太子赵愭的同母弟,生母为郭皇后


史上最怕媳妇的皇帝,最后被皇后逼疯掉

赵抦(?--1206年):宋孝宗赵昚的孙子、魏惠宪王赵恺的次子,从小就聪明,深受祖父宋孝宗的喜爱


光宗皇后李氏只生有嘉王赵扩一人,立为太子,宋光宗本是顺理成章之事,但却受到孝宗的阻挠。可能是因为嘉王天性懦弱,孝宗认为其不适宜继承皇位,相比之下,魏王赵恺的儿子嘉国公赵抦生性聪慧,深得孝宗喜爱。当初光宗取代了二哥赵恺,成为太子,如今孝宗却宠爱赵恺之子,不同意将嘉王立为储君,无形中加深了光宗心中对孝宗本就存在的猜忌,让光宗时时感到恐惧和不安。在他看来,父亲似乎不仅对嘉王的太子地位,甚至对自己的皇位,都是潜在的巨大威胁。在别有用心的李后和宦官们不断离间挑拨下,这种恐惧感逐渐成为光宗挥之不去的阴影,其心理和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终于导致了无端猜疑和极度偏执的症状。他视重华宫为畏途,不再定期前去问安,尽可能躲避着孝宗。天子孝行有亏,臣子劝谏责无旁贷,而臣僚们的这些言行更激起光宗的固执与疑惧,终于引发历时数年的过宫风波。

光宗病情不断加重,皇后李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她生性妒悍,又有着强烈的权力欲。一方面,她独霸后宫,不允许任何女人与她争宠,光宗对此只有忍气吞声,抑郁不乐;另一方面,她视孝宗夫妇为她皇后地位的最大威胁,想方设法离间孝宗、光宗父子,从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光宗的病态心理。

绍熙内禅

史上最怕媳妇的皇帝,最后被皇后逼疯掉

谢深甫(1139~1204年),字子肃,号东江,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南宋中期宰相


史上最怕媳妇的皇帝,最后被皇后逼疯掉

陈傅良(1137—1203)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在过宫问题上,有些大臣对光宗的进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光宗有时也似乎被打动,当时答应了过宫,但一入后宫,就会在李后操控下改变主意,最终也未能成行。一次,光宗在谢深甫等大臣的苦谏下传旨过宫,即将出发之时,李后从屏风后走出来,挽他回去,中书舍人陈傅良出班拉住光宗衣襟,一直跟随至屏后。不料却遭到李后的呵斥,陈傅良只得大哭而出。宗室赵汝愚是光宗较为信任的大臣,对于他的劝说,光宗也是反复无常。

史上最怕媳妇的皇帝,最后被皇后逼疯掉

赵汝愚(1140年—1196年2月20日)南宋名臣、学者,宋孝宗崩逝后,赵汝愚策划实施“绍熙内禅”


随着光宗病情的恶化,政局也开始动荡不安,群臣再也无法容忍这个疯子皇帝。绍熙五年(1194)七月,赵汝愚、韩侂胄等人在太皇太后吴氏的支持下拥立嘉王赵扩登基,是为宋宁宗。宋宁宗登基后,尊光宗为太上皇,皇后为寿仁太上皇后,移驾泰安宫。

史上最怕媳妇的皇帝,最后被皇后逼疯掉

韩侂胄与知枢密院事赵汝愚等人策划绍熙内禅,拥立宋宁宗赵扩即位,以“翼戴之功”,初封开府仪同三司


宋光宗此时对政权交接尚蒙在鼓里。当他知道后,长期拒绝接受宁宗的朝见,依然住在皇宫之中,不肯搬到为太上皇预备的寝宫里。他对于失去皇位的担心终于应验,病情因此又加重了。与他一同失势的李氏一反常态,对光宗不再像以前一样咄咄相逼,反而有同病相怜之心。她惟恐触动光宗脆弱的神经,常以杯中之物来宽解光宗心中的郁结,还反复叮嘱内侍、宫女,不要在光宗面前提起“太上皇”和“内禅”等敏感字眼。

患疾去世

庆元六年八月庚寅日(1200年9月16日),光宗患病,八月辛卯日(9月17日),光宗在寿康宫去世,享年五十四岁,葬于永崇陵。十一月丙寅日,上谥号宪仁圣哲慈孝皇帝,庙号光宗。嘉泰三年(1203年)十一月八日壬申日,加谥号为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史上最怕媳妇的皇帝,最后被皇后逼疯掉

光宗在寿康宫去世,享年五十四岁,葬于永崇陵。十一月丙寅日,上谥号宪仁圣哲慈孝皇帝,庙号光宗


宋光宗是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较平庸的一位。他受父宋孝宗禅位而登基时42岁,并不算年老,却体弱多病。心理上,也没有安邦治国之才,听取奸臣谗言,罢免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又让当时著名的妒妇、心狠手辣的皇后李凤娘干政,自己对朝政的掌握力不断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